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10名员工,不如开除他们的领导”,这句话该怎么理解?难道都是领导的错?

刘一阳


“开掉十个不合格员工,不如干掉他们的领导”这句话,我认为有两层含义,即“存在不合格员工,以及员工不合格的原因是由领导造成的”。那么,我们先来分析员工不合格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和原因:


首先、纪律自觉性不强,违反公司规定和制度,这说明领导没有带领好团队;

其次、工作能力差,这说明领导面试没有把好关,日常工作也没有做好指导;

最后、个人价值观与公司价值观背道而驰,这说明领导没有引导好团体。


所谓“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领导”,无论上述哪一种表现,作为团队的领导确实难辞其咎,也是造成上述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领导需要负主要责任。所以说,董老板这句话是很道理和见解的。但有两点我们必须注意和考量:


1、十名员工中的“十”,实际指的是虚数,并不是非要刚好十个人,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难道一定要三个人吗?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博大之处;

2、领导只是工作上的领导,并不是生活中的领导,领导不可能对你的方方面面负责。比如说生活中某些事导致被公司辞退,那这和领导就不一定有关系了。


所以说,从职业化角度上看,这句话并没有问题,而且很道理和独特见解。但把一切的 “锅”全然甩给领导,却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畅聊职场


对于“开除10名员工,不如开除他们的领导”的这句话,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毕竟在工作中,领导就是领头羊,他手握重权,自然也要背负着管理不力的责任。



在管理学中常常会有这样一句话:管理就是让别人做你想做的事。这句话强调是领导的核心技能——领导力。

纵观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家,从“现实版钢铁侠”马斯克、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格力珠海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都凭借着极强的领导力打造出自己的商业帝国。然而,领导力仍旧是很多管理者所缺乏的。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有些人会说“开除10名员工,不如开除他们的领导”的建议,因为领导讲究御人有道,1个人出问题可能是个人因素,10个人出问题,那就是制度和团队的问题了。



这里并非说员工本身是没有问题,但员工有问题,领导却不作为,这更是大问题。这既在削弱公司制度的权威性,也对企业内部文化造成恶劣影响。

俗话说得好“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粥”,为什么华为哪怕付出巨额赔偿金也要让新血液进去到管理层中,为什么腾讯要对中高层实施高压考核?

因为一个不称职的员工对于公司是有杀伤力的,而一个不称职的领导对于公司是有毁灭性的。

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如柯达,如诺基亚最终走向落幕正是因为领导团队的战略性失误。

另外,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开除10名员工的成本是非常大的,除了会给日常项目造成影响外,工作交接和新人培训都是不可避免的遗留问题。

相反,如果只替换一名不合适的领导者,对于公司的影响反而会更低。

当然,领导者在承担员工责任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假如只是某个员工的个人能力问题,那么替换该名员工反而才是合适的做法。

对于领导者而言,能够敏锐地发现团队问题所在,并果断地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才是最为称职的做法。


云清朗


这个问题的实际情况还真的遇到过。我们是属于商场运营板块的工作,针对招商合作品牌会进行一定的管理。品牌在商场经营,一般会设置店长➕店员模式,一般规模店铺针对店长➕店员会是1➕6的配置。真实遇到过的这个品牌就是这样的配置,因为店铺经营业绩不好,店铺内部矛盾突出,经过品牌方和商场运营方讨论之后,决定汰换的是店长。在这里并不是店长能力什么的有问题,之前针对管理版块,对店铺人员关系协调不到位,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积极性以及能动性。店长调离后,就把这个岗位用来实行内部竞争,从而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了业绩的提升。



selinawen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战国时期秦赵长平大战,赵王临阵换将:撤下稳重老成的廉颇、换上名将赵奢之儿赵括,以求速战速决!结果被白起大败、坑杀赵军四十万之众,致使赵国国力大损、每况愈下,最终灭国的结局!

一个团队的领导不能管理好团队成员、军心涣散、工作效率低下、没有团队凝聚力,这就是典型的团队领导不具备管理团队能力的表现、应该坚决进行干预裁撤、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对团队成员下刀!

A公司销售团队有15名业务人员,一名销售团队经理负责管理、并向总经理负责汇报!销售经理原本为生产部门、对销售并不熟悉,导致销售政策与市场不吻合,销售业绩迟迟没有提升!

作为老板,换掉销售经理的成本最低、也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果只是对业务人员开刀、导致基层销售团队混乱,必将失去原有市场份额、造成公司恒更大的损失!


梦想口袋2019


我来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开除10名员工,不如开除他们的领导”看完这句话,又让我想起了另一句民间俗语:“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我觉得这应该也是这句话背后的另一种解读。

而在现实工作中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不一定非得说是某个部门领导就是错的,也可能跟他的领导能力有关。因人而异,有的人就适合做领导,身上就有领导一些特质,比如:号召力,凝聚力,扛压力,再有:看问题长远,格局很高,宏观分析能力强等。这些都是一个合格领导所需的必要特质。

而如果这个团队的领导满足了这些特质,我想,这个团队也不会在工作中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而反之,如果公司提升了一个不符合以上特质的人,可能这个团队最终的结果就会是面临解散,若是严重的话可能也会被集体开除。

如:一个领导没有号召力,那他就无法调动团队的积极性。没有凝聚力,那这个团队就不会非常团结。而没有扛压能力,这就更不用说了,一般在公司领导的压力肯定比普通的职工要大。如果扛不住先不说如何管理团队,就说他自己可能就先已经崩溃了。

