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藏宝洞”被发现,宝物的去向仍是一个谜

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是十八、十九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以寨上住宅区为核心,向寨下扇面形展现,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临河建造的栈房区,还有资本主义初期的商业特色。


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藏宝洞”被发现,宝物的去向仍是一个谜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康家富甲三省、船行六河,财富无以计数。那么,康百万庄园的财宝藏于何处?而“藏宝洞”又是如何发现的呢?1998年,康百万庄园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巩义市按发展“旅游城市”的要求,合理利用康百万庄园,进行文物旅游开发及布展。再一次把寻找“藏宝洞”这个令人着迷的题目提上议事日程。文物专家在康百万庄园整体规划与布展中,采访了许多当地群众,当问到康家的钱当时藏在什么地方时,无一人能说清楚。不过,大家推出一个人物——巩义解放时的农会主席韩三。


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藏宝洞”被发现,宝物的去向仍是一个谜


此时的韩三已经八十四岁,身体健壮、思路清晰。他回忆了当年分康百万财产的事情。说康百万的大件家具如床椅、桌、柜之类若排成两队,一个挨一个可排到南河渡,起码可排二十里长。那时,字画没人要,古玩没人稀罕。雕刻太细微、农家不适用的木质器物,许多都用字画作火种,点燃烤火取暖。当问起“元宝、金条”之类时,他说没有;问他有无“藏宝洞”时,他说:“当时广大群众也很想知道康百万的家底。农会根据群众的情绪,专门研究了扫地出门儿的办法,把康氏全家搬出。然后对整个住宅区、南大院、栈房、龙窝等进行查封、检查,结果没有发现钱库。民兵们用镢头、杠子之类的工具,逐屋逐窑敲击、听声音,仍未发现。韩三的线索就这样断了。


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藏宝洞”被发现,宝物的去向仍是一个谜


后来,文物专家遇到了回老家探亲的康百万孙媳妇和两个孙女,大的九十多岁,小的七十多岁,她们都是离休的教师和干部,回忆、座谈了一些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提起“藏宝洞”,她们先是一怔,继而摆摆手说:“我们当时还很小,对这些秘密设施不清楚……”


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藏宝洞”被发现,宝物的去向仍是一个谜


2003年春,康百万庄园第三期布展开始。文物专家再次与康百万的孙女、已经退休的康素婵老师进行电话联系,让她再仔细回忆一下她童年的记忆,还专门把她姊妹请回来,参加资料整理工作。一天,康素婵介绍,日本鬼子进巩县时,她曾随长辈在寨上住宅区的一个窑洞中藏过,这个窖有个拐窖,口小里边大,见大人往里边搬东西,但不知是什么……。康素婵带大家到老宅院看了看,指认说:“好像是北边堆乱东西这一孔窑!”


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藏宝洞”被发现,宝物的去向仍是一个谜


康百万庄园自2001年6月起,已经由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单位。对其一砖一木都要详加保护。此窑清理出来后,青砖璇顶、青砖铺地,看不出任何痕迹。经康素婵仔细回忆后,她向窑左壁指了指,“可能是这边吧,我当时太小了,记得不那么准。”专家组谨慎起见,决定先把一院及二院的窑洞统一测量一下,以便有个依据。谁知一测,一个多年未被人注意的“奇迹”出现了:一院面东的两口窑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正东正西方向,南面的一孔没错,而北面的一孔窑门正东,可进门后的方向竟然是大西北方向,现在游客进去后如果不提醒他,根本看不出来。


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藏宝洞”被发现,宝物的去向仍是一个谜


从测出的图纸上,专家基本确定了“发掘”地点——窑中间的南侧墙下。专家按照文物发掘操作的规程让两位民工试挖,结果挖了一米多深,仍是砖墙,毫无破绽,更无洞门。一处虽有点“空洞”声,但没有“补砌”的痕迹。经过仔细勘察,发现青砖地坪下的土全是后垫的,沿墙角继续向里边清垫土,挖了大约60公分,奇迹出现了:出现了横向的墙根脚。顺墙根脚向窑中部清,奇迹又出现了:地下一米深的地方出现木门墩,很明显这是该窑正中间的一个地下门!一堵假墙壁!顺地下门再向里清,又全部成了垫土,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藏宝洞”被发现,宝物的去向仍是一个谜


挖了几天,眼看着没什么希望了,突然又出了乱砖,逐渐露出了砖砌的坚洞,洞口上的砖石与地平面砖之间垛了厚厚一层“草拌泥”清除掉坚洞中间的垫土,一个侧向洞口露出来了。用灯往里一照,洞中左角下,又有个向下的洞口,这个洞长2.5m,宽1.5m,高2.0m。土顶上还有多处当年用棉油灯明火熏的黑灰。反方向再清理,又出现一个地下门,进门狭窄,两边土墙上有脚蹬坎,蹬坎向上又是一个洞,长2.8m宽2.4m,高1.6m。细看此洞底部有木板棚,将上下几个洞封闭。再向东走,又遇到一条南北小巷,顺巷北走,是土坯墙和砖墙,与大窑一墙之隔。向南走,竟是一个竖上的天井,高4.5m,直径1m。蹬脚坎顺天井向上,有木棚相隔,拨去一块木板,蹬上去又是一个大窑洞,宽2m,高2.5m,长起码也在2.5m以上,因里边非常危险,大家不敢继续进行。此洞究竟多大,又通向哪里,今日仍是个谜。


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藏宝洞”被发现,宝物的去向仍是一个谜


老院的“藏宝洞”总算露出了真容,经过反复察看,此藏宝洞系两大部分组成,三个时期开凿。可以说是“和平时期藏宝窑,战乱时期藏宝洞”,它的功能又可以说“既是藏宝洞,又是逃跑洞”。遗憾的是,财宝究竟跑到哪里去了?


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藏宝洞”被发现,宝物的去向仍是一个谜


“藏宝洞”的发现,惊动了社会各界。旅客要求“尽快开发,一饱眼福”,许多人闻讯赶来看稀罕。为做到“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有关部门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保护原状,用铁栏杆把它封起来;二是,留路让游客能下去;三是,在洞内设灯光和反射镜,让游客能看到四个洞的联系;四是,将“藏宝洞”实况绘图写文说明。如今“藏宝洞”已面向社会开放,成为康百万庄园的一个吸引人的“景点”。那么,康百万庄园是否还有另外的大型“藏宝洞”?谜底尚未真正揭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