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謠言滿天飛,造謠者都是一些什麼人,是何種心態?

隔壁詩人


我國疫情防控已經卓有成效,從2020年春節起,在國家領導人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界人士的大力幫助下,在各地醫護人員鼎力的救治下,現如今的疫情已經逐漸被控制住。

但在社會中仍存在一些對疫情信息的造謠者,究其原因,更多的可能在於這幾點。

1. 造謠者本身對事實認識不清,將看到的片段或場景片面的理解。例如忽然見到有佩戴隔離服的工作人員出入自家住宅樓,就誤以為小區內出現確診病例,心中過度緊張,便自以為替他人考慮,在網絡傳播相關信息,還不忘讓他人小心並轉發擴散。

2. 造謠者沒有自我認知和社會責任感,在道聽途說的情況下,將其以為的信息加以修飾,並在網絡等平臺大肆傳播,以求關注,提升自我存在感。

3. 少數具有報復社會心理的人,會為了達到自身心理滿足感的需要,可以扭曲事實,編造一些看似真實的謠言來影響他人,致使引起其他人緊張和恐慌。

總而言之,在沒有得到準確可靠信息之前,我們大家不要輕信他人的煽動,要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做到不輕信不傳播不造謠,為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璞媛天下


什麼叫謠言,就是與事實不相符的言論。

為什麼會謠言滿天飛?因為謠言往往都是夾雜著部分真相事實,並且很能刺激普通大眾的心理,能夠讓人情緒高昂或者憤慨,很容易讓部分人員喪失理性,喪失基本的判斷,也符合部分群眾吃瓜的心理需求。

總的來說,謠言滿天飛主要有幾個以下的原因:


一是,負責信息發佈的相關部門信息發佈不及時,普通大眾想要知道及時的信息,但卻苦於沒有渠道,這時一些所謂的小道消息就大行其道。

二是,部分人員掌握了一些片面的小道消息,為了博人眼球博取關注,或者是不加甄別就添油加醋轉發,一傳十,十傳百,在傳播過程中就被人歪曲了事實,導致謠言的出現。

三是,部分營銷賬號為了博取流量,一些無良媒體記者為了搶先熱點,故意把新聞事實扭曲來迎合社會大眾口味。

四是,網絡上有大批境外媒體或勢力控制的網絡情報員,專門負責在網絡上攫取社會熱點,炮製假造新聞,惡意傳播煽動,其目的是反動(俗稱推牆黨)。

五是,部分群眾甄別信息能力較弱,或者容易情緒化片面化甚至極端化看待問題,在接受信息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就充當了謠言的幫兇。尤其是甄別信息真假的能力。現在網絡上的熱點為什麼那麼容易翻車?就是因為熱點新聞剛開始爆出來時,大部分人都帶著情緒被別有用心人員帶了節奏。現在網絡吃瓜,都講究個“讓子彈飛一會兒“。

再說說真相,什麼是真相?符合客觀事實的是真相,但問題在於,我們在接受消息時,很多時候都只願意相信自己想要的那個真相,但真相與自己心中預期不相符時,便會對其進行牴觸和不滿,這也滋生了謠言的產生。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希望大家在接受信息時,能夠睜大雙眼,自習甄別,別做了謠言的幫兇。


秦瘦瘦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一、唯恐天下不亂的心理,有些人天生就喜歡找事,閒不下來,見不得世態平和,所以,總是捕風捉影,顛倒是非,於是,謠言就來了。

二、僥倖心理,想出名,但通過走正道做正事出名實在有點難,沒有能力,也沒有實力,所以通過造謠誹謗吸引眼球,成為了一些人鋌而走險的手法,從來沒有考慮後果和社會責任。

三、投機心理,這次疫情海南的米商造謠大米供應緊張,可能會斷貨,藉此哄抬大米價格,大發國難財,就是很好的例子,當然,政府已經該罰款的罰款,拘留的拘留。

四、搞怪心理,有些人本來是個“一”,他非得說成個“二”,本來是個“零”,非得說成“十”,沒有的事他得說出事來,小事得說成大事,因為只有這樣心裡才痛快,似乎不為名也不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