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会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吗?

窦娥到南极


现在人人贩卖危机论,通过贩卖恐慌情绪博取眼球,要么不道德,要么不懂

目前商品市场在08年的底部,很多品种比08年的底部价格还低,危机诞生在高通胀的泡沫期,高通胀一定是商品暴涨,目前CRB大宗商品指数在历史底部,未来面临上涨,上涨后引发通胀是未来的事情,目前全球市场给出的底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能被所谓的危机论吓住


光盐之路


你好,疫情在全球的演化,我认为有可能会导致经济危机,但不是绝对,关键是接下来的疫情变化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

疫情在全球蔓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局势,甚至有经济学家预测:今年全球经济的成长,将从先前预估的3%下滑到2.4%。

目前包括德国、俄罗斯等国家领导人都已经纷纷表态:如果疫情引爆全球经济危机,国家有能力应对,并将会推出一系列的财政刺激政策。这已经充分说明了各国都已经在预判当下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衰退的迹象是必然的。

一、判断能否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现象

随着疫情的发展演变,如果全球经济出现了如下的现象,就意味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全球各国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

而且生产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产生了大量的失业人员;

企业的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遭受到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

如果我们去看看2008年出现的那场全球经济危机,就会发现,美国和欧洲作为领先的经济体都出现了房地产和债务的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就直接拖垮全球经济,引发经济危机。

根据最新的宏观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出现紧缩,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的欧洲第一工业国德国的经济基本停滞,英国银行巨头汇丰银行全球利润骤跌33%,并宣布全球业务预备裁员3.5万人。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同样预计今年全球航运经济损失将会高达293亿美元。

可见,疫情在全球蔓延已经在不断冲垮各行各业,特别是日韩和我国的疫情所导致的对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生存性的打击,的确有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和“需求抑制性”的经济危机。

二、如今中国经济在全球的重要性与影响力不容忽视

我们都知道,世界贸易因为全球疫情蔓延出现了严重的衰退现象。可以说,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世界经济体,而且我们的经济总量更是不可估量的,不可忽视的,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已经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16%。

之前有人提到,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其实是靠中国把它拉出来摆脱掉的。比如德国的工业,尤其是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工业等,是在中国的崛起中获利非常大的。

如今中国最先受到的疫情的影响,经济生活尚处于恢复期,世界经济自然就会少了发动机的支撑,而且目前都还没有可以替代中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体,可见事关中国经济的波动是很大的。

可以说,目前疫情是否会导致全球经济危机甚至是世界金融的崩盘,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关键点:

1、中国疫情全面结束的时间以及经济生活恢复元气的效率;

2、全球疫情,其他国家遭受疫情影响的严重度,以及这些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成效。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到一个既重要又有不可确定性的国家—美国。美国经济目前已经出现股市熔断和经济下行,这将会造成依赖消费增长的美国出现大幅放缓,形成经济衰退以及美国股市螺旋式的恶化,的确也很有可能引发美国的经济危机。

目前有个悲观的观点认为,疫情出现全球性的大扩散概率已经提升到40%,这就是直接会导致美国和全球上半年的经济衰退。

三、疫情对全球主要行业的影响概况

1、旅游娱乐业:旅游业数据分析公司的报告称:即使不包括中国个香港的数据,亚太的其他国家地区第二季国际旅游预订数量同比下降10.5%,其中东北亚国家的外出旅游预订同比降幅高达17.1%。

2、全球运输业:路透社的最新数据,疫情导致全球超40家航空公司部分或全部取消了往返中国大陆的航班,包括英航、美联航和法航等大型航空公司。英航预计,仅仅2月份,直接损失乘客2.4万人次。

另外,根据劳埃德船舶日报报道,全球海洋货运空船率1月初同比上升3.2%,1月同比再度上升3.4%,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平均运费下次摆约在12%。

3、制造产业链:包括美国的苹果手机,日本的丰田汽车,从西方超市的圣诞礼物供应商到网络小商品等,全球约500万家公司有中国供应商。根据统计显示:疫情引起中国的复工困难,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

尤其武汉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主要中心城市,包括法国雷诺和标致,德国的大众和宝马等,均在武汉有设立工厂,很多全球大型制造公司都在遭受零部件和成品生产断链的影响。

