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籃小將郭旭有沒有機會成為下一個賀天舉?

素素體育


關注國內籃球的朋友對於賀天舉這個十分霸氣的名字應該不陌生,他曾是遼寧男籃的主力前鋒,賀天舉2米05身高在鋒線這個位置上綽綽有餘,並且賀天舉還有比較穩定的投射能力,巔峰時期可以拿下15+5以上的數據,曾被譽為未來國家隊朱芳雨的接班人。但是賀天舉在經歷了那次意外受傷後,競技狀態大不如以前,隨著年齡的增長,如今只是遼籃的常規輪換球員。



96年出生的郭旭幾年已經24歲,雖然還是遼寧男籃的輪換球員,但是在郭士強指導的戰術安排下上場機會仍然很少。郭旭有著197釐米的身高,這樣的身高在鋒線沒有什麼優勢,而郭旭體型也相對偏瘦,只有80 公斤,在防守端對抗能力不足,在高強度的比賽之中,這樣的劣勢也暴露的更為顯著。


除此之外,郭旭在遼籃效力了兩個賽季,有點誇張的說,但從數據來看還有點退步。本賽季投籃出手次數增多,但是投籃命中率相對以往都有所下滑。二分球和三分命中率分別為39.7%和33%。投籃穩定性欠缺的他還要在投籃的訓練中多下功夫。

在未來,郭士強指導估計不會給郭旭太多的機會。巔峰時期的賀天舉場均上場時間超過35分鐘,即使在本賽季也依然有15分鐘的上場時間,而24歲的郭旭再本賽季場均只有不到10分鐘的上場時間。或許在遼籃,在郭士強指導的體系下不會得到太多的機會,也不會成為下一個賀天舉,那麼轉會其他球隊或許可以成為賀天舉成長中的一個選擇。



Rookie侃球


尷尬的郭旭,轉會恐怕是其唯一出路!

郭旭出生於1995年,如今已經25歲了,但他在遼寧一線隊獲得的機會寥寥,自從16年升至一線隊後,郭旭前三個賽季加起來一共出場9次,本賽季由於叢明晨的意外受傷,加上郭艾倫前段時間因病缺席,郭旭才獲得了一些出場的機會!與郭旭同齡的叢明晨在前幾年就成為遼寧隊的主力輪換球員了,而郭旭連出場時間都沒有撈著,從這一點來看,遼寧隊對他並不看好,郭旭很難成為下一個賀天舉。

郭旭身高是197CM,從身高來看的話,郭旭打3號位似乎並沒有多大的問題,但是國內3號位不強是遼寧隊近幾個賽季以來的短板。自從賀天舉一次重傷之後,他的競技狀態下滑不少,從那個時候開始,郭士強更喜歡使用三後衛的搭配了,純正的鋒線球員只是偶爾使用罷了。

我們看看郭旭本賽季獲得出場時間的表現,本賽季郭旭出場24場,場均獲得9.4分鐘的時間,貢獻2.7分、0.8籃板、0.3助攻、0.1搶斷,投籃命中率為39.7%、三分命中率為33.3%,罰球命中率為80.0%。可見已經25歲的郭旭在遼寧隊缺兵少將的情況下,也只是一個球隊邊緣人,他在遼寧隊的上升空間十分有限,不要說成為下一個賀天舉了,待叢明晨復出之後,他還能不能獲得出場機會都是問題!

郭旭的特點是有一定的3分投射能力,這點倒是和賀天舉有點類似的,但是賀天舉的身高是206CM,比起郭旭要高出許多,所以賀天舉在外線3分出手時更加的從容,這是郭旭比不上的。加上郭旭的防守能力其實很一般,沒有多大的對抗能力,即便是他的運動能力和打球風格和賀天舉有類似的地方,但郭旭其實是已經被郭士強所否定的了!其實有不少的球員在離隊之後也能有不錯表現的,比如說原帥、柴長易,甚至是盧偉等人。郭旭難以成為下一個賀天舉,郭旭想要在CBA打出一片天地的話,換個環境恐怕是其唯一的選擇了!你覺得呢?


