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作者 | 邓汇隆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国家都囤油


在沙特、俄罗斯减产谈崩之后的第9个交易日,国内成品油价格终于迎来下调。


国家发改委消息,从3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油价格下调1015元/吨,柴油下调975元/吨,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大单次降幅。折合每升,此次92号汽油下调0.79元,95号汽油下调0.84元,0号柴油下调0.83元。


到现在为此,今年汽柴油价格经过3次下调,每升总共下调了1.45元和1.52元。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而此次下调后国内汽柴油价格也重新回到了“5元时代”,目前92号汽油新价格是每升5.49元,95号汽油每升5.80元,0号柴油5.09元。如此低廉的油价,百姓自然免不了要屯点便宜油,屯一桶油就可以节省200、300元。


而老百姓屯油时国家也在囤油,而且国家囤成本格远低于百姓,因为国内油价降幅并没有远低于国际油价。


3月3号到17号的10个工作日内,布伦特、WTI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下降24.21美元/桶、20.86美元/桶,两大期货价格跌幅分别为45.63%、43.65%,近乎腰斩


而国内成品油方面,92号汽油价格下调幅度为12.58%,95号汽油价格下调幅度为12.65%,0号柴油价格下调幅度为14.02%,降幅远低于国际油价。


这不仅让人想起了网上一则调侃国内成品油油价调整的一个段子“

原油上涨我就涨,原油对我有影响;原油下降我不降,我跟原油不一样”。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而事实确实是如此,因为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调整并不是与国际油价同步的。


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规定:10个工作日根据国际油价涨跌调整一次价格,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而这一调控还对跟踪的标的价格设置有上下限,上限为130美元/桶,下限为40美元/桶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即当国际油价跌破每桶40美元下限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只从上一次的价格下调至40美元/桶对应水平。因此国际油价到40美元之间这一部分差价企业是拿不到的,政府将这部分差价归为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用于促进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及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方面。


因此,当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的时候,我国将大量采购原油,这样就可以积累一大笔资金用于国内保障石油供应安全设施的建设。


要知道,目前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仅能够支持50天的进口保护,这离国际能源署建议的90天石油战略储备还有很大差距,而美国、日本的石油战略储备分别能够支撑150天、200天。而国内计划到2020年完成5亿桶的石油储备目标,这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


如今在沙特、俄罗斯大扩产下,中国正乘着油比水还便宜的好时机大量进口石油,不仅中国在囤油,另外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也在囤油。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沙俄闹翻美国遭殃,百亿囤油拯救油企


当然美国囤油的目的和中国不一样的,中国纯粹是乘着油价低多屯点,少花点钱同时又符合战略目标;而美国则是为了拯救国内的页岩油开采商,因为低廉的油价让页岩油企业大面积亏损。


以前美国企业开采页岩油时,多数是按照55美元/桶的油价制定预算的,也就是说只有当油价高于55美元时,企业才能盈利。


尽管随着技术的进步,美国最新公布页岩油新钻机开采成本下降到了21~26美元/桶,但数百家页岩油生产商的盈亏平衡点多在40-60这个区间内,目前全美只有16家页岩油企业新钻机平均成本低于35美元/桶。


而沙特、科威特、伊拉克等国家的开采成本也就10美元/桶左右,俄罗斯也不在乎油价在30美元以下维持一段时间,俄财政部表示可以在未来6至10年里承受每桶25美元至30美元的油价。


于是,在和俄罗斯在减产协议上闹翻之后,沙特全球降价4-8美元抢占市场份额,最受伤的不是俄罗斯,而是成本高昂的美国页岩油。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当油价低于30美元时,尽管有些产油商幸运地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将出售原油价格锁定在55—58美元/桶,但多数页岩油企业无计可施,亏损下只能采取削减支出、暂停部分产能和新项目。


在近期,美国德克萨斯州监管机构正考虑削减原油产量,这是该州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首次。而持续低迷的油价将使行业损失5-7.5万个工作岗位,导致就业率回到2015-2016年的低点。


为了活下去,石油行业一些高层向负责监管原油行业的铁路委员会提出了援助请求,并不断游说特朗普政府为战略石油储备(SPR)购买石油以清除部分过剩供应。


于是在13日,特朗普表示:“基于石油价格,我已经指示能源部长以一个非常好的价格购买大量的原油储存在美国战略储备中,我们要把它填满。


而据彭博社报16日道称,美国将开始为战略石油储备购买约7700万桶原油,这是因为母目前美国战略储备最多再储存7700万桶的原油,而按照上周五收盘价计算这将耗资24亿美元


在19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将购买3000万桶

原油来增加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这也是近20年来美国首次,首批的购买对象将集中于美国的中小型石油生产商。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尽管这一数字与7700万桶相差甚远,但美国能源部表示以后视情况还会进行采购,而美国财长的表态更加提士气:“我们要在低油价时期购买价值100亿甚至200亿美元的原油。” 在这样的大利好刺激下,近两日WTI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反弹超30%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囤油大战导致运费飙涨


当然,目前抢着囤油的还不止中美两大石油消费国,全球的石油贸易商都在囤。


与中美等大国不一样的是,贸易商囤油主要是想通过差价挣钱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原油的月度环比价差远超过了油轮囤油海上的成本,这导致全球的油企用油轮囤积了超过1亿桶的原油。


目前,半年期原油浮仓成本在5美元左右,而WTI、布伦特原油月差幅度已分别降至5.9和6.7美元附近,也就是说如今囤油已经有利可图,于是油企纷纷租用邮轮进行囤油。


当然,如果要在海上囤油,你首先得抢到油轮。


目前全球石油运输主要靠VLCC(超大型油轮)和ULCC(巨型油轮), VLCC载重在20-30万吨(200万桶)之间,ULCC的载重量一般在30万吨以上,最大的载重44万吨。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近日石油巨头嘉能可为了囤油,租用世界最大的超大型油轮欧洲号(Europe)6个月,每天的船租就要3.7万美元,六个月就是66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660万


而在此之前,据《烃加工》杂志透露,壳牌已经至少租用3艘VLCC,用以在海上储存约600万桶原油。


而作为拥有42艘VLCC的全球最大的油船运营商之一巴赫里(Bahri),目前已经在市场上抢租了25艘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


全球的想囤油的公司目前都在抢油轮,于是船主开始待价而沽。目前至少三艘VLCC级油轮12个月期的海上浮储正在进行竞标,买家的出价35000美元/天,而船主的要价大约是每天55000美元。


因为VLCC和ULCC可以运油及浮仓储油,越来越多的油轮用于浮仓储油,自然会导致有效运力的退出,因此尽管如今油价遭到重挫,但“抢油”导致VLCC的需求量正在快速增长,运费也就水涨船高。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于是VLCC平均运价从2月中旬的30000美元/天飙升至上周的21万美元/天,有的运价甚至突破40万美元/天。

油价重回5元时代,百姓、贸易商、国家都囤油,却富了船主

尽管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超级油轮,国内原油运价方面涨幅也超过4倍。从中东到青岛、日韩的运费从2月底的1.5美元涨到现在的6~7美元/桶;中东到宁波的运费从3月初的每桶1.2美元左右涨到5.9美元左右。

作者 | 邓汇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