4、银行保险业:摩根士丹利的分析预计,由于贷款增长迅速放缓和手续费的收入减少,贷款增长非常疲软。英国的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等数家大型银行已宣布帮助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免除信用卡支付费用,并允许只偿还利息贷款。而且随着全球各大航空取消航班,旅游保险也都在准备理赔,专家预计,全球银行和保险业受到的冲击在第二三季度将会更加明显。

5、能源和大宗商品:疫情引发经济放缓很大程度上会抑制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尽管欧佩克与输出国不断放出减产的风声,国家原油的价格仍然下跌达到13%以上。

总之,如果这次疫情在全球持续爆发下去,将很有可能导致债务危机,这个时候如果各个国家不能够有效应对,未雨绸缪,甚至造成恐慌,那么全球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概率就会加大,这就是我的观点,谢谢!


醉井观商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经济繁荣与经济危机是孪生兄弟,两者从未走远,交替出现。


地球不是平的,财富的分配同样不是平均的,当财富日益集中时,经济危机必然出现。


富人的消费也是有限的,消费的速度往往没有赚钱的速度更快。过于庞大的财富会寻求更安全稳定的投资渠道,甚至会选择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种财富流动能够为一些国家带来机会,也能为一些国家带来危机。


穷人的消费受制于收入水平,即使科技发展下各行各业产能过剩,依然没有能力去放开了消费。


正是这样的矛盾存在,富人推高资产价格,穷人买不起资产。而经济危机到来,财富得到洗牌的机会,泡沫资产回到相对合理的位置。


疫情会导致世界经济危机,也可以让本该晚一些爆发的危机提前出现。


经济危机的表现我们都知道,失业率激增,股市、债市、汇市、楼市价格暴跌,企业纷纷关停,破产的企业和个人增多等等。


我们再来看疫情会引发哪些后果:

1、居民社会活动大幅减少,越来越多人宅在家里,生活消费压缩到最低;

2、企业生产受到限制,订单减少,亏损增加,承受不了房租和人员工资;

3、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物价上涨;

4、国际间人员流动大幅减少,贸易活动减少;

5、出口型企业受到影响,订单减少或消失,不得不降薪裁员;

6、生病的人增加,医疗体系受到严峻考验;

7、对未来预期变差,股市纷纷下跌;


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越来越多的国家受到疫情影响时,全球经济受损乃至出现危机不可避免。


前面说了,危机是资产价格回归合理水平的过程,因此既是危机,又是机会。只要勇敢面对,采取有效措施,就能降低影响,快速复苏。


财智成功


一个有趣的现象:

自二战后,危机出现了变化,由传统的过剩危机变成金融危机,而且这次危机又和上次危机不一样。由于中国的97和08都是过剩危机,政府都进行了干预,鄙人谨慎预测,20年的危机可能表现为金融危机。因为危机也在进步。

1为什么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金融危机呢?首先二战后,发现凯恩斯主义的办法失灵了,西方需要新的凯恩斯,可惜没出现。另一方面,跨国大公司基本上形成国际垄断,它们管理水平国际调节水平,大数据能力飞速提高,预防过剩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2国际贫富差距更大了,以前是2:8,现在可能是10:50,绝对差距更大,食利者更多,资本和产权更多表现为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外币黄金、房产、期货保险等,并且跨时间跨空间交易。如果GDP价值为100,金融资产价值200以上!以前的经济学家是无法理解的!某一商品在现实中交易量为100,在期货交易量则可能为4000,已经虚大于实了。

3金融时代具有交易量大,频繁,传递快,

虚拟性强,依赖国家信用特点(甚至欺骗性更大),大约十年左右调整一次,这次不知调整谁?金融危机的第一个重要信号是违约,比如美国大量穷人还不上房贷,债主又逼着还。

4疫情,使的金融危机提前了,油价大跌,意味着生产和运输收缩了,利息降低意味着生产和消费不足,禁飞禁航意味着外贸收缩,壁垒加大了,估计在某个看不见的点上有个最薄弱的链子会掉的,尽管现在没掉。

5我们是小人物,该吃的吃,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我只是与网友一块讨论而已,荒谬难免,不是专业的。


