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複製“中國製造”經濟奇蹟,雄心勃勃的東南亞到底還缺什麼?

靜夜史


這個問題解決的關鍵就是一句話:你以為世界工廠真是“你出錢,我出勞動力,誰的勞動力價格便宜選誰”這麼簡單的關係嗎?




答案顯然不是的。

世界上的國家有很多,人口大國也不少,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很多,但只有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實現了自身的工業化,其餘的國家,譬如說人口同樣上億甚至幾億的印度、墨西哥、巴西、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埃及等等,雖然口中喊著要工業化,卻都連“世界工廠”的邊還沒摸到。

這足以證明一點:世界工廠並不是這麼好當的。製造業強國也不是嘴上喊著振興工業就行的。世界上發達國家有好幾十個,但是,到目前為止,能夠成為“世界工廠”的國家,只有中國這一個。




有些人覺得,世界工廠要求無非是人多、勞動力便宜,那為什麼成為“世界工廠”那麼難?

道理很簡單:

第一:世界工廠需要人多不假,但並不是“是個人就能來幹”,工廠需要的是大量受過初等教育的熟練工人和少量的管理人員。一個沒有讀過書的人目不識丁,不會加減乘除,不懂ABCD,看不懂圖紙,聽不懂指令,其實不能勝任工廠的工作。他們只懂土裡刨食,和牲口其實沒有什麼兩樣。

因此,世界工廠首先就要求這個國家的義務教育普及率接近100%,縱觀世界破億的人口大國裡(不含美國、日本、俄羅斯,下同),除了中國,無人能做到這一點。




以印度為例,印度人口的識字率迄今為止不過是68%,女性識字率到現在不到50%,一半以上的人也就是接受完了初小教育,外商來投資工廠了,這種人怎麼用?

緬甸、泰國、老撾、菲律賓、印尼……這種問題都是存在的。雖然人口眾多,但受教育比例太低,只能老老實實當“人口”,變不成“人手”。

這就尷尬了。

第二,世界工廠還要求這個國家必須有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水、電、鐵路、公路、碼頭、倉儲、碼頭,缺一不可。工廠運行過程突然停水、斷電往往意味著生產失敗、設備報廢甚至有起火、爆炸的危險。另外沒有高等級的鐵路、公路、機場、碼頭把原材料運進來,產品運出去,那生產也無從談起。

因此世界工廠同時就要求這個國家必須水電不斷供,主要工業區處處不斷路,港口碼頭隨時整裝待發。縱觀世界破億人口大國裡,除了中國,亦無人能做到這一點。




還是以印度為例,這個國家還有9000萬人沒有電力供應,一般大城市暑期空調用電都不能保證,一般富裕人家需要自備發電機組,而在一個自詡“皿煮”的國家裡,生活用電好壞關乎著選票,那工廠的生產用電能保證成什麼樣,我們就可以想象了。

第三,不是所有國家的人都像中國人這麼勤奮+隱忍的。

還沒出啥力先要罷工,活還沒做多少先吵著加薪,工作還沒穩定先想著成立工會,外資還沒有引入先考慮勞工法的事情,在中國會覺得這種自廢武功的做法像“何不食肉糜”這樣不可思議,但在外國會屢見不鮮,甚至在西方政客的忽悠之下覺得這是“皿煮一步到位”的優越體現。




第四,中國官僚體制的效率之高,舉世聞名。

很多人可能對某些官僚“貪汙腐敗”、“吃拿卡要”,頗有微詞。但是實際上走出國門一看會明白“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國工作效率之高,貫徹力度之強,不僅一般發展中國家沒得比,很多發達國家都辦不到。

“辦事效率是另一回事”“拿了紅包要辦事”的思維,是不成文的潛規則。譬如修一條鐵路,西方國家議會還在為預算、規劃爭吵不休的時候,中國的同樣長度的鐵路可能都竣工通車了。




