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提前三个月知道会爆发这次疫情,你会怎么做?

你好明天3834


作为科技工作者,做吹哨人,直接通过内参渠道向上级领导汇报,并通过自己认识的院士联系钟南山院士,告诉我妈,通过卫健委系统直接向国家汇报。


新疆黄贤科


提前三个月知道,说句实在话,不想被关着的话,你就不要说什么提前警示或预示了,李医生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这还是一个医院的预警提示,尚且如此,更何况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要让你的话说出来有分量,除了你是马云类的人物或者院士级别以上的学者或者是**,否则你即使提示预警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最多就是影响你身边的至亲之人。

你所能做的?

说句实在话,你能做的很少,特别是你没有资本的情况下,或许很多人会说可以买个彩票发家,试问一下,不说3个月前的,就说上星期的,有几个月还能记住上星期的中奖号码?所以说买彩票的恨不实际。如果你有一定的资本,尽最大的努力,卖房卖车,各类亲戚好友资金借一遍越多越好,能凑多少是多少,一方面采购口罩生产线以及生产原材料(此时的价格还不高,口罩生产线一条就十几万元而已),能囤积多少是多少,而且尽量跟口罩生产商及生产设备商,提前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协议,规定在何时交货,设定巨额违约赔偿,以防供应商变卦。

另一方面着手准备各类关于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资质的申请材料。当疫情正式发生时,提交申请材料(基本是秒批),开始开足马力生产,虽然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刻,口罩是由国家统一采购的,但是你依然有的赚,因为口罩的生产成本太低(疫情发生前,我们这口罩一个0.6元,这说明生产商的出厂价可能就三四毛而已)。

前天看一篇新闻报道:“疫情的口罩生产就像在印钞票—月入千万,亲历者说”,文章中的主人公,从2月份筹备建生产线,到3月份购置生产机器、原材料、办理资质、建口罩厂,整整花了一个月,3月份开始投产但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净利润就已经达到千万元以上了,跟印钞机似的。而你要知道的是3月份疫情已经基本快完结了。

总结

大部分其实就算回穿3个月回去,依旧改变不了什么,因为时间太短,很多你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改变,如果不是疫情,甚至连口罩这条财路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不要把自己想的太厉害了。


鲤行者


至今还清楚的记得腊月二十九那天回婆婆家过年,路上听收音机里一直谈论武汉封城的话题。刚好经过一个药店,我跟老公说家里没有口罩下去买点吧,老公说等回家再买一样,结果到家忙就忘了,等到两天后再去买,镇子上所有的药店口罩全部卖空了。

很多事就是这样,明明可以马上做的,拖着拖着就错过了,主动变被动后悔不迭。好在婆婆老家只发现一例,我们自觉自愿在家里闭关隔离了半个月,老公又到处托朋友帮忙搞到十几个口罩,才回到自己家继续闭关。又好在赶上过年家里准备了很多生活物资,从老家带也回一堆萝卜白菜,基本上除了下楼送垃圾和在小区打纯净水之外我们都窝在家里不出门。

如果提前三个月知道会怎么做?其实我和老公讨论过这个话题,也许我们是生活太安定了大家都没有危机意识,这次疫情真的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训。日常生活中作为普通百姓我们确实需要准备一些应急物资的,比如说口罩,消杀用品,供应稳定后一定要准备些,就像老公嘱咐的以后去公共场合人多密集的地方口罩能带就带着,有备无患。粮油卫生用品多少要准备一些,这是最基本的生活物资,还有应急灯,救生绳等等。

通过这次疫情好多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确实,同样的感染病毒有的人很快恢复有的人最终不治而去。假如提前知道,我相信更多人会注重锻炼身体,均衡饮食而不是胡吃海塞作息紊乱。

相信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今年的春节都是终生难忘的,一家人真真正正一起度过了整个正月。每天大眼看小眼,各种幺蛾子都出现了,闭关期间不仅要一起应对疫情,更考验了夫妻感情,最关键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愿意冲在前面?


温柔的贤妻


提前三个月知道???我想我会把房子卖了,车卖了!买口罩!买口罩,还是买口罩!咱也不高价卖,就跟市场价一样。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吧。至于说什么跟口罩场合作,入股之类的,那是不可能的,谁TM信你啊,自己建厂也没钱啊,所以,买口罩,砸锅卖铁的那种!


土豆VS豆芽


提前三个月知道的话,我第一是上报,把我所知道的都会说出来,可能会不被其他人所理解,那样口罩厂也不会听信我的,我会把房子卖掉,用自己的一半积蓄当做定金,去定大批口罩,让口罩厂能快速运作起来,我再动员原材料厂多生产原材料,让口罩厂都能又所备货,呼吁社会人人出门都要戴口罩,可以用美国流感的事来呼吁大家,尽可能帮国家挽回一切


小小机械员


提假如前三个月知道本次疫情,我相信大家会提前规划自己的事业,比如公司里的职员可能不会轻易辞职。做餐饮生意的春节期间也不会大量的准备食材。大家更会规划好自己的钱财,不会大量的消费,毕竟手里有钱才有安全感

