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褚晨光《古城记忆》


一件往事一段情

师道强

晨光的《古城记忆》系列,记录了他在少年时,用纯真的目光看古城世界,因而看到什么都新奇。包括他亲身经历的故事,更像一个个美丽的童话。

首先他对古城商业街讲得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清清楚楚,如历历在目:"从中阳楼到楼门起,各种各样的商业经营应有尽有,基本保证了百姓所需。每个月还有农历初五、十五、二十五的三个集会,吸引了周边各个乡镇的农民,人如潮涌地走进这条千年不衰的商业街。"

接着,他像导游一样,一步一步地向人们介绍这条街上的每个具体商店:“从楼门开始,西边第一家商店是一个烟酒糖果门市,有几个年龄比较大的职工守着。走不了几步,斜对面就是废品收购站,再往前到南门口有三家供销社的门市,(两家是生产资料门市,以农机具为主,只有一家是生活用品)有国营小吃部,有两个交电门市,有杂一门市,有副食品加工厂,有饮食服务公司,有照相馆。南门东西有两大市场,西市场已经成为旧城零售公司和旧城供销社的办公场所。东市场里面也没有什么,只有外围是蔬菜门市、水果门市和肉食门市。对边有鞋帽社,五金厂。

有特殊印象的是南门国营饭店,这里是百姓凭粮票买馒头、蜜酥的地方。路东就是占地面积比较多的邮电局了………

其实,无论什么体裁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梁镇川先生曾写过一篇短文,题目叫《情感是文学艺术的生命》。文中道,“我很欣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情往以赠,兴来如答’这八个字了。首先你必须‘情往以赠’,就是你必须对大自然的景象,赠给无限热爱的情感,要对大自然有强烈的审美情趣。只有你先赠予景象无限的‘情’,景象才能回答你无限的‘兴’。这个兴,就是你审美得来的回答、回报,也即是你流之于笔端的美文。”

晨光的《古城记忆》这个系列,是用情所作的,因而字字句句离不开这个情字。在这点上,与梁镇川先生的孝义美食系列的文风,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可说是晨光学习借鉴了梁老师的文风,走出了自已创作的新路子,让人可敬可贺,希望一直走下去,使古城系列文章更加充实、完善,在孝义文坛的历史上留下一笔重彩!

2020.03.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