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被严重低估的企业家------曹德旺先生(上)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个叫任正非,一个叫曹德旺。其他的都是商人,包括李嘉诚。”

听过好些人说过这句话,在中国,曹德旺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人。

一位被严重低估的企业家------曹德旺先生(上)




01


曹德旺又捐钱了。这一次抗疫,他先是捐了1亿现金。可武汉方面说:

“其实我们不太缺钱,缺防疫物资。”

于是曹德旺又掏出1000万,购买了242万件防疫物资。

这一周以来,他听闻小微企业生存艰难,于是又掏出4000万,用于扶持小微企业渡难关。

曹德旺捐钱不算什么新闻,因为他捐过太多次钱了,他在中国富豪排行榜上,连前100都进不了。

但他这些年捐过的钱已近120亿,是中国慈善捐款最多的人,所以圈内人称他为“中国首善”。

一位被严重低估的企业家------曹德旺先生(上)




02


我知道曹德旺是5年前。因为两件事,我开始关注他。

第一件:把全部财产转到妻子名下。

一位被严重低估的企业家------曹德旺先生(上)

“我老婆,人很好,几十年来,煮饭,帮我带小孩,永远无条件地信任我,为我奉献了很多很多。”

曹德旺把所有房产换成了妻子的名字,连控股公司法人身份也让渡给了妻子。

别的夫妻发达了争财产,曹德旺倒好,直接把百亿财产全部让给妻子。真牛。

第二件:让全家退掉美国绿卡。

曹德旺三个孩子都拿了美国绿卡,但曹德旺对三个子女说:“我们是不能移民的,如果我们曹家移民,中国人就没有玻璃了。”

三个孩子有点不愿意,曹德旺就扔出一句话:“谁要是不退美国绿卡,谁就不能继承我的财产。”

其他一些企业家发了,巴不得全家移民海外,曹德旺倒好,竟让移民美国的子女回来,真是不一样。


03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曹德旺。曹德旺其实很牛。有多牛?

一位被严重低估的企业家------曹德旺先生(上)

他是中国玻璃大王,一个把汽车玻璃做到世界第一的人。中国70%的汽车、全球25%的汽车,用的都是曹德旺公司的玻璃。

企业界有一个奥斯卡奖,就是“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这个奖1986年在美国设立,一年评选一次,颁给表现最卓越的企业家。

2009年5月30日,曹德旺拿到了“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曹德旺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人,所以今天我想讲讲他的故事。


04

一位被严重低估的企业家------曹德旺先生(上)


曹德旺是福建福清人,他是1946年出生的,小时候家里特穷,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9岁前,他连名字都没有。

他9岁那年,母亲借了5毛钱,想让他上学,上学必须得有名字啊,母亲就找了村里一位先生,“你给我家孩子取个名吧!”先生沉思片刻后说:“就叫德旺吧。聪明又有德,必然兴旺。"

可小学都没毕业,曹德旺就辍学了。

小学五年级那年,一位老师经常冤枉他,惹得他心里极度不爽,于是就趁老师拉屎时,用尿浇了他一头,从此就没学可上了。

没学可上了怎么办?妈妈从村里牵回一头牛,曹德旺就做起了放牛娃。

曹家祖上其实很富有,德旺曾祖父,是福清的首富。只是到了德旺祖父这一辈,整个家族彻底衰败了。但德旺父亲曾跟随祖父走南闯北,还是见过不少世面。

有一天吃饭时,父亲问德旺:“你将来打算做什么?”

德旺还没想好怎么回答,父亲就自顾自地说起来:“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你数一数,有多少个心啊?”

曹德旺便扳着指头数了起来:“决心,专心,善心,恒心……”

父亲摸摸德旺的头,说:“这些心,是祖上发家的秘诀。你把这些心记好了,将来就能做大事。”

曹德旺心里一震。他的“心”时代,就这样开启了。




05

一位被严重低估的企业家------曹德旺先生(上)


第一个心,是修心。所谓修心,其实就是“学习”。

不能上学,可仍想读书,怎么办?德旺干了两件事。他先是割了一年马草,攒了8毛钱,他用这钱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又割了两年马草,攒了3块钱,他用这钱买了一部《辞海》。

然后他借助这两本工具书,开始疯狂自学起来,“只要是印有字的纸,我都会拿起来学。”

你知道曹德旺有多爱学习吗?我随便举两个例子吧!

80年代,他认识了一个会计师,会计师说:“懂点财会知识,对管理企业很有用。”

他就花了几年去把财会搞精通了。精通到什么程度?精通到教导厅官如何评估企业。

后来,他发现很多外企总经理,“受的教育多是MBA、BBA。”于是他又弄来全套MBA教材,花几年时间把工商管理搞精通了。精通到什么程度?

“全球五个并列的汽车玻璃公司,利润总和加起来也不如我们福耀。”

别看曹德旺小学都没毕业,但他的实际文凭比很多硕士博士强多了,从他身上,我想起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06

一位被严重低估的企业家------曹德旺先生(上)


第二个心,是恒心。

放了几年牛之后,德旺开始跟随父亲做水果生意。做水果生意有多苦?

每天凌晨2点起床,然后骑4小时自行车,从村里赶到福清城里,因为要想收购到好水果,就必须在6点之前赶到。

中午收好水果后,草草吃几口饭,他就拉着300多斤水果往回赶,必须在下午5点前赶回来,然后把水果批发给商贩。

发完水果回到家,已经是晚上8点过了,他立刻开始吃饭,吃完饭就睡觉,因为第二天凌晨2点又要起来。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天天干这样的重活,但他从来没向父母抱怨过。

有一次,进货途中,他生病了,又拉肚子又发烧,完全蹬不动自行车了,但他咬着牙拼命地扛,硬扛着把货拉回来了。一卸货,他就昏倒在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