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你们正常发放工资?还是只发基本工资?

心灵的小号


疫情期间我们发的是基本工资,能发个基本工资,已经觉得很好了,毕竟疫情期间老板需要承担的责任更大


影视胡小美


疫情期间,我们单位的工资是正常发放的,但据我所知,并不是每个单位都是正常发放工资的。

从发放工资的时间上看:

不少企业2月份的工资都是延后发放的,所以就造成了有的企业3月份的工资也随着延后。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家热力公司上班,由于2月份下旬才开始上班,这个企业效益一直还不错,所以工资虽然是正常发放,但一直到3月5日,也就是昨天才把2月份工资发了。据说3月份的工资最快可能也要到3月底才能发放。

从工资发放的标准来看:

除了一些企业是正常发放工资外,大部分企业采取的是只发基本工资,还有的是对基本工资进行打折后发放。

有少数规模小、效益不好的企业,在停工停产期间,只发给员工基本生活费,甚至还有的不发工资。

所以,企业情况不同,员工工资发放的情况也是不尽相同。


总的看,这次疫情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很大,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困难重重。只有企业得到了发展,员工的收入才会逐步得到保障和增加。


星雨如风


我们企业好像只给发放基本工资,没办法,企业也很难,这次的疫情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是一个难关,企业不开工,每天也有成本在,而我们个人不上班每天也有柴米油盐的费用在,我老婆在的企业在当地还算小有规模,今天也统计了疫情期间在家办公的工作量,看来是要按照工作量来发工资了,想想也对,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是慈善机构,同等的有付出才有回报,业务允许或产业能适应在家办公的会具备绝对优势,反之,情况则不太乐观了,这个时候工作在国企、企事业单位或者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的人可能会好过很多吧


剑气纵横三万里


疫情期间,我是正常发放工资,因为我可以在家工作,还是不耽误的。这段时间是真的特殊,单位不应该因为我们没有上班儿把我们的工资标准降低,这是不人道得做法。我们谁都不希望又疫情出现,在这个艰难的时期,作为公司单位更应该给我们支持,让我们一起度过这段时间


An渃曦



潮汕阿锐


对于疫情期间,工资的发放问题,最近国家出了不少新政策,可以认真学习下。

我们企业是复工有一周了,领导当天直接下通知,疫情期所有人员工资正常发放,我们是不能正常上班的外地人员工正常上班的人员,所有人员工资都正常如期发放。确实让我们员工很感动,特别是在老家没有及时回来的员工,无形中增加了员工的忠诚度。

按照国家延长假期的通知决定,工资发放有以下几点:

1、因依法被隔离期员工,照常发工资,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关系。

2、待岗越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如一个月)没上班的,发放生活费。

生活费标准不得低于当地城市 最低工资标准的70%-80%,各地规定不同。

3、按正常上班时间在家远程工作的,按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收入支付。

各地也有不同的规定。

所以因疫情原因不能及时上班或参加工作的,都不用担心,即使不能发放全额工资也能发放基本工资,至少 生活费是没问题的。

所以作为员工我们也理解下企业 ,现在经济形式不太好,企业生产销售也不如以前,影响 企业现金流,而且即使不开工,企业很多费用和支出是正常付的,所以企业也很困难。而且前两天刚出台了减免中小微企业的三险费用可免交或缓交,这对企业也是一大好事。

感谢国家国务院针对这次疫情出台了那么多利民利企的好政策。

希望早日战胜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64403bf17f394e28b47f7d4254ed3e8f\

喵喵的小世界


大家好!我是小张

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我们厂工资是按计件的,底薪工资是1450,

受疫情影响呢,2月份全厂人员都没有上班。都是缺勤。

那在这种情况下,工资会给我们发放基本工资,也就是说发1450,因为你没有上班,就没有绩效工资,只能发底薪。

我对厂里这种做法也比较理解,毕竟工人都没有上班,能发个基本工资也算不错了!



小张记生活


您好,智询师为您解答。

以北京地区为例,疫情期间无法正常上班班的,视不同情形,在工资支付上也有差异:

  • 已确诊患病,按照正常工作标准支付工资。
  • 被强制隔离,按照正常工资标准支付。
  • 非强制性隔离,即非湖北地区且无密切接触者返京的,被企业、社区、街道、乡镇要求隔离的人员,建议可以协商倒休、使用年休假,或按照正常工资标准支付。
  • 在家放假,建议支付工资。
  • 到岗工作,按照正常工资标准支付,周六日上班的,优先倒休或支付加班工资。
  • 在家办公,按照正常工资标准支付,周六日上班的,优先倒休或支付加班工资。

