故事:为何清朝皇帝临幸妃子速战速决,不让陪着过夜

为何清朝皇帝临幸妃子速战速决,不让陪着过夜

电视剧《甄嬛传》中也有这样一个情节,安陵容在第一次侍寝时,赤裸着身子被抬进了养心殿。安陵容或许是得见天颜内心恐惧,又或者是赤身裸体心里害羞,在龙床上瑟瑟发抖,惹得雍正厌恶了,很快又抬出了寝宫。时间之短,让安陵容成了整个后宫的笑柄。

故事:为何清朝皇帝临幸妃子速战速决,不让陪着过夜

然而,事实上,清朝皇帝临幸妃子时,能成事的,时间也不长,都是速战速决,从来都不留下陪着过夜,这是为什么呢?

读者也许会说,天子是九五至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是皇帝也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他也需要遵循一套严格的制度。就临幸妃子这件事而言,也有许多规矩需要遵守。

故事:为何清朝皇帝临幸妃子速战速决,不让陪着过夜

每日晚餐完毕,敬事房总管太监就奉上一个大银盘,里面盛了几十块绿牌子,每块牌子上都写着一个妃子的姓名。这天,皇帝若没有兴趣,便说声“去”;若有兴趣,则拈出一块牌子,翻过来,背面朝上,再放进盘里。总管记住这个牌子,出来后将牌子交给驮妃太监——专负责背妃子进寝宫并一直送到龙床上的太监。

届时,皇帝睡觉了,则先上床,将被子盖到踝关节处,脚露在外面;那驮妃太监先已在妃子房中将其脱个精光,随即裹上大披风,一直背到寝宫,再扯去披风,将妃子放在床上。妃子则从暴露在外的“龙爪”这头匍匐钻进大被,然后“与帝交焉”。

故事:为何清朝皇帝临幸妃子速战速决,不让陪着过夜

此时,驮妃太监退出房外,和总管守候窗外,敬候事毕。为防止皇帝中马上风而死,时间稍长,总管就得在外高唱:“是时候了。”若皇帝兴致高,装聋作哑,则稍后再喊一次,“如是者三”,皇帝就不能再拖延,而得“止乎礼”,招呼驮妃太监进房。驮妃太监进去后,妃子必须面对皇帝,倒着爬出被子。君臣朝堂相见,臣子退下,是不能转背而行、拿脊梁骨对着皇帝的,得面朝皇帝,往后挪步,这叫“却行”。“臣妾”更不能拿光脊梁对着皇帝,所以只能这样倒爬下床。驮妃太监再次用披风裹着她,背到门外。最后这个赤身裸体的妃嫔又会以和来时一样的方式被送回自己的住处。

故事:为何清朝皇帝临幸妃子速战速决,不让陪着过夜

总管随后进来,问:“留不留?”皇帝说留,就拿出小本本,记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妃;若说不留,总管就出来,找准妃子腰股之间某处穴位,微微揉之,“则龙精尽流出矣”,实施人工避孕。避孕倘不成功,就得补做人流手术,因为本子上没有记录的房事,怀了也是白怀。

故事:为何清朝皇帝临幸妃子速战速决,不让陪着过夜

这样的临幸方式好像对皇帝和妃子都有没有什么尊严可讲,但是这个规矩却没有被皇帝打破。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样做最重要的目的当然是保护皇帝的安全了。清朝后宫的嫔妃大多都是和皇帝有某些政治关系的,如果这段政治联系之间出了什么差错,妃嫔起了刺杀皇帝的心,那就难办了。

故事:为何清朝皇帝临幸妃子速战速决,不让陪着过夜

就像我们在看《还珠格格》的时候,美丽的香妃娘娘为了反抗皇帝的强迫,掏出私藏的利器来伤了皇帝。而我们再来看这个临幸的制度,妃嫔们赤身裸体,哪里藏得了什么凶器呢?这样一来便保护了帝王的安全。保护天子的安全是首要因素。

其次,也是为了让皇帝不为色所迷。皇帝每天需要处理国家大事,侍寝时间太长可能使皇帝被美色迷惑,而规定时间送走嫔妃,能保证皇帝的正常休息。对于军国大事也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应付。

故事:为何清朝皇帝临幸妃子速战速决,不让陪着过夜

这种损害妃子和皇帝尊严的制度,的确能保证天子的安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皇帝处理事务的精力。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这种制度对于后宫的嫔妃,是多残酷的事。

嫔妃们本就得不到帝王的真心,可是连丈夫的一夜完整的陪伴都得不到。反而她们的尊严还要被践踏,仿佛一具行尸走肉,赤裸着身体被太监背走,她的思想完全没有被考虑过。对于这些女子来说,这是多么残忍。

故事:为何清朝皇帝临幸妃子速战速决,不让陪着过夜

这个不太合乎“人道”的制度,是顺治皇帝从明朝学来,用以限制“子孙淫豫之行”的。皇帝们肯定都不满意这个“祖制”,但又不能随意更动,于是设法规避。圆明园等行宫不必奉行敬事房监管存档制度,因此,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年轻的咸丰都住在圆明园。后来,圆明园被烧掉,慈禧又修了一座颐和园,难道她也怕敬事房的监管?据说太监们也看人下菜碟,比如康熙,就算时间到了,也没人敢在他窗子外面喊一嗓子。但像同治皇帝就比较可怜了,他得乖乖的守“祖宗家法”。

看了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