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深圳到上海的人都有什么感触?

或许图片


看了上面的评论,总有种感觉没有上海人来发表评论,不知感觉对不对。难道上海人真的不屑这种口水


用户422499897446


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感受。我在深圳两次累计工作十年,后面因为工作原因调到苏州,辞职后在上海自己创业,前后三年多,目前还在上海,明年开始大部分时间会在深圳了。

1. 离开深圳到上海,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工作节奏没深圳那么紧张了。深圳的特点有活玩命干,加班什么的都没问题,干完了尽情玩;上海呢就是按部就班,上班干活,下班走人,什么时候干完算什么时候。有时候也会加班,但如果你的员工是个上海人,这个问题就是个大麻烦。上海籍员工面试都会问道关于加班的问题,不是想挣钱,压根就不想加班。

2. 生活方面,上海没有深圳那么方便和精彩了,除了专门的商业街,很多地方晚上9点基本都关门了,深圳基本24小时各种店都能找到。尤其药店和便利店,密度非常大,非常方便。上海最近几年好像稍微好点了,但比深圳还是差不少。另外,上海的商场不论是环境还是实惠(优惠),比深圳差不少,尤其深圳的商场,各种名目繁多的打折机会,所以我在上海三年多几乎不在上海商场买衣服鞋子之类的,每次都是到了深圳买。吃的比深圳要贵一些,选择也没深圳多,尤其上海的川菜跟湘菜,做的真不咋地。

3. 创业环境,上海比深圳差不少,上海对社保公积金盯得比较紧,员工也一样,如果是上海人,更是如此,所以创业公司,能不用上海人就别用了,破事太多。

4.就业机会。上海集中的比较多的是大型的企业(很多是国企)和外企,普通学历及经历就业机会比深圳要难一些。这几年因为环保及规划问题,工厂外迁的很多。当然,如果是金融类的从业者,机会应该会比深圳多。汽车类就更的在上海了。

5.城市硬件。上海是老城市了,配套比较成熟,但空间跟不上城市的发展了,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绿化跟深圳没得比。公共交通比深圳好些,但深圳这些年公共交通也完善的很快。

6.发展前景。撇开国家政策面的影响,个人认为,深圳未来的发展,如果不是空间限制,会比上海好,可能会好很多。上海像极了一个中年人,四平八稳,而深圳就是个年轻人,活力无限。从两个城市的产业分布和新兴行业的企业发展状况来看,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年轻的,没什么背景没有高学历的,深圳会比上海给你更多的机会,创业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上海创业环境好,华为腾讯大疆等等至少会有那么一两家在上海吧?互联网企业好像就和上海没什么关系。还有,上海人多少还是有点排外的,深圳都是外地人。


happy070717


前两天刚带孩子去上海玩,上海给我的城市印象是建筑风格大气、高楼大厦各具特色!一看就比深圳看着大都会!但是论服务,深圳比上海好太多了!这也是我去了上海就想深圳的缘故!尤其是有一天夜游黄浦江后,晚上九点左右,在路边打车,很多空的士一问我去哪儿,全部拒载!或者说不打表三倍的价钱才送我!还有很多很多黑车乌央乌央地往我身边凑问我去哪儿,吓得我女儿不让我站在路边怕我被坏人抓走……用了三个乘车软件,滴滴半天派不出车来,换了神州、首汽,最后首汽以1.6倍的价格➕调度费,从六公里外才调到一辆车!我等这个车也等了十几分钟!这样打车花了近一个小时才回到酒店!这让我对上海的印象大打折扣!因为这在深圳,九点钟、旅游景点是不可能打不到车、并被频频拒载的!而且深圳也没那么多黑车!在问了几个定居在深圳多年地道的上海人,她们都说喜欢深圳,不喜欢上海!