人力无小事,有事问中智。一切有关劳动者的大事小事,智询师为您答疑解惑,防患于未然。

人力服务智询师,期待您的关注和支持。


人力服务智询师


依据相关的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相关规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妥善处理好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二、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

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三、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难以按法定时限审理案件的,可相应顺延审理期限。

四、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劳动用工指导和服务,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庭爸爸


还好, CEO并没有为难我们人力,虽然我们也告知领导这个时候降薪有违劳动法。我们的告知是专业。领导的选择则是一种精神。这个时候,领导一句话,出了问题让仲裁来找我,我们就放心了。

实际上,现在的劳动仲裁这个时候也没有办法,毕竟公司办不下去了,要么就是裁员,要么就是降薪,毕竟降薪还不影响整体市场的就业率。后面市场回复了,薪酬还可以补回去。困难时期,裁了员、辞了职的,员工能去哪里呢?劳动仲裁也没有办法的。

当然,我们目前的重点工作还是分析疫情下以及疫情后,我们公司的损失,现在采取什么措施,未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渡过难关。

一、疫情期的薪酬、绩效、奖金

首先,我们需要定制疫情期间的薪酬、绩效、奖金管理办法。这需要根据员工当前的状态、公司的运行状态、财务状态来统一决定。

我们在节前制定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已经作废,第一季度的生产计划需要重新制定,重新评估今年的财务状况。乐观估计,我们今年的产值将减少有1/3的。考虑上半年基本要处于停工、恢复、重建市场的阶段,收益是不指望了,我们还要在重建期准备一定的市场投入,把本来计划扩大生产购入资产的资金转为市场重建了。这样,今年的招聘计划也要重新制定了。原计划的进人计划改为了上半年的裁员减薪计划。

粗算,我们的资金缺口为去年营收增加值的1/3。因为场地费用已于年初结算。因此,目前主要经费开支用于支付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的员工工资。这相当于一个季度的进项可以直接估算为0,而净支出工资。

我们流动资金余量为两个月三三开。由于后期市场重建资金要省出来,工资这块变成2个月的工资供3个月开。我们的计划是裁员1/3, 降薪1/2。争取能拖住4个月,也就是剩下的人到六月份。

这个时候,就要制定裁员和降薪计划了。我们要求每位员工总结自己在家隔离期间的工作、安排、和进度。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工作能力、工作可替换度排序、对后面的40%的员工进行裁员疏导。如果不接受裁员的,就需要减薪。对剩下的员工按月递减薪酬。二月份发2/3,三月份发1/3,四月份发1/4,直至最低工资标准。如果有一部分员工宁愿接受裁员,也不接受降薪,我们将把裁员补偿延迟到复工后兑付。实际情况是出了年前计划离职的员工,大部分目前接受降薪的计划。毕竟共渡难关还是一个比较离职的选择。

为了保证一定的公平性,又同时考虑到不同员工的承受能力,和风险收益,我们对不同职级的员工定了不同的降薪指数,同时给设定了疫情结束,工作恢复后的绩效恢复指数。

为了能达到减薪1/2的目标,领导层面的员工降薪会更多,一旦复工后,根据绩效增加的情况,级别高的员工也将恢复的更快,甚至更多。

二、根据远程汇报定疫情期间的员工绩效

在制定降薪水平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制定了临时的疫情绩效考核体系,以便能够尽最大限度地调动在家员工的积极性。我们设定了一个二阶导数递增的绩效评分标准。


每日收集员工日报,汇报员工每日居家隔离期间做了哪些与工作相关的事情。包括、并不限于,技术研发,技术文档整理,客户沟通,客户咨询,资源调度,项目协调等。由员工主动每日汇报。

我们根据员工的汇报质量来打分,评估疫情期间的绩效。如果能够扩展潜在市场,维系客户关系,则绩效打分最高,如果有技术突破,打分最高,其他做资料整理,市场调研的其次,如果只是阅读文档,或者没有什么具体工作,我们会打普通绩效。

对于行政管理部门的员工,我们以事务来定绩效。比如,当日完成公司员工状态统计事务,公司文档传递业务,等等。

最后,我们会根据每日绩效综合起来,决定当月工资发放水平。发放水平与绩效考核指标的关系,我们用了一个线性加权的模型来决定。也就是说,绩效越高,发放工资的比例越高。

因为此时的绩效已经无法与平时的正常绩效相比,我们只能采用相对指标来决定疫情期间的薪酬发放比例。按照绩效总量和员工相对绩效比来决定这个月的绩效水平。



三、业务恢复中的绩效考核计划

为了能够在疫情后最大程度地恢复工作,我们也提前公布了疫情后绩效考核标准,可以激发员工留下来的意愿。在定制激励绩效的时候,为了提高业绩恢复速度,我们设定了一个二阶绩效增长指标。

