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的八大金刚都是谁?谁的结局最好?

曾经的history


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由于其行踪不定、神出鬼没,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

  • 八大金刚指的是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时期共有8位干将是蒋介石最信任的,他们分别是:何应钦、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陈诚、刘峙、张治中、陈继承。"八大金刚"自黄埔军校始,就追随蒋介石,在国民党的党政军等方面握有重权。
  • 要说谁的结局最好 那这个分几个维度来看待了:最长寿是何应钦(1890--1987)字敬之,生于贵州兴义县,老同盟会员,黄埔军校总教官,长期是蒋手下的二号人物,历任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军政部长,何深懂养生之道,待人宽和,提的起放的下,俊杰人物。也因此高寿,活到九十七岁,是国民党内长寿者之一。
  • 陈诚(1898--1965),土木系领袖,字辞修,别号石叟,这个浙江人,炮兵出身,东征中三炮定敌,大得蒋的欢心,后来与谭祥结婚,和蒋成了干亲家,更得蒋的重视。1965年3月5日,身为副总统 副总裁的陈诚,因肝癌病逝于台北。
  • 顾祝同(1891--1987),字墨三,江苏涟水县人;此人和何类似,除了在北伐带兵,其后都在行营本部工作,西安事变后受蒋命瓦解张,杨部队,完成的十分漂亮。抗战时主持第三战区,也有声有色,其间皖南事变的发生,从此为国人千夫所指。顾为人小心谨慎,锋芒不外露,有军中圣人的称号。胸中有沟壑,是成大事的人,其一生好追花逐柳,可谓英雄仗剑,美人相依。
  • 刘峙(1892--1971),字经扶,江西吉安人;刘峙的生平从他的外号即可看出,北伐时是福将,中原大战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是长腿将军,到了内战时,主持徐州,为蠢猪将军。公正的说,刘在早期的军事生涯是很辉煌的,不管运气如何好,但能把吴佩孚、孙传芳打的没了脾气还是有一点能耐的,不象所公认那么不堪,或许是年岁过长,没有了拼劲,因此在后来的作战中一败再败,总之说来,刘在八大金刚中,打仗的才能是排在倒数的。刘素有贪婪名声,敛财有方,后来的结局并不美满,看来为人莫贪为好。
  • 张治中(1890--1969),字文白,安徽巢县人;这个著名的红色将军,能列入蒋的八大金刚实在是出人意料,但细观张的为人,就清楚这是为什么了,张是一个很传统的儒家人,受孙中山先生的赏识,负责黄埔军校的组建,此后一直便坚持孙中山先生的遗志。文革中受到冲击,但在毛周的保护下,没有受到大的伤害,随后逝世,一生坚持自己的信仰,伟哉张治中!
  • 钱大钧(1893--1982)字慕尹,江苏昆山人;此人的一生算是多姿多彩,带过很多次兵,也曾在大本营有过指挥全局的运筹帷幄时候,更有从政当上海市长的经历。到台湾后,转向于体育事业,为台湾的体育做了杰出的贡献。
  • 蒋鼎文(1895--1974),字铭三,浙江诸暨人;原来是元帅府的副官,后来在军中有了一席之地,曾围剿红军,参加蒋桂战争,中原大战,解决福建事变,西安事变中传递信函,被称为飞将军。蒋此人,贪花胜过顾祝同,尤其是中意"嫖",感染性病,为民国一大笑话。
  • 陈继承(1893--1971),字武民,江苏靖江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校,分配到陆军第72混成旅第一团第一营任见习官,黄埔军校成立后,被任命为中校战术教官,1927年,陈继承任21师师长,1932年2月,任其为洛阳卫戍司令;西安事变时,陈继承随蒋公被扣于西安。后来也是去台,52年退役,到招商局担任顾问,善终。
  • 小编想说:在岁月是长河中,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乱世却能够大有作为,人要怀有一个初心,才能善始善终!
  •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大家谈谈历史,议古论今,再到职场有什么东西我们可以从历史可以学习到的,我都会在这里分享给大家。谢谢观看。

林生观历史


戴老板其实只有四大金刚,四大金刚分别是陈恭澍、王天木、赵理君、沈醉,又称“军统四凶”。这四个人为戴老板立下了很多功劳,不过他们的结局却各不一样。



身经百刺――陈恭澍

陈恭澍是戴笠手下的第一杀手,号称“汉奸收割机”,是个搞暗杀的专家。年轻时报考了黄埔军校,由于表现优秀被戴笠看上。1933年接到戴笠命令,铲除投靠日本人的张敬尧。行动前他做了精心准备,最终在一家饭店内将张敬尧击毙。1938年10月16日,傅筱庵正式成为伪上海市长,走上了汉奸的道路,当然也走上了死亡的道路,很快陈恭澍就制定了铲除傅筱庵的计划,最终刀劈傅筱庵。

