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滿清貴族出身,資歷可評元帥,44歲去世,毛主席親寫輓聯盛讚

1932年1月,關嚮應從上海中央特科來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擔任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員、軍委分會主席和紅3軍政委,開始了和賀龍的合作,一直合作到抗戰勝利後。

關嚮應在黨內的地位很高,1928年在黨的六大上,他就被選為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隨後又成了中央政治局委員。

初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時,關嚮應也很左。當時湘鄂西中央分局書記夏曦熱衷於肅反,先後搞了四次,殺得由賀龍擔任軍長、關嚮應擔任政委的紅3軍15000人減員到4000人,整個蘇區只剩3個半黨員。三個黨員是關嚮應、賀龍和夏曦自己,半個黨員是盧冬生(因盧只是中央派的交通員,只能算半個黨員)。

他是滿清貴族出身,資歷可評元帥,44歲去世,毛主席親寫輓聯盛讚

關嚮應

湘鄂西中央分局有三名成員,夏曦、關嚮應、賀龍。賀龍後來回憶說,當時分局委員表決,總是他的一票對夏曦、關嚮應的兩票,結果誰也保不住,多少優秀將領與幹部人頭落地!

血的教訓讓關嚮應逐漸認識到,賀龍是對的!他與賀龍的關係越來越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34年10月,中央任命任弼時、賀龍、關嚮應三人統一指揮紅二、六軍團,夏曦被免職。

關嚮應與任弼時、賀龍一起領導紅二、紅六軍團進行了紅軍長征。

紅二、紅六軍團、紅32軍組建成紅二方面軍後,關嚮應任副政委。紅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關嚮應曾同張國燾的分裂活動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1936年冬,關嚮應又任紅二方面軍總政委,成為了紅軍三大方面軍的主要領導之一,在軍中的位置很高了。

他是滿清貴族出身,資歷可評元帥,44歲去世,毛主席親寫輓聯盛讚

賀龍與任弼時、關嚮應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關嚮應任八路軍120師政委,與師長賀龍等一起率部東渡黃河,創建了晉綏地區抗日根據地。關嚮應參與指揮了著名的雁門關伏擊戰,後又參與指揮了齊會、陳莊等戰鬥,取得首次在平原作戰殲滅日軍一個大隊的勝利,並先後粉碎了日偽軍的多次"圍攻"。

1940年11月,關嚮應任晉西北軍區政委,1942年秋任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書記,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同年擔任晉綏野戰軍政委。

長期艱苦的革命鬥爭,使關嚮應積勞成疾。1946年7月21日,因病醫治無效病逝於延安,年僅44歲。 他在彌留之際遺囑全黨:“我謹向黨的領袖、黨的七次代表大會,謹向同志們緊握告別之手,切望全黨同志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奮鬥前進,全黨全軍要緊密地團結在毛澤東同志領導的黨中央周圍,相信我們的革命事業一定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賀龍在關嚮應的追悼會上泣不成聲,任弼時在致悼詞中說:“關嚮應同志對於建黨建軍有很大的功績,當湘鄂西紅軍在國民黨反動派‘圍剿’下,被迫退出時,由於他和賀龍同志的正確領導,得以保存了紅軍的實力。在抗日中一二○師的發展和晉綏解放區的創立,也是他的功勞……”

毛主席親筆寫下了“忠心耿耿,為黨為國,嚮應同志不死”的輓詞。

他是滿清貴族出身,資歷可評元帥,44歲去世,毛主席親寫輓聯盛讚

關嚮應是遼寧金縣(今大連市金州區)人,生於1902年,滿族人,為鑲白旗長白山瓜爾佳氏。

瓜爾佳氏歷來被稱作"滿族第一氏族",被排在清朝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首位,是滿族八大貴族姓氏之一。因崇拜關雲長,這個姓氏的人近百年來改姓關了。如今演藝界的關之琳、關曉彤,祖上就是姓瓜爾佳氏的。

