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读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

像树木似地成熟,不必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必担心后边有没有夏天的来到。

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读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

关于里尔克,我知之甚少,也没读过几首他的诗。不仅他的诗,很多西方诗作我都很少涉及,读原文,有些古英语不懂,读译文,蹩脚拗口美感全无。这本书是在我情绪很不好的一个时期,一位好友推荐给我的,那段时间真是一个漫长平静又寒冷的冬天。走到了春天,一点想法总算能够落实到这些文字上得以见面。

里尔克全名是Rainer Maria Rilke,奥地利人(1875-1926)。他被视为是与艾略特、叶芝齐名20世纪诗人。不仅如此,里尔克在诗作中对存在主义的探讨更是对海德格尔、萨特等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种存在主义诗思。(张丰,里尔克诗歌美学思想初探,2014.)其实对他的评价和诗作的文学、美学、哲学价值网上一搜一大把。共识角度讲,里尔克继承了歌德的艺术理论,歌德认为“艺术是第二自然,也是神秘的东西,但却更好理解,因为它本身产生于理智。”(恩斯特·卡西尔. 1985. 人论)

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读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

在我唯一硬着头皮读下去的几首里,可能看到了一些熟悉的词和想法,比如“召唤”…有的说法看起来似曾相识,读了一些生平介绍才恍然大悟原来海德格尔的诗意源头有里尔克的份儿。

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

《给青年诗人的信》是里尔克在他三十岁左右时(1903年到1908年)间写给一名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这本非常薄的小册子给了我很大的能量,至少在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是的。鼓舞人心又润物无声,真真儿有点像泠泠冬日里的艳阳高照的天气,又像春风拂面,夹带着充满青草味道的生机。或者就像是里尔克自己说的,就立在春日的暴风雨里,不去管夏天会不会到来。

里尔克在十封信中热忱地和青年诗人通过讨论诗作、文学、艺术创作,甚至艺术家、诗人的修养来窥见人生与如何自处与自适地生存。有些人说这是诗人版“鸡汤”,我不太同意。“鸡汤”多是那些大而无物、虚无缥缈的“大道理”;里尔克的这些信从生活来,从生活中我们的问题来,是实在真切的。当然,小册子里有很多话让人备受鼓舞,又或者豁然开朗。一边读一边羡慕那时的交流方式和那个收到信的青年诗人,这是多么好的又诚挚的一位老师、朋友、诗人,肯花时间和一个在生活、诗歌创作、心情上走入困境的素未谋面的青年人通信,光是这一点我想着,读着他写的信就真感觉像是这些信就是写给我的,于我心有戚戚。

带着问题去生活

里尔克在信里面开解青年诗人要忍耐,要怀着希望地忍耐,就像度过感冒一样度过一段心绪的病态阶段,并热爱这样的阶段。他认为“病”就是一种方法,既要像病人一样忍耐积极配合治疗,又要有必定康复的信心,生活是这样,写作学习是这样。在此疫时,就更是切中肯綮,可以同时是这两种人。

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读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

书里最击中我灵魂的一个说法,是“带着问题去生活”。里尔克劝勉青年诗人,在面临写不出文章的苦恼,或者对自己文字不满意的牢骚,找不到人生、写作的方向时,要有多一点耐心。也许你正对生活充满了疑问,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这样?等等。总有些时候我们抱怨命运不公,问题缠身。他说,去爱这些问题,就像是爱上锁的房间,不必急于求答案,是因为答案未到显现之时。带着问题去经历、去努力生活,不经意中也许“答案”就会来“敲门”。就好像,有时会过度追寻“意义”,这样大概是永远无法靠近真正的意义。就像我们追问生活,怪它没有给答案,也许在每一天的柴米油盐一日三餐,在你日常辛劳的工作里,在你步履不停地奔波里,答案已经闪现。只不过“踏实”的木讷和认为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就忘记了那些内心深处的一丝触动、一点喜悦和一种平和。

东西方遥远的相似性

“带着问题生活”其实好像是一句非常平白的话,就像我们听的很多“道理”。但想想呀,那可是二十世纪初。而且,我在读到的一瞬间想到的又是韩愈在《答李翊书》一文里的那段话,它对我影响太过深刻。“无诱于势利,无望其速成,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韩愈这段话其实本义是在讲写文章(和里尔克的小册子异曲同工有没有?!),意思是说在锤炼文章写作的时候不要被周边的利益所诱惑,不要盼着什么速成(答应我,那种三分钟/三天教你学写作的课程视频就不要看了好嘛?!

),滋养根茎而等待硕果成熟,为油灯添膏它的灯才会更亮。根茎茂盛果实自然而来,油膏丰富光自然明亮。其实就是说要把基础打牢,只管去输入学习、勤加练习,不要急于求成、利欲熏心。自古至今都是一样,其实现在想想,韩愈这篇就是和里尔克的十封信殊途同归,总是被这种遥远的相似性感动。

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读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

这本小册子很薄,如果在地铁上被挤到怀疑人生;被人群裹挟着向前匆匆忙忙;抑或是深夜沉思终有一死的人究竟为什么活;再或者举棋不定,踟蹰不前,希望它能为你带去一丝平和,像春天里的一抹槐花香,像仲夏夜吹进窗子的凉风。可能有失望但也有希望,有寒冬也会有暖阳。不是退烧药,没办法药到病除,但至少可以在很多时候提醒自己。


欢迎光临“知味小筑”

带你读好吃美味又营养的书,穿越历史逛有趣的博物馆。

严肃活泼,热爱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