如烟往事俱已去


哈哈,我也是有家人在上海,每年都会去几次,上海城市确实很好,街道建筑公园都很喜欢,但叫我在那定居就没那个想法了,房价是一方面,主要是个人感觉。尤其是在被上海大妈骂过几次后,有点怕她们了。本人自认为还是很守规矩的一个人,有次排队买饼,本来是左右两边排队,后来我排的那个队就剩下我一个人,另外一个队来了一群大妈排队,她们就开始骂你不排队,还说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怎样怎样的。关键店老板也不帮你解释下,就看着你被骂,然后我就只好又默默的排到队尾去了。第二件事就是排队买包子,这次我学乖了,给了钱之后就一直站在那里排队等,寸步不离,大冬天的户外挺冷的,但不敢进包子店里面去坐着等啊,怕大妈又说你不排队。到后面果然发生了,排我前面的一个中年人,等包子出锅的中途出去买药还是买水了,等回来包子刚好出锅,那个卖包子的小妹妹就直接先给他了。然后排在我后面的大妈就开始骂那个男的,男的没理她们,拿了包子就走了,这就导致第一笼包子不够分了,大妈们还要再等第二笼包子,那她们就开始骂那个卖包子的小妹,说她干嘛要给那个男的,说他是插队的,把小妹妹都说哭了,大冷天的都不容易。通过这两件事我就明白了上海的大妈,上海的排队文化真的是有点变态了。我个人其实还是蛮喜欢讲规矩排队的,但这种我实在喜欢不起来。


tomran


手机打字回答

我在深圳上班了7年,中间有半年时间在上海待过,公司有个项目我过去配合项目相关运作在上海生活了半年,其实刚开始我不想待那么久的因为大家说上海人排外,本地人看不起外地过来打工,容易被歧视。后来没办法公司的事就过去了,可是真正去了以后觉得还可以,没有觉得被歧视,而且生活的比深圳悠闲一些,深圳属于节凑感超强的城市各种挤,各种拥堵,上海看的少。我不知道楼主是回上海上班还是家在上海所以才回去,如果因为工资大可不必,深圳是个有梦想,有理想的年轻城市。有技术有能力不会比上海低,如果上海是家乡,是生活的地方。我举手支持。


罗苏see


上海是工作的地方,深圳是生活的地方,上海高贵冷漠,深圳年轻浮躁,我退休了回去深圳,主要是气候好,生活舒适,上海也不是不好,但冬天太脏了,我来了20年,没要户口,就为了回去。大城市的人都很骄傲,是这个城市叫他骄傲,没钱哪里都不舒服,还是要努力保持自己的生活现状。


Jody王


说上海排外的有点夸张,上海有很多新上海人,我也算是。来了有小20年了,从来没有人说我是乡下人,都说上海老阿姨势力,其实我怀孕那会儿坐公交,都是老阿姨让座给我的,这点让我记忆犹新。上海人只是对自己的私人空间比较看重,人与人之间就显得有些冷漠。不过上海人的素质还是很不错,这座城市很有底蕴,也很务实。看起来有些人爱计较,但我觉得比北京人夸夸其谈要好得多。深圳去过一两回,没深入了解过,只觉得在哪里要拼命奔跑才行。香港超不喜欢,冷漠,自傲,没有人情味。


soulbath


我92-02在深圳,02-10在上海,后又回深圳至今,对上海深圳应该有点发言权。

首先,这两个城市是国内最好的城市无疑,好得又各有特色。无论你在哪儿,只要你混得不错,这两个城市都一定能让你乐不思蜀。反之,你如果混不下去,再爱它们你也呆不住,市场经济就这么残酷。

其次,讲讲两地的比较:

论气候,上海四季分明,但冬天冷得死夏天热得晕,春秋真舒服,混的好家里装地暖夏天开空调也还可以,但多数人冬夏还是蛮难受的。深圳只有两季,夏天时间长但并没有上海热,冬天最冷10℃以下只有几天,但整年都比较潮湿。比较而言我喜欢深圳的气候。

论环境,上海世博建设后环境有很大的变化,比十年前更漂亮大气了,空气质量相对而言要比深圳差一些,雾霾天多一些。深圳的建设好像没个完,到处挖,但变化也快,绿化和空气都要好过上海。

论经济,上海的底子厚,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国际大企业要比深圳多,GDP和整体实力都要比深圳高,但经济活力不如深圳,深圳政府的服务水平要高于上海,创新创业创意水平在上海之上,民营企业发展是特色。随着国家确立深圳为先行示范区,如果政策到位深圳给力,深圳经济在未来赶上或者超过上海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论文化,上海无疑底蕴深厚,海派文化世界知名,在上海你不得不融入到那种小资慢生活和国际化大都市快节奏之间切换,而在四十年前还是小渔村的深圳,快就是一切文化的代名词,生活工作都是快节奏,尽管深圳每年都办文化博览会声势浩大,但文化的积淀是时间的产物,你到国外去只能告诉老外深圳是香港边上的城市。深圳比较好的是人与人的相处简单,来的都是深圳人,而上海永远分上海人和乡下人。

