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國家不向日本,新加坡這些疫情控制得好的國家求助?

冰羽


他們有錢也不會亂撒 、人家先顧及自己家裡人。用金錢維護的交情不是交情 是利用。[發怒]


琳琅滿目79036456


近幾天,向中國求助的國家非常多,要麼是要醫療物資的,要麼是要技術支援的。作為世界第二大國,中國並沒有拒人於千里之外,而是能幫則幫,儘可能給大家提供幫助。

但是,很多網友非常納悶,日本、新加坡不是貌似控制不錯嗎?為什麼不向這樣的國家求助呢?

這是個問題。

歐洲各國為何不像日本求助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是,沒有國家來請求支援,這也是奇了怪了,難道看不起大日本?非也非也。

(一)日本並沒有完全控制住病毒。

日本的防疫方法和中國完全不同,日本注重重症患者,讓輕症在家休息,這後面的邏輯就是:醫療物資不足,害怕輕症佔據太多醫療資源。

日本看似表面平靜,實際上不知道有多少“暗流湧動”。

可以說,日本會為“可能爆發”的疫情要準備物資。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國內不會有太多的醫療物資供應歐洲各國。

(二)日本是製造強國,但並不是製造大國。

日本和德國一樣,是製造業強國,但絕對不是製造業大國。日本平常生產的高精尖產品可能更多。

但是對於一些普通的醫療物資,日本並不是大量生產,甚至經常要進口中國的。

而中國是個純粹的工業大國,能生產種類齊全的各種醫療物資,而且量還很大。這是真正的“世界工廠”。

也許,給些時間,日本能建造很多生產醫療物資的工廠,但這需要時間。

因此,歐洲各國向中國“求支援”完全正常,方向沒錯。

(三)中國的疫情幾乎徹底攻克。

目前中國的疫情,幾乎被攻克了,如果不是境外不斷輸入病例,祖國就會呈現出一片美好景象。歐洲國家眼睛不瞎,世衛組織又在一遍遍幫助“宣傳”,因此大家首先選擇的就是向中國求支援,因為,自他們看來,中國的疫情已經告一段落,各工廠又在加班加點生產,這裡的醫療物資應該更多。

(四)歐洲國家很多給中國給過捐助。

當疫情剛開始發生的時候,世界各國紛紛慷慨解囊,先後有62個國家給中國捐款捐物,其中就包括歐洲的意大利、西班牙、塞爾維亞、法國、德國等國。

但是,在後期日本和韓國發生疫情的時候,這些捐助就少了。

因為曾經幫過中國,這時候再向中國求支援,這理所當然,合情合理。

為何不向新加坡求支援

新加坡是個極小的國家,只有五百多萬人,地方也只有719平方公里。

雖然這個國家很發達,但是實在太小,能把自己國家疫情控制住就已經很不錯了,哪裡有更多的物資幫助其他國家?

況且,新加坡並不是大量生產醫療物資的國家,向這樣的國家要捐助,人家實在給不了。

按理來說,歐洲各國可以考慮向美國和俄羅斯求支援,但是,大家都知道,美國自身難保,自己國家都到處缺物資,就算張口了,也沒用。

而俄羅斯的輕工業實在弱,能在中國疫情之初大力捐助,就已經消耗很大了,沒有餘力去幫助更多的國家,而且俄羅斯也得留一手,萬一疫情繼續擴大呢?莫斯科可是在歐洲大陸的東北部,倖免也是不容易的。

(意大利總理)

綜合來說,歐洲各國向中國求助,主要是這麼幾個原因,一是中國疫情幾乎告一段落,二是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三是歐洲各國大部分曾經給過我們捐助。


藍風破曉


求助一個國家那是攤上了大事,遇到了大災難,所以向什麼國家求助並非是拍腦袋那麼簡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周全思量的結果。歐洲現在已危若壘卵,作為緊急求助者,歐洲各國恐怕是作好了如下的考量:

