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口介绍】哥窑

“哥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相传从宋代就已经开始烧制了。然而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所以也有人说哥窑是五大名窑中最富有神秘色彩的。

【窑口介绍】哥窑


【窑口介绍】哥窑


【窑口介绍】哥窑

哥窑葵瓣口盘

哥窑瓷器以纹片闻名于世,其中多为黑黄相交,俗称金丝铁线。 关于金丝铁线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宋代龙泉县,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艺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传说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亲。章村根的擅长制青瓷而闻名遐迩,生一、生二兄弟俩自小随父学艺,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学、吃苦,深得其父真传,章生二亦有绝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后,兄弟分家,各开窑厂。

【窑口介绍】哥窑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


【窑口介绍】哥窑


【窑口介绍】哥窑

哥窑青釉菊花瓣式洗

老大章生一所开的窑厂即为哥窑,老二章生二所开的窑厂即为弟窑。兄弟俩都烧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一时名满天下,其声名传至皇帝,龙颜大悦,钦定指名要章生一为其烧造青瓷。

【窑口介绍】哥窑


【窑口介绍】哥窑

哥窑碗

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像鱼子,有的像柳叶,有的像蟹爪。

【窑口介绍】哥窑

哥窑青釉鱼耳炉

他欲哭无泪,痛定思痛之后,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这样,不经意中形成"金丝铁线"。

【窑口介绍】哥窑

哥窑青釉贯耳瓶

宋代哥窑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琢器造型多以仿青铜器为本,古拙、质朴、浑厚。胎质坚细,可分灰、油灰、黑、赭诸色,其中胎质粗松者,呈色土黄,。釉质凝厚如同堆脂,色泽有粉青、灰青、油灰、月白、灰黄、深浅米黄等多种,釉间均开裂有不同角度的冰裂状纹片,色浅黄者如金丝,色黑者宛若铁线,两者相互交错如织,故名“金丝、铁线”。釉中蕴含的气泡密集,显微镜下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则光泽莹润,油滑如酥。

【窑口介绍】哥窑

哥窑八方碗

器口沿多尖锐窄小,故厚釉难以留存而显现胎骨黑色,此一现象传统上称为“紫口”。垂釉多在口边稍下处形成略为高突的环形带,是为哥窑器之一绝,除宋“官窑”作品外,后世各窑口作品及历代仿宋哥窑器均无此特殊现象。宋哥窑器底足工艺分为施釉裹足支钉烧和露胎圈足两种,多数器足因呈黑色而被称之“铁足”。支烧者钉痕小若芝麻,是宋器之共同特征。器物器型主要有碗、盘、壶、罐、盒、炉、枕、砚与水注等。

【窑口介绍】哥窑

哥窑八方贯耳扁瓶

元代哥窑

元代瓷器普遍比较粗糙,瓷胎一般厚重而疏松。仿哥窑制品胎体粗厚拙重,其胎体泛松且色灰黄,即使小件器物也缺乏曲折能力。釉饰多呈浅灰白色(月白),釉质较薄,混浊无光,视之似觉火候不够,并且含有一定杂质,釉面不太均匀干净。开裂细小纹片,开片较为零乱,色调也不清晰,缺乏宋哥那种开片自然明快、井然有序的效果。器物的器型较少,主要有鼎炉、鱼耳炉、盘和胆瓶等。

【窑口介绍】哥窑

仿哥窑釉叶式洗

明代仿哥窑

明代仿宋名窑瓷器主要集中在宣德、成化两朝。宣德仿哥窑釉色通常呈现淡黄色、灰白色(月白色),釉面略带油腻感,釉表虽有同于白釉的桔皮皱纹,但与宋代哥窑釉面特有的酥油光皱不同。胎质酥松,色灰黄,没有“紫口铁足”特征,口沿不呈现“紫口”现象,足底呈酱紫色,并不是胎体本色所致,而是涂抹了一层酱紫铀。多数器物开片只能呈现一种颜色的片纹,也有些器物呈现金丝铁线,颜色通常黑中闪红,铁线较多,金丝较少,纹路僵直,纹片大小分布不均匀,纹路微微闪黑或者闪黄,颜色浅淡。气泡特征具有宣德时期瓷器的特征。

【窑口介绍】哥窑

仿哥釉碗


【窑口介绍】哥窑

仿哥釉菊瓣碗


【窑口介绍】哥窑

哥窑胆式瓶

成华仿哥窑器型少有大件。胎质白细而坚,釉质肥厚晶莹,光泽较强。釉色有天青、粉青、翠青、月白和黄色,器口和器足又有不施色釉与涂深浅酱黄或黑褐色厚釉之分,有的极为光亮,有的则无光泽。器物呈现金丝铁线,开有大小两种片纹,大片呈现黑色,小片呈现黄褐色,有的开片略微稀疏,纹路僵直,有的开片细密,但是分布不均匀。

【窑口介绍】哥窑

仿哥釉八方高足杯

清代仿哥窑

清代人们在仿哥窑的基础上,又发明了蓝釉哥窑、绿釉哥窑及哥釉青花和堆花铁沙青铜器纹饰的品种。民窑仿哥窑盘一种,底有七个酱色支钉,俗称“七星盘”,为雍正及乾隆早期产品。清代还仿宋釉,不仅是单纯追求宋代釉饰的工艺效果,还着重体现宋代釉饰的基本特征和独特神韵,所以比较少注意到细部特征:例如釉饰肥厚、釉中气泡小、片纹曲折婉转等。有些器物的器型直接采清朝器型。

【窑口介绍】哥窑

仿哥釉古铜纹方尊

民国仿哥窑

清末民初,英国、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大肆收罗中国瓷器,由于传世品和出土品较少,致使专门生产和销售假古董的行业应运而生。精细程度不够,略显粗糙。颜色基本以米黄色为主。造型也变得越来越离奇,仿到后来,干脆在底款书上“成化年制”。从1912年到1930年间,仿古能手相继涌现。其数量之多,品种之齐全,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大量仿品流到国外,上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国外出版的陶瓷图录中,几乎每本书中都有这个时期生产的被当作古瓷的瓷器。

【窑口介绍】哥窑

哥窑葵花洗

哥窑恰如一颗色彩绚丽光芒四射的夜明珠,不仅在中国陶瓷发展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还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