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上生活,老公每个月给1800生活费,还要买菜,每天在家呆着,算命好还是苦?

呵呵哒哆哆


这个问题无法单纯给出答案,下面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谈1800元的费用在镇上生活,你要买菜,我想,这样的1800元,应该不多,至少说,没办法满足我们的温饱之外的欲望了,仅仅够解决生活所需罢了,如果我们整天哀怨着,富丽堂皇的住宅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高档的车没有、减龄的化妆品没有......整天生活在无穷无尽的比较当中,这样看起来,当然算是命苦至极了。

其次,再看看另一句话,“整天在家呆着,”就算真正的命苦到骨子里了,为什么这样理解呢?

苦就苦在整天在家呆着。一个人最难受的时候就是无所事事在家呆着的时候。无论是谁,在日常时期,能真正体现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我想,就是有事可做,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社会所需,自己才能感觉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也能为自己带来经济收益;反之,像题主所说,整天待在家里,一定会觉得厌烦,迟早一天,我们会感觉到自己生活毫无生机,这样的生活,等于被圈在家里,除了和自己对话,还能有谁了解自己的内心所需呢。这样的日子,我觉得当然命苦了。

第三,当然,每一个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同,如果认为,这1800元,已经很满足了,不和任何人比较,对生活的需求仅此而已,至于其他的花销,其他的生活的、精神、心里的、身理的都没什么要求,我想这也不叫苦;如果觉得一个人很好,清净、寡欲,既有利于养心,又适合独居,就想过这这种循规蹈矩的生活,日出日落都不能引起我们过多的内心波澜,我想这也不能叫命苦。

总之,命的苦与不苦,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物质的东西,不在于我生活闹市还是僻壤,全在于我们的内心的诉求,内心的欲望,生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实,只要内心充盈,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物质生活苦一点,累一点,照样幸福。


木子悠格


命苦不苦由自己来决定。嫌钱少可以出去自己去挣,不就花钱方便了?伸手朝人要钱还要看人家脸色,累不累呀?我长这么大从来不朝人伸手要钱花。

我初中毕业17岁就去工厂上班,从没在家呆着过。呆着也是从怀孕六个多月,老肚胀才不干的,从孩子一周多我又上班去了。不管挣钱多少,但我自己挣钱,花钱就是硬气,我说买什么就买什么,丈夫从不敢小瞧我。因为自己挣钱,在家也有一定的经济地位。两口子挣钱花一个人的攒一个人的,每年下来还能存点。人家都盖房,自己也翻盖了,还买了车子。

即然你觉得钱紧,为什么不走出家门出去挣钱去?不就钱变宽裕了?傻傻的等到什么时候?赶紧出去挣钱吧,有钱就是任性。


用户和言悦色


算命苦吧,我现在也是住在镇上。我来给你分析一下,1800为什么不够用。


平均一个月你要面临100-200之间的水电费,省着点,姑且算120。如果家里使用燃气,还需要一个月的燃气费,假设你省着点用,打80。平时买菜一家三口一天怎么也得50块钱吧 那么一个月就是1500。油盐酱醋米面一个月三口之家100块算很少了吧。家里亲戚朋友来家做客,红白喜事一个月怎么也要备个500块钱。儿童成长的阶段,需要玩具是避免不了的一个月最少也得100的支出。宝宝的营养还要注意到,水果已经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了,每个月建议不低于100块钱。其中衣服日常用品这块你和孩子一个月算500,那么,算下总账吧。一个月的消费为:120+80+1500+100+500+100+100+500=3000




所以我说远远没有达到标准的幸福值,也就是国民幸福指数。那么什么是国民幸福指数呢,现在就帮你科普一下------

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我们应该还需要一个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在国际社会,这个刚刚出现的标准叫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

国民幸福总值,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合个国家已经有了几种说法,我把它改编一下,根据国情,家庭,写了一下关乎居民幸福值的几点要求。

就居家环境、生活质量、人身自由、经济自主、提升文化程度、对孩子进行课外兴趣学习、融入社会程度等方面。

我想1800是不够的,最低4000在镇上或许才能满足我刚刚提到到那几点。



最后,不要气馁,人不可能一直只会拿几千的工资,有机会就创业,有机会就晋升,升职加薪也就是几年的光阴。所以,今年你拿1800,明年慢慢的逐渐的加,做个合格的发展中国家的勇敢发展的一份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像资本主义那么艰难,要相信面包总会有的。

声明:文章里的居民幸福值,属于作者自己的理解,与国民幸福值无关,图片从网上索取,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面面俱到今生今世


在镇上生活,老公每个月给1800生活费,还要买菜,每天在家呆着,算命好还是苦?

如果在北上广深,就算命苦了。

上海的最低工资是2400多,如果是你老公要求你不能外出工作,这就属于你花了1800元买了你的自由,你每天还需要买菜,这样一来,你每个月的收入还不到1800元,算下来很可怜。

在日韩,全职家庭主妇在婚变的时候,男方是需要给予经济保障的,在中国是没有类似的法律规定的,只能够平分你们的共同财产。

假设婚房是婚前购置的,这一部分你没有份额。

然而你老公每个月只给你1800元,你也攒不下什么钱。

万一哪一天你老公变了心,或者你和他过不下去了,你会很惨呀!