假如提前三个月知道本次疫情,会更加注意卫生防护,做到勤洗手多通风,出门戴口罩,防止病毒传染。备足口罩,消毒液,酒精等用品用于家庭及个人的卫生防护。

假如提前三个月知道本次疫情,正处于春节期间的我不会有去旅游的打算,更不会预订机票,景区门票等,而是春节期间在家里陪父母,陪老婆孩子。

假如提前三个月知道本次疫情,我会提前准备好米,油,面,菜,水果等生活用品,而不是在疫情爆发时还出门买这些东西,生活用品买足了,就可以在家好好呆着,不用出门了。

假如提前三个月知道本次疫情,我会在疫情爆发前去亲戚朋友家去走动一下,看看姥姥姥爷,七大姑八大姨,毕竟每年基本也就过年能去一次,所以提前走动一下,都上了岁数了买点东西看看老人,让亲情不至于淡了。


江湖故人G


世界上有太多的假如,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人生不过三万六千天,踏踏实实做好眼下的事情就好,向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当你从人前走过别人指着脊梁骨说这是个好人也就足了……


平地与高山


提前三个月知道的话,首先不是屯口罩,那是需要资本的。肯定是联系至少三个口罩厂,让他们直接生产线扩充,至少一天产五百万的产能。然后找投资人,签对赌协议,融资收购尽可能多的口罩厂,让我手中掌握最少每天产能在千万级。你想啊,一个口罩去掉成本和各方收益,最少自己也能赚1块钱,一天赚一千万跟玩似的。疫情已经持续多少天了?


创业公司总经理


提前三个月知道的话,我想我最应该做的是阻止新型冠状病毒的大规模扩散吧。

当然,作为一个普通人,人微言轻,即使你提前知道然后大声疾呼,也未必有人会相信。

因此,像我一样的普通民众,如何能避免李文亮被训诫的悲剧再次发生,如何赢得国家层面的信任和重视,从而成功阻止本次疫情扩散呢?

我有下面的设想:

既然能提前三个月知道新冠肺炎会发生,我想我也会提前知道很多事情,比如三个月内双色球的中奖号码及欧冠联赛每场比赛的结果等关注度比较高的事件。

所以,第一步,我可以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预言帝,先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各种预言,比如下一期双色球的中奖号码,比如两个球队比赛的结果等。利用一个月左右迅速成为朋友圈乃至更广泛层面关注的焦点。

然后再继续预言各种国际事件,国内大事件,然后借助媒体的持续关注及报道,引起轰动效应,从而获得最高决策层面的关注、重视和信任。

然后就进入最关键一步,获得信任后,告诉中央领导层,几月几日在武汉的什么医院会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其危害性及传播性不亚于SARS,需要赶快采取最严格的措施控制和杀灭病毒。

也许还有人会担心预言的准确性。

不过,在决策层得知在预言提到的指定时间,指定医院确实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后,一定会不再怀疑从而果断采取措施。

这样,从源头上阻止本次新冠病毒的大规模扩散也就变得可能了。



韶说让创业变得有趣


三个月。

今天是3月21。

2019年12月21,应该是病毒潜伏期,谁也不知道这个病毒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世界上没有神人,你可以聪明,但面对一个从没见过的东西,与傻瓜比见识,一个鸟样。

昨天看了个视频,美国人做的,按照时间线铺陈,那么在去年12初发现第一例病例后,国内CDC系统高效运转,他的结论至少是比SARS不知高效了多少倍。

有一个女作家,为民发声,认为导致疫情爆发的原因是人为失责,简称人祸。

但她忽略了或者她根本就不知道CDC针对新病毒有个科学的认定程序。

走完这个程序,需要时间。

真正认识是新病毒,也就是年底年初。距今三个月不到。

当时做了什么?病毒基因测序,通报当地政府,上报WHO,根据有关部门答记者问,此时此刻也与美国做了通报。

重点:武汉在一月中旬就号召市民注意个人防范,其中有一条,戴口罩。

结果是流于号召,与当下欧美号召戴口罩市民的反应没有本质区别。

总结有没有失误?

事后诸葛亮的失误能总结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失误是:民众听不懂有关部门特别是专家的话。

人不传人、有限人传人、可防可控。

许多人以为是误导。

不是。

民众如果知道有病毒,第一意识就是会传染。

可惜绝大多数,95%以上的人没有这个意识。

专家说话基于事实。

他没看到人传人,就只能说人不传人。

看到了人传人一两个病例,只能说有限人传人。

可防可控就是大白话,叫你防控。

听进去人不传人,有限人传人,就是没听懂防和控。

江浙沪防控成绩斐然,与市民素质密切相关。

苏大强不仅仅是经济表现,公共卫生同样强大。

公共卫生有一个内容,爱国卫生运动。

江苏农村村村有垃圾点,集中处理。

上海垃圾分类,说分就分。

见微知著。

年初传出海鲜市场有病毒,于是认为是病毒是海鲜带来的,我家旁边菜市鱼贩子抱怨海鲜卖不掉了。一月中旬家里人买了一大堆口罩,以为发呆,1月20号市面口罩脱销,1月23封城,后来口罩竟成了送礼上品。

提前知道是不可能的,谁也没有先知先觉,但知道了点滴消息,提早防控,这是个人能够做到的。

为什么个人行为要早于政府?

政府决策有个判断过程,要权衡各种措施的利弊。

影响巨大。

个人就简单。

只要防,等于有备无患。

没办法提前三个月。

但在两个多月前听到武汉传来的消息后不吃海鲜。1月中旬去了趟武汉回来后量体温居家隔离。1月18订购口罩,并动员身边人戴口罩。

1月23至今,没出过门。

哦,不对,昨天出门去理了个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