机单轨珠海


疫情期间,美国不择手段地转移危机,谁会成为世界的接盘侠?创2008年以来最大周跌幅。也许我们马上会在这个月看到美国历史上股市的第六次、第七次熔断~美国经济本世纪第一次遇到类似程度的危机是在30年代初期,然后经过美国的“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几年后开打。通过战争美国经济全面复苏,一举成为世界最强国(档案揭秘有详细介绍)。第二次是在8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的崛起给美国造成的“世纪压力”不过“广场协议”轻松让日本陷入失去的20年,日本经济崩塌,美国套利完胜。第三次是东南亚一些国家造成的大麻烦,美联储快速将美元利率提升到6%的历史高点,外汇期货干掉这些国家(东南亚金融风暴),美国大赚。第四次是欧元发布,美国次贷危机随即爆发,卖方市场雷曼兄弟倒闭,制造美元全球流动性紧缺通过定向补给流动性,欧洲经济衰退。现在是本世纪美国遇到的第六次大经济危机了,也是最危险的一次(不是人为能控制的)下周以后,美国医疗资源枯竭,患者死亡率会大幅提升,并逐渐接近意大利5%的水平。作为已经成功用货币殖民了全世界的美国来说,前面数次转嫁危机的高明经历肯定留下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只要能够设计好相应的“模式”,这次巨大危机的转移应该也不会是什么伤筋动骨的事情。但是,被转嫁危机的国家或市场可能就要面临难以想象的“艰辛”了。根据市场体量,最后美国选择的是中国、俄罗斯、印度还是它的欧洲盟友或中东伙伴(其他市场体量太小),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中国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我们现在是美国的战略“敌手”(美国国策)美国永远会无所不用其极,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美撕毁中导条约;展开战术核打击;不遵守签署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而且转嫁危机,是它最擅长的手段,这应该也是最近疫情都拦不住美国那么多军舰跑到中国南海来“旅游”的原因之一~中国经济的整体复苏计划,千万要考虑美国这个重要的因素。利用区块链技术发展DECP,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数字货币,深度融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人民币走向世界打下基础。发展5G,利用科技武装自己。

目前全世界最濒危的三大行业分别是:客运交通业(航空、铁路等)、大型住宿业(酒店、宾馆、关联餐饮等)和线下娱乐业(演唱会、音乐会、舞蹈等)如果疫情继续延续至六月底,全球80%以上上述关联行业的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大家应该能想明白为什么是这三大与人口流动关系最紧密的行业)。即使是美国的象征—波音公司,其金融信用评级现在已经被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降低到濒临“垃圾”级~而金融关联企业如果没有政府或深厚的资源支持,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几乎为100%~建议大家远离上述行业,如果已经是上述行业的从业企业,可以考虑尽快清盘出局~否则最少在今年上半年,要做好“零”收入运行(净支出)的思想准备~上述四大行业(加上金融)在全球股市中所占比例甚高,所以,只要疫情不结束,今年的全球股市只可能是“跌跌不休”的状态。随笔而已,看看就是了,不关联的不用多想。如果按照美国目前疾控中心的预估,美国最终会有上百万人患病(悲观数据是五千万人)估计欧洲也不会少了这个数,那么欧美的实体经济大部分就肯定停摆了。由此造成的社会矛盾会激化成什么样子完全无法想象。由于西方社会的网络系统还没有中国这么发达(不发达国际就更差了),线上工作、生活替代现线下的可能性就很小了~目前可以看到的是,疫情如果爆发态势再持续一个月,某些国家的社会动荡就要出现了(老百姓不是都像中国一样有饭吃、有病看,各种矛盾会激化)。超过三个月,现有实体经济会全线衰退(全球商业、金融基本都是私营为主)。某些地区的资本市场甚至可能崩盘,大规模社会动乱会爆发。现在我们能看到的美股、欧股、美元、欧元崩溃与那日相比,只是冰山一角。谁会成为世界的接盘侠?


财经鑫唯吉


危机已经发生。战疫情:不能落井下石,而应休戚与共

.

