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钟南山健身照刷爆朋友圈:请不要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前段时间,钟南山院士健身照刷爆全网,引起热议。网友纷纷留言道:真希望我以后也能这样。要知道钟院士早年身体状况并不好,能做到现在这样,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从不自我设限。


52岁那年,倪萍开始学画,其画作受到画家范曾的大力赞赏;

60岁那年,王石出国求学,咬牙坚持从不懂英语走到剑桥硕士;

74岁那年,褚时健再创业,从人生低谷爬起转变为“中国橙王”。


他们成功靠的是什么?也是从不自我设限。


美国哈佛大学根据调查研究,给出9个令人贫穷的理由,其中有一个就是“自我设限“”。自我设限,无疑是成功路上的重创。


它究竟是怎样击垮我们,让我们倒在成功路上?答案全在文章里。


84岁钟南山健身照刷爆朋友圈:请不要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先来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是“自我设限”?


大家肯定觉得这问题回答起来十分容易,不就是字面意思,自己限制自己。那为什么我们会限制自我,它的核心是什么?


心理学上对“自我设限”的定义是:个体为了 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 和选择。简单点说,“自我设限”就是为了降低或防止因自己做不好事情,带来挫败感,而进行的自我保护。


可怕的是这种“自我保护”,保护你平庸,不保护你成功。


更可怕的是,你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怎样一步步被推向平庸。要想做出改变,就得先明白成功是如何被“自我设限”蚕食。


“配不上”是摧毁成功的第一步


人有一种想法很普遍,叫“我配不上”。


为什么我说它很普遍呢?


你想想,每次影视节目中,要是男女主角的颜值不是很搭,是不是总有大批网友评论“XXX配不上”。生活中,我们会因为自己身材不好、长相不好觉得配不上谁;也会因为自己不够厉害,觉得配不上去链接一些大佬。这些都是“自我价值缺失”的表现。


“自我价值缺失”是一种根本性消极的情绪,让你连一点尝试的念头都没有。


把它放到事业上会怎样?


一个人若是认为自己没有价值,那他在工作上只能是简单完成任务,不会有奋斗;面对公司的结构调整,面对身边同事的离开,只能是害怕,不会看作是一次上升的机会。


有太多人认为自己的实力“配不上”大公司,连给他们投简历的想法都不敢有。可罗永浩就不这样想,作为高二辍学生,面对新东方英语教师严格的招聘标准,他早该被刷下去。但他还是觉得自己配做新东方的英语教师,而且是新东方最好的老师。


他给俞敏洪写了10000字的求职信,最终成功,并且发展的越来越好。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当你的“自我价值认同”不再缺失,觉得自己“配得上”,你才能生出挑战的念头。这念头弥足珍贵,引导你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84岁钟南山健身照刷爆朋友圈:请不要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自我怀疑会腐蚀成功的信念


生活中有一句很扎心的话叫:我本可以。“我本可以”的失落背后,是一个个想做却没有做的遗憾。而这种遗憾的主要来源就是“自我怀疑”。


很多时候,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我们就陷入了自我怀疑。上周,我跟好朋友说,想在今年办一场自己的摄影作品展。但她认为我的想法不成熟。她说我需要学习专业摄影技术的时间,需要练习的时间,即使很快能出一批好作品,策展前的准备也要好久。


经她这么一说,我就对自己的计划产生了怀疑。


《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在接到上司安排的焦点小组(销售讨论组)组织任务时,怀疑自己的能力。她想推掉任务,还是因为上司的一句“没问题的”,做出了尝试,最后满分通过。


“你能做的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她用行动证实这不仅是鼓励,还是事实。


论语《雍也》中记载了冉求学习孔子学说,出现了畏难的心理一事。冉求说道,“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自言学不好是因为自己的力量不足够。


孔子答道:“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正如孔子所言,如果力量真的不够,做事做到一半自然会停下。自我怀疑,无疑是画地为牢。奔赴成功的路上,人应该建立信念,而非消耗信念。但每一次自我怀疑,都意味着抽走一部分追求成功的信念。


84岁钟南山健身照刷爆朋友圈:请不要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借口是成功路上的路障


生活中,你是否会做这样的事:


考试没考好,父母问你为什么没考好,你说:“题目有点难。”


要做的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受到责怪,你说:“我今天心情不好。”


别人要你展示一下最近技能学习的成果,你说:“我练的还不够。”


我们常说这样的话。虽然事情没做好,但是自己心里没有一点负担。“没办法,就是这次题目太难”,“没办法我就是不喜欢阴天,所以一到阴天就做不好事情”……


觉得自己办不到,做不好,就在言语上给自己找理由。心理学上,把这种行为叫做“自陈式自我妨碍”,尤其喜欢以自己的身体、心理症状或不利的经验作为自己失败的借口。


这对于个人的成功来说非常不利。脑科学家池谷裕二在《海马记忆法》中提到,言语会成为行动的主人,一个人说出的话往往会影响自己的行动。


我的一个朋友,老爱说自己性子慢。每次一有聚会,他总是迟到。甚至是自己上班,几乎天天都卡在迟到前5分钟打卡。他老板对他有点意见,他同事也跟他提了这件事。可他觉得没什么好改的,每次就会回一句,“我这个人性子慢,就是来不了这么早”。


大家都清楚,早点准备,早点出门,肯定不会这样。老是以这个借口当挡箭牌,就决定了他得不到上司的喜欢。


所以不要小看借口。借口无意或是有意,一旦说出来便成了顽疾,被它影响、控制。


84岁钟南山健身照刷爆朋友圈:请不要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自戕式”行为是阻碍成功的致命要素


