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甘泉:【第一書記:扶貧故事】幹就要幹出個樣子來——美水街道辦姚店村 第一書記劉蓉蓉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為全面展示我縣第一書記在扶貧一線的工作風采,進一步激發脫貧攻堅一線幹部投身扶貧事業的熱情激情,甘泉黨建微信公眾平臺從今日開始,推出“第一書記•我的扶貧故事”,堅定全縣廣大幹部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


延安甘泉:【第一書記:扶貧故事】幹就要幹出個樣子來——美水街道辦姚店村 第一書記劉蓉蓉

幹就要幹出個樣子來——美水街道辦姚店村

第一書記劉蓉蓉

“小劉書記人年輕、有擔當、肯吃苦,給村上辦了好多事,這個女娃娃不容易呀!”這是姚店村群眾對駐村第一書記劉蓉蓉的印象。


延安甘泉:【第一書記:扶貧故事】幹就要幹出個樣子來——美水街道辦姚店村 第一書記劉蓉蓉

2014年,劉蓉蓉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鄉鎮工作,從此紮根基層,服務群眾。2017年7月主動請纓,經過組織考察擔任甘泉縣美水街道辦姚店村第一書記,憑著一股韌勁兒和滿腔的熱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幹部的情懷和擔當,為村上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稱讚。2017年、2018年先後被美水街道辦評為“優秀工作者”。

“弱女子”敢於挑重擔

誰說女子不如男,“弱女子”也有大能量。第一書記既要承擔精準扶貧、組織建設、產業發展、服務群眾、發展集體經濟等5項工作任務,又要當好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管理好整個團隊,雖然有幾年的基層工作經驗,但初任第一書記,對劉蓉蓉而言,更多的是充滿挑戰和肩負責任。

幹好第一書記首先就要駐村安心,面對“五天四夜”的駐村要求,作為一名女同志,白天照顧不到家庭,晚上還要住在陌生的環境裡,所要面對的壓力前所未有。她說:“既然自己選擇的第一書記,就一定要堅持下來,決不能讓人笑話,給組織丟臉”。她堅持吃住在村,走訪調研、入戶宣講、上門服務、落實政策各項工作都耐心細緻完成,除此之外還面臨檢查考評,雖然工作辛苦、壓力大,但她依然信心滿滿,韌性十足,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完全不是當初的“弱女子”,用她自己的話說:“我年輕、有文化,現在正是幹事業的好時候,就要敢於直面困難,迎接挑戰,一定不讓青春後悔”。她說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熱心腸”贏得好口碑

她常說:“金盃銀盃不如群眾的口碑”。姚店村屬典型的城郊村,人多、情況複雜。為全面掌握村情,瞭解實情,駐村第一天起,她就登門入戶走訪,與村民拉家常,摸透實情、吃清問題。在詳細瞭解了村上方方面面的情況後,她理清工作思路、謀劃發展方向,圍繞發展村集體經濟這個重心,緊扣群眾急需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一件一件解決。一段時間下來,她對村裡的情況瞭如指掌,誰家的子女在外打工老人無人照顧,誰家的壯勞力找不到工作,誰家的地裡種什麼菜,她都如數家珍、清清楚楚。她的“熱心腸”很快取得了群眾信任、理解和支持,群眾們打趣說:誰家需要幫助,找咱們小劉書記比找自己的娃娃還放心。

群眾的事她比誰都上心,她積極與貧困戶面對面交流,及時瞭解他們的疾苦,為他們解決日常困難。貧困戶馬小玲栽種的部分西紅柿出現了病變,得知這一情況後,劉蓉蓉迅速聯繫技術人員來解決這一問題。受疫情的影響,蔬菜不好銷售,劉書記主動上門詢問蔬菜的銷售情況,然後主動用電話聯繫超市、門市把蔬菜賣掉,幫助農戶減少損失。雖然都是生活中瑣碎的事,但她仍然全力以赴,女性特有的細心、細膩在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實打實”辦好為民事

“黨建是引領一切工作的核心,要凝聚人心,要讓群眾看到希望,就必須建強組織堡壘”。疫情發生後,她主動站到了防疫一線,動員全村的黨員輪流值守共同抗疫,讓群眾看到了一個團結的黨支部。

延安甘泉:【第一書記:扶貧故事】幹就要幹出個樣子來——美水街道辦姚店村 第一書記劉蓉蓉

“千難萬難,心繫群眾就不難,來了就要做點事”這是常掛在她嘴上的一句話。面對姚店村集體經濟薄弱的現狀,她積極參與村兩委會議共同探討村上發展。通過努力爭取和不斷協調,為姚店村引進連體弓棚建設項目建設大型採摘園,種植經濟林果大櫻桃1500株,用以壯大村集體經濟,讓全體村民受益,實現共同致富的目的,並幫助姚店村成立了農業農民合作社,吸納貧困戶12戶,切實讓每一位貧困戶都能享受到產業發展政策帶來的收益。2019年姚店村人均年收入達到13154元。同時,在她的爭取協調下,村上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村容村貌更加優美,一件件惠民好事得到了落實,幸福映在了群眾的笑臉上。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劉蓉蓉腳踏實地,甘心情願,以幹求成,以幹求勝,心繫姚店村,用真心、真情、實幹的工作激情抒寫著青春奮鬥的詩篇。現在姚店村流行的一句話:“有事就找小劉書記”,這就是最好的詮釋。

延安甘泉:【第一書記:扶貧故事】幹就要幹出個樣子來——美水街道辦姚店村 第一書記劉蓉蓉


監製:曹圓宇 審核:馬磊 編輯:步雨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