一阶绩效指标:量化绩效因素的数值。比如,合同金额,销售额。

二阶绩效指标:量化绩效因素的增速。比如,合同金额增长比率,销售增速等。

这个指数首先考虑绩效恢复的比例,进而考虑绩效恢复的速度。两者结合起来,作为员工的绩效考核影响因子。在复工后,市场恢复的初期,我们认为绩效恢复的速度,比绩效的体量更重要。因此,业绩增速非常的重要,业绩体量次之,随着疫情结束区域稳定,市场趋于稳定,我们认为,业绩体量和业绩增速变为同样重要的。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将绩效因子归一化为[0, 1]区间里的小数,可以理解绩效百分比。这样在确定一个总体绩效包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百分比来给员工算具体绩效额度。

我们知道,一般的量化绩效指标比如、销售合同额、合同金额、客户访谈数、客户呼叫数、产品研发推进进度等。在正常年份,我们会给每一类工作设定一个目标,然后通过考察目标的完成进度来评估员工的月度、季度绩效指标。

疫情后,我们需要重新指定绩效目标。为了能够具备可评估性,我们让员工提供两个指标:

1. P:截止2020年度5月份,原定上半年绩效目标损失指数。即,预估一下我们到疫情彻底结束的5月份,我们的年初目标会损失多少百分比。

2. G: 截止2020年度12月份,绩效目标恢复指数。即、5月份损失的基础上,我们年底能找回多少百分比。

这两个指标都以百分比的形式定义,由团队负责人和骨干来协调给出。比如,我们的一个产品团队,将今年的上半年的损失指数定位80%。也就是说,上边年会比年初的计划损失一大半还多。假定6月份开始恢复市场的话,该团队到年底希望能完成上半年计划的80%。这样,最终预期增量是4倍。

也就是说,我们的绩效考核目标是T=G/(1-P)。即,最终年度完成比除以疫情绩效剩余比,得到的是一个团队最终能以多少倍增量完成重低估到波谷的反弹。我们这里考核的不是初始基数,也不是最终基数,而是一个触底反弹的力度和速度。即获得了多少倍的增长。

但是,团队往往倾向于悲观、保守地设定年终目标。这样可以在年底保证完成年初的计划。再加上对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对团队设定的年底计划过于乐观。为此,我们把所有的团队预期增量统一取了对数,作为基准绩效。图5就是我们设定的绩效基准曲线,即你的目标越高,但实际上达到基准水平也是不难的,毕竟我们统一给大家取了对数。

你会发现,当绩效设定小于1.0时,实际绩效基准值为负数。也就是说,当团队绩效设定小于2.7倍于疫情损失比例时,如果完成的绩效为原来损失比例的1倍,就是说没有增长,那么绩效为0。再低则为负值。

进一步,我们设定了对应于绩效基准的绩效因子。绩效因子的作用在于当你获得了比预期绩效目标还要多的成果时,我们还会给你乘上一个因数,以奖励你超出预期目标完成任务。这个绩效因子的设定参照基准绩效平均值来选取。取了对数的基准绩效平均值为1.334,即平均完成1.334倍的增量。超过这个平均值的,绩效因子会越来越高,随着超出的目标越高,绩效因子比例越大。而低于平均值的,绩效因子开始减少。当绩效因子为负数的时候,即选定了一个很低的目标,但又没有完成预期的目标,那么我们就要减绩效水平了。

可以看出,绩效因子曲线比绩效基准曲线要陡很多,这是为了体现对于超出预期后的奖励,体现了能者多得的原则。而绩效基准曲线和平和,有体现了困难时期,我们不能对团队有太多的期望,这个时候公平性往往比效率更重要。

我们期望用这样的一个复合的绩效模型来控制下半年的工作季度。让员工能够一方面有一定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又有很强的市场预期。基于这样一个考量,我们希望能够平衡公司的人力风险,市场风险,和企业风险。当然,量化的企业管理模型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我们都没有经验,一切只能是摸索着前进。我们最终希望市场能够比我们预期恢复的要快一些。但无论则那样,我们都会努力去争取,做到量化管理中的极致。

最后,虽然疫情让市场停摆,产业链暂停,但恢复后期,会有一个爆发的过程。不妨把这次疫情看作是长途跋涉中的一次大的休整,让我们积蓄力量,更好地前行。正好借助这段时间,我们也可以学习、补充、反思自己的过往,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给自己一次静下来的机会,重新历练,重整心情,迎接更大的挑战。

关注职悦,我们一起交流共享管理中的点点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