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喜怒不形於色”值得提倡嗎?對人性的優劣何在?

天道LA實時論


你覺得“喜怒不形於色”值得提倡嗎?對人性的優劣何在?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能夠反映很多東西。喜怒哀樂本就是人的本能反映,但是如果一個人連人的本能反映都不表露的話,這能夠說明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是,第一個,這個人很危險;第二個,社會環境迫使他不得不這麼做。至於對人性的優劣做出判斷,倒不至於上升到人性善,還是人性惡的問題。

喜怒不形於色,意味著這個人是個面癱。能夠壓制人身體本能的衝動,說明這個人過分壓制自己的情緒。在與人交往中,有兩種人是比較令人忌憚的,一種是喜怒不形於色,不表達自己的情緒,做人很虛偽,在面前不表達,那麼會否背後來一刀;另一種是逢人見面三分笑,和誰都能夠保持一種比較好的關係,這種人沒有立場,只關心自己。這是從個人的性格方面做出一個判斷,這些人在社會環境中,打磨的太過於圓融。

從社會環境來看,一個虛偽的社會,講求的是人情練達,所以產生一種不真實的表演。每個人都不會輕易表露自己的感情或者想法,表現出來的就是喜怒不行於色。如果不能夠達到這樣的標準,就會被認為是不成熟。在面對人人都要被迫追求喜怒不形於色的時候,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難建立起一種信任。在不能夠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的時候,彼此之間就會產生更加虛偽的關係。

能夠達到喜怒不形於色的人有,達不到這樣標準的人也有。無論是面癱,還是唾面自乾,都是一些人追求的目標。這種人畢竟是少數,特殊的環境促使必須這樣做,所以都比較危險。

至於提不提倡喜怒不形於色,這是從人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環境來決定。如環境中充斥喜怒不形於色,那麼不順從環境一定不會有好結果。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保持一定的稜角還是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東西。


飛狐一刀


這需要具體分析,如果是性格天生內斂沉靜,是自然而然的平和不形於色,這是一種很美好的品性。如果是頭腦木納的無喜無怒,則比較沉悶乏味無趣又無聊。如果是內心跌宕起伏,而表面冷靜剋制,看不出是喜是憂,這類人,要麼很優秀,要麼很危險。



明知百鳥朝鳳


謀事提倡,對內不建議。劉備不就是典型的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嘛。優點是讓對手不知道你的底細,缺點是過於壓抑自己的情緒。要做到真正的收放自如需要時間的沉澱。雲捲雲舒,花開花落,開心就笑,難過就哭,也不失為君子呀,朋友。



a左小霢


喜怒不形於色,只是要求人們在遇到事情要儘量保持平靜,不要過份表現出來。這句話無錯。

人都有喜怒哀樂,這很正常。

喜怒哀樂在面相上都能觀察出來,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人逢喜事精神爽。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當人遇到歡喜的事,他決不會面帶怒氣。所以人遇喜怒哀樂

的事,都會從外形表現出來的。只有表現出的程度多少不一。

但從理論上,道理上講,還是喜怒哀樂少形於色為好。


王年平


喜怒不形於色因人而宜吧?有文化有修養的人其表現就很有內涵,情緒控制力強,一般不表現在臉上。但大多數人對內在的情緒都是自然的表露,怒就板著臉、笑就一朵花不刻意隱瞞。這其實很好,沒毛病。


用戶2540517236139


個人觀點覺得因人而議!你可以在外人面前喜怒不形於色,然後在愛你的人面前袒露心聲!表達真實的自己!這個不是虛偽,是人類必修的功課!


憨丫頭兒


看情況來吧,沒有絕對的


永恆海燕


能夠做得到這樣的一般都是高人,能夠控制得了自己的情緒.歷經世事,看得懂規律,不卑不亢,做人事聽天命,是一種有大智大慧的淡定,值得學習.

還有一種是為了達到目的,裝模作樣,比如生意上之類的利益場合,是一種處事智慧.

只要是不以害人為目的,不磨滅人性的掩飾情緒,是能夠理解的.

人類是因為不斷的用自己聰明才智創造了一次次文明的高級動物,“喜怒不形於色”是一種自控心,能夠控制自己像好的一面發展,是一種本事.



zoye幽蘭生活心理財


人有七情六慾,能做到息怒不行於色的絕非常人要麼你已經修煉到聖人的境界了,要麼是你心機太深了,算計太重。我們人人都想做到喜怒不形於色,但又有幾人能做到?就我個人而言更願意和喜怒形於色的人交往,他們坦然,高興就是高興,不開心就是不開心。和他們在一起沒有什麼負擔,他們雖然有點情緒化,但沒什麼心機,鬧彆扭往往過後就忘了。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往往都不簡單,你和他在一起會很累,和他會很難交心。這樣的人往往都不簡單,他能忍人忍不能忍,往往一些成功人士都是這種人。

咱們中國比較推崇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外表看起來風平浪靜,其實內心已經波濤洶湧!我雖不願意和這種交往,但我卻非常希望向這種人學習,人生在世有很多不得已,我希望大家適當的喜怒形於色,既不要太張狂,也不要太悶葫蘆!因為我們不是聖人,做不到四大皆空!你就是你,適當的情緒宣洩能讓別人更加了解你,理解你!太情緒化的人別人也不會親近你,覺得你太自我,自控力太差!太中庸的人別人也不會親近你,要麼覺得你假清高太心機,要麼覺得你太好說話會欺負你。

所以為人還是要做到外圓內方![微笑][憨笑]


瘋逗live


看看與之相對應的“得意忘形”“樂極生悲”“搖頭擺尾”,答案不言而喻。

很顯然我們的傳統教育是要我們“喜怒不形於色”的,因為世間的一切,都不是馬上可以知道最終的結局的對和錯的。

而為了瞬間的感受,忘我的沉浸其中,會失去對事態全面的理解和掌控,從而失去準確的判斷,而做出無法挽回的錯誤的決定。

有一個成吉思汗小時候打獵的故事,成吉思汗年少的時候很喜歡打獵,經常帶著自己心愛的獵鷹外出打獵,一次在山谷裡,徘徊了半天,非常的口渴,於是用隨時攜帶的碗接峭壁流淌下來的泉水喝,當他好容易接滿水,端到嘴邊要喝的時候,他心愛的獵鷹飛了過來,泉水被鷹的翅膀掀翻了,他只好重新接,接滿後再次準備端到嘴邊喝時,他的獵鷹又飛了過來,泉水又被打翻了,這時,成吉思汗怒火中燒,把隨時攜帶的匕首藏在碗的下面,重新接水喝,這次仍然在水滿可以喝的時候,獵鷹又飛了過來,於是成吉思汗用藏在碗下面的匕首一下挑死了獵鷹。由於動作過於猛烈,接水的碗也跌落到了山澗之下。於是成吉思汗決定爬到峭壁的上面直接喝水,當他爬到峭壁頂上,看見了一個水潭,但是在水潭的裡面,盤著一條巨大的毒蛇,這時成吉思汗明白了,水裡有毒。他追悔莫及,於是暗自下了一個決定,絕不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做任何決定。這個決定,成就了後來的成吉思汗,讓他成為了蒙古族最偉大的可汗。

所謂的喜怒不形於色,就是這個道理,一時的悲喜,往往隱含著其它的問題,必須冷靜,不為所動,才能不受其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