一,被拒絕了怎麼辦?誰都怕被拒絕,特別是關係到國家興衰存亡的大災難求助。

求助他國是萬不得已的事,而且合適的、有實力的求助對象往往又比較稀少。不是嗎?比如歐洲求助過美國又怎樣?美國幫了嗎?他們還是盟友呢!大難來時各自飛,沒辦法。比如一些國家也的確向美國求助過了,但則遭到了白宮的拒絕。其他唐塞的花招自不必說,僅一場法律程序與國會的辯論表演就可以把求助者拖到死心和絕望。救疫如救火,就象渴極者求喝一口水一樣,如果這時候美國說訴等我一個小時或兩個小時去找水,別急。等得了嗎?等水到後恐怕人都已經硬了。一句話,美國不會輕易的,無償的救助任何人。美國援助他人的出發點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任何國家都得講究一些面子,萬一被別人拒絕畢竟面子上也過不去。但面子還是次要,俗話說,救急如救火,等不起,拖不得,更耗不得,必須得當機立斷,而且還要立竿見影。何況這還是傳染性病毒疫情。現在的意、西、法的疫情都快面臨失控了,而美國也確診了7千多例新冠病例,全國上下一片混亂。

確切地說,這個疫情現在連天不第一強的美國都沒有把握能對付,現在的它還像全國上下亂了套一樣,超市的東西都被搶購一空了。所以就更別說求助什麼綜合實力更小的新加坡或日本了。

二,可能歐洲對日、新的控疫數據心存疑慮。

之前新加坡的新確確診率比所有東南亞國家都高,而日本當時卻是僅次於中國的疫情國。但是,兩國疫情卻在二月份中旬以後快速地迎來“拐點”,三月以後就基本沒幾倒新冠確診病例了,甚至有好些天都已降至了“0確診”。也就是說,歐洲疫情國打心裡認為日、新控疫戰成果權威性不足以令人信服。為什麼呢?

新加坡是個港口城市國家,靠國際自由港的優勢立國,所以並不願意讓別人看到真正的確診數據。疫情嚴重了不是自已封國就是被別人封國的。一旦封城封國,嬌小的新加坡經濟怎樣辦?所以就難以被精明的歐洲所信任,認為它故意搞漂亮數據。再說新加坡綜合體量偏小,也沒有足夠的醫療資源去資助外國。一句話,救助於一個扛不動一百斤的孩子又有何用呢!

日本呢,因為要舉行東京奧運會的緣故不作大面積的徹底的檢測,僅依靠有症狀者自願去檢測或“在家體息療養”。這種控疫方法歐洲就更不信了。

說句實話,日本和新加坡現在也還是在疫情刀尖上跳舞,說不定一不小心就踩會上刀口子上。所以,現在他們都自顧不暇呢,更別說支援歐洲了!

,日本、新加坡緊缺醫療用品生產能力不足。

日新兩國的口罩等緊缺醫療用品大部分向外進口(向我國進口)。求助,不僅是指求助派專家團隊,而且還包括資助大量緊缺物資(包括優先進口)。日新本身是緊缺醫療用品進口國,所以他們並不具備完整的資助能力。

四,日、新兩國在國際地位與綜合國為上不可與大國相提並論。

從整體成就上說,日、新兩國的醫學技術基礎實際上比不我國。醫學技術並不是獨立存在的,是與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息息相關的。比如研究能力、分子製藥能力、生物製藥能力,日新兩國與我國沒法比。日新兩國醫療技術不錯是醫療設施好,說白了就是有錢引進美國、德國等的最新最高端醫療設備。有錢了也可以大量進口其他國家的特效藥。因為富裕國家的醫療體系有巨量的財力補貼。所以,靠錢建立起來的醫療技術體系與醫療科學研究能力是兩碼事。

中國擁有雄厚的醫療研究技術基礎,同時還擁有龐大的醫學科研隊伍及醫療專家隊伍。畢竟我國是個大國,人口十多億,可想而知,一個省的醫學科研隊伍及醫療專家隊伍就相當一箇中小國家。也就是說,不管在量級或實力上我們都是日新兩國的數十倍。舉個例子,我們一個省或一個大城市的醫學大中專院校就與日新兩國差不多或甚至於更多。

醫學研究與成果轉化的時間是很長的,比如一項特效藥從立項到臨床使用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甚至二三十年,這就需要龐大的資金來維持。美國能做世界醫藥龍頭老大,並不是美國擁有什麼很多的醫學天才,而是因為美國製藥企業的資金太雄厚了。美國的大企製藥企業均有自己的世界級實驗室及科研團隊,另外還得到美國高校醫學專家的合作。一句話,資金為王是美國各科研領域的制勝秘訣。

歐洲國家的醫學科研能力並不差,但顯然,他們國家規模小,難以與中美這樣綜合實力厚實的大國比。眾所周知,發達國家的醫療技術都比較好,但是與日新兩國的路子是一樣的,靠的是高新尖醫療設備及昂貴的特效藥。看過病的人都知道,大城市的大醫院為何那麼緊俏那麼貴呢,其道理就如上面所說的一樣。

