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和城里60岁以上老人的生活有什么区别?

抚州欧阳


城乡都是老人,没贵贱之分,区别就是不公平的养老制度造成的,城市老人在年轻单位交了社保,老了就有几千元的退休金,农村老人在年轻时到处治山治水无报酬,生产的粮食交了公也是免费的,这些被国家忽视了,这公平么。老人的财富不是你有多少钱,而是健康的身体和有优秀的后代,现在还有60一70岁的农村老人在工地上做工,在家中带孩子带种地,虽说辛苦,但身体非常捧。我是住在城里的农村人(73岁),看到周边很多老人并不幸福,因为有孩子啃老,他们不但带孩子还要负担全家的生活费用,子女们是白吃白住的,而且病人也非常多。我也经常回农村,每家都有小楼房,老人早上和上午干活,下午休息打麻将下棋,节假日有很多小车是子女回来看望老人的。我这是离城不太远的地方。当然偏远山区是比较穷的,会逐渐改善的,我这里也是原来穷的叮当响的。


球探38z


60岁是人生中的“分水岭”,也是人生中的转折点,过了60岁也就步入了老年生活。农村的老年人与城里的老年人从此的生活都在发生着转变,而转变的结果却有着明显的差别。



等待60岁,就可享受养老待遇。60岁是享受社保的年限,60岁后每月将会享受养老金的收入。城里老人每月等到的二、三千甚至“半万”的收入。农村人每月等到的却是140元的收入。

熬到60岁,基本都脱离工作岗位。到了60岁对于城里人和进城打工者都将离开工作岗位。城里人是自愿离岗,他们将不用上班每月将有退休金维持生活。农民工将“被迫”离岗,他们将面临经济失去来源,被迫返乡养老。



农村人的60岁后还想有份活干。农村老人在种地难以养家想去城里找份活干,60岁的年龄会将你挡在门外,最后只能是守着不挣钱的庄稼免强度日。



城里人的60岁后想着拥有健康。60岁的城里人,从此将彻底脱离工作,转入到退休养老阶段,锻炼健身、娱乐休闲让自己快活的享受余生。

城里老人的有社保养老,农村人凭“啃儿”养老。城里老人过了60岁每月退休金足够养老,而农村老人过了60岁失去工作能力,没有经济来源,只能是依靠儿女来养老。



同样的60岁、同为老人,而在城市和农村他们的生活却有着天壤之别。

农村老人还在想着“干”,尽量减少儿女们的负担,直至干不动的那一天。

城里老人进入到退休生活,以保养身体来减轻儿女们的负担。

这就是农村老人和城里老人在生活上的区别,各位有不同观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谢谢!


鹿塬农事


每天早晨,天刚亮,我家门前路上就有脚步声了,三五人一串,五六个一伙,说着话,还有的边走边放着音乐,他们是住在县城里的人,去我们村附近的山上,走路锻炼身体的人。

他们年龄大概都在五十岁左右,因为他们以前都是城里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上班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做生意钱赚够了准备养老的人,因为环境优越,工作轻松,生活富裕,虽然都是五六十岁了,,但看他们的容貌和年龄,都比同样年龄的农村人年轻很多,有的城市女人保养的好,五六十岁和农村三四十岁的女人容貌差不多。

这些五六十岁的城里人,每天准时锻炼的脚步声,提醒五十岁的我该准备起床了,七点半要到工地干活,七点之前起来洗脸,弄口吃的,干到中午12点吃午饭,然后又干到太阳落山的七八点才收工。

出门准备去工地时,碰到我们村去干活的老龙,一路几个人,他和那几个今年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在一个私人花卉苗圃里干活,顶着烈日挖树栽树栽花种草,干到下午太阳落山收工,每天六七十元工资。

中午,那些五六十岁退休养老的城里人,有的在家睡午觉,有的在公园里树荫下或凉亭里下棋拉二胡打牌聊天。

中午两点,六十多岁的老龙和他们六十多岁的搭档正在汗流浃背的挖树,往车上装树,运到十几公里外的小镇上作绿化带,背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侵透,沾在背上,脸上汗珠滴到挖得坑坑洼洼的泥土里,这个月不下雨的话,他又能挣到一千多元钱,他干了有七八年了,才给他涨到六十元一天,还生怕老板嫌他年龄大不要他们了。

