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你扮豬很像,扮人很囧。”大概七八年前,周立波這麼諷刺徐崢,還說,“在電影圈裡,你知道12億票房意味著什麼嗎?知道要交多少稅嗎?”

萬萬沒想到,5年後,徐崢搖身一變,從當年的“豬八戒”,變成一個成功商人,還領銜成為國內第1個“10億導演俱樂部”導演。想必,後來的周立波,不好意思再問徐崢,要交多少稅了吧!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從年少時期的“文藝青年”,到而立之年的“豬八戒”,再到如今的“徐導”、“徐布斯”,一路走來,徐崢似乎永遠都憋著一股勁兒。

他,在跟誰較勁兒?

一、家世淵源

1972年,徐崢出生在上海常熟路的一幢花園洋房裡。

他的祖上,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戶人家。曾外祖父坐擁水廠和電廠,爺爺是個電影迷,自己有個資料庫;外公是國畫好手,杭州有名的西泠印社第1代成員。

徐崢是獨生子,從小長了一副“地主家兒子”的面相,後來,正是這副面相,幫他佔過便宜,也產生過挫敗。

有個詞兒叫“耳濡目染”,用在徐崢身上正合適。其實一開始,徐崢對演戲沒啥興趣,甚至一聽到收音機裡唱戲,就哇哇大哭,可後來,因為他家對面就是上海人藝,看多了,習慣了,反而愛上了。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三年級,徐崢因為那張現成的臉,被上海少年宮的老師選中,飾演小地主。從此,徐崢演戲一發不可收拾。不僅自己演,還自編、自導,組織全班同學一起演。

懵懵懂懂中,徐崢初步嚐到演戲的甜頭。當別的孩子在無所事事、嬉戲玩鬧,他開始摸索怎麼演戲,經常在家,一邊演好人,一邊演壞人。中學時代,一放學,他就揣著作業往蘭心大劇院跑,還能和奚美娟這樣的國家一級演員搭戲。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多半因為太集中精力演戲了,徐崢的青春期有點乏味。說到初戀,他自認為“有好幾個”:“初中,有一女孩我很喜歡”、“大學的時候也有一個”,後來,現在的妻子陶虹補刀,“他小學還有一個,他也認為那是初戀。”

那時,黃渤還在歌舞廳駐唱,組了個叫“藍色風沙”的組合,打算靠唱跳掙錢;王寶強因為沒錢上學,開始習武,在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夢想將來成為“功夫之王”。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那時候的徐崢,還停留在“文藝青年”階段,開口“紐約百老匯、巴黎左岸咖啡館”,閉口“存在主義、先鋒戲劇”,自認為很高雅。

二、大學苦惱

要考大學了。徐崢本來想去北京,可初試,就被北電錶演系給刷下來。好在,後來被上戲錄取,成績還可以,專業課前10。

後來,徐崢說起北電,酸勁兒上來,“看(北電)那一屆,也沒出什麼人,難怪老師不招我。”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大學裡,徐崢最值得大書特書的,就是“掉頭髮”。才20出頭,一洗頭掉一大把,吃藥、抹生薑、用生髮水……都沒用,“地中海”逐漸顯現。

那天聖誕節,糾結了很久的徐崢,走進學校旁邊的理髮店,花了5毛錢,耗時30分鐘,和頭上剩下的那些煩惱絲,做了告別。

“你們知道20歲禿頂跟45歲禿頂的區別嗎?45歲禿頂,禿的名正言順,你仍然是個優雅男士;但是,20歲禿頂,你只能鬼鬼祟祟,如上街老鼠……”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伴隨頭髮的逝去,徐崢的偶像派演員夢,也破碎了。不過,後來他才發現,自己多慮了,“不管你是不是禿頂,都沒人找你演戲”。

很多同學還沒畢業,就已經被導演看中,出演過很多作品,到徐崢這,只有羨慕嫉妒恨。1994年,徐崢大學畢業,好在進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做了一名話劇演員。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徐崢演話劇,有個癖好。每次都很早到劇場,排練差不多了,就跑到外邊溜達,“微服私訪”,看觀眾的反應和評價,時不時調整自己的風格。看久了,他才發現,自己那套“文藝腔”, 沒幾個人能看懂,侷限性太大!說白了,就是不接地氣。