還有我國的治安,警察執行、破案時候的強力程度……跟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乃至中東國家比比,別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還是以印度為例,修建一個項目,僅僅批地、拆遷可能就要幾年、十幾年……這時候外商恐怕早就“用腳投票”“逃奔中國”了。這時候雖然表面上釘子戶贏了,但輸掉的是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未來。

所以,縱觀世界國家,雖然人口大國、窮國一把抓,但是要成為世界工廠,實際上有個前提就是“萬事俱備、只欠投資”。




很明顯,世界上絕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甚至很多當年人均GDP比我們都高很多的國家,如巴西、墨西哥、土耳其……都做不到基礎設施先行,教育先行。

別看這些國家曾經動輒過萬美金的人均GDP,但是依然文盲遍地、到處都是貧民窟,水電通訊交通也都是斷斷續續……換言之,它們無法像中國那樣,提供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世界工廠”的重擔,也就沒有辦法落到它們的身上。




具有和幾十年前中國國情相似的國家,萬事俱備,只欠投資的,其實只有越南一個。然而越南體量極小,也就是中國一個省的水平,不可能承接中國轉移出去的所有產能,不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所以,越南儘管將來可能發展不錯,卻成不了“世界工廠”。這是毋庸置疑的,

至於很多人說的印度三鍋,儘管三鍋不屬於東南亞,還是要說一下,印度雖然這幾年發展猛,但是發展猛無非是因為基數太低起點太差,怎麼折騰都能發展。然而印度根本沒有做好工業化的準備,拉動印度發展的也不是工業。對於三鍋來說,成為“世界工廠”是不太可能的。




照這個勢頭下去,過幾年妥妥的中等收入陷阱等著三鍋往裡跳,在印度人均GDP發展到我們現在的情況之前,是大概率要撞牆剎車的。

不信走著瞧。


Magic6981045


中國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進行了經濟改革開放,就是這次轉折點讓我們的經濟騰飛,在短短四十年的時間裡面,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東南亞有一個國家也進行了改革開放,他們的開放時間比我們晚了十年的時間,但是經濟上面的變化卻是比較小的,這個國家就是跟我們有邊境衝突的越南,越南可以說是東南亞里面比較強的國家了,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發展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但是越南的經濟發展跟我們的速度相比較,那隻能是越南跟我們不在一個檔次上面,越南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步伐沒辦法跟我們比,東南亞各國裡面越南其實算是老大的,但是還發展成為這個樣子,而且西方國家對越南的投資並不少,只是經濟增長和效益遠做不到像我們國內的樣子 ,可以說越南可以代表了整個東南亞的經濟。

越南跟其他東南亞國家比較,越南強上不少,但是遠沒有辦法跟我們做比較,越南作為東南亞經濟的代表,許多的方面都學習中國,但是卻做不到中國的效果,越南只能算是一個初級模仿者,跟正款相比,真的差得太多了,發展三十年其實已經不短了,但是卻看不到能做得像我們這種效果的,原因並不是方式和政策不對,而是問題出在了勞動力上面。

中國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勤勞的,任何苦我們都能吃,就是這種堅毅的精神決定了我們能夠創造奇蹟,勤勞是我們擁有的最大的優勢,這也是其他國家比不了的,為什麼其他國家沒辦法複製我們的奇蹟,其實問題就出在這上面,他們在對待工作勞動,吃苦耐勞方面沒辦法跟我們相比,這不是什麼人口基數的問題,而是做事態度的問題。

並不是說你有雄心就能做到創造奇蹟,想要創造奇蹟不只是需要機遇,還需要正確的方向引導,最重要還是如何去付出這份努力,我們之所以能夠創造奇蹟,原因不只是良好的機遇和正確的方向,還有就是怎麼去抓住這個機遇,如何去做到抓住機遇後用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目標,這是需要付出別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的結果,東南亞各國就是沒有這份韌性,所以永遠做不到像我們這樣的奇蹟,當然東南亞也有我們羨慕的東西,這些東西對普通工作者來說才是最需要的,只是我們真的沒有。


無法超越的足跡


你有中國前三十年的經濟,科技,國防,農業等基礎嗎?沒有這些是難以複製的


野狼1847209


中國是五六十年代幹出來工農聯合基礎做好了,做什麼卻能水到渠成的!