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CBA資訊!


火柴彈彈球


下一個賀天舉,這是問是受傷前的還是受傷後的?如果是15-16賽季受傷前,四個賽季場均都在10分以上,三分球命中率在38%以上,代表鵜鶘打過夏季聯賽的賀天舉?那郭旭是沒戲的;如果是這幾個賽季場均最高也只是場均5.9分的賀天舉,郭旭還是有可能達到的。畢竟賀天舉已經30歲,狀態已經和巔峰時相去甚遠。

今年已經25歲的郭旭已經是第四年打職業聯賽了。只比官齡26歲的郭艾倫小一歲,這年齡還叫小將就真的很搞笑了。前三年共出場9次,總共4分鐘,你沒看錯是總共不是場均。今年叢明晨受傷讓他得到了場均9分鐘多點的時間,場均能拿到2.7分。郭旭給人的印象是三分還可以,其他的技術都很一般。遼寧能放走了三分和身高都比他好的原帥和趙率舟,留下他卻又讓他長守飲水機,真的讓人看不懂。

郭旭很容易讓我聯想起廣東的王薪凱,在深圳上一隊后王薪凱同樣看了飲水機三年,待遇更慘連大名單都沒有進過。轉會到廣東後總算有了上場機會,這三年每年都有進步,今年已經站穩了輪換,三分命中率排名聯盟第一。青年隊時期是優秀射手的他,由於身體素質平庸除了三分沒有突出的技術,特別是防守的漏洞讓教練不敢放心讓他上場。經過今年夏天到某機構的特訓,王薪凱的技術有了全面的發展,不再侷限於三分球。可以見到廣東對角色球員的培養也是很上心的,杜潤旺也曾經遠赴美國特訓。

相比之下遼寧的青訓可以看出是有很大問題的,算一下年份郭旭在21歲才升上一隊,而被遼寧球迷稱為潛力後衛的鄢手琪也是21歲,更離譜的是93年出生兩年27歲的孫鍇祺23歲才升上一隊。要知道如果20歲都沒有潛力升上來的,基本可以放棄另謀生路了,大器晚成畢竟只是少數人。青年隊最高只有U21,在發展聯盟還沒成立時這些人已經接近無球可打了。

升上一隊佔了一個名額但又沒出場時間,這不但對球員本身,對青年隊也是很大傷害。設想一下,一隊有幾個不上場又佔著名額的,青年隊再上調就更難得到上場時間了。有點能力的自然另尋出路,留下來的又是能力平庸的,長久下去只能是惡性循環。遼寧這些年基本是郭艾倫、趙繼偉、高詩巖、賀天舉、李曉旭、韓德君、叢明晨等7、8人輪換,不敢用新人---主力操勞過度受傷影響成績--------成績差了更不敢用新人------沒傷的主力消耗更大----成績更差最終出局。去年韓德君受傷已經是很大的警號,可惜今年依然沒有看到使用新人方面的進步。


籃球歸之路


賀天舉也曾是遼寧隊的主力前鋒,巔峰期的賀天舉場均可以輕鬆砍下15分5籃板以上的數據,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傷病的困擾等因素,賀天舉也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光環!而郭旭則是遼寧隊重點培養的鋒線球員,那麼他能夠成為下一個賀天舉嗎?關於這個問題,我不妨來簡單的說一說個人看法……

郭旭的缺點非常明顯,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1,身高不足

96年出生的他,身高僅有197釐米,作為一名鋒線球員,這樣的身高明顯不足,另外他已經24歲了,不可能再長高了,骨骼基本成型,然而在鋒線位置上,至少也得滿足2米以上,而他這種身高頂多算是一位高個子後衛。