在劇院裡打磨了4年,總算不負辛苦,徐崢最後捧回個“第10屆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主角”。但此時,他也開始思考,該找個機會轉型了。

那一年, 黃渤人生第一次演電影《上車,走吧》,覺得挺有感覺,乾脆報考了北電;王寶強還在做群演,每天趴在電影製片場外,等一天30塊錢的活兒。

三、燦爛豬八戒

一番思想鬥爭後,徐崢終於放下“文藝青年”的思想包袱,接了個活兒,出演一部關於“一頭豬和一條龍”的電視劇,沒想到,這部劇一下子創了收視紀錄。

徐崢不但收穫了知名度,還牽走個雙料影后的媳婦,陶虹名氣那會兒可比他大多了。那一年,他感覺走上人生巔峰。

但好景不長,苦惱來了。他發現,這個“豬八戒”的標籤,好難甩掉。去銀行取錢,櫃員當面很客氣“徐先生,歡迎光臨,請您稍等”,掉頭就跟同事偷偷說,“給豬八戒拿2萬塊錢!”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那些年,陶虹正紅,各種場合,徐崢基本都是以“陶虹家屬”的身份出現,女強男弱的局面,持續了好幾年。

也有一些角色找上徐崢,但歪瓜裂棗比較多,“你演了個茄子,所有紫色都來找你了”,就是這意思,沒人找徐崢演正經戲,《春光燦爛豬八戒》後,徐崢再沒大紅大紫的作品,這讓他更苦惱。

當然,徐崢也沒閒著,作為一個精明且善理財的上海男人,他開始投資炒股、炒期貨、收藏古董、投資林業。積累下來的投資經驗,為他以後投資電影打下了基礎。

那些年,王寶強正風生水起,從工地上的搬運工,到出演第一部電影《盲井》,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新人,草根逆襲,之後,馮小剛、賈樟柯、陳凱歌都找上門來,王寶強逐漸在電影圈走紅。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黃渤還在跑龍套,在一些電視劇中飾演小角色,正努力把握每一次出鏡機會,表現自己。

2006年,一個叫甯浩的新晉導演,從劉德華那兒拿了300萬投資,準備拍個電影叫《瘋狂的石頭》。

甯浩把劇本發給陶虹,想請她出演劇中“道哥”的女朋友,結果,這個劇本被徐崢截胡。他看中裡面那個“利慾薰心的地產商”角色,自薦要演。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你要來的話,我只能給你一個紅包,真的沒錢。”甯浩說。

“別談錢。”徐崢說。也是,好不容易碰到個好角色,寧肯零片酬,也得試試。於是,徐崢硬是跟著劇組,到重慶拍了20多天,那個1萬塊錢的紅包,最後全給了助理。

這一試不要緊,徐崢不僅搭上了甯浩,還結識了在片中飾演“道哥”小弟的黃渤,從此,鐵三角就此成立。

四、囧途系列

2010年,徐崢終於碰上個好劇本《人在囧途》 ,第一次跟王寶強搭檔,“笑果”大家都看到了,很多人說“好久沒這麼大笑過了”,這部電影,被評為當年最佳喜劇。

之後,從小就愛自編自導的徐崢,琢磨著延續“囧”字,再搞一部《泰囧》,但是,過程頗費波折。

先是找投資。說白了,誰會投一個從來沒導過電影的導演?徐崢拿著劇本跑過很多公司,都吃了閉門羹。最後那根救命稻草,是圈裡的編劇劉儀偉,把徐崢介紹給了光線影業,沒想到,光線老總聽完這個故事,半小時就拍板投資了。

再是找演員。找了很多明星大腕兒,人家都很委婉,說沒時間。一開始,黃渤也說沒時間,想休息休息。徐崢就軟磨硬泡,天天上門,黃渤心軟,最後還是答應了。黃渤一答應,跟黃渤關係好的王寶強,也答應了。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於是,就有了《泰囧》裡的徐崢、黃渤、王寶強,三人泰國囧事一籮筐。對這部電影,徐崢本來預期也就“3到4億”吧,沒想到,最後票房一下子竄到12億,拿下2012年華語票房冠軍。