当然,陈恭澍也有失手的时候。1935年和1937年他分别策划了对殷汝耕和汪精卫的刺杀,但可惜的是都失败了。后来陈恭澍被汪伪76号抓捕,为保全性命被迫投降,暗中却与戴笠取得联系,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上海当局以汉奸罪名逮捕,两年后保释,之后在国民党任职。1949年到台湾任国防部情报局第二处少将处长。

明辨大义――沈醉

十八岁的他就已经加入到了军统前身复兴社之中。跟其他人比起来,他算是进入最早,资历最老的一个特务了。在戴笠的赏识之下,他很快就靠着自己的努力,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与汪伪政权的特工们一直在进行着的争斗。


1949年沈醉被起义的云南省主席卢汉扣押。而1960年沈醉成为了第二批特赦人员释放,为前两期特赦人员中唯一的军统要员,并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任中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1980年经有关部门调查证实,沈醉在卢汉的起义通电签字,并亲笔颁布命令,要下属特务组织上缴特务器材并到指定地点报道,身份由战犯改为起义将领,享受副部级待遇,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6年病逝于北京。


追命太岁――赵理君

和上面两位相比赵理君就真是一个凶狠毒辣之人。赵理君于1927年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回家乡继续教书;1931年叛离共产党,后奔走南京投靠军统。

1933年初,在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的动荡之后,民权大同盟领导人杨杏佛赴华北呼吁全国统一抗日,蒋介石对此非常气恼,下令要戴笠除掉杨杏佛,戴笠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赵理君,最后将杨杏佛枪杀。之后又杀害史量才、唐绍仪等人。后来由于滥杀无辜,又与日本人勾结,从事毒品走私等犯罪活动。被蒋介石下令在洛阳就地正法。



双面间谍――王天木

抗战初期,王天木是锄奸的中坚力量。王天木任军统天津站长时,曾与爱国学生结拜为十兄弟,成立了“抗日锄奸团”,专门对付日军和汉奸。1939年,王天木被汪伪李士群的手下在光天化日之下绑架了,后又被无条件释放。能从“汪伪76号”毫发无损的出来,这引起了戴笠的怀疑,于是戴笠密令除掉王天木。但被王天木侥幸逃脱,大骂戴笠无情无义,声称从此脱离军统。这正中李士群的下怀,他就是要在军统制造矛盾,迫使王天木反戈。

对于王天木的倒戈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戴笠与王天木故意演戏,以便王天木取得汪伪的信任,将王天木顺利打入敌人内部,但是没有证据能证实。1945年抗战胜利,王天木藏于北平西山,后去台湾。


雁城流浪僧


电视剧风筝军统八大金刚都是谁?谍战大剧风筝目前在播放当中,剧中的郑耀先被称为六哥,而在第一集当中,郑耀先和一位共产.當人士谈话,提到了一个名词,军统八大金刚。而剧中介绍郑耀先是八大金刚之一,那么到底

军统八大金刚历史上有没有郑耀先

郑耀先

根据资料,可以知道军统八大金刚是:何应钦、刘峙、钱大钧、陈继承、陈诚、顾祝同、张治中、蒋鼎文。

不过在历史上,军统八大金刚并没有郑耀先的名字, 可以说在电视剧风筝当中,郑耀先是一个虚构的角色。

在风筝当中,郑耀先是重庆军统王牌特工,表面残酷狠辣,实则是代号“风筝”的共产.當情报人员,潜伏在国民當内部。内敛隐忍、狡黠机智且心狠手辣,协助公安局破获多起潜伏特务,为中*共工作作出巨大奉献。在三十多年的情报员生涯中,竭尽所能,是个真正的英雄。

郑耀先

电视剧风筝军统八大金刚都是谁如上介绍,剧中的郑耀先由于长期无法恢复共产.當的身份,导致心理有些(委)屈,不过相信郑耀先最终可以完完全全的恢复自己真实的身份。

电视剧《风筝》正在热播,戴笠死后八大金刚的老四和老六处境危险,毛人凤恨透了戴笠,怎么可能留着戴笠心腹在身边,这部剧中八大金刚只出现两位,观众应该很想知道军统八大金刚都有谁?郑耀先和徐百川都是真实存在的吗?

