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当回忆起自己的小时候,莉丝·默里总是面带微笑的说:“妈妈和爸爸总是从我们手中抢走福利金,用这些我们唯一的钱去买毒品,而我和姐姐只能在一旁挨饿。我们那时候总会吃冰块,因为这样做我们就会有‘吃到食物’的感觉。我们有时会把一条牙膏分成一人一半,当做晚饭吃。”


《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从美国破烂不堪的街头走向哈佛大学柔软的草坪中,莉丝用两年的竭尽全力和十七年的迷茫彷徨实现了人生中最大的转变。这看似是一个震惊全世界的奇迹,但这确真正会发生在一位普通女孩的身上。

  • “她是一个天才,普通人根本没有办法达到这样的成就!”
  • “先将智力放在一边,问问自己,我的生活真的比莉丝更惨么?问问自己,已经有多久没有将信念与爱放置在心间了?”

一位平凡女孩,一部因信念与爱而滚烫的影片

她出生在美国最贫穷的家庭、她生活在如同垃圾场一般的环境中、她有一双酗酒、吸毒的父母、她能够在垃圾桶中找到一块食物能算得上三五天里最美好的事、她没有衣服、她浑身散发着臭味......

她拥有着世间最灿烂的笑容、她用两年的时间弥补从前十七年的教育缺失、她虽流浪街头但却一直将爱无私分享给每一位人、她用自己的信念成功站在哈佛大学的楼道中、她被评为“美国当代杰出年轻女性”,受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接见、她用上帝给自己烂到无以复加的牌打了一场最漂亮的翻身仗!

她就是莉丝·默里。


《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莉丝·默里本人

《风雨哈佛路》将这位出生在贫民窟中的普通女孩与自己命运斗争的故事用徐徐道来的叙事手法展现出来。没有震撼人心的场景、没有刺激惨烈的对比、没有夸张重叠的时间交错、更没有痛诉生命的不公与凄惨,影片从都到位都是平淡的、如时光流水般的推进,用最平凡的方式展现最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获得第55届艾美奖3项提名、在豆瓣评分高达8.2的《风雨哈佛路》被大众称为“人生迷茫时期必看电影”之一。

纵然生活在人世间令人唾弃的最底层,但是信念与爱,确实路途前行中最璀璨的星光。

独特影片架构:温柔旁白诉说生命坚毅与挑战野心

就像一位老朋友和你坐在炉火旁,裹着毛茸茸的毯子,手里握着杯热红酒,互相分享自己儿时的回忆一般,一个温柔平静但是包含力量的女生旁白从电影开端就引导着我们,让我们了解她的儿时,清楚她的苦痛和坚持,令我们能在她流浪时感叹“噢天啊,让这个女孩得到一点温暖吧!”,能在她成功拿到学校的入学邀请时露出会心的笑容。


《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莉丝·默里在地铁中学习

《风雨哈佛路》虽然是一部人物故事记录型影片,但是在进行影片架构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时间推移方式来进行故事阐述。影片巧妙地运用声音旁白的形式,从电影一开始就迅速拉近着故事主角和观影者的距离。

在影片开端以过来人的身份回忆儿时出生的卑微,在少年坐在教室被嫌弃时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和对儿时自己些许心疼,在青春时光流浪街头时迷茫的吐露,在为生命燃烧提升自我时的不卑不亢,我们跟随着温润如玉且强劲有力的女声旁白走过了莉丝十九年的路。


《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电影虽然讲述的是莉丝的故事,但其独有的人声旁白诉说方式却能够引导我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

将自己带入为历经磨难的小莉丝,在莉丝获得彩虹后联想自我战胜困难后的喜悦与满足,为自己的现实生活增添坚韧的毅力。

这就是《风雨哈佛路》魅力所在,在“润物细无声”中震撼、激励着每一位在路途中迷失方向的人,让沉睡在生活版“利多卡因”的我们清醒并重新充满力量、认清方向。

炽热情节安排:爱人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1、母亲毒瘾、酒瘾却不曾抹杀爱意

《风雨哈佛路》中讲述着亲情、友情、邻里之情、师生之情等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感情交织,但在影片的整体情节安排中更加侧重于炽热的亲情,让原本躲在昏暗阴冷的爱一步步走向阳光,让莉丝那颗拘于表达爱意的心带着爱大踏步前行。


《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莉丝母亲抢夺福利金

  • 莉丝的母亲是极其不称职的,青春年代混迹在最破烂的街头,她吸毒、懒惰、嗜酒如命、花光唯一的用来购买食物的福利金、与莉丝争吵甚至对莉丝进行语言的伤害与欺骗。
  • 但是简在最清醒的时刻却又是最疼爱莉丝的,在得知自己患有艾滋病后含泪与莉丝告别、将自己的房间腾出给莉丝学习而自己则去沙发修养、和莉丝在街头谈笑风生回忆过去。