此次疫情,让当前整个西方世界眼看着全面陷落,而中国却奇迹般地将境内新增病例归零,投入到外防输入的新战争中。\r

近日,网上看到不少帖子和留言,他们毫不掩饰对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深陷危机的嘲弄。有一些话应当说相当尖刻,比如夸大疫情严重国家对中国的“求援”,甚至编造相关的假信息,大摆我们可以“根据心情决定援助谁不援助谁”的谱儿。“连抄作业都不会”“一省包一国”,等等。

这种趾高气昂,猛踩他人的话从外部听上去要多刺耳有多刺耳。如果有外国舆论把这些话当真,对中国形象无疑是伤害。

世界疫情扩散,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我们不能落井下石,而应休戚与共,共同面对,才能世界大同,天下平安!



经济信息速递


一、不是疫情导致了危机,而是疫情让世界的经济危机提前到来。即使是没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也可以大胆的预测到今年年底将发生世界级经济危机。

二、这次的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2008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央行所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所造成的恶果。

三、美国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对世界进行了又一次收割,转嫁了自己的金融危机。然而这是不可持续的,只能维持美国的虚假繁荣。美国的十年期国债利率屡创新低,以页岩油为代表的企业债在世界原油市场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将被刺破。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制造业回归美国也无疾而终,这是不可实现的,是违背经济规律的。美国的证券市场经过十余年的牛市也处于高位,随时都有崩溃的风险。种种迹象表明,即使是没有疫情,美国也将步入经济危机。

四、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已将利率下调至零利率,这是官方事实上已经宣称了经济危机的开始。

五、欧洲和日本经济近些年一直深陷泥潭。这次又加上新冠肺炎的肆虐,短期内尚看不到疫情结束的希望。封城甚至封国将对欧洲的经济造成重创。

六、美国股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四次熔断,全球其他主要的证券市场,也大幅下跌,世界原油市场暴跌,世界黄金市场暴跌,甚至于比特币也大幅暴跌。这种罕见的史诗级别的暴跌已经确定无误的说明世界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大衰退已经开始。


一枚隐士


美联储拿钱救市能得到什么?当购买力下降直接影响产业链下端国家,一定程度下风险并存,产业链大调整,有可能以美元架构会代替。应该是缓冲期


刘凤翔30137


自从肺炎病毒肆虐之后,全球四面八方搜集来的口罩纷纷进口我国,日本口罩货架常有被售空,亚马逊上的口罩和医疗用品大卖特卖,全球旅游业也因为肺炎疫情产生了阵痛,星巴克关闭近半数的中国门店,苹果和麦当劳也关闭了部分店铺,印度的汽车零件告急……除了这些之外,全球各国的经济已发生了哪些肉眼可见的变化呢?

韩国消费者购物方式发生改变

据外媒报道,受肺炎疫情影响,韩国消费者正越来越多地转向网上购物,首尔西部的居民Park Seon-hee周末呆在家里,取消了与朋友见面的计划。她和老公选择了订餐,不过她现在正考虑在网上购买预制食品或自己动手做饭。电商平台Gmarket表示,上周从周二到周三,家庭式午餐的销量与去年相比,同比增长了723%。方便面、炒饭和炖菜的销量分别增长了21%、16%和13%。

另一家电子商务公司Coupang的Rocket Delivery服务订单量达到了330万,创历史新高,该服务保证了第二天的商品交付。但周六,该公司在其网站上宣布,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影响,订单激增,最多可能会延迟两个小时。

受到新型冠状病毒影响,1月28日至1月30日,Tmon的家庭和食品销售额也猛增了300%。杂货配送平台Market Kurly在周日关闭了冷藏产品的订单,因为冷藏产品的订单激增。另一方面,依赖线下交易的大大小小的企业的担忧在增加。

日本:冲击本地的旅游业,或担心威胁东京奥运会

日本政府观光局的统计显示,2019年访日的中国大陆游客人数达到959.4万,占全年世界各地访日游客总数的3成。以观光和休闲为目的的中国大陆游客,平均每人在日本的旅行支出超过22万日元(约14,000元人民币)。

又因为肺炎疫情的肆虐,中国政府暂停了全国旅行社团队游,未来几个月内以观光休闲为目的的日本游基本停止。按每月游客人数70万计算,每个月观光与休闲相关行业以及零售业的损失估计超过1,500亿日元。