結束語

歐洲捨近求遠,不遠萬里求助我國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把自己的控疫成敗寄託於我。其實,歐洲求助國也不是在耍套路,心裡有鬼似地想貪便宜,而是到了求助無門的生死時刻。這不是耍心眼的時候,這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了。爭分奪秒的時候,還顧什麼恩怨情仇。歐洲現在最要緊的是儘量爭取一切國際力量的幫助,否則疫情失控了,歐洲難免會被新冠病毒所毀沒。

要維護好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就必須得攜帶共戰疫情。當然,能者多勞,勇於擔當的人,世界是會記住的!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歐洲國家求助的是什麼?醫療物資和抗疫經驗。歐洲為什麼不向日本、新加坡求助?先說醫療物資,日本和新加坡國內醫療物資本來就很緊張,沒有多餘的醫療資源可以幫助歐洲國家;再說抗疫經驗,對於日本和新加坡的防疫方法,一個不敢學,一個學不會。


日本——不敢學

日本政府在疫情初期還是表現的非常積極,但安倍政府下令3月份確保6億隻口罩供應後,似乎在防疫工作上就沒有取得什麼進展。

日本雖然現在只有919例確診,看起來疫情得到了控制,但實際上都得益於日本政府的“不檢測不隔離”大法。疫情之下,日本政府推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基本方針對策》,該方針總結起來就四點:不再擴大檢測範圍、不再追查密切接觸者、輕症者居家靜養、重症再來醫院治療。

資料圖|東京街頭人流攢動,民眾戴著口罩應對疫情

所以說不能單從疫情數據來判斷這個國家的疫情防控工作是否到位,雖然日本政府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但這種防疫方式怎麼看都有些消極。“不檢測不隔離”,沒幾個國家敢這麼做,所以也不敢向日本政府“取經”。

新加坡——學不會

新加坡累計確診313例,治癒114例,死亡0人。這個數據放在全球疫情中算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數據。新加坡在防疫工作上成效顯著,主要是因為對疑似病例進行接觸追蹤和快速檢測的策略,這也是新加坡政府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的一個嶄新的模式。

不過新加坡的這種抗疫方法不太好學,或者說很多國家學不會,因為新加坡的防疫工作是建立在醫療資源相對充足、感染人數規模小和法制嚴格、民眾自覺的基礎上。


新加坡防疫工作開展的早,所以沒有給疫情大規模擴散的機會,這是新加坡的“優勢”,再加上國內的醫療資源相對充足,能夠滿足檢測和預防需要,所以早期干預成了新加坡政府的重中之重,而歐洲國家的疫情已經處於暴發的局面。

新加坡的法制是出了名的嚴格,所以新加坡沒有實行封城,但是要求民眾尤其是近期出過國的人,需要在家自我隔離,之前有個哥們不聽話,不但到處跑,還堅持要出國,直接被新加坡政府開除了國籍,這是歐洲國家做不到的。歐洲人熱愛自由,很少會乖乖呆在家,而歐洲老百姓最喜歡的就是遊行抗議,各國無法像新加坡一樣通過法律來對民眾進行約束,所以歐洲國家學不會這種抗疫模式。


國際視角淺說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

因為他們知道日本、新加坡這些國家很聰明……!


懷舊的孺子牛


自新冠疫情爆以來,除我國以外,日本和新加坡是第一波受到衝擊的國家。但是到了今天,日本和新加坡的疫情都被控制住了,反而是歐美國家的疫情日趨嚴重。(迫於疫情威脅,意大利已經封鎖全國了)

首先說一下日本,截止到3月18日上午,在刨去鑽石公主號感人者之後,日本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數僅為882人,這個數字已經是比較優秀了,要知道現在丹麥的感染人數都超過1000人,而擁有1.2億人口的日本才只有不到900名感染者,真的很厲害。

但問題是,這882名感染者只是賬面數字,而實際的感染者絕對不止這個數字。

自從疫情爆發之後,日本政府對於新冠疫情的檢測一直非常消極,如果不是出現特別嚴重的症狀,日本的防疫站根本不可能去給患者做檢測。(日本政府早已放棄對輕症患者的檢測了)