影片中将简真实的再现,一位深爱着自己的女儿但因为毒瘾而无法自拔的颓废女性。换作平凡的我们,也许或深深地恨着这位母亲、这个糟糕的家庭和这个不公平的世界。起初莉丝也像大多数人一样,会憎恨会埋怨会痛苦会自卑,但她却在一步步成长中原谅着自己的母亲。


《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莉丝和母亲在街上说笑

母亲搬走的不舍痛苦、无法与母亲居住在一起但总是去看母亲、在酒瘾一次次发作后照顾醉如烂泥的母亲、和母亲探讨着儿时的趣事、从母亲的生活中总结着重要的人生道理。

尽管简算不得称职的母亲,但是莉丝却从未抹杀对她的爱意。

2、父亲放任、无能却不曾放弃责任

家庭的构成不单单需要母亲,父亲的角色同样极为重要。

  • 莉丝的父亲同样并不理想,整天专注于电视机节目的问答环节、吸毒、放任母亲拿走家中所有的生活费、正在莉丝被警察带到收容所时没有做出任何挽留的迹象,父亲是打破幼年莉丝存留爱意最后的沉重一击。
  • 但是在莉丝眼中,父亲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社会垃圾,他风趣、博学,总能在遇到问题时想出最有趣且实用的办法解决问题。


《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莉丝的父亲帮助莉丝获得入学资格

在莉丝需要父亲的帮助来获得高中入学资格时,此时身患艾滋病、生活在集体吸毒者收容所中的父亲挺身而出,在教师面前完美的完成了自己“善意的谎言”。

就像全天下的父亲一样,其实父亲是爱着莉丝的,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更加优秀的人、能够考取优秀的成绩、能够不像自己这样虚度浪费这一辈子、能够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尽管父亲对莉丝起初是放任、无能的表现,在其作为父亲的担当与爱却从未放弃。

3、姐姐冷眼相待却不曾遗忘深情

  • 莉丝的姐姐与莉丝一样拥有着悲惨的童年,但姐姐在幼年时曾被爷爷性侵,在家庭分崩离析的那天,姐姐被爷爷接回家居住。起初姐姐对莉丝的态度十分冷淡,也许是因为莉丝总是爱父母到将少得可怜的福利金交给其购买毒品,也许是因为自己儿时被爷爷伤害过。
  • 随着时间的流逝,莉丝的姐姐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工薪女性,姐妹两人并没有过多的交际,只不过在莉丝面试《纽约时报》奖学金的当天,姐姐将自己唯一的外套送给了莉丝,而莉丝也第一次拥抱了因艾滋病眼睛即将失明的姐姐。


《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莉丝穿着姐姐的大衣获得了奖学金

姐姐总是冷眼相待但却抵不过莉丝的温暖与爱意。

有爱才算完整,为什么莉丝在母亲与姐姐搬走、父亲放手不管自己是如此绝望,因为那时的她认为自己彻丧失了爱与被爱的可能。被抛弃的她认为自己生活缺少了价值和意义,在收容所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在十五岁时,莉丝成为了流浪女,虽然露宿街头、偷窃食物、整日不学无术,但那时的她找回了自己心灵的方向与生存的意义,同样也是爱,为莉丝在人生岔路口的选择中获得了胜利。

三位家人,三种看似断裂但实则坚韧的爱意。悲惨的家庭让莉丝遭受着世间的歧视与冷漠,但家人的爱却支撑着莉丝走出纽约贫民窟,走向坦荡哈佛路。

越是亲近的人,越不能轻松说出我爱你,但越是这样的平凡而温暖,越能够让我们在人生路途中找到一点点光亮。

平凡人物成长:用信念与爱闯荡风雨哈弗路

1、永远爱着自己的家庭和父母

对于人物传记型影片,其实质内容与传达的价值重于花样的表述手法。在《风雨哈佛路》中,莉丝用自己的人生之路传递出宝贵的生长观念,因荆棘无数次哭泣在黑夜里的赶路人重获方向。

尽管莉丝出生在父母吸毒酗酒、缺缺食物与水的贫民窟中,但她并没有埋怨自己的生命无常与世界不公,在家、在收容所、在街头、在学校,莉丝无论身在何处都从始至终的爱着自己的家庭与父母。她从破烂街头走向哈佛路最重要的支柱便是爱。


《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莉丝在母亲家的楼梯旁守候

  • “爸,我想买双nike,我们班同学都买了。”
  • “孩子,咱们家不是买nike的条件。”
  • “不是这样的条件是我我的错么?为什么要让我出生在这样穷酸的家庭中,既然没想好给我最好的,为什么当年要把我生出来!”