军统在山城独当一面,连中统的人都不敢明目张胆惹军统的人,保密局为了留住徐百川,于是把徐百川的儿子给扣押,徐百川这些年一直想知道儿子的下落,田湖说徐百川的儿子正在香港,让徐百川跟他合作,但就在这时公安局的人来把两人抓走了。徐百川本想逃去台湾,没想到被抓住了,韩冰在提审徐百川的时候问他郑耀先的事情,徐百川断定郑耀先一定还在大陆,台湾是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的。

宫庶知道只有徐百川清楚郑耀先的藏身之处,如果徐百川变节的话那郑耀先就危险了,徐百出得知儿子被救出来后便告知毛人凤郑耀先手下赵简之的下落,就这样赵简之被杀害。历史上军统中没有徐百川这个人,在这部剧中徐百川是八大金刚的老四,除了老四和老六其他人都不在了。剧中和郑耀先情同手足的徐百川竟然变节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徐百川的下场应该很惨。

抗战时期戴笠手下确实有八大金刚,他们分别是浪祝同、刘 峙、钱大钧、张治中、蒋鼎文、陈继承、何应钦、陈 诚。这八人中并没有徐百川这个人,不过在抗战时期有叫徐百川的人,这个徐百川和剧里的徐百川相差很大,历史上徐百川是中*共當员,因为肃反运动徐百川被除掉,1945年徐百川才得以沉冤昭雪,并且成为中华民族的革.命烈士。

风筝军统八大金刚都是谁

电视剧风筝分为了两大机构,分别是军统和中统,在剧中中统和军统都在想方设法出掉郑耀先,貌似郑耀先的身份是啦产.當。根据资料,可以知道军统八大金刚是:何应钦、刘峙、钱大钧、陈继承、陈诚、顾祝同、张治中、蒋鼎文。关于风筝戴笠手下八大金刚有郑耀先吗?点击此处方可知道。

不过在历史上,军统八大金刚并没有郑耀先的名字, 可以说在电视剧风筝当中,郑耀先是一个虚构的角色。

在风筝当中,郑耀先是重庆军统王牌特工,表面残酷狠辣,实则是代号“风筝”的共产.當情报人员,潜伏在国民當内部。内敛隐忍、狡黠机智且心狠手辣,协助公安局破获多起潜伏特务,为中*共工作作出巨大奉献。在三十多年的情报员生涯中,竭尽所能,是个真正的英雄。

剧中的郑耀先由于长期无法恢复共产.當的身份,导致心理有些(委)屈,不过相信郑耀先最终可以完完全全的恢复自己真实的身份。

实际上中统和军统都是一个性质的机构,并没有谁好谁坏,只是两者是对立的,长期存在着矛盾,《风筝》中的郑耀先是军统戴笠手下八大金刚的老六,中统高占龙就一直想方设法的要利用共产.當除掉郑耀先。

郑耀先被高占龙刺杀成功过,不过他命大,并没有死亡,此时的高占龙已经知道郑耀先是啦产.當,从曾墨怡的事情他就猜测是郑耀先把七十三人的名单取走了,所以高占龙才会不顾一切的相要杀掉他。

  • 2017-12-04风筝电视剧什么时候播 风筝剧情介绍

《风筝》郑耀先真实身份是啦产.當人吗

《风筝》郑耀先真实身份就是啦产.當人。

江心其实就是啦产.當的人,只是江心也不知道郑耀先的真实身份想要刺杀郑耀先。

江心约袁农见面,袁农抱怨道江心约他见面这不符合组.织的规定。这次戴笠让江心和郑曜先执行任务,袁农交代江心要把握近距离的机会,除掉郑曜先,江心有些担心多疑的戴笠会对她产生怀疑。

陈国华说明江心是江副主任的女儿,韩冰有些担心江心太年轻,将喜怒哀乐全表现在脸色,这样会误事,所以陈国华安排韩冰负责江心。

晚上,江心拿着一把水果刀想要刺杀郑曜先却被发现,慌乱中她谎称是要去上厕所。郑曜先问江心上厕所为何拿着一把刀,江心解释她上厕所害怕,带着刀是为了防身。韩冰说延安没有二流子,也没有贼娃子,郑曜先直指江心是将他和宫庶当坏人。江心紧张得没有拿稳水果刀,郑曜先便捡起了水果刀。

侦察员向韩冰汇报看见宫庶从江心的窑洞里拿了一个东西出来,韩冰立马明白郑曜先其实早就知道江心是啦當的身份,所以才会把东西放在江心那边以此躲过他们的检查。

我是玖阳,一个兼顾实力与低调并存的资深交易者。中国贵金属协会高级分析师,证书编号MFP0010878,黄金原油外汇投资理财顾问,文章无所谓鸡汤和一切陈词滥调以及虚名,用简明图表,加逻辑分析,以达行之有效的资产累计方式。