到目前為止,日本一共才檢測了1萬多例,這個數字看似很多,但其實完全不值一提。相比之下,韓國的檢測量已經是日本的十幾倍了,所以日本的數據沒啥參考意義。

至於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對疫情的控制確實非常好。

在疫情爆發後,新加坡的感染人數一度暴漲,而新加坡政府的反應卻非常淡定,甚至要求民眾無需戴口罩。(新加坡出現疫情後,民眾開始搶購口罩,但政府卻站出來呼籲大家不要緊張,健康人也不必戴口罩)

對於這種“佛系”抗疫,新加坡政府曾遭到了外界的一致取笑,但出人意料的是,新加坡的疫情卻很快被控制住了。

其實在疫情爆發之後,新加坡政府的頭腦是很清晰的,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首先,面對這種境外傳入性疾病,新加坡政府也立即對幾個主要疫區採取入境管制,切斷疫情輸入途徑,並制定了非常嚴格的入境管理條例。在疫情期間,所有違反入境管制條例的人都將受到嚴懲。

例如在2月26日,一名45歲的永久居民不僅違反強制居家隔離令嘗試強行離境,於是被取消永久居民身份並禁止入境。

與此同時,新加坡政府又不斷加強對醫療體系的投入。

新加坡是一個面積很小的城邦國家,新加坡政府醫院有能力承受國內徒增的病患,因此新加坡政府鼓勵國民在遇到身體不適時立即去醫院,這一點與日本的做法截然不同。

為了保證醫院能夠政策運行,新加坡政府並不鼓勵老百姓戴口罩,以此希望能將更多的醫療資源留給醫院。伴隨著新加坡政府的多管齊下,新加坡的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新加坡抗疫特別工作小組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新加坡政府要重點防範老年人感染)

總的來說,新加坡的防控手段絕對是教科書級別,但新加坡的經驗沒幾個國家可以複製。

上文也說了,新加坡是一個城邦國家,相對於其人口而言,當地的醫療資源比較充沛。即便是出現大量的感染者,新加坡的醫院和社區也能應付,這是其他國家做不到的。

並且新加坡政府的執行能力非常高效,國民對於政府的要求也非常配合,政府和民眾同心協力是控制疫情的關鍵。

其實歐洲疫情之所以搞成這個樣子,跟歐洲人的放蕩不羈有很大關係。在疫情爆發後,歐洲人對此根本就不以為然,大多數人照常聚會、吃飯、喝酒,大街上戴口罩的人全都是亞裔面孔。

直到現在,部分歐洲人還是一如既往,簡直就是視死如歸。在如此看淡生死的社會風氣下,歐洲疫情不惡化才怪呢!(法國總統馬克龍16日宣佈法國處於“戰爭狀態”,要求全國居民儘量減少外出,並派出警力去維持交通管制,但從圖片中可以看到,去執行任務的警察竟然也不戴口罩,真是醉了)


千佛山車神


看了那麼多的回答,沒有一個人降到問題的核心的!為什麼歐洲各國不向日本或者是新加坡求助?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人把中國當做這一次病毒的發源地來肆意宣揚,導致了西方國家普遍認為是中國人引發了病毒擴散,這些西方國家就認為中國應該有義務有責任給予這些西方國家無償的幫助!

這就是極端陰險歹毒的美國人,使用的栽贓方式,禍害中國的目的!美國現在就是害怕中國再強大了,美國現在就是想方設法的想打壓中國!這種罪惡的企圖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看不到?

歐洲國家向中國求助,都是希望得到無償的捐助,而不是下訂單採購的方式!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9392652470525684"} --}

亙辰


人家知道就中國好求,說兩句好話就管用,換做任何人都會這樣做,關鍵是我們如何做,得讓他們知道,中國不要求才行


華哥9875231


新加坡和日本,疫情還在發展,因為不限制入境,只加強檢查,來自歐美的輸入型病例也始終在持續。

歐洲現在疫情大爆發,多國的日新增病例都在千例以上,遠超日本、新加坡的累計病例總和,他們尋求的幫助,主要是醫療物資和醫護人員,就這2點,中國也只能給歐洲救救急,援助+出口力所能及的醫療物資,醫療人員最多也就是派過去幾個人的專家醫療隊(還得看具體情況,比如意大利就派去了,其他國家,估計最多再支持兩三個歐洲國家,其他的麼,遠程醫療協助)。

