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啟大爆炸是謠傳嗎?爆炸之後,死傷者都成了裸體,寸絲不掛

公元1626年,天啟六年,在北京城西南處的王恭廠火藥庫附近,發生了一場古今未有的離奇大爆炸,史稱“天啟大爆炸”。至今科學界和史學界都沒有對“天啟大爆炸”的成因做出合理的解釋,因此中國的“天啟大爆炸”,與印度的“死丘事件”和俄羅斯的“通古斯大爆炸”,並稱為世界三大自然之謎。

明朝天啟大爆炸是謠傳嗎?爆炸之後,死傷者都成了裸體,寸絲不掛

史書記載:爆炸絕不是謠傳

天啟六年(1626年)5月30日上午9時左右,北京城先是突然出現如狂吼亂叫般的聲音,從城東北方傳至城西南方,同時有一個形似車輪般的特大火球在空中滾動。隨後伴隨著巨響聲,天空中的雲彩形成絲狀、潮狀,亂雲橫飛。有一個形似蘑菇、靈芝的巨大黑雲像柱子一般,直立於城西南角上空。

剎那間,天昏地暗,電光迸飛,天崩地陷,萬室下沉。東自阜成門,北到刑部街,長1500~2000米,寬6500米範圍內,木頭、石塊、斷腿、屍頭、畜屍,像驟雨般從天空中降射而下。為皇帝出宮準備的儀仗隊中的大象,因受驚從象房中奔逃而出,滿街亂竄,踐踏百姓,死者無數。

一系列的志書記載,都證明這次大爆炸絕不是謠傳。據《明實錄》《國榷》《酌中志》《帝京景物略》《宸垣識略》和《天變邸抄》等描述,在半徑750米、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爆炸範圍內,數萬間房屋、2萬多人都被炸成齏粉。當時在長安街一帶,竟下起了“屍雨”,不斷從空中掉落人頭、耳朵、鼻子、斷腿、殘腳等人體器官;而在德勝門外,飛落的人臂、人腿更多數不勝數。

讓人感到驚奇的是,死傷者皆裸體,存活下來的人,衣物也吹到遠處的樹上,連門前2.5噸重的大石獅子也不翼而飛了。《天變邸抄》記載:“爆炸所傷男婦俱赤體,寸絲不掛,不知何故。”《國榷》裡記述:“凡死傷俱裸露,員弘寺街轎中女赤體無恙。”《帝京景物略》也有同樣的描述:“木石人復自天雨而下,屋以千數,人以百數……死者皆裸。”

明朝天啟大爆炸是謠傳嗎?爆炸之後,死傷者都成了裸體,寸絲不掛

《明實錄》裡面關於毀損的記錄就是事發時,西城御史李燦然報告的:“塌房一萬九百三十餘間,壓死男婦五百三十七名口。”而當時報給皇帝的《天變邸抄》寫道:“東自順城門大街,北至刑部街,長三、四里,周圍十三里盡為齏粉,屋以數萬計,人以萬計。”

這份官方的“紅頭文件”繪聲繪色地描述了現場:“(後宰門的火神廟裡有音樂聲,響了好幾次,然後)忽見有物如紅球從殿中滾出,騰空而上,眾共矚目,俄而東城震聲發矣。”據《兩朝叢信錄》裡,王恭廠內當事人唯一的倖存者吳二所言:“身系廠中,本撮火藥人役。但見飈風一道,內有火光,致將滿廠葯壇燒發,同作三十餘人皆被燒死,止存吳二一人。”

《天變邸抄》還記載:“北城察院,此日進衙門,馬上仰面,見一神人赤冠赤發,持劍坐一麒麟,近在頭上,大驚墮馬傷額,方在喧嚷間,東城忽震。”這就“魔幻”了,巡查大人這是遇到了騎摩托的殺馬特嗎?《天變邸抄》又說:“草廠在東城,巡更邏卒見一白鬚老人忽出忽入,知是草場土地也。”看,“土地爺”也出來了!你信嗎?