指微金融


戴笠是国民政府军统局局长,他领导的军统,一度成为蒋介石手中最有利的武器之一。

周总理也评价他:戴笠之死,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

提起戴笠,就不得不谈他手下的两大王牌“四大金刚”和“三剑客”。

四大金刚分别是:王天木、沈醉、赵理君、陈恭澎。

三剑客:沈醉、周养浩,徐远举。

接下来,咱们分别介绍一下四大金刚的事迹和结局。

1、王天木

结局:1939年背叛戴笠,加入了汪伪政权,1949年逃往台湾。

说起王天木,他早年也是个积极锄奸的人,还一手成立了“抗日锄奸团”。

王天木是戴笠手下的王牌杀手之一,其战绩也是非常了得,包括原湖南督军张敬尧、天津商会会长王竹林等在当时影响力颇为巨大的公众人物。

他的背叛原因成谜,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为他从汪伪特务手中活着回来,被戴笠所猜疑,不得不背叛以自保,另一种说法是王天木和赵理君争夺权力失败,怀恨在身。

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他最终选择了背叛戴笠。

【王天木】

2、沈醉

结局:1960年被新中国特赦,并在之后成为共和国政协成员,连续担任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沈醉作为军统要员,还是达到中将级别的高层人员,但他的作风却带着儒生的雅气,有别于军统让人闻风丧胆暴虐的模样。

沈醉的女儿在回忆录中写道,曾经有人逼迫沈醉承认刘少奇的妻子是特务,沈醉却宁死不从。

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评价他:沈醉身为军统局高层人物,但身上几乎没有沾染官场的恶习,如打牌、抽烟、喝酒、贪污受贿、玩女人等等,这在当时官场上是罕见的。

【沈醉】

3、赵理君

结局:因私贩鸦片,被河南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韦孝儒查获后,挟怨报复杀死了韦孝儒,蒋介石知道了这件事便直接下令在洛阳就地枪杀了他。

赵理君其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恶人,他在军统任职期间,多次滥用职权,纠结地痞流氓,杀死不配合自己的群众。

4、陈恭澎

结局:1949年后,定居台湾。

此人绰号辣手书生,因策划杀死了伪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张敬尧、青帮头目张啸林、伪上海市市长傅筱庵、反特工专家赤木亲之,而被称为军统第一杀手。

若要说谁的结局最好,那应该是沈醉了。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脑洞趣味历史


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戴笠八大金刚的说法。非要对号入座的话,戴笠手下倒是有“四大干将”。分别是:沈醉、陈恭澍、王天木和赵理军。

结局最好的无疑就是沈醉了。此人18岁加入戴笠的组织,很短时间立下很多功劳,地位在军统中一路飙升。参与过暗杀杨杏佛的行动,做到中将级别,出任过中统云南局的长官。卢汉在解放云南的起义中,将沈醉逮捕。

沈醉被捕后作为战犯,一直被关押到1960年得到特殊释放。后来整理老档案的时候发现,此人曾在云南起义中起到过积极作用,这样由战犯身份被纠正为有功人士。后来享受国家副部待遇,做过好几届政协委员,在上世纪90年代逝世,善终。

陈恭澍和赵理军两个都出自黄埔军校。陈恭澍名声稍好,因为抗战时期他刺杀的对象很多是汉奸。参与过争对张啸林、石友三和汪精卫的刺杀行动。虽然有成功有失败,但是也不否认他在抗战中的锄奸行动值得表扬。解放战争以后。去了海峡对面,做了个富家翁,善终。

赵理军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对敌对友都下手,最后中统的主子爷看不下去了,被执行枪决。王天木此人就一三姓家奴,从西北军投靠戴笠,后来又中中统跳槽做汉奸。解放后,逃到海峡对面,下落不明。


