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模仿多种鸟叫声的怪鸟—飞鸟记(3)

《百舌鸟二首》—唐.无则

千愁万恨过花时,似向春风怨别离。若使众禽俱解语,一生怀抱有谁知。

唐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在众多璀璨的唐诗中,有不少融入飞鸟的元素。诗人或以鸟怡景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或是以飞鸟自比抒发伟大的志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又或是借飞鸟象征心中的所想:”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总之,飞鸟飞翔在古人的精神世界里,为他们带去精神的寄托,生活的乐趣。可见人与自然界的一早一木,一鸟一兽,是密不可分的朋友。以上古诗里面的百舌鸟就是今天的乌鸫鸟,也是瑞典的国鸟,古人之所以称它为百舌鸟,显然是因为它“能言善辩”,是个歌唱的高手。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位森林歌王吧.......


乌鸫,又叫黑鸫是鸟纲、鸫科的鸟类。体重55-126克,体长210-296毫米;雄性的乌鸫除了黄色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虹膜褐色,鸟喙橙黄色或黄色,脚黑色。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海拔高度从数百米到4500米左右均可遇见,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乌鸫是瑞典国鸟。


可模仿多种鸟叫声的怪鸟—飞鸟记(3)

哇,好像有吃的


可模仿多种鸟叫声的怪鸟—飞鸟记(3)

找呀找


可模仿多种鸟叫声的怪鸟—飞鸟记(3)

好美味呀


可模仿多种鸟叫声的怪鸟—飞鸟记(3)

其实俺的特长不是耍酷,而是唱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