有一個人,因壓傷一腿躺在地上動彈不得,看見街上婦女皆寸絲不掛,有的用瓦片遮住下身,有的用半條腳帶遮掩著裸體,有的披了半條褥子,有的裹著一床被單,不到一會工夫,就過去了數十名赤體裸身者,兩者相見都羞慚掩面。屯院何廷樞的愛妾埋在瓦礫殘壁中,待何廷樞指揮手下文書將她刨出來,只見她“身無寸縷,以手掩陰,羞赧無措”。一名文書急忙脫下大褂給她蓋上,扶著她騎驢走了。

明朝天啟大爆炸是謠傳嗎?爆炸之後,死傷者都成了裸體,寸絲不掛

相關說法:無人能說清為什麼

事後有人說是火藥引起的爆炸。但是,《天變邸抄》中記載,死的男子婦女都沒有穿衣服,而西山的樹上掛的都是衣服。如果是火藥引起的爆炸,那麼為什麼屍體都沒有衣服呢?看來,“火藥焚爆說”根本站不住理。同時,沒有任何文獻記載隕石降落,從現場看,“隕石災難說”也無法讓人信服。

還有“龍捲風說”, 但現場沒有人感覺到風的存在,說明災難現場當時沒有發生龍捲風或颶風,同時但無法解釋巨大聲音和火球。還有“地震說”“地球內部熱核說”等等,每一種說法都有自己的根據,但是都無法解釋“脫衣現象”,都無法解釋所有的詭異景象。

當時,明熹宗朱由校正在用膳,巨響嚇壞了明天啟帝,他在太監的攙扶下急忙跑去交泰殿躲避。半路上,隨侍太監就被建極殿檻鴛瓦飛墮砸中,腦漿迸出,當場死亡。天啟帝慌張之中躲在了一張大桌子下,才逃過一劫。正在紫禁城內施工的匠師們,從高大腳手架上被震了下來,2000人跌成“肉袋”。而天啟帝唯一的兒子朱慈炅,當時還不滿1歲,也在這場大爆炸中受到了嚴重驚嚇,一個月後不治而死,官方記載是“受驚身亡”。史學家言之鑿鑿,說這場大爆炸是明王朝的一個“坎”。

明朝天啟大爆炸是謠傳嗎?爆炸之後,死傷者都成了裸體,寸絲不掛

爆後怪事:皇帝從此染病不起

爆炸三天後,朱由校下旨要兵部、工部把王恭廠搬遷。找來找去,御馬監外剛好有新廠房,於是兵部就派京營總督協率三大營輪流派出三千人,到王恭廠搬運火器、錢糧到御馬監邊上的廠房裡去。為了安撫邊上的百姓,朝廷非常貼心的把王恭廠的名字改為了“安民廠”,這下你們可以放心了吧?世事真的難以預料,崇禎十一年(1638年),安民廠又炸了。自然,這是後話了。

當時,這種事件很容易被用於政治上的攻擊。一般而言被攻擊的還沒什麼辦法還擊,連天啟皇帝都不得不下“罪己詔”。可東林黨人碰到的對手是政治手腕極其老辣而且不按理出牌的魏忠賢,因此後世史官對此事諱莫如深。而到了清朝,當權者樂得用這件事情來解釋“天滅大明”,自然就更不會深究其原因了。

據官方記載,第二年,明熹宗跟魏忠賢、王體乾去西苑泛舟,突然颳起暴風,致使翻船。雖然皇帝很快被救起,但受到驚嚇,從此染病不起。朱由校在病榻上召見自己的弟弟信王朱由檢,無後的哥哥對著弟弟說了那句:“來,吾弟當為堯舜。”雖然有堪稱帝國技術最高明的御醫,但居然連一次意外的落水驚嚇也解決不了。幾日後,22歲的年輕皇帝朱由校於乾清宮“龍馭賓天”了,朱由檢隨即登基,次年改元崇禎。這是王恭廠廠災對大明政權造成的直接後果,也可能是天要滅亡明朝而出現的異象和警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