尔朱少帅


八大金刚第一位的是何应钦,字敬之,生于贵州兴义县,老同盟会员,黄埔军校总教官,长期是蒋手下的二号人物,历任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军政部长。第二位应该是陈诚,土木系领袖,字辞修,别号石叟,这个浙江人,炮兵出身,东征中三炮定敌,大得蒋的欢心,后来与谭祥结婚,和蒋成了干亲家,更得蒋的重视。第三位是顾祝同,字墨三,江苏涟水县人;此人和何类似,除了在北伐带兵,其后都在行营本部工作,西安事变后受蒋命瓦解张,杨部队,完成的十分漂亮。第四位是刘峙,字经扶,江西吉安人;刘峙的生平从他的外号即可看出,北伐时是福将,中原大战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是长腿将军。第五位是张治中,字文白,安徽巢县人;这个著名的红色将军,能列入蒋的八大金刚实在是出人意料,但细观张的为人,就清楚这是为什么了,张是一个很传统的儒家人,受孙中山先生的赏识,负责黄埔军校的组建,此后一直便坚持孙中山先生的遗志。第六位是钱大钧,字慕尹,江苏昆山人;此人的一生算是多姿多彩,带过很多次兵,也曾在大本营有过指挥全局的运筹帷幄时候,更有从政当上海市长的经历。第七位是蒋鼎文,字铭三,浙江诸暨人;原来是元帅府的副官,后来在军中有了一席之地,曾围剿红军,参加蒋桂战争,中原大战,解决福建事变,西安事变中传递信函,被称为飞将军。第八位是陈继承,字武民,江苏靖江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校,分配到陆军第72混成旅第一团第一营任见习官,黄埔军校成立后,被任命为中校战术教官,1927年,陈继承任21师师长,1932年2月,任其为洛阳卫戍司令;西安事变时,陈继承随蒋公被扣于西安。


木石前盟苏锡双城记


军统内部没有八大金刚之说,只有四大金刚,分别是陈恭澎、王天木、赵理君、沈醉。其中只有赵理君因飞扬跋扈,1941年杀死督查专员被判处死刑,并于第2年执行。其他三人分别终老海峡两岸,王天木活到了90多岁,沈醉也活了80多,都属于善终。

国民党倒是有八大金刚一说,他们分别是:何应钦、陈诚、顾祝同、刘峙、张治中、钱大均、蒋鼎文、陈继承。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贵州省兴义人。黄埔军校总教官,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蒋手下的二号人物,历任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军政部长。从小就接受了军事教育,1909年被送往日本学习,毕业后回国投入到革命中,任黔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兼学生营营长。后来黔军内部发生矛盾,刘显世被驱逐出贵阳,心怀憎恨的刘邃令人袭击了何应钦,受伤后的何应钦经过半年修养,最后选择离开故乡,前往上海。对于共产党的态度很强硬,极力主张消灭中共,后来制造了骇人听闻的“4.12惨案”。在西安事变中,对于张、杨的态度也是能打就绝不废话,直接令空军进行轰炸。抗日战争其间,对日作战也做出了努力,并作为代表接受日本的投降书。



后来国民党战败后,他先是去了香港,而后前往台湾,不过晚年的他由于官场失意,所以很多事也不再过问,但是仍以民间方式效力国民党。何深懂养生之道,待人宽和,提的起放的下,直至1987年善终,享年九十七岁,是国民党内长寿者之一。

陈诚,1898年1月4日生于浙江省青田县高市乡。陈诚本出自书香门第,父亲是晚清秀才,如果通过读书的方式将来必能出人头地。然而当时混乱的社会却孕育了他一颗投笔从戎的爱国心。1919年,陈诚以备取生的名义进了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1922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至浙江第2师第6团任少尉排长。仅两年时间,就提拔为炮兵连连长。北伐期间,先后攻打陈炯明、孙传芳、孟昭月等部,由于战绩显赫,一路升为军政厅副厅长。在中原大战中,挫败吉鸿昌,再立战功。后来参与“围剿”苏区的行动,一度将中共红军逼入绝路。淞沪会战中,对日本发起的进攻更是勇猛。不过在国民党败退大陆后,他也选择了入驻台湾,并担任了台湾省政府主席,中华民国行政院长,中华民国副总统等职,1965年3月5日因肝癌在台湾病逝,享年67岁。



顾祝同,1893年1月9日生于江苏省涟水县石湖乡四兴集。儿时的顾祝同思想品德端正,学习成绩优异,于是被保送至南京陆军小学,并于1910年通过考试,正式成为陆军小学的一员。接下来的七年,他又分别在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军校完成了进修。1919年2月,顾祝同完成学业并顺利毕业。1921年12月,顾祝同选择投奔到桂林视师的孙中山,其间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1927年北伐战争中,又分别在江苏宿迁、山东郯城等地予孙传芳以重创。后在中原大战中辅助蒋介石打败冯玉祥,升任为第十六路军总指挥,掌管西北军事大权。抗战时期,又担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参与了徐州武汉两大会战。1949年随蒋介石败退台湾,任代国防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因高血压引起脑部微血管阻塞,1987年1月17日在台北逝世,享年94岁,是国民党中为数不多的长寿者。



刘峙,1892年6月30日生于江西吉安,是五虎将中出生最早的一位。1907年,时年15岁的刘峙投笔从戎,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第三期。此后的六年,分别在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和保定军官学校进修。两年后,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冀东开平巡防营见习。1917年南下广州,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教官、粤军连长、支队长、营长等职。刘峙参与过北伐、中原大战等多场战事,深受蒋介石器重。抗战时曾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司令,第五战区司令。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挫败,一名堂堂司令竟沦落到在印度尼西亚教书,不免令人感到意外。1953年去台湾,次年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后改任光复会委员。1971年1月15日,病逝于台湾。




