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群策在《湖南日報》發表署名文章 在疫情防控中牢牢把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今天出版的《湖南日報》發表衡陽市委書記鄧群策的署名文章《在疫情防控中牢牢把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文章說,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要求,“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衡陽市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迅速掀起“奮戰一百天、實現雙過半”爭先創優熱潮,在疫情防控中牢牢把握住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堅持三個並重,迅速恢復生產秩序。一是防疫物資保障與生活物資供應並重。全力支持企業滿產、擴產和轉產,目前口罩生產擴能6倍以上,全市327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復工301家,其中大米加工企業全部復工,蔬菜、養殖類企業復產率100%。二是農業生產與脫貧攻堅並重。加強農資產銷對接和餘缺調劑,組建“田間志願服務隊”,把技術送到田間、農家。推動79家扶貧車間全面復工復產,支持貧困勞動力就地返崗就業、外出務工。三是擴大投資和爭項爭資並重。在新冠肺炎患者全部出院的第二天,總投資521.1億元的112個項目以視頻方式同步開工。瞄準新基建、新政策、新方向,全方面爭項爭資,爭取中央財政貼息優惠貸款5.7億元。

  化解三個難題,切實強化要素保障。一是拓寬入口與暢通出口相結合,解決物流運輸難。實行交警“綠色通道”、貨運禁區“綠色通道”服務、輕微交通違法免處罰等措施,確保原料進得來、產品出得去。二是提高效率與降低成本相結合,解決企業融資難。全市銀企對接大會融資133.48億元,為48家疫情防控領域企業放貸11.6億元。三是線上招工與線下激勵相結合,解決勞動用工難。

  強化三種意識,努力營造一流環境。一是強化惠企意識,確保政策環境寬鬆有序。及時出臺應對疫情支持實體經濟穩健發展的“十條意見”和穩定房地產市場的“衡十七條”。二是強化服務意識,確保政務環境務實高效。實行“一企一策、對口幫扶”,在全省創新開啟工業項目“先建後驗”審批、銀行貸款“白名單”“極速貸”。三是強化底線意識,確保社會環境穩定和諧。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及時處置各類信訪問題。在全省率先推行“項目警官”制度,疫情防控期間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工作經驗得到全省推介。

  做到三個到位,聚力狠抓執行落實。一是壓力傳導到位。實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支“隊伍”雙線作戰,各級黨員幹部以戰時狀態、戰鬥姿態當先鋒、打頭陣。二是正向激勵到位。制定激勵一線工作人員“戰時十五條”,在全市通報表揚5個先進集體和200名先進個人。三是責任追究到位。出臺《衡陽市紀委監委關於落實企業復工復產監督檢查工作指引》,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