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善念起,善雖未至,禍已遠離。”古人說的話會是假話嗎?

沐清風mqf


農村的一些老話俗語都是古人的智慧,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在農村流傳著很多這樣的俗語都是很有道理的,接下來我們再來一起聊聊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我們該如何看待?

中國的文化主要以儒釋道三家思想為宗旨,儒家講仁義道家講道德其實都是一樣的。《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論語》福在積善,禍在積惡《道德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些都是在說一個人的善心善念,都會給你的未來帶來好的福報,一個人心存善念做善事,而不計較個人得失,這樣的善才叫善,凡是以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去做的善事,或是為自己謀取利益而動的善心善念,這些都是偽善,都不是真正的善心善念,這一點一定要區分開。

有人也會說某某某一輩子做好事,結果活的不長或是窮苦一輩子。其實大家真的瞭解他嗎?真是像這樣的嗎?真正的善一定是不以某種目的而由內心發出的善心善念,現實中也確實存在一些善良的人總是受欺負,而一些惡人卻活得好好的。中國還有俗語叫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而已。所以大家看待問題不能只看到一面,而要從多個面去看去想。

比如有些人確實一輩子做好事結果活的不長,又或者一些熱心腸助人為樂的人,結果自己卻橫招天禍,可能大家只看到了不好的這一面,那麼好的這一面在哪裡呢?

一個人的善做善事,善報可能不會在你身上得到應驗,但今後一定會報應在你的子子孫孫身上,他們今後的生活一定會幸福和諧,因為這些好的善心善念都是從你身上遺傳到下一代去了,大家不信的話,可以仔細觀察一下身邊這樣的人群,是不是這樣?我相信大家很多身邊都有這樣的人,從爺爺輩開始就不做好事,行為惡劣,像這樣的人大家可以觀察一下他的後輩子孫,有幾個是過得如意的?男的不是剛從牢裡放出來女的就是離婚的,因為在他們內心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做善。

善不分大小,心存善念就是最大的善,就怕很多人懷著不良的善心去做惡事,試問這樣的人一輩子又怎麼可能會得到真正的善,上天又怎麼會保佑這樣的人呢?


農人王哥


這句話應該是:善念起,福雖未至禍已遠離。就是說做人行善積德,福報雖然還沒到,但是禍已離你遠去。

這句話有道理啊,多做好事沒有壞處。俗話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都是教育人們多做好事行善積德。

題主說你老父親一生行善積德,七十多歲就離世了。題主節哀,行善的人離世也是去了極樂世界,去享福了。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尖酸刻薄的壞人活著不不一定幸福!讓他在人間受苦贖罪啊!

啥事都想開些,逝者已逝生者堅強。只有你活的好了,你父親才能安心沒有牽掛!祝你幸福!


轉轉在農1


我是湘西老壇,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曾子說: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你行善、積德,就算福還不到,禍卻已經遠去了。而福氣,早晚也會來

佛家:人懷善意,心必寬之

佛經中有句話:凡夫畏果,菩薩畏因。凡夫之所以是凡夫,是因為只知道懼怕後果,於是只知道拜佛;菩薩之所以是菩薩,是因為知道一切的果必有其相應的因,消除惡因自然就消除了惡果,於是最終能夠成佛。

除此之外,真正的智者,還能更進一步知道,如果積累的是善因,所得的還會是善果。所以行善,總是和積德聯繫在一起。

這就是智慧的差別。正是因為智慧深遠,所以佛家才講慈悲。

凡夫自私故眼光窄小,於是路越走越窄,人生很容易就進入惡性循環;智者悲憫故眼界大,於是路越走越寬,一心內大天大地,身外路天高海闊。是大是小,只在一3念善惡;何去何從,只看如何抉擇。

曾子說: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你行善、積德,就算福還不到,禍卻已經遠去了。而福氣,早晚也會來的,來得越晚,福氣就越大。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作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湘西老壇


農村老話說"善念起,善雖未至,禍已遠離;惡念起,惡雖未至,福已遠離。

人生七十古來稀,雖說不是八十九十也已算高壽了。古人說積德行善,福佑子孫,一個人一生做善事,有善念,菩薩心腸,人有難伸手幫,總比落井下石強得多。有時短時間看不出啥效果,也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做善事不是讓人看的,求的是問心無愧,良心自知。如果是做了錯事,惡事那就不同了,夜裡做惡夢,唯恐人知,惴惴不安。所以還是做善事好。


風生水起0917


非常有道理,人善天不欺。

善良可以改變人的樣貌,使人更加的和氣親切。三十歲之前的樣貌是爹媽給的,三十歲之後的樣貌是自己選的。


一個農民Farming


古人說的話流傳至今,是經過歷史考驗的,也是經過實踐的,所以這話非常有道理。一個心存善念的人,災禍必定會遠離他。


Blue薔薇


個人覺得很多老話都很有道理,是長久累積下的教訓與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