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人生的智慧》5句話,告訴你幸福很簡單,如醍醐灌頂!

叔本華(1788-1860)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人生的智慧》寫於1850年,是叔本華的代表作之一,本書摒棄了晦澀難懂的哲學概念,是一本通俗實用的哲學入門經典。通過此書,你將徹底讀懂什麼是人生,怎樣獲取人生的幸福,如何寵辱不驚地幸福度過一生。

《人生的幸福》一書中的精闢論述很多,讀後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筆者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5句話,來一起體會大師的智慧。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5句話,告訴你幸福很簡單,如醍醐灌頂!

1

獲取幸福錯誤的方法莫過於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於我們企圖把悲慘的人生變成接連不斷的快感、歡樂和享受,這樣,幻滅感就會接踵而至,伴隨而來的還有,人與人之間的謊言與欺騙。

叔本華認為,沉溺在感官快樂中的人,和動物也沒有什麼區別,他們表面上很快樂,實際上離快樂很遠。因為,每一次感官快樂過後,都是無比的空虛,只有靠更多的感官刺激來補償,造成更大空虛,和幸福背道而馳。叔本華批判了當時純絝子弟聲色犬馬、窮奢極欲的生活。

中國哲學家老子也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讋;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看來東西方偉大哲學家的思想都是共同的。

2

一個精神富有的人會首先尋求沒有痛苦、沒有煩惱的狀態,追求寧靜和閒暇,亦即爭取得到一種安靜、簡樸和儘量不受騷擾的生活。一個人自身擁有越豐富,他對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別人對他來說就越不重要。

叔本華認為,幸福不可能從別處得到,只能求之於自身。人們對財產、地位、榮譽等能夠帶來幸福的事物的過多追求,反而帶來了不幸。限制慾望,降低期望值是明智的。因為人自身之外的所有事物,對於人的幸福都只是間接地發揮影響,人內心的快樂是自己意欲的產物。

如今,很多人常常抱怨幸福在“別人家”,自己總是不幸的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學習好,老公不如別人會賺錢,老婆不如別人漂亮賢惠.….殊不知,幸福只取決於自己的內心,自己的內心充盈就是最大的幸福。內心充盈的人,上天賜予的一切都會覺得幸福;而將幸福全部寄託於身外之物的人,即使自己擁有金山銀山都還在整天抱怨。

3

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當我們感到快活,在我們遠離上述一個使我們免於這種痛苦的時候,我們也就接近了另一個敵人,反之亦然。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動。

“慾望得不到滿足就痛苦,得到滿足就無聊”的鐘擺理論是叔本華的標籤,叔本華認為,人類幸福有兩個死敵,一個是痛苦,一個是無聊,匱乏產生痛苦,富足產生無聊,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是人的精神空虛,一個精神空虛的人只能在“痛苦-無聊”的鐘擺中晃盪。在《人生的幸福》一書中,他以玩紙牌為例,說明精神空虛的人們由於彼此之間沒有可交換的思想,而交換紙牌來打發時間,結果除了痛苦就是無聊。只有內心豐富的人,才能擺脫這種困擾,一個人精神世界決定了他獲取幸福的能力。

4

一個愉快的人總有他高興愉快的原因,原因就是:他是一個愉快的人。誰經常笑,誰就是幸福的;誰經常哭,誰就是痛苦不幸的。我們的幸福取決於我們的愉快情緒,而愉快情緒又取決於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

叔本華認為,衡量一個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標準,不應該是他得到了多少快樂,而應該是他減少了多少痛苦。他指出,人生智慧首要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因為人的痛苦哪怕很細微,也可以感受到,快樂卻是虛無縹緲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一生沒有遭受太多的肉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就是幸福的人生了。所以叔本華非常強調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壓倒一切外在的好處,一個健康的乞丐也比染病的君王幸運。他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為了金錢、晉升聲望,甚至為了肉慾而獻出自己的健康。”不得不佩服叔本華對幸福的深刻認識,普通人往往本末倒置,以為追求所謂的快樂就是幸福,卻不知道減少痛苦就是幸福。

5

對過去的悔恨和對將來的擔憂,讓我們將現在美好時光拒之門外,或者糟蹋了它,是非常愚蠢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在上班路上疾走,這時,另外一個問路人攔住了他,問他為何這麼匆忙。青年說他在尋找幸福。之後,青年幾乎每天上班路上都碰到那個人,問同樣的問題,當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變成年老體衰的老年人時,那個人問他是否還在尋找幸福,當他回答完後,他才知道這個問路人其實就是幸福之神。原來他一輩子找尋的幸福,不在別處,就在他天天上班的路上!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在人生的旅途上,每天都在為未來焦慮,為沒有達到目標在悔恨過去,卻忘記了那些沿途的風景,才是最大的幸福!幸福不在別處,就在一花一草,柴米油鹽中。

楊絳先生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叔本華《人生的智慧》是一本幫助人們開啟智慧鑰匙的書籍,帶給我們的既是智慧的啟迪,也是心靈的滋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