下午六点左右,公园广场上,这些精力充沛的城里人随着动听的音乐跳着广场舞,或者又到我们村附近的山坡上爬山锻炼,或者一路几个人骑上自行车去转一圈。

下午六点多,太阳终于要落山了,老龙他们挖树挖得又饿又累,精疲力尽,快七点了,今天总算又熬出来了。

这就是城里人和农民的区别,六十岁的城市退休者,想把养老生活过得更悠闲更健康更快乐。六十多岁的农民还在拼命的挣钱,维持家里开销,上有八十多岁的老爹老妈,下有还没成家的儿女,或者是上幼儿园或小学的孙子孙女要照顾,至于自己老了干不动时咋办,还顾不上去想那么多。


凡人农夫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城市里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就此问题谈一下个人看法,就目前来看,农村60岁以上老人与城市60岁以上老人生活,没有可比性,他们根本不在一个水评线上。差距太大,距里太远。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历史时代背景所带来的。下面就从城市与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来作分析:

《一》城市60岁以上的老人

在任何一个城市中,6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按照法定退休年龄已退休。事业单位、企业单位都享受到了退休金。有的几千元,有的上万元(较少)。做到了生活无忧,安度晚年。所有这一切都是国家政策给带来的福利。政策给他们规定了交纳保险制,自已从工资里交一块,国家或企业负担一块。到退休年龄领取退休金。这就是目前城市60岁以上的老人。

物质是文明的基础。城市这些老人,每月领着退休金,生活无忧,工作了大半辈子了,休闲轻松了,追求精神文明,益寿延年,都是人之长情。一方面帮儿女照看孩子,有时间到公园散散步,跳跳广场舞,练练太极拳,打扑克、下象棋,放松心情享受美好生活。有条件的出去旅游,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等等,这都是物质条件所带来的,也是政策给带来的。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又怎能比。

《二》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

目前,我们再看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为生活而拼搏。除个别体弱者或儿女混的好的,大部分老年人还拼搏在打工线上。生活所迫,实处无奈。农村老人苦老人难,这是不可否认的現实。如果农村这些老人,也有几千元的养老金时,他们也会享褔,也会安渡晚年。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那个年代,国家对农民还没有实施养老保险制。如果农民有养老保险机制时,我相信农民也会交的。不致于造成今天这个局面。这样苦这样难。在过去这些农村老人,为了祖国的建设,出义务工修路、挖河,交公粮、拿三提五统与农业税,就是自已不吃也要交上,这就是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的真实写照,是有目共睹的。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富强了,各行各业都享受到所带来的红利。国家对60岁以上的农民发放了养老金。到目前除个别经济发达地区外,国家基础基金加上地方政府补加,一般都在每月100一300元之间。由于农村这些老人,当时沒有保险机制,不能交纳保险,造成今天只能领取国家与地方政府所发的养老金。就这点养老金在高消费的年代,又能买点什么呢?远远达不到老年人的生活所需。为了让农村这些老人生活无忧,老有所养,安渡晚年。国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分年龄段制定出政策,提高这些老年人的养老金。让他们安享晚年。

通过以上对比,政策导向起着关建性作用。現在好了,国家不仅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与建设,而且农民也纳入保险机制。未来农村60岁以上的人与城市60岁以上的人,差距会越来赿小,同样会安享晚年。也希望年轻人,积极交纳保险,做到晚年生活无忧。

以上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讨论,多多指导,同时不要忘了关注我噢!谢谢!


Xyz薛玉重


我婆婆和公公和爸爸妈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婆婆公公已到古稀之年,有四个儿子,现在每天除了照顾孙子孙女们吃喝,还要为了生计养鸡,牛,羊,猪。一天从早忙到晚。因为西北人的大男子主义,公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打麻将闲逛,所以重担全落在了婆婆一个人身上。我问她累吗?她说,累是累点,但闲下来就难受。我父母就不同了有企业的退休金,虽然不多 但足够生活和养老包括看病,他们就我一个女儿,供我上完学,就给我带孩子,现在外孙大了,也基本不用他们操心了,我们和他们也是各过各的了。他俩个每天的生活就是 养生,健身,上老年大学,研究超市打折广告,云游四海,争取多活几年。我都羡慕至极!如果让他们各自交换生活环境,公公婆婆不一定会适应城里人的晚年生活 对每一种生活状态的适应与否,不是看这种生活状态是否清闲 享受,而是它是不是真的适应自己


ZQ6232


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跟城里60岁以上老人的生活有什么区别,下面我就跟大家说说区别在哪里吧!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

按照正常情况,60岁的年纪,九成九做爷爷了,儿子女儿再不济30岁往上总有了,自己家庭总有了。

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了,但有一部分家庭很穷,别说60岁,70岁都还得下地干活。
什么时候结束呢?