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安徽省巢县黄麓镇洪家疃人,黄埔系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主义人士。作为红色将军的他能列入蒋的八大金刚实在是出人意料。不过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后也就不足为奇了。童年时期的张治中家境贫寒,他自己也过着长达六年的流浪生活。后来进入扬州巡警教练所受训,并成为正式警察。军阀混战时期,他又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职位也从最初的军校毕业生一路升至国民党第四军总指挥。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判断失误将距离长沙三百里以外的“新墙河”被误传为五公里近的“新河”,从而酿成了一场千古奇闻的“11·13长沙大火”。他作为当时湖南军事战争的最高指挥官,革职处分在所难免。在对于共产党的态度上很温和,多次作为代表参加会谈,被人们称为“和平将军”。后来由于政治倾向逐渐偏共,于1949年10月被开除国民党籍。

新中国成立后,身兼重职,为祖国的发展尽心尽力,于1969年4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钱大钧,1893年7月26日出生于原正仪镇雅泾村东北村。国民党元老,黄埔军校建校初期教官,中国国民党军将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钱大钧早年参在日本学习,后来因为侵占青岛而愤然回国,之后的几年又陆续在中日完成了学业。1924年以第20师师长的身份讨伐陈炯明,其间以六连士兵大破四千敌军成为近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虽然也参加了中原大战和抗日战争等大战,但由于钱大钧的军事生涯相较于其他金刚比较平淡,所以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后来由于自身原因受到了蒋介石的猜忌。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他也以“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的身份选择继续效力蒋介石。晚年也是作为代表广泛参与各种国际活动。钱大钧一生虽然爱财,性格偏激,但为人胸无城府,老实本分,是智将的典型代表。1982年7月,钱大钧因肝癌在台北去世,享年90岁。


蒋鼎文,1895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诸暨的一个普通鼎文,1895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诸暨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蒋鼎文16岁那年恰逢武昌起义,他没有任何犹豫,从容参军。军事生涯的早期参加了多次军事行动,虽然这个时期的他官职并不大,但是却深受蒋介石的赞赏。

号称“飞将军”的他先后经历了围剿红军,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福建事变,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等事件,对外杀敌立功,对内恪守本分。但是在与日军的豫湘桂战役中一溃千里,心怀愧疚的他邃辞职转而经商,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败退台湾后,积极投身慈善事业,1974年1月,病卒于台北。享年79岁。


陈继承,1893年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国民党陆军中将,黄埔军校战术教官。和大多数将领一样,他也是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来担任黄埔军校教授部战术教官。在军阀混战时期,先后参加东征和北伐和中原大战,但是相比于其他金刚,他并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战绩。所以再次不再介绍他参与的其他战争。战绩平平但却丝毫不影响蒋介石对他的重用,任南京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后来国民党战败,他也随蒋入驻台湾,担任台湾招商局顾问,1971年12月于台北病逝,享年78岁,蒋介石亲自题写墓碑。


历来现实


戴笠与八大金刚。



1.八大金刚。

戴笠,是国民党著名的谍报头目,公正的说,他为革命做出了不小的功效,特别是在铲除汉奸领域。他领导的军统特务组织,让汉奸闻风丧胆,在他的手下,有著名的八大金刚:他们是陈恭澍、赵理君、沈醉、王天木、毛人凤、郑介民、沈之岳和吴景中。