郭旭



2,體重偏瘦

郭旭的體重僅有80公斤,看起來非常瘦小,而這種體重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對抗能力不足,在防守強度高的季後賽裡,他的劣勢就會暴露無疑,恰恰如今的小球時代對於鋒線的防守要求又很高。

3,投射能力欠缺穩定性

郭旭已經在遼寧效力了四個賽季,在進攻方面依然沒有太大的進步,甚至還有些退步了,生涯前兩個賽季,他的兩分球和三分球命中率均達到50%,然而本賽季他在出手數增加的情況下,投籃命中率居然還下降了,兩項命中率分別為39.7%和33%,很顯然他還需要在投籃環節苦下功夫!

郭旭罰球



賀天舉的身高,體重和投射穩定性都要優於郭旭

賀天舉身高205釐米,體重達到105公斤,憑藉他的自身條件完全可以勝任小前鋒和大前鋒,另外在投射穩定性方面,他的兩分球命中率始終保持在44%左右,三分球命中率能夠穩定在38%左右。

賀天舉



  • 當然在投射穩定性方面還可以提高,畢竟郭旭還年輕,而體重同樣可以通過飲食來增加,然而身高的劣勢顯然是沒有辦法來彌補了,所以我認為郭旭很難成為下一個賀天舉。上限頂多是一名合格的替補。

小百說球


著名解說員馬健曾經說過,巔峰時期的賀天舉要比當年的朱芳雨還要強,好歹馬健當年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前鋒,說的話還是有一定信服力的。賀天舉當年的水平確實在CBA本土球員屬於頂尖的存在,身高2.05米,體重103公斤,在身體素質上就要比許多球員強很多。

當年的賀天舉可不僅僅只是一個純射手的存在,持球突破、內線強打也是樣樣精通,在鵜鶘實訓期間,一個快攻暴扣,更是彰顯恐怖的身體天賦。遼籃奪冠那那年,賀天舉對球隊的作用不言而喻,他能在球隊陷入危難之時挺身而出,不同於哈德森的大心臟,賀天舉的表現總是讓人感覺非常穩定 。

然而郭旭想要成為下一個賀天舉,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一方面身體素質不是一個級別。郭旭的身高只有1米97,打的是三號位,投籃能力遠不及賀天舉當年的水平,本賽季郭旭場均能夠拿到2.7分0.8籃板0.3助攻,投籃命中率為39.7%,三分命中率也只有33.3%。

另一方面,郭旭在遼籃很難得到表現機會,這個賽季場均只能上場10分鐘,主教練郭士強更希望讓主力球員上場。因為在史蒂芬森加盟之後,隊友之間需要一定的時間磨合培養化學反應。所以像郭旭這樣的新人一般都是坐在板凳席上,上場可能也是垃圾時間。況且在球權分配上,郭旭也很難發揮出自己的最大作用。

所以郭旭的潛力到底如何,還是離開遼籃之後才能見分曉,畢竟待在隊伍中,一旦得不到上場時間,也很難有所成長。想要成為下一個原帥,郭旭可以考慮轉會。


家鄉體育


賀天舉經歷重大傷病之後,已經從球隊的核心變成了配角,但是巔峰時期的賀天舉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而目前的郭旭雖然表現出了一定潛力,可是郭旭的上限並不高。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賀天舉是遼寧男籃難得的鋒線;

賀天舉身高2米06,這樣的身高就是最大優勢,巔峰時期的賀天舉運動能力出眾,而且具備很強的投籃能力。相比之下,郭旭的身高只有1米97,在遼寧男籃歷史上,這樣的鋒線比比皆是,比如前遼寧球員盧偉,原帥,趙率舟等等,都已經成為遼寧棄將,其關鍵因素就是身高上沒有優勢。賀天舉是繼劉相滔之後最後潛力的鋒線,如果不是因為意外受傷,當年賀天舉的潛力不比郭艾倫差。