關嚮應的婚姻很不幸。他的第一任妻子是莫斯科留學生的同學秦曼雲,1927年6月,兩人在莫斯科結為夫妻。秦曼雲出生于山東濟南一個漸趨沒落的書香世家(祖籍浙江紹興),比關嚮應小6歲。1932年關嚮應被派往湘鄂西蘇區與賀龍並肩戰鬥時,兩人就此分道揚鑣。

1934年6月,在上海中央分局工作的秦曼雲被捕,很快叛變了,投向了國民黨。她是我黨歷史上的著名女叛徒之一,她的叛變給黨的事業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秦曼雲和關嚮應有一個兒子,這也是關嚮應唯一的孩子。但不幸的是,這個孩子在當時的戰亂年代搞丟了,至今不知所蹤。

他是滿清貴族出身,資歷可評元帥,44歲去世,毛主席親寫輓聯盛讚

秦曼雲與關嚮應合影

後來秦曼雲與第二任丈夫、同為大叛徒的盛忠亮(曾任我黨上海中央局書記)去了臺灣,最後定居在美國,成了富人。秦曼雲晚年還多次回國,曾以愛國華僑的身份參加過國慶觀禮。

她去延安參觀了已故丈夫關嚮應的故居,並瞻仰了關嚮應的陵墓。

當時負責接待秦曼雲的是時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書記的王鶴壽,陶鑄的女兒陶斯亮在《我與乾爸爸王鶴壽》一文中曾這樣描述過秦曼雲:雖然已70高齡,依然化著濃妝,上著鮮豔綢衫,下穿綠喇叭褲,尖尖的高跟鞋、佩戴著項鍊和耳環。她闡述了當年叛變的經過,但是她極力為自己的變節行為開脫,她對關嚮應的死表示難過。她還表示,為了祖國的統一大業,願意為共產黨盡力效勞。最後,她以同情的口吻問:"這幾年來,你受苦了吧?"乾爸始終神態自若地靠在沙發上,搖著一柄紙摺扇,聽到這話,坦然地一笑:"這是我們黨內自己的事情,算不了什麼!"一句話,說得老太太頓時無言以對。王鶴壽曾先後6次被捕入獄,60年代他被批鬥573場,關押近十年。受盡肉體的折磨和精神的凌辱,但他的信仰從未動搖過,我想這才是一個共產黨員堅貞不屈的氣節。

不得不說,陶斯亮的文筆很好。

關嚮應的第二任妻子是馬丹,於1938年9月結婚。馬丹是四川瀘州合江縣人,比關嚮應小17歲,結婚時她已是我黨很乾練的一名女幹部了。

兩人聚少離多。馬丹後來回憶說,“我和關嚮應結婚8年,共同生活的日子還不到一年……”

馬丹是川妹子,直來直去,性格太革命。當丈夫關嚮應生病去延安治療,正需要她前去照料時,她卻說:我是來革命的,不是來照顧病人的。這個歷史細節,後被著名作家老鬼寫進了《母親楊沫》一書,應可信。

關嚮應犧牲後的1949年底,馬丹隨同第一批南下幹部奔赴廣州,曾任廣東省民政廳辦公室主任、省旅遊局副局長。晚年她在《悼念關嚮應同志九十冥壽》一詩中,深情地寫道:“九十流年半在陰,分飛勞燕痛離林。一生奉獻樂忘己,八載救亡報國憂。理想於今初實現,音容永在萬民心。中華此日創新貌,欲慰英靈何處尋。”

人間的很多感情,逝去的時候才倍覺珍貴。

他是滿清貴族出身,資歷可評元帥,44歲去世,毛主席親寫輓聯盛讚

關嚮應在我黨早期就是中央政治局委員,紅軍時期最高職務是紅二方面軍總政委,抗戰開始就是八路軍三個主力師之一的師政委,若活到1955年授銜時,這樣的資歷是能評上開國元帥的。可惜,天不假年,去世得太早了。(劉繼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