2.八大金刚揭秘。

八大金刚在锄奸方面表现得都非常突出,陈恭澍和王天木于1933年5月7日在六国饭店将汉奸张敬尧枪杀。陈恭澍指挥林怀部伺机枪杀了大汉奸张啸林。还有其他人如日伪上海市市长傅筱庵,日本著名的反特工专家赤木亲之都死在军统八大金刚手上。提及军统八大金刚,都是让汉奸们夜不能寐的狠角色,总之,八大金刚为锄奸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戴笠飞机失事和蒋介石兵败台湾,八大金刚的命运各不相同。陈恭澍在解放后随着蒋介石逃到台湾,担任国防部情报局第二处少将处长,因为杀人太多,四处树敌,一直活在阴影之中,直到晚年都不曾抛头露面,以至于他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外界都难以知道。赵理君作为戴笠的心腹爱将,后期有些心理变态,肆意杀人。包括杨杏佛、史量才等爱国人士,都死在他手上,最终被蒋介石下令处死。沈醉在解放后被囚禁在昆明陆军模范监狱,1960年11月28日被政府特赦,和末代皇帝溥仪一样担任中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王天木,早期的军统悍将后来在形势逼迫下投靠了日伪政府。解放后定居在台湾。毛人凤在解放后逃往台湾,后来因为和蒋经国的矛盾被架空。整日惴惴不安,58岁去世。郑介民在解放后飞往台湾,任台湾地区"国防部参谋次长"兼大陆工作处处长、病死于台湾。八大金刚中命运最好的就是沈之岳,他在延安待过,在重庆也待过,在逃离大陆后,幸运的被蒋氏父子赏识,历任调查局局长,“总统国策顾问”等职位。他一直被台湾视为特工界的元老级人物。更难得可贵的是,对于沈之岳,大陆方面对他评价也很高,认为他虽然一身侍两主,但是两遍都做的不错,是个神奇的人物,正因如此,有的人说他是个双面间谍,所以才能够得到两边如此高的评价,对于此种说法,因为没有确切证据,所以不得而知。



智者说历史


戴笠其人,可谓是中国近代有着最高知名度的特工了,作为赫赫有名的特工之王,他领导“军统”,在抗日战争中暗杀汉奸、窃取情报、履立奇功。当然,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戴笠虽强,但是没有得力手下的帮衬,他也无法成为蒋介石的左膀右臂。

例如,知名度甚高的“军统四大金刚”,就是戴笠手中的一幅王炸,虽然经常听闻戴笠手下有四大金刚,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这四个人究竟是谁。那么,这四大金刚到底都是谁呢?谁又有着最好的结局?

戴笠

这四大金刚中,最神秘莫测特工队的当属王天木,他是军统天津站第1任站长。抗战初期,王天木多次参加锄奸活动,暗杀王竹林、刺杀张敬尧等汉奸,王天木都功不可没。由于王天木等人多场策划、暗杀汉奸的行动,让那些叛国贼人人自危。

1939年,日本人为此专门建立了以汉奸为主的“76号”特务机构,其目的,就是为了对付王天木等人;“76号”建立的同年夏天,“76号”特务机构的实际首领、汉奸李士群光明正大的绑架了王天木,将他送到“76号”关押三个星期。

王天木剧照

自“76号”特务机构成立以来,它就是赫赫有名的魔窟,一旦进入这个特务机构,很少有人能活着出来,但是,王天木却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军统,原来,王天木答应李士群投降日伪,回到军统内部窃取敌情制造矛盾。不过,他投敌卖国一事却疑点重重,戴笠明明有机会直接杀死王天木,却让他三番两次侥幸逃脱。

但是,王天木的叛变,还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军统敌后情报系统几乎毁于一旦,北平、天津等地的情报站皆被日军所获。凭此“投名状”,王天木在汪伪政府可谓是平步青云。

抗日战争结束后,王天木前往台湾隐居,最终安然病逝于台湾。时过境迁,陈恭澍在他所写的回忆录中说到,王天木自始至终从未叛变,他只是戴笠的一招“反间计”,他能有这样一个善终结局,也从侧面说明他叛变军统为假。

王天木剧照

这四人之中,最令日军闻风丧胆者,莫过于有着军统第一杀手之称的陈恭澍。他毕业于黄埔军校,于1932年加入军统特务处,担任过天津站、华北区、上海区等多地站长,先后策划刺杀张敬尧、石友三多名汉奸日寇。

然而,与王天木一样,陈恭澍于1941年10月被“76号”逮捕入狱,为了保全性命,他假装投降汪伪政府,暗中,他依然与戴笠取得了联系。不过,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仍然以汉奸罪逮捕了他,直到两年后他才获释。

1949年,他跟随国民党远赴台湾,担任国防部情报局处长;陈恭澍于1969年退休后,安心在家中完成了《英雄无名》系列书籍的创作,揭露了军统内部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由于陈恭澍年轻时树敌过多,只能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默默去世。

戴笠手底下最得力的部下,则是精明能干,深得戴笠信任的沈醉。沈醉18岁的时候就参加了复兴社特务处,28岁就成为了军统特务总局少将处长,可谓少年得志。而且,沈醉虽然年轻,在军军统中的地位,却一度仅次于戴笠与毛人凤。

军统时代结束后,他又在国防保密局工作,担任过云南站站长、游击司令等多个职务。1949年冬季,云南省主席卢汉起义,扣押了云南多名特务,其中就包括沈醉,此后,他一直被关押在战犯管理所,直到1960年11月28日,沈醉才作为特赦人员被释放。