詩意178


感謝毛主席那一代領導人,高瞻遠矚,運籌帷幄,打破美帝國主義的重重封鎖,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完整的工業體系,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象75650


正如財務狀況看負債,工業水平則要看配套。東南亞走的是西方刻意設定的“比較優勢”經濟模式,產業單一分散不配套,各資本利益集團與政府、民眾有各自利益的小算盤,相互掣肘。而中國有毛主席時代打下全配套產業鏈+社會主義大協作機制,所謂“經濟奇蹟”實則必然結果,這也是我們敢於說“時間在中國這一邊”的底氣所在!


用戶唐吉珂德666


中國經濟體制有重工業優勢,也就是生產力基礎,重工業這個佈局要求有技術,有學校,有基礎電力,交通,而這個中國工業佈局都有了,所以當西方民用產品進入後,中國工業技術吸收轉化很成功。得益於毛澤東思想政策,中國是世界最善於利用民族力量的政治經濟體系,所以有世界上最多微型,鄉鎮企業,也就是世界上最高產中產階級力量。


明天145801721


中國所取得的經濟快速發展,其根本原因在於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從根本上解決了土地國有化,同時統一規劃和建立了自己的工業體系,建立了義務教育,最主要是培養一代有知識,有文化,團結,愛國,具有奉獻精神的有為青年,建立了高度統一,執行力極強的政府機構,為後來集中力量辦大事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所以說毛澤東思想無論是過去,現在乃至將來都是指引我們前進方向的理論基礎,“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吸取精華,取其糟粕”。“洋為中用”。“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動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人民萬歲”!所以,無論任何國家有著像中國近代飽受列強的欺凌,有著一批又一批有信仰,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前赴後繼,趕走侵略者,推翻腐朽的政府,在內外交困的時期建立了新政權,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逐步建立了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形態,不受外界的干擾和破壞,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意願發展,這才是我國有現在成就的根本所在。


恆蜂


首先,東南亞不是一個整體。按照一般的地理界定一共有11個國家。中南半島上的國家一共有5個,分別是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和緬甸。島國一共有6個。分別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文萊和東帝汶。雖然現在有一個東盟組織,但實際上並沒有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整合,其一體化水準受制於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層次較低的限制,始終處於較低水準。拿東南亞作為一個整體和中國進行比較,其實並不合適。

而東南亞又是全世界各地區當中內部文化差異最大的一個區域。東南亞這個區域本身就不是因為文化原因而歸類在一起的,實際上是因為西方殖民者的原因才被強行的整合在一起。中南半島上的5個國家,在歷史上普遍既受中國文化影響又受印度文化影響。在宗教信仰上,除越南以外,普遍信仰南傳佛教,越南受中國影響主要信仰大乘佛教。

而6個島國,在歷史上是多種文化入侵,勢力極為複雜交錯的地區。菲律賓在歷史上先後被西班牙和美國殖民,因此就形成了既受西班牙影響,又受美國影響的特殊殖民地文化。從宗教信仰上看菲律賓是天主教國家,但是國內又普遍使用英語。印尼,馬來西亞和文萊都是穆斯林國家。新加坡推行信仰自由,實際上有意壓制穆斯林勢力。東帝汶又是一個天主教國家,歷史上是葡萄牙殖民地,所以通用帶有濃厚當地色彩的葡萄牙語。也就是說世界三大宗教,在該地區都有很大的影響力。世界三大文化,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對東南亞地區都有深厚的影響。