遇到一种情况你肯定会很生气。你做完一件事,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正闷闷不乐,突然得知是这中间有人使了坏心思。


其实你没有什么好生气的。不允许别人阻碍你成功的道路,是人之常情,但是很多时候,是你自己主动采取措施降低了自己成功的机会。你的“自戕式”行为成为阻碍成功的致命要素。


1978年,心理学家伯格拉斯和琼斯完成了著名的“药丸与智力测验”实验。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首先实验人员向两组受试者告知他们之后在智力测试中成功的概率,第一组被告知很可能会成功,第二组受被告知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之后,两组受试者又被告知有两种新药物能够影响智力测试的成绩,其中一种药物被认为能提高测试成绩,而另一种药物可能使测试成绩降低。最后,两组受试者需选择服用其中的一种药物。


出人意料的是,被通知在智力测试中成功可能性不大的受试者们,大多选择服用能使测试成绩降低的药物。


这种选择结果说明,人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害怕自己成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宁愿选择在行为上给自己设限,也不愿否定自己。在心理学中称之为“行为式自我阻碍”。


之前我也一样。每次朋友一指出我做事方法有问题,我不仅没有立即改正,反而做事情开始不用心。一直到失败,我才跟他们说:“这方法是有点小问题,反正我也没用心做,失败就失败吧。”


网球巨星纳芙拉蒂诺娃,个人拥有59个大满贯冠军头衔,但她在一次采访中也承认:“(我)在比赛时不敢尽全力......唯恐发现自己虽尽全力仍被击败,因为一旦如此,就证明我完了。”


拼尽全力还不能做好,就是宣告一个人在这件事上的彻底失败。给自己的人生早早打上一个叉,实在是不明智之举。成功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自己再采取行为上的阻碍更是难以达到。


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人严介说过,要在自我否定中完成自我超越。 行为上的自我设限只能完成自我蒙蔽,达不到自我超越。


84岁钟南山健身照刷爆朋友圈:请不要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不敢再尝试”会直接浇灭成功的火种


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你去面试自己心仪的职位,第一次面试被拒绝,你还会再去面试同样的职位吗?


大家肯定会说,那当然啦。


那如果你被拒绝了100次呢?


光是想到自己会收到100次面试失败的通知,是不是沮丧的失去了生活的热情。这时候就算是有人极力劝你,心里还是躲不过说一句:都这么多次了,再做一次也没用。


但这样,你就错了。史泰龙在出演《洛奇》,名声大噪之前,经历过1855次拒绝。他也不是没想过放弃,只是一次失败之后又能重新燃起一次希望。阿里巴巴集团也做过调查,发现销售通常要被潜在客户拒绝7次以上,才能完成一笔交易。


都说“事不过三”。在生活里,大多数人被拒绝三次之后,基本上就陷入局促和失落。重复的失败让他们痛苦,什么再次尝试、还有机会,已很难抵过内心的无望。


而且人追求舒适的天性总是会让我们选择更容易的事。


做到49个仰卧起坐,离目标还差一个,反正都一样,停下不做了。

奶茶甜点这么好吃,虽然处在减肥期,再多来一口,也不差多少。


影片《垫底辣妹》里有一句台词是:“因为痛苦,把目标降低。可把目标降低一次,以后就会越来越低!”


个人成就最高点很大程度上是由目标所决定。从想到“再做一次也没用”开始,目标会不断下调,直到它终于自己的现有实力相配,不仅让你满足于现状,又无形中限制你的能力。于是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无论是自我价值认同缺失自我怀疑找借口在行为上给自己施加障碍还是因为失败经历打击、不愿再做尝试,都属于自我设限。现在我们了解了自我设限的各种问题,但光了解,就做到不设限,很难。


84岁钟南山健身照刷爆朋友圈:请不要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那自我设限应该怎么破除?

只需要两步就够了。


首先,你需要发现自己的自我设限事件。


自我设限有意无意就会出现,所以每次面对问题的时候,你就要留心。你产生的念头、你说的话,每一点里面有没有包含自我设限的成分。如果有,你就把它记录下来。


其次,你要注意转化自己的念头,形成正确的信念。这里又分为5步。


我们以自己说“自己弹吉他弹得不好,不想展示”为例


第一点,确认困境——“我弹不好吉他。”


第二点,改写困境——“是到目前为止,我的乐器尚未学好。”


第三点,找到因果——“因为在这前我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好好练习,也没有找到专门的老师,所以我现在弹得并不好。”


第四点,作出假设——“如果我能找到一个好老师,如果我每天能安排出练习的时间,我就能弹好吉他”


第五步,计划未来——“现在我需要做的是找资源,找到老师教我,其次整理自己的时间,把学吉他这件事安排到每日的计划当中。这样算来差不多2,3个月,我就能有很大的提升了。”


就这样,一步一步,“自我限制”的想法就能转化成“我做得到”的信念。从一个小点开始破除,慢慢的,思维就会被刷新,从而实现人生的升级。


土耳其有句谚语说:“每个人心中都隐伏着一头雄狮。” 追求卓越、追求成功是我们的野心,但成功的道路总是不平坦,需要我们勇敢一点,以求蜕变。


不设限,给自己更多尝试的机会,你才能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作家张建春在《格局》中写道:懂得放下心中的“不可能”,才能释放生命的“无限可能”。 你若是给自己设定了美好的愿景,就请放下内心的魔咒,不要再设限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