中國也算是盡力而為了,而日本和新加坡,從醫療物資到醫護人員,一樣也滿足不了。

歸根結底,還是體量的問題。

新加坡,雖然現在只有200多病例,每日新增一二十個,新加坡雖然沒有封城(城市國家,物資大多靠海外進口,根本封不了),但對確診病例及密切接觸人員有很強的管控體系,即使是輸入型病例,從其入境到其行動軌跡,新加坡都可以做到有跡可循,最大限度隔離了感染人群,確保了疫情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緩慢增長。

不過新加坡畢竟是個小國,現在歐美民眾湧入的輸入型病例不少,到了一定階段,這個小而精的管控體系怕是會失控。

所以,醫療物資和醫護人員對新加坡來說,目前是屬於戰略物資和重要人力資源,不可能送到國外去幫忙,醫療物資,它自己都需要大量進口,也根本沒能力去幫助歐洲人。

至於日本,雖然日本的數據有不少水分(檢測量很少,輕症基本不給檢測),但鑑於日本民眾良好的戴口罩習慣以及個人衛生習慣,日本人也不是那種喜歡扎堆的民眾,疫情在日本總體還沒失控,醫療資源還能支撐,不過日本的數據還在每天幾十例的增長,其背後可能就是小几百例的數據,日本的疫情並不輕鬆。

在疫情壓力之下,日本每週所要消耗的口罩多達小几億隻,目前的產能並不能滿足需求,所以也不可能支援給歐洲,至於其他防護服、手套等等,那更是戰略物資,根本不會出口。

總體來說,在目前的疫情之下,歐洲人主要還是得靠自己,醫療物資能多買一些是一些,如能自己大規模生產就更好(只是現在限制民眾呆在家裡,這工廠生產也指望不上),實在不行就少出去,至於醫護人員,一些國家也在學意大利,讓退休的再回來發揮餘熱,那些要畢業的醫護專業的學生提前畢業,提前上戰場,以補充人手的不足。

不管如何,至少目前西班牙、法國、奧地利等已經做出了很好的政府表率:封鎖、隔離,先把病毒大規模擴散的勢頭控制住!再加緊救人!

新冠病例在很多國家已經制造了了二戰以來的多個歷史記錄(封城、疫情死亡等),但願疫情早日結束,讓這幾十年一遇的疫情從人間遠去……


雲中史記


在西方國家裡,日本和新加坡的新冠病毒疫情爆發的比較早。

而且迄今為止,在全球各國裡算是控制得不錯的。

他們的經驗是什麼?一些歐洲國家確實想借鑑。

因為歐洲算是第二波爆發的吧,日本新加坡差不多的時候,歐洲才開始緊張。

所以,歐洲的不少國家可能更希望用日本和新加坡的模式來治理病毒。

但畢竟條件不完全一樣,不一定能有類似的效果。

那麼具體來看看新加坡和日本的措施吧!

1)新加坡的經驗是什麼?

就是他們擁有龐大的基層醫療覆蓋網絡,800多社區的基本醫療體系機構都可以進行核酸檢測,甚至可以收治病人。

這就等於在全國所有地區都能應收盡收,而不會出現大規模的針對某幾家醫院的過度負荷。自然也就不會出現類似群體性感染爆發的可能性。

不過新加坡太小了,畢竟才700多平方公里,它們抗擊疫情的成功特殊性太大,和歐洲國家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歐洲人沒有辦法完全依賴新加坡模式。

2)日本的經驗是什麼?

其實就是對輕症患者居家隔離居多,主要醫治的是重症患者。

換句話說,日本在某種程度上實行的是隔離和集體免疫政策之間的一種方式。

既有必要的封鎖舉措,也有避免醫療體系過度承載的重點醫治人群的政策。

日本沒有大規模建立野戰醫院之類的集中醫治和隔離設施,主要採取的還是日本人自律和法律嚴格要求的一種居家隔離。

目前來看,日本官方的數據是基本可以控制。

比如3月18日,日本新增病例才10幾例。如今整體的病例才1000多。這還不如意大利一天增長的三分之一呢!

所以,英國也好,德國也好,其實他們的治理模式都有日本的影子。

只不過歐洲人比日本人要散漫自由的多,很少能有日本人的自覺性和集體主義精神,所以歐洲向日本學習效果存疑。

除了經驗和模式之外,歐洲人當然沒必要向日本和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尋求物資的支持了。

因為歐洲人的生產物資的能力,比日本和新加坡要強。

他們只能到比自己生產能力更強的國家去尋求物資支持,比如美國,比如我國或者一些世衛組織等國際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