除此之外,日本人担心今年夏天举办的东京奥运会会被取消,之类的“东京奥运会中止”的传言和话题都成为网络讨论的焦点。

而日本在华企业也受到影响,在武汉等湖北地区的日本企业,则是全面停工、停业。比如汽车行业的本田,此次的停工和延迟会对日本供应链产生影响。

日本央行副总裁若田部昌澄周三表示,如果日本经济复苏中断,日本央行准备加大刺激力度。

全球旅游业遭遇阵痛

根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发布的《2019旅游对全球经济影响与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旅游业为全球经济贡献了8.8万亿美元,这相当于全球GDP的10.4%。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对全球旅游业增长做出了1/4的贡献。美国和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经济体,占全球旅游业总GDP的35.2%。

据澳洲旅行社早前预计,今年也会有成千上万的中国游客涌入澳洲,欢度农历新年。澳洲旅行社此前一直在积极备战。去年2月的农历新年期间,共有68.64万人从中国来澳。

“我损失了15个旅行团,中国是我们最大的海外旅游市场。”77岁的埃杰顿在2月3日接受外媒时表示。在过去的25年里,他一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经营自己的旅游公司“Koala Blue Tours”。中国游客是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最大、最有价值的入境游客市场,2019年的消费达16亿美元。

除了澳洲之外,土耳其的新春旅游也备受关注。根据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拉娜·福鲁哈尔的观察,最近在土耳其的经济首都伊斯坦布尔,用250欧元就能住进原定价1000欧元的客房。很多商家打着中文“春节快乐”标语,但是,预料会被中国度假游客订满的酒店却没有什么人。

《福布斯》表示,对于全球旅游业来说,失去快速增长的中国旅游市场,即使是暂时的,也十分艰难。由于疫情影响,严重依赖中国旅游业的亚太地区正经历中国游客缺失带来的损失,而欧洲和美洲部分地区也同样感受到了这种压力。

北美促销行业供应链中断

供应商Logomark 的首席执行官Trevor Gnesin表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中国工厂的管理人员担心春节后他们的员工不能按时回来。

Gnesin说道,一些工厂预计员工需要多几个星期才能回来。“我预计供应链会中断,这取决于工人重返工厂需要多长时间。这不会影响立即发货,因为许多供应商在1月25日之前发货。不过,很有可能会影响4月和5月的发货。”

同样,排名前40位的供应商之一Polyconcept North America 已开始收到消息,称中国新年后可能推迟开设工厂。PCNA总裁Nicholson表示:“如果延误超过一两个星期,这显然会产生重大影响。”

“已经有几批货物因为检疫而延误。这将影响我们的北美和欧洲客户。”全球40大分销商之一Geiger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Jo-an Lantz表示。

全球原材料价格或已出现大跌

据外媒报道,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原材料价格已出现大跌。根据数据显示,如今,中国经济占全球GDP的比重已超过16%。不仅如此,全球一半的工业产品都在中国制造,中国进口的原材料占全球总量的一半。

同时,又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原材料的中国商家延迟或者停工生产,这将导致其他国家的也面临的停工的危险。

当代观察研究所(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Observation)所长刘开明称,当代观察研究所研究中国各地数百家企业的工作条件,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对许多制造企业构成打击。 他表示:“如果能够在2月底之前控制疫情,那么对制造业的影响将是可控的。如果在三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控制,那么中国的供应链的地位有所降低。”


孙旭博


目前不会。

金融危机的特征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有三个特征:

1. 跨市场的恐慌性下跌;

2. 大量金融机构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倒闭;

3. 全球实体经济运行是否受到严重破坏。

从目前看来,我国金融市场经受住了考验,波动幅度很小,我国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正常,政策储备空间也是充足的。央行表示,中国金融体系运行总体平稳、金融预期稳定,金融业、服务业快速增长,国民经济稳步恢复。


近几日,相信大家都有看新闻,国内新增确诊病例除了个别城市有境外输入病例,其他基本没有,而且驰援武汉的白衣天使们已纷纷回家。疫情很快将会过去,中国的经济也有望在第二季度上行,当然国外经济应该会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