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曾是中國藩屬國,後成為鄰國一個邦,“國王”至今流亡海外

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端,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中國的藩屬國,如今是印度的一個邦。

此地曾是中國藩屬國,後成為鄰國一個邦,“國王”至今流亡海外

錫金最早不稱錫金,而是哲孟雄。

公元七世紀的時候,吐蕃十分強大,錫金當時是吐蕃的一部分。吐蕃衰亡後,錫金又成為了獨立的部落。

可以明顯看出,錫金和我國西藏地區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大多數錫金人信奉藏傳佛教,兩地之間的宗教來往也十分頻繁。

此外,錫金最早的民族是雷布查族,是屬於亞洲東部的黃色人種。

到了17世紀中期的時候,錫金開始建立王國,蓬楚格·納姆伽爾是其第一任國王,值得一提的是,蓬楚格·納姆伽爾的曾祖父是西藏貴族。

當時的清朝十分強盛,於是沒過多久,和很多周邊的小國一樣,錫金成為了清朝的藩屬國。

此地曾是中國藩屬國,後成為鄰國一個邦,“國王”至今流亡海外

18世紀初,清朝當時是在康熙年間,尼泊爾境內尚武的廓爾喀部落興起,併入侵錫金,錫金不敵,當時的錫金首都拉達孜也被攻陷。錫金國王首先是跑到了西藏請求幫助,達賴答應保護錫金王族,還給了錫金國王一塊地。

清朝政府這時候還沒有太在意,但後來廓爾喀軍隊得寸進尺,來勢洶洶地打進了西藏,將西藏攪了個天翻地覆。此時達賴和班禪向清朝請求援軍,清朝這下可坐不住了。

這時已經到了乾隆年間,“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可忍不了,他兩次用兵,直接將廓爾喀人逐出了西藏。

但錫金屬實有點“不爭氣”,本來有機會收復大片故土的他們,卻突然遭到不丹的襲擊,最終的結果是錫金雖然成功復國,但領土丟失了很多。

19世紀中期,清王朝積貧積弱,對很多藩屬國的管轄也是力不從心。英國勢力則開始不斷向錫金滲透,逐漸強行佔領了錫金。1890年,清政府無力扭轉局勢,最終和英國政府簽訂條約,錫金一躍成為了英國的“保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英國將政權返還給了錫金國王。

此地曾是中國藩屬國,後成為鄰國一個邦,“國王”至今流亡海外

沒想到的是,二戰結束後,錫金又被印度給“盯上了”。

1947年,印度和錫金簽訂協議並派專員進駐錫金。2年後,印度又直接派兵進駐了錫金。這次,他們委任印度人拉爾為錫金首相。

印度的想法已經很明顯了。

又過了一年,錫金無力維持主權,雙方最終簽訂條約,錫金轉眼間成為了印度的“保護國”。

對此,錫金王族和錫金人普遍不買賬,其首府甘托克還發生過反印示威。

此地曾是中國藩屬國,後成為鄰國一個邦,“國王”至今流亡海外

然而印度可不管這些,他們早已將錫金視為囊中之物。

1973年4月,印度不顧錫金的反對,直接將軍隊開進了錫金,開始全面接管錫金。

1975年,印度又通過“議會”和“全面投票”將錫金國王廢黜,並將錫金投票投進了印度。沒過多久,印度議會也通過了決議,錫金正式成為了印度的一個邦。

當時的錫金國王是第十二代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他的第一任王后於1957年去世。1963年,帕爾登和美國白人女子荷蒲·庫克結婚,成為當時的一個大新聞。錫金被印度吞併後,帕爾登自然沒有留在錫金,他開始流亡於美國,1980年,他與荷蒲·庫克離婚,又過了兩年,帕爾登因癌症病逝於美國。

此地曾是中國藩屬國,後成為鄰國一個邦,“國王”至今流亡海外

之後,帕爾登與第一任妻子桑吉德西的次子旺楚克·滕辛·納姆加爾繼承王位,成為第十三代錫金國王。

旺楚克和父親一樣,一直拒絕承認印度對錫金的吞併。

2003年,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承認了錫金併入印度的事實,旺楚克這個“錫金國王”的身份也再沒有國家認同。

儘管如此,旺楚克看起來依然沒有放棄。2014年,旺楚克去了一次錫金,當地人對他十分友好熱情,而他也表示會力爭重新回來“領導王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