大家看我的人生轨迹也能明白我更喜欢哪个城市。


JACK龙脊


我是籍贯上海的深圳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深圳。在情感上,两座城市都喜欢,硬要对比,就从衣食住行讲讲。

衣:明显上海穿的讲究,尤其是职场,个个收拾的像成功人士,深圳大部分很随意,这也是珠三角的特征;食:各有特色,上海本帮菜,苏帮菜,杭帮菜,深圳粤菜,客家菜,潮州菜,外地的东北菜,湖南菜等等两边都有,包括兰州拉面;住:深沪其实差不多,大城市的居住条件取决于你的社会地位,豪宅都不错,劏房和亭子间都不咋地;行:地铁大巴等公共交通都挺便利,深圳票价略高,私家车肯定是深圳有优势,第一牌照比上海便宜,第二市区停车比上海方便,第三堵车比上海轻微。

再说说气候,教育,医疗等。气候是我对上海最大的吐槽,冬天太冷了,即使我自己也是在上海的寒冬出世,就喜欢深圳一年9个月都能穿短袖;教育:上海就不说了,全国仅次于北京的第二优秀,所谓深圳教育短板其实是被误解的,在校中小学生数量深沪差不多,初中升学率也差不多,但深圳外来人口比重全国最高,无差别入学相对最公平,高等教育方面,引入哈工大,清华,莫斯科理工等分校,未来肯定是看好;医疗的确相对落后,三甲医院少,但是上海老龄化比较严重,好医院也是人满为患。教育和医疗需要长期投入和沉淀,对于年轻的深圳要假以时日。


Dennis118


我是广东人,现在定居在深圳南山区;上海去过两次:1次是大学实习期间到上海师范大学住了一个月,另外一次世博会的时候去上海浦东区住了一个月,我说说我的个人感受吧:

上海更胜一筹,毕竟深圳建市才几十年,而上海开埠几百年,所有需要经验积累及时间沉淀的学科都是如此,比如医学,北京的医疗水平代表着北方的最高水平,广州代表着南方的最高水平,而上海则是贯通南北的最高水平(仅限中医角度,南北方的中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西医则北上广深都差不多;

城市的包容性:

深圳胜出,这方面放眼全国应该都是深圳胜出吧,毕竟深圳是移民城市,本地人占户籍人口的比例非常少了,如果放在总常住人口中则更少珍稀物种了。因为人口结构的不同,影响了深圳的高效服务型ZF、人文、宗教信仰自由、饮食等等方面,比如饮食方面,在深圳你能找到中外地方特色菜,包括辣到你菊花都疼的四川火锅、鲁菜、台湾菜、北京卤煮、泰国菜、娘惹菜、韩国菜、日本料理等等等等,而且绝对都是正宗地道的口味,甚至还有北方特色的搓澡堂子!这点上海略微有点逊色,举两个例子吧:1是我一个发小(广东人)早年上漂在上海开了家便利店(不是品牌加盟的那种,由于不会上海话,坚持一年只能倒闭,根据他自己的总结就是还会有点排外的因素在里面,明明他店里的大米是整条街最便宜的,但是不会上海话,结果就是滞销没人买。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在世博会期间,头天到上海的早餐,去的是酒店旁边的本地早餐店,带着老人去吃早餐,由于高血糖在门口点餐付款时交代收银员,老人三高,面汤不要放糖(由于大学实习期间在上海住过一个月,在学校的饭堂连猪肉丸子和蒸鱼都是放糖的,所以有经验),收银员刚用报话机跟后厨联系,我还没付款,一个厨师拿着大勺冲出来吼道:不放糖不会做~结果只能带着一家老小去啃麦当劳,并且那一整个月我都找广州酒家或者香港茶餐厅去解决吃饭的问题……

服务型政府及政策的灵活性:

深圳略微胜出,特别是政策公开,很多在深圳呆过的人都有个共识,在深圳办事照章来,别想和老家一样靠人情靠关系,政策允许的你没有任何关系也可以很快捷的办理,政策不允许的、违规的你再有关系也白瞎,举个我另一个发小的例子:他去年换了辆新车,不到两个月的一天早上八点半钟被一个违停通知短信吵醒了,他赶紧联系在某区交警大队任副大队长的堂弟,报了车牌给他堂弟,说帮忙看看怎么回事,能不能通融,他堂弟在电话那头哈哈一笑:这车是哥你的新车?是我上班路上看到压着停车线,属于违停,就拍照上传系统了,只能处罚了,当场就上传系统的,没法撤销了啊,下次停好来撒…

以上是我个人的感受,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