而其实,这也不是他自己的错,毕竟他也是想好好带团队,做业绩。怪只怪自己并不是做领导的材料。而这里也就出现另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公司里,往往会有一些人,他们的业务能力很强,当他们总喜欢单打独斗。

这也就验证了公司中另一个现象:就是一些人就适合自己单打独斗,而不适合管理团队,而这样的人可能会是优秀的业务精英,也可能会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而反之,有一些人可能在专业上并没有他们那么强,但这些人却往往可以带领团队,管理好团队,能够把集体利益最大化。而这两种也会起到一种相辅相成的效应。

不过,上面说的都是正面的,而负面就是,有些领导可能心中已经对公司出现了消极心态,但他并没有调整,反而把这种消极心态故意的传播给团队中的每个人。如果严重的话,最终可能就会造成整个团队被公司高层大换血,而这样的现象在公司中也是经常出现。

其实,员工就像是盖楼需要的地基,而领导就是钢结构。哪个钢结构出了问题你可以换一下,重新并接一下就可以,而如果地基出现了问题,那你这整栋楼是不是都得塌。因此,不管是哪个公司都应该要重视最底层的员工。因为他们关系着你这座事业之楼所上升的高度。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为你带来一些启发!

以上仅是我个人观点,如有不足请多指教!


青柳悦生活


题目当中这句话我是认可的。我个人认为,在任何一个单位,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领导。现在职场上的领导,有很多人属于“德不配位”、“才不配位”,就是因为有人脉,走上了领导岗位。真正有能耐的人、负责任的人、工作上较真的人还不一定受领导重用,人员也不一定好。尤其一些老单位,员工之间有各种亲戚关系连带,工作起来互相谨慎行事,恐怕说错话得罪一连串人……


FG享受生活


这话是有道理的,首先如果一个部门10个员工都存在问题,那么很大情况下是这个领导管理能力有问题,比如工作安排,工作中的人员分配都欠妥当;其次如果真的是这些员工本身能力欠佳,工作态度也不够好,在一个优秀领导者面前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极大的改善。有个比喻是一头狮子领导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狮子,这里彰显的也是一个领导在团队中的作用。

事实也往往是如果发觉一个部门或团队有很多员工出现问题,即便开除这些员工换一批新员工,也会在不久之后暴露出同样的问题,不如直接开除领导釜底抽薪来得直接有效。员工就好比人的手脚,领导就好比大脑,如果手脚经常犯错或者干坏事,这究竟是大脑的问题还是手脚的问题呢?注意这里的“经常”,对应上面的10名员工,都属于一个频繁现象,如果一个员工出问题也全责归咎于领导,就有点矫枉过正了。


赛先生的实验室


估计这句话是你自己说的。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老板心里门清,就是开除20个员工也不会伤及公司,但是一个厉害的中层干部,可不是那么轻易能够开除的。

大多数情况下,优先解雇非盈利部门的员工,那些绩效低的、工作懒散的,都是先解雇,一般不会解雇中层干部,除非他们犯了很严重错误或者自己离职。


谈笑阁


我之前工作单位有个制度我觉得蛮不错的,那就是领导问责制,当部门员工做错事,所属部门领导也会被问责,而且罚款力度会高于涉事员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管理者太佛系,不作为,只知自保不思进取,对团队危害太大了。

管理者就是统筹规划,知人善任,合理的分配工作,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如果领导管理有方,赏罚分明,有据可依,公平公正,将员工辛苦付出与所得可以挂钩,会极大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毕竟员工在外打拼都是为了生活,在升职晋升、薪酬待遇等方面做到有据可依,公开透明,会让人看到希望有盼头,我觉得大家都会愿意为了更好的发展去努力把工作做好。

领导者不作为,出现问题喜欢推卸责任到员工,独善其身,会失去部门的凝聚力,也影响员工和领导之间的工作推进。在工作分配和管理方面,如果员工辛苦付出与收获不对等,难免会有怨言。一个领导代表一个部门的精气神,他的为人处世会影响这个部门的工作作风,所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领导的作用更大责任也越更大。


职场小友


试想,如果一个领导既没有真才实学,又不懂得礼贤下士,他手底下的员工会是一种怎样的工作状态?

肯定是干不了多久,就会选择离职。

有句话说得好:天底下没有差劲的员工,只有不能知人善任、有效激励的领导。

作为领导,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充分了解员工,掌握员工的优势和特长,然后结合员工的长处,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有一种责备,叫求全之责。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些领导不发扬员工的长处,反而一天到晚盯着员工的缺点看,希望员工什么都要会,一旦发现某些工作员工无法胜任,就会指责员工无能、差劲。

很多时候,一项工作不能很好地完成,都与领导的领导方法有关。

试想孔圣人都做不到十全十美,员工又如何能做到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呢?这只能说明,领导缺乏客观常识,不懂知人善任,更不懂鼓励、激励员工。

10名员工都不称职,这从侧面反映了他们的领导在知人善任,在管理使用员工方面,有很大的问题。不是员工不行,只是领导太差劲,不能发挥员工的优势,激发员工的活力。

开除10名员工,不如开除他们的领导,更多的时候,领导的问题要多一些,但也不能排除员工的问题。有些员工“巨婴”般的存在,确实也是朽木难雕,不能把所有的锅都甩到领导身上。

最好的职场状态是什么?就是领导有水平,知人善任,员工有干劲,勤学苦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