從人種上看,除了當地的土著居民以外,東南亞國家很多還有大量來自中國的移民後裔,印度裔移民在某些東南亞國家比例也不低。因此東南亞這一地區的一個典型特點就是文化宗教人種上面,高度多元化雜揉化。

其次,東南亞國家除了少部分國家以外,幾乎沒有什麼野心可言。在中南半島上,可能越南的野心比較大。越南現在通過歷史上的原因,深度介入老撾的社會政治。但是越南和其他三個國家的關係並不好。綜合實力上看,越南也不見得比泰國有優勢。而且越南始終面臨著中國對它的壓制,很難在東南亞做大。雖然有野心,但畢竟能力不足,還有一個強大的鄰居壓制,長期來看,成不了氣候。

6個島國之中綜合水準最高的是新加坡,但畢竟國小人少,綜合國力其實並不如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這樣的國家。對於它來說能夠保障自身的安全就已經不錯了,野心實在太奢侈了。印尼雖然發展水準較差,但畢竟人口和領土在這6個島國之中,都具有顯著優勢。野心還是比較大的。另外印尼也是穆斯林國家當中人口最多的,是世界人口十大國家之一。所以印尼除了在東南亞地區有野心之外,對於穆斯林事物也有野心。不過,由於其綜合實力要比馬來西亞差一些,有野心也很難做大。穆斯林世界也很講究血統,非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往往被歧視。印尼的人口以馬來人為主。不受阿拉伯國家,比如沙特阿拉伯和埃及認可。在穆斯林世界的發言權其實也不高。

再次,中國模式是不可模仿的。原因有三點。一,像中國這麼大人口和領土面積體量的國家,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學習。二,中國的文化底蘊之深厚在全世界無出其右,並且早就已經實現了整個大國家內部的統一協同,這是東南亞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做到。三,中國從晚清以來,經過百年的革命歷程實現了整個社會的全面變革。這為中國經濟在解放以後的轉型調整以及改革開放後的騰飛奠定了充分的政治基礎。

東南亞國家根本不具備前兩條。東南亞國家絕大部分在近代的時候都是西方殖民地,二戰以後憑藉著特殊的歷史契機獲得獨立,大部分沒有經過徹底的社會革命,傳統社會的殘餘非常深厚,對於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是極大的。所以第3條也不具備。

那麼很多人吹捧的越南,能否複製中國的成功?

實事求是的說,越南一直在模仿中國,但不可能超越中國。越南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相比,在第3條方面做得還相對不錯。但光做好一條是不夠的,前兩條先天性的差異就決定了越南不能複製中國的成功。

另外再說一點,由於越南內部權力機制不是太穩定,再加上國力弱小,所以越南在面對西方國家的時候,並不能很好的維護自身利益。前一段時間,有新聞報道說越南準備放棄以國有經濟為主的模式換取西方國家在貿易方面的優惠。這件事情實際上反映了越南在對外經濟談判時候沒有地位,不得不接受西方的苛刻條件。不難預測,由於越南經濟相對弱小,很容易被外部因素傳導,當越南經濟處於衰弱週期的時候,西方資本將以較低的成本獲取越南的國有資產。越南革新開放的成果,很有可能像97年金融風暴中的泰國和馬來西亞一樣被西方資本收割。

最後,東南亞國家只有新加坡成功的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躍入發達國家行列。馬來西亞和泰國在達到中等收入之後,經濟發展長期停滯。越南雖然發展較快,但因起點較低,在後續的發展當中,前景還不見得很好。就東南亞的整體發展局勢來看,是人類多種宗教和文化以及人種的十字路口,這樣的地區很難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大國,主要是因為碎片化非常嚴重。


用戶4325101516


一個完整的工業製造基礎門類齊全的製造業體系。凡世界上需要的東西中國就能造得出來。這得感謝建國初期以毛澤東主席為核心的那一代領導人與奮鬥在各條戰線上的專家、工程師以及廣大的工人階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