郭旭在球隊立足,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

都說郭士強不用新人,但是在我看來,還是新人的實力達不到主教練要求。尤其是郭士強非常強調球員的防守能力,當年的郭艾倫,趙繼偉,還有如今的高詩巖,都是通過防守上位。而如今的郭旭在防守端比較稚嫩,進攻端處理球也不夠合理,有自信不代表可以蠻幹。如果郭旭可以把該投進的球投進,在遼寧隊還是能有一席之地的。不過隨著叢明晨的復出,恐怕留給郭旭的機會將更少了。

綜上所述,我覺得郭旭的上限在遼寧男籃達不到賀天舉的高度,因為在郭士強的戰術體系中,給鋒線的戰術地位太少。而且賀天舉在遼寧的關係,郭旭也比不了。如果郭旭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沒準將來的郭旭就是下一個原帥。

您有什麼不同見解嗎?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小螞蟻體育


郭旭在去年剛剛被提入到遼寧一隊,按道理來說,他還算是一名新秀和小將,可從年齡上來講,已經24歲的郭旭的確不再是一位年輕球員,留給他成長的機會也是寥寥無幾,想要成為賀天舉那樣的球員真的非常難。

或許現在會有很多球迷說賀天舉也就是一個替補球員,每場比賽也只得到一些零星出場機會,根本就看不到他有多出彩的表現。其實老球迷都知道曾經的賀天舉有多麼強大,憑藉著優秀的能力還得到了夏季聯賽的邀請,一度被球迷親切地稱為鵜鶘名宿,雖然這是一個開玩笑的稱號,但也能從側面看出賀天舉的實力。

倘若不是受到傷病的影響,如今的賀天舉絕對是國內小前鋒位置上的頂級佼佼者,之前更是被譽為朱芳雨的接班人,不僅在攻防兩端有著出色的表現,還擁有接近40%的三分球命中率,為遼寧隊奪冠立下了汗馬功勞。過去想要達到巔峰賀天舉那樣的實力絕非一件易事,尤其是結合到他現在的狀況來看更是難上加難。

如今郭旭場均只能獲得9.4分鐘的出場時間,大多數時間還都是在一些垃圾時間上場比賽,沒有打過太多硬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誰都知道郭士強主教練不喜歡使用新人球員,如果郭旭在以這種狀態打兩年,估計以後的功能也就定型了,畢竟年齡在這裡放著。

從遼寧隊目前的演員以及未來的建隊思路也能看出郭旭並不是他們核心人物首選,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冠軍拼圖作用。


AT籃球說


郭旭是遼寧男啦鋒線位置上的一位年輕球員,遼籃球迷對於他的期望很高,希望未來他可以接過賀天舉的交接棒,成為球隊鋒線的主力,在我看來,郭旭確實有這樣的機會,但作為一位小將,目前的他還需要繼續努力才行!


賀天舉是目前遼寧男籃鋒線上最為依仗的一位球員,雖然在場上司職三號位,但賀天舉的身高達到了2米06,這讓他在攻防兩端都佔據了一定的優勢。賀天舉雖然是鋒線,但擁有不錯的低位單打能力,而且他還有一手較為穩定的三分球,可以說在當今的國內籃壇,他確實是一位能力非常強大的國產小前鋒。

不過賀天舉因為傷病的關係,生涯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曾經巔峰時期的他一度可以參加NBA夏季聯賽,但現在他在遼寧隊只能扮演一個第六人的角色,一切都是因為傷病的關係,他才不復當年之勇。 而郭旭是如今遼寧男籃陣中一位非常年輕的小將,今年只有24歲,他在進攻端同樣有著不錯的射術,但在身高和身體對抗能力上還沒有辦法和賀天舉相提並論。
郭旭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得到主教練的信任,他在聯賽中基本很難撈到出場時間,因此想要獲得成長,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郭旭擁有較為不錯的潛力,但他需要在訓練場和賽場上用自己的實際表現去贏得主教練的信任才可以,只有真正進入遼寧隊的輪換,他才有機會在未來慢慢成為主力吧。