這一波,光線傳媒血賺幾個億,徐、黃、王3個人的名氣,也一路飆升。

不過,3年後,徐崢再想拍《港囧》時,王寶強退出了,說沒有檔期。其實,是因為好兄弟陳思誠需要他。陳思誠那會兒,剛開始籌拍《唐人街》系列,王寶強毫不猶豫地站了過去。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為啥?王寶強和陳思誠,因《士兵突擊》相交,好了10多年。王寶強跟馬蓉離婚鬧得滿城風雨時,陳思誠二話不說,打給王寶強300萬。

沒辦法,徐崢只得把王寶強換成了包貝爾,這成了《港囧》一大敗筆。觀眾都看出來,包貝爾沒有王寶強那種天然傻,不自然,表演痕跡太重。

雖說,《港囧》最後還是拿下15億票房,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但口碑不能算成功,觀眾對“囧”系列越來越失望,徐崢著實失落了很久。

失落的那段時間,還醉酒打過女記者,鬧的沸沸揚揚。後來,徐崢酒醒後,向女孩道歉,兩人和解。

五、“開放式婚姻”

那幾年,靠“囧”系列雄起的徐崢,名氣一起來,人就有點飄了。

隔三差五被拍到“花邊新聞”: 2008年,陶虹即將生產時,徐崢被拍到在酒吧玩樂買醉;2012年,被卓偉爆料,帶領“泰囧團”成都“獵豔”,街頭公然和美女“摟摟抱抱”;2015年,和汪小菲在會所,跟美女一起玩樂……類似的緋聞還有很多,徐崢還一度被稱作“獵豔老司機”。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不過,老婆陶虹的回應,更讓觀眾大跌眼鏡:“可能是個誤會吧!”“生理上的事兒都不算事兒,說忠誠都是矯情,一段關係的維繫,和忠誠根本就沒有關係。”作為一個妻子,可謂是出乎意料地想得開。

還有人說,兩人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各玩各的”,互不干擾,他倆是“開放式婚姻”。

開不開放不確定,但徐崢曾在多個場合,親口說過,“陶虹是很大氣的女人,她很聰明,其實,我在向她學習。”這兩口子,也算是夫唱婦隨、琴瑟相合了。

六、精明算計

徐崢是聰明的,腦子比一般人轉的快,加上投資炒股這麼多年,很會算計。

比如,他合作的好多部電影,幾乎都是新人導演。當年《瘋狂的石頭》的甯浩、《命運呼叫轉移》的劉儀偉、《幕後玩家》的任鵬遠、《超時空同居》的蘇倫、《我不是藥神》的文牧野,等等。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新人導演,他們自己的風格還沒形成,徐崢在參與度、話語權上都比較高,更容易拿到投資名額,甚至改變分成方式。拍一部電影,徐崢可以一舉多得。

再比如,今年年初免費放映的《囧媽》,因為得罪了一大波院線,徐崢一度處於風口浪尖。但無論怎麼說,花錢請全國人民看電影的是字節跳動,得到感謝的是徐崢,他最後是不虧的。

所以,別人愛怎麼說怎麼說,徐崢他們兩口子像神仙一樣,不管。疫情期間,還為武漢籌集物資,捐款捐物。

這麼多年,臨近半百的徐崢,還是沒甩掉骨子裡那點“文藝腔”。

他一直想跟導演婁燁合作一把,婁燁,國內著名話題文藝片導演、禁片之王。徐崢想合作又開不了口,擔心自己“太商業”而被嫌棄;

他多次提到最喜歡的那部電影《杯酒人生》,故事裡最吸引他的,不是別的,而是一個小細節:知識分子男主寫了一本書,但羞於出版,一直偷偷放在後備箱;

主持人楊瀾問他,“真正想拍的一部電影,到底是什麼?”他說,“我認為的好電影,能讓我感受到人生的一絲味道。”

大佬徐崢的喜劇江湖

文藝、商業、糾結、掙扎……徐崢就在這蜿蜒曲折中,摸索前行。隨著拍戲、導戲經驗的豐富,但願徐崢的路,越走越上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