这样的对话在生活中太过于常见,我敢肯定,当下没有一个家庭会比莉丝的家庭糟糕,但是当下众多孩子却一直嫌弃着自己的家庭与父母。厌恶父母无能、厌恶父母没有给自己买想要的品牌衣服与鞋子、厌恶父母学历不高不能在家长会给自己增长脸面。

这是没有爱的“爱”,这是物质至上的“爱”。在与世间对抗的风风雨雨中,没有爱的引导是最容易迷失方向的。

生而为人,我们应该感恩,不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给予生命的是父母、给予食物的是父母、给予安稳房屋的还是父母,爱父母爱家庭才算得上完整。

2、世界上唯一永不过时的事——读书

有人说莉丝能够在两年内完成四年的学业并考取清华全凭她过人的智商。但回顾莉丝之前十七年的生活,虽然没有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但读书是她一直坚持的事。

  • 儿时邻居奶奶从垃圾桶中反找到《百科全书》,这是莉丝第一次感受到读书的美妙,书中的世界能够将莉丝带离现实的折磨,让莉丝忘记饥肠辘辘的感受和自卑无助的绝望。在流浪过程中,莉丝也从未忘记过读书,竭尽全力寻找书籍和空间,常常站在屋顶思考着自己的人生。


《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莉丝为自己上学谋得机会

这世间唯一不会过时的事就是读书,但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和多种娱乐形式的普及,当代人已经渐渐忘记了手指翻动书页的“唦唦”声。

读书耗费时间太长,获得知识太慢,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但但正是这需要耗费长时间来获得持续性汇报的事,却最是能够温润充实人心的。

在十七年的破烂时光中,莉丝唯一没有放弃的事便是读书,正是这一看似没什么用的习惯,让她享受了哈佛草坪里的清香。

3、跳出人生框架会收获新方向

你,不是必须呆在你现在所处的环境里,如果在你生活中有一些东西让你退缩,你需要去知道那是什么,因为我向你保证,这里有 一条路可以打破和通过这种处境。

——莉丝·默里

在流浪的莉丝常常与自己进行有效地对话:这是我想要的生活么?我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对莉丝流浪的伙伴丽萨却总是抱怨自己的生活直至想生活屈服。


《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虽然莉丝是流浪女,但她在一次次寻找人生方向时终于确定自己的方向——用知识改变自我。

她没有参加中考便敲遍纽约的高中学校来争取机会,她没有房屋住便在地铁中休息,没有钱就去打工赚取零用钱,害怕被发现流浪街头便最早到学校最晚离开,为按时毕业她在两年是时间内完成四年的课程并弥补之前的教育缺失,为获得哈佛入学的学费她尝试寻找不同的方式谋求奖学金。

拿了人生中最烂的牌,但却没有自我束缚在恶性循环中,到底是流浪在街头最后成为自己父母那样的人还是勇敢的向前闯一闯,也许敲敲门,下一扇打开的门就是奇迹!


《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 莉丝在一次上学途中遇到了在街边乞讨的丽萨,她将丽萨带去学校,想让丽萨也接受教育并改变自己的人生。
  • “我才不要去读什么书,我就是一个流浪女,生活一团糟糕,我没什么理想,也许就是一直乞讨、流浪或者当个妓女。”

当丽萨面对选择时,她缺乏跳出人生固有框架与自己进行有效对话的勇气,丽萨的习得性无助让她永远认为自己将永远流浪无法获得新生。

也许我们都有习得性无助,在遇到困难时不先寻找解决的方式而是大声抱怨期盼他人来帮助自己,在遇到选择时不结合自身情况与认知进行判断而希望他人代替选择。可生活是自己的,是否开心与快乐只有自己能评判,也许是时候与自己进行有效对话了。

4、信念所在即为心之所向

亚历山大大帝在远征波斯之前,将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了臣下。其中一个叫皮尔底加斯的大臣非常惊奇。问道:“陛下,那你带什么起程呢?”“希望,我只带这一种财宝。”亚历山大回答说。想要活得更加璀璨, 信念是永恒的真理。

莉丝流浪凭借的是自己对自由的信念,竭尽全力寻求机会学习凭借的是自己对知识的信念,考取哈佛大学凭借的是自己对未来的信念。

有时,当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你不能决定是否有能力做它,你一定要去做它。

《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为什么他们就可以在哈佛中学习,他们浑身散发着轻微的光芒但是却又那么平凡普通,那为什么我不能站在他们中间呢?”

尽管前途一片迷茫,每一条道路的终点都是未知的黑暗,但莉丝秉持着自己独有的信念与坚持,从不畏惧前方的艰难险阻,只坚守心中所向。

其实所谓的信念与自律还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更大的欲望。

莉丝将欲望化作动力,用坚守一步步走向阳光洒下的地方。

总结:

我们所感动的,是因为她做了我们不敢做的!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个泥沼中,但是莉丝却爬出了深渊,用全身勇敢的沐浴到阳光。其实啊,有些道理我们在内心深处早已明了,有些障碍我们在内心却不能勇敢克服。


《风雨哈佛路》:信念与爱,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我们需要《风雨哈佛路》来在自己遇到岔路时给自己一股先前的推动力,但就像打电话向电台提出问题请求解答时一样,在我们提出问题的那一刻,在我们主动寻找答案的那一刻答案早已在我们心中。

看看莉丝的故事,问问我们自己。

你的生活比她更糟吗?你的努力与她相差多远呢?你尽力了吗?

在匆匆几十年的光阴里,信念与爱,才是人生路途永恒的引路星光。

《风雨哈佛路》,献给所有身处困境的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不平凡

——莉丝·默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