哪天不吃饭,那就不干活。

稍微生活条件好一点的,带带孙子,逛逛街,打打小牌。

农村再好一点的,跳跳广场舞,拉拉二胡,有自己的爱好,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至于城里60岁以上老人,生活最差的就是带带孙子,跳广场舞,寻找小伙伴。

这是最差的,至少不干活,享清福。

还有的老人,旅游,书法,下棋。

再有的像李嘉诚那样子的,集团大老总我不知道,肯定每天都给自己定小目标。

今天挣一个亿,明天再挣一个亿。

有钱人的世界,我不知道。

抱歉,我是穷人。


遇我得福


就说一下我们这边的吧,个人看法,农村的老人早上五六点起来煮早餐,七点喂鸡鸭,吃完早餐,带上开水,拿上锄头,戴上草帽就去田地里干活。以前还有放牛的,现在放牛的少了,中午回来随便炒个青菜或者酸菜伴粥就是一顿,下午继续干活,五六点才回来。没活干的时候就几个人聚在一起家长里短,在农村六十都算年轻,人七 八十了还干活。城里的话,接触的城里老人不多,可能说的不正确。有的人退休了喜欢享受老年生活,公园散步,跳舞,练太极。时不时去抱团旅个游,喝个下茶,但是也有的老人会去种点菜和水果之类的去卖,她们也不是说挣多少,家里的菜种多了或者不想闲在家里,其实这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粤西妹猪


差太远了,本人父母是六十年代来深圳市的,是本省移来的,当年本村移来只占1/3人来深圳,第一代人来时很幸苦,种田种地,第一代来深圳市的人大部分人都已逝世了,虽然我是深圳长大,但是每年清明节都回老家拜祖,目前广东农村六十左右的人真的很苦,主要是无收入,也无退休金,深圳市老乡,不用说六十岁人,年青人大部分人都无工作,每一个家最小有一栋楼,最多的有二十三栋,都是七至八层,目前生活在深圳太幸福,收租金过日子,


志峰78


我老家一亲戚,年轻时能干,比外面上班族挣的多,生三四个孩子,儿女双全,拼命生孩子,多子多福,很是炫耀,还讥笑我这些上班的人,就一个闺女,还紧巴巴的日子。

现在老了超过六十岁不能干了,三个孩子也都挺出息,大学毕业留城市上班成家,他们老两口帮儿女们带娃,天天很充实。

但是都是贪心不足的,年轻时不受计划生育政策的管束,自己儿女双全儿孙满堂的,又开始羡慕上班的人了,能领退休金,说,要是能每个月领几千退休金,那生活该多美好。

所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得失,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但儿女成群,城市老人有退休金,但膝下人丁稀少。各有利弊吧,你不能都图吧,年轻能干时羡慕当农村人的生育自由,年老不中用了又嫉妒城市上班族的衣食无忧


深蓝2892


不管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每个人都会老,应该尊重老人和善待老人。



我爸妈就生活在农村,早上被鸡鸭嘎嘎吵闹声吵醒,美好的一天开始了。推开大门,看到是蓝天白云,呼吸的是新鲜的空气。吃完早餐,喂鸡喂鱼,然后去种点小菜,太阳大的时候就回家休息了。吃完午饭,他们都会午休一小会儿。下午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再去地里干点农活,吃完晚饭,他们沿着公路散步,边走边说。既锻炼了身体又打发了时间。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吃自己养的鸡鸭,种的有蔬菜。很少花钱去街上买。家里面多多少少有点存款,现在政府补贴好像一年也有2000多。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在城市,可能要跟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还要帮忙带孙子。如果有退休金,自己就能生活好一点,想买点什么,自己有钱,不用找儿子儿媳拿,财务状况自由。如果没有退休金,那日子过的有点清苦,毕竟用任何一分钱都是要靠儿子儿媳给的。遇上儿子,儿媳,大方,日子就好过一点。如果不用带孙子,两老口也有退休金,早上可以去打打太极拳,买买菜,锻炼身体。吃完晚饭,可以和楼下的隔壁邻居一起跳跳舞。偶尔可以约上舞友在附近来个一日游。生活过的也很惬意。

不管生活在农村和城市,各有各的好处,生活是自己的,看自己怎么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