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博士蔣樂志的行書是“醜書”嗎?

他的書法被認為是“醜書”,卻斬獲“蘭亭獎”,網友:皇帝的新裝。

有網友問我,書法博士蔣樂志的行書是“醜書”嗎?

蔣樂志,當代書法名家,山東臨沂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行書委員會委員,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 ,曾先後12次在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全國書法篆刻大賽中獲獎,2009年斬獲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三等獎,其書法學習魏碑、趙之謙,風格大起大落,善用扁鋒、宿墨和方筆,也正是因為這種大膽的書寫方式,常常被人稱之為“醜書”。

書法博士蔣樂志的行書是“醜書”嗎?

蔣樂志書法斗方作品

當然,也有可能是大家對於“醜書”的定義不一樣,很多書法愛好者認為,只要是結構不美觀就是“醜書”,哪怕他的筆法和墨法很有書法藝術之美,另一部分則認為“醜書”其實是一種亂寫,不學習中國傳統書法,不臨帖,這種書法作品毫無內涵和出處,才是真的“醜書”。

書法博士蔣樂志的行書是“醜書”嗎?

如果按照第二種關於“醜書”的定義,你就會發現蔣樂志的書法其實並不是“醜書”,只是一種很有個性的行草書,他的這種行草書法並不是自己創造的,是有出處的,蔣樂志書法學習清代著名碑學大師趙之謙,很多人批評他的書法更多的是因為沒有能夠理解他的這種寫法,或許連趙之謙的寫法也不能理解,我學習書法十餘年,到現在也不能理解趙之謙行書的寫法,或許這就是大師。

書法博士蔣樂志的行書是“醜書”嗎?

蔣樂志書法對聯

趙之謙書風和何紹基書風一樣,都是這幾年全國書法篆刻大展比較流行的風格,趙之謙(1829年-1884年),浙江紹興人,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撝叔,晚清時期最為知名的書法篆刻家、 畫家之一, 在書法上, 他四體兼善,篆、隸、行、草,無所不精,是自阮元以後又一位開宗立派的碑學大師。他無論是篆書、隸書、行書、楷書還是篆刻、繪畫,單獨拿出來任何一項,都可以稱為大師。

書法博士蔣樂志的行書是“醜書”嗎?

趙之謙的行書

趙之謙的行書也是嚐嚐為人所樂道的,主要受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參加科舉最需要的帖學,另一個是清代末年流行的碑學書法,趙之謙從顏體入手,轉而學習宋元明清,在融入魏碑筆法的同時,也有幾分黃庭堅的筆意,有人認為他的書法是“魏面顏裡”,不無道理,雖然趙之謙在碑學上有很深的造詣,但是我們看他的手札作品,他的底層筆法仍然是“二王”一路,仍然是“帖學”。

書法博士蔣樂志的行書是“醜書”嗎?

趙之謙書法

科舉失利以後的趙之謙更是放心大膽地寫起了魏碑書法,並且將魏碑逐漸融入到自己的用筆之中,這算是比較早期的碑帖融合,在現在看來依然是很先進的學書理論,對後世碑學和帖學的走向有著很大的影響。

書法博士蔣樂志的行書是“醜書”嗎?

蔣樂志書法

長期的帖學以及碑學的訓練,使趙之謙掌握了兩套用筆語言並且能夠自然的書寫出來,似乎“碑帖融合”這種創新對於趙之謙來說僅僅是自然的流露,毫不矯揉造作,中年以後趙之謙書風楷書逐漸臻於成熟,尤其是他的大字行書,中鋒、側縫並用,書寫率意,用筆沉穩有力,體現了碑派書法的審美特徵,也有著“帖學”的秀氣和流暢,這一點可以從下面這幅行書手札中看出來。


:沙孟海在 《近三百年的書學》 亦云“把森嚴方樸的北碑, 用宛轉流麗的筆調寫出來, 這要算趙之謙第一副本領了。”


書法博士蔣樂志的行書是“醜書”嗎?

趙之謙行書手札

而蔣樂志正是學習的趙之謙的這一副本領,把趙之謙書法進行了重新演繹,並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更加的率意和流暢,雖然字體結構上可能不像標準的唐楷那麼漂亮,但我們依然可以從他的用筆中看到書法之美,看到率意的性情,個人認為不能夠僅僅用“醜書”二字去簡單的評價,至於很多人對蔣書的讚美,還有網友認為這是“皇帝的新裝”,這其實還要從大師趙之謙說起。如果蔣樂志是醜書,那麼趙之謙也應該是醜書了。

書法博士蔣樂志的行書是“醜書”嗎?

蔣樂志書法作品

恰恰相反,很多書法大師卻評價趙之謙的的魏碑書法太過於“流麗”,失去了魏碑書法的古樸和稚拙,清代碑學書法大家康有為更是稱他的書法是“靡靡之音”,幾百年裡說趙之謙書法醜的書法家大家還沒有。


你覺得這種行書的寫法是“醜書”嗎?歡迎在評論區寫出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