泉說體育


這個非常難!已經不年輕的郭旭上升空間有限,本賽季郭士強還是給了郭旭9.4分鐘出場時間,除了一場比賽表現還不錯之外其他場比賽存在感極低,而且關鍵是他並沒有把握住這樣的機會,如此叢明晨迴歸之後他還有沒有出場機會很難說。



接下來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郭旭和賀天舉相應的數據。

1、賀天舉在20歲就已經進入一線隊,21歲就成為主力,10/11賽季就能夠場均拿到12.4分3.9個籃板數據,14/15賽季25歲賀天舉場均能夠貢獻11.6分3.4個籃板數據場均能夠投進2.2個三分球,命中率42%。



2、目前郭旭25歲,16/17賽季進入一線隊,基本上輪轉都難,本賽季9.4分鐘出場時間拿到2.7分0.8個籃板數據,這基本上就是邊緣球員水平,如果叢明晨不受傷郭旭估計這樣的出場時間都難。

3、郭旭有一定投射能力三分球命中率33%但是穩定性不足,特別是關鍵球的穩定性不足,可以說郭旭並沒有把握住叢明晨受傷的機會,一旦叢明晨迴歸郭士強肯定更信任叢明晨,畢竟叢明晨和郭旭都是25歲,叢明晨的穩定性更好加上國家隊集訓的經歷自信心更足。



如此郭旭在遼寧的未來存在很多不可預知性別說下一個賀天舉了能不能成為主要輪轉都是未知數,如果郭士強再給出場時間還是抓不住機會打動不了郭士強,職業生涯想要創造高峰很難。


醉眼觀球


題主說的下一個賀天舉是什麼意思呢?要知道目前的賀天舉最多就是遼籃的輪換球員,上場時間都沒有保障,而巔峰時期的賀天舉可是遼籃的鋒線希望,所以題主應該是希望郭旭可以成為巔峰時期的賀天舉吧!


巔峰時期的賀天舉絕對是遼籃的主力鋒線,不僅場均貢獻15分和5.3個籃板,而且三分命中率接近四成,同時還經常還是貢獻暴力扣籃,而且在受傷前還是以朱芳雨為目標的。可是自從受傷後,賀天舉的狀態有了明顯的下滑,而且上場時間也是越來越少,防守和速度也有了很大的下滑,所以目前的賀天舉只是遼籃鋒線的一個備選答案。


郭旭有成為賀天舉的可能,但是要有一定的上場機會。目前的郭旭已經24歲,雖然還是遼籃的年輕隊員,但是郭旭並沒有太多的上場時間,而且郭旭的身體對抗能力不足,所以郭士強指導並沒有給郭旭太多機會。

如果郭旭可以有不錯的上場機會,然後抓住機會進入首發,那郭旭的突破和三分是可以為球隊帶來幫助的,而且郭旭的身高也不錯,所以他可以稱為遼籃鋒線的選擇,至少應該進入輪換。

郭士強指導估計不會給郭旭太多的機會,所以郭旭很難成為賀天舉。巔峰時期的賀天舉場均上場時間超過35分鐘,即使在本賽季也依然有15分鐘的上場時間。而24歲的郭旭再本賽季場均只有不到10分鐘的上場時間,而且還有多場比賽沒有進入比賽名單,所以郭旭已經很難成為賀天舉。

24歲的郭旭已經不再年輕,但是郭旭卻還是遼籃的年輕隊員,所以郭士強指導確實是一個不願意使用年輕球員的主教練。主教練不給年輕球員機會,而年輕球員又不具備非常出色的天賦,那球員確實很難成為球隊的主力球員,所以郭旭已經不可能成為遼籃的重要鋒線,也無法成為賀天舉的接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