如果在内陆城市的小城镇,就算命好了。

我老家在镇子上,我哥辛辛苦苦一个月能够挣3000元就不错了,当然我们自己家有地和树,能够有一些其他收入。

我嫂子在镇子上的超市当收银员,一开始一个月1400元,现在满一年了,已经涨到了1600元,离你这个1800元还差200元。

她要么早班,七点就到岗了,要么晚班,晚上八点才回家,很是辛苦。

所以相对我嫂子来说,你天天在家就可以有1800元的收入,当然属于命好了。

所以,是命好还是命苦,根自己的想法有关系,也和当地的经济生活水平相关联的。


公文写作参谋


问题看似简单,但涉及的内容却很丰富。但具体分析,有以下五个看点:

一是《婚姻法》规定了夫妻之间关系的平等地位。当然,这种平等地位是全方位的,都有工作、学习、爱和被爱等权力,这是原则问题。

二是夫妻关系不是包养,更不是施舍或依附关系。丈夫不能只是按月给一定的生活费,妻子不是丈夫包养的宠物,或妻子也不是丈夫的附庸,夫妻之间关系更不是单纯靠金钱维持。

三是只有经济的独立,才能保持人格上的自立。按照物质决定意识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个人只有在经济是保持独立,才能保持社会地位和在家庭中的独立和完整性,才能不为他人他事所影响,才不会看别人的脸色。因为大量事实证明,不平等的婚姻是极其不稳定的。

四是没有爱的婚姻是不道德、不稳定的婚姻。如果没有夫妻之间的爱与被爱,关心与被关心。两人的联系,不能仅仅是每月1800元生活费,如果爱蜕化成经济行为,那是没有爱的婚姻,也是不道德的。

五是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丈夫也不是神仙皇帝。女人要明白:自己的命运要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靠别人的钱过活,那不是命好命坏的问题,把命运交给了别人,就是一种寄生心理,永远不会受到真正的爱和尊重。

女人唯有自立、自强、自尊,才是一个独立女人正确的立身之本,命运从不相信眼泪,女人更不可相信运!



好歹说说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天天上下楼出去,吃串儿喝啤酒吗?天天满汉全席的吃着吗?说实话,在镇上生活,一个月1800块钱,应该过得相当不错了.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没有房贷车贷,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与一些好的姐妹出去转转,说一说家长里短,还可以,全天候的玩手机,看电视,没人管,不是很好吗?

人活在世,应该知足,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只有平平淡淡才是最真的生活,更不要羡慕那些人城里人,那里的人几乎没有人情味儿,连对门的邻居住了多少年都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干什么的?更不要说楼上楼下了,而在镇上,你就会发现什么是人情味儿?没有必要担心,有人骗你,害你。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更不要做,一旦做,你就会什么都没有了,更不要感叹命运的不公,因为明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公平的。

好了,就说那么多嘛,希望能帮助你



上官睿1


只能说你问这个问题,就说明你自己也在郁闷自己是不是过得不好的。你看要自己一个人去买菜。还要做饭,还要带小孩,肯定是非常苦了。所以建议你小孩想办法给婆婆和妈妈。自己去工作,把这1800给你。带小孩的婆婆和妈妈不够的话,自己工资再添点 给婆婆或妈妈都行。不能仅仅依靠这1800的生活费,自己出去工作是最靠谱的方法,也不会这么苦逼了。

还有你可以在外面谈个男朋友或找个情人,男朋友情人多多少少会补贴你点,日子也不用过的那么苦。 最后你实在无法再容忍过这种苦逼的生活,那就只有改嫁了。嫁一个有钱的人,就可以改变你的命。让你自己不会那么苦。不用自己一个人在家待着带小孩,也不用一个人去买菜了,这些保姆都可以给你做。你只需要打麻将,做美容,逛街,去旅游。这样应该算好命了吧。记住是实在过不下去的情况下才能改嫁哦。


小丑的面具在滴血


1800元,少是少了点,就不知道你老公挣多少了?不过要你自己去买菜确实辛苦你了,你可以网购就不需要出门那么累了!基本上属于命苦那类,你老公命更苦,心更苦。

个人感觉是,你嫁错人了。其实你应该找个每月给你18万的,就是不知道那人会不会取你?

以前不是有这样一个故事吗,村里小芳想嫁人了,左边邻居富但丑,又边邻居穷但帅,她和母亲说最好是白天吃在左邻,晚上睡在右邻。想法不错👍但不好实现,一直想不好一直也没嫁。

和上命故事相比你命还算是好的👌,好旦有个老公每月给你1800元,你说呢?



洗不白的猪


我个人觉得女人还是需要经济独立,不要做一个手心向上的女人


心态54255


看什么镇,小榄镇1200元,不含早餐,三至四人食,含水电是可以,(个人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