沈醉老年

在政府的安排下,沈醉成为了中国政协的一名文史专员,与溥仪等人一起工作。1980年,经政府相关部门调查得知,在云南起义上签字的人其实也有被卢汉所扣押的沈醉,就这样,沈醉由原来的战俘,变成了云南起义将领,并连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最终于1996年3月18日病逝于北京。

赵理君剧照

最后这一位四大金刚赵理君,是这4人之中下场最凄惨的一位。他本是戴笠的心腹爱将,更有着军统追命太岁之称。赵理君早年本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他在1931年背叛共产党,转而投向军统,成为了一名特务行动专家。

作为军统特务的赵理君,他除了完成军统交给他刺杀汉奸日寇任务之外,他凭借着自己的身份地位,暗中从事一些罪恶勾当,甚至胡作非为、滥杀无辜。1942年3月,赵理君私自杀害了与他意见不符的军统河南站负责人,他的这一行为激起众怒,中统更有确凿证据证明,赵理君其实是一个混在军统特务里的日寇汉奸。随后,蒋介石下令将赵理君就地正法,戴笠虽苦苦求情,依然没有救下他的性命,赵理君就此一命呜呼。


鸢飞九天2018


结局最好的应该是沈醉,如果真的追溯历史的话,其实当时的军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内只有“四金刚”、“三剑客”的说法。四金刚分别为:陈恭澎(陈恭澍)、赵理君、沈醉、王天木,三剑客为:周养浩、徐远举、沈醉。下面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他们的一生。

陈恭澎

天津宁河人,绰号辣手书生。黄埔军校五期警政科毕业。1932年加入力行社特务处,任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军统局天津站站长、华北区区长,先后策划刺杀张敬尧、石友三、王克敏、张啸林、傅筱庵、汪精卫等汉奸,一度令汉奸日寇闻风丧胆,号称军统第一杀手。1949年到台湾,任国防部情报局第二处少将处长,1969年退休,晚年著有回忆录《英雄无名》一书,因深入揭露军统内幕,一度成为台湾出版界的抢手货。但因其杀人无数,树敌过多,即使在时过境迁的晚年,依然保持着杀手不得见光的习性,很长一段时间无人知其生死,至今其去世年月及墓葬位置均不可考。


赵理君

四川蒲江人,黄埔军校五期政治科毕业,军统四大杀手之一,戴笠的心腹爱将,江湖人称追命太岁。赵理君早年曾是共产党员,而且是共产党早期投身武装斗争的一员。1931年叛离后奔走南京投靠军统。1932年在洪公祠特训班毕业后,一直盘踞在上海,从事罪恶勾当,以杀人为生,以杀人为乐,先后杀害杨杏佛、史量才等爱国人士,血债累累。而后变本加厉,竟因私人恩怨杀害国民党行政督察专员韦孝儒,案发后居功自傲,有恃无恐。但没过多久,便被蒋介石下令枪决。

沈醉

中华民国陆军中将,长期服务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深得军统长官戴笠的信任。历任军统上海站少校行动组长、常德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上校处长、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等职,在军统局中以年纪小、资格老著称。1949年12月9日被起义的云南省主席卢汉扣押,在此期间为卢汉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数特务。1980年经有关部门调查证实,沈醉在卢汉的起义通电签字,并亲笔颁布命令,要下属特务组织上缴特务器材并到指定地点报道,身份由战犯改为起义将领,享受副部级待遇,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1年沈醉到香港探亲访友,不顾以前友人们的劝阻毅然在短暂留港后返回北京,1996年3月18日因肺癌病逝于北京。

王天木

原名王仁锵,化名郑士松,东北人。早年在东北军、西北军中工作,加入军统后成为军统四大金刚之一。抗战时期投降日伪,1945年抗战胜利,王天木藏于北平西山,后去台湾定居。

周养浩

早年毕业于上海法学院,与戴笠和毛人凤都是同乡,是国民党军统三剑客之一,绰号"书生杀手"。1949年冬国民党在西南大撤退时,周养浩秉承特务头子毛人凤的命令,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参与布置大破坏与大屠杀,后在昆明被逮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最后一批被特赦的战俘,周养浩去美国投亲,1990年在美国去世。

徐远举

黄埔军校7期毕业,1932年加入军统,1935年随"班禅行辕"到西藏工作至1945年。曾先后任西昌行辕第三组组长、成都经检大队大队长等职。1946年7月调任重庆行辕二处处长,镇压学生运动,策划破坏中共重庆地下机关报《挺进报》组织,1948年指挥镇压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及华蓥山起义,升任国民党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兼西南长官公署二处处长。1949年12月在昆明被卢汉起义部队捕获,作为战犯被押回重庆白公馆关押,1956年转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1973年病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