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公摊面积不合理?究竟该不该取消?看官媒怎么说!

可能大家有所不知,关于房子面积有多大的问题,其实有2种答案。第一种也是我们经常第一反应想到的标注面积,但事实上,建筑物不仅有标注面积,还有实用面积,且标注面积正是实用面积和公摊面积之和。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住的地方叫实用面积,至于公摊面积,要说没用也不准确,毕竟,想买房就必须得接受公摊面积。

历史悠久的公摊面积不合理?究竟该不该取消?看官媒怎么说!

何为公摊面积?

公摊建筑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历史悠久的公摊面积不合理?究竟该不该取消?看官媒怎么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呼吁取消公摊面积,尤其是在房地产税引入后。随着公众舆论声音越来越高,未来取消公摊面积这一概念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何为“取消”公摊面积?

实际上,我们口中常说的“取消”公摊面积只是一种口头声明,并不是让公摊面积彻底消失,而是更加规范化。毕竟,对于刚需族而言,公摊面积越大,便意味着实用面积越小,但又依旧被纳入物业成本,明显不划算。

历史悠久的公摊面积不合理?究竟该不该取消?看官媒怎么说!

谁引入了公摊面积?

据资料显示,1958年,李嘉诚进入香港房地产市场,采用分户销售的方式。随后,分户销售即公摊面积开始逐渐在香港蔓延。

虽然,公摊面积并非李嘉诚发明,但他却在后来的推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公摊面积在中国内地越来远大,甚至有些100平方米的房子,公摊面积高达40平方米。

历史悠久的公摊面积不合理?究竟该不该取消?看官媒怎么说!

为什么大家都反感公摊面积大小?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第一次谈论公摊面积了,且这种情况每年都会发生。简单来说,公摊面积越大,买方损失越大。此前,很多炒房客并不关心实际面积,毕竟不管怎样,只要房价上涨,也变意味着自己的公摊面积也会上涨。而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买房子是为了居住,因此,在面对共享区域时,对公摊面积持反对意见纯属正常。

历史悠久的公摊面积不合理?究竟该不该取消?看官媒怎么说!

公摊面积是否合理?

多年来,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公摊面积合理,甚至越大越好。对他们而言,公摊面积就像卖西瓜的人,而公摊面积正是西瓜皮。所以,对于房屋出售,公摊面积的存在当属合理,不应该被取消。

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公摊面积简直就是浪费钱!如今,房地产市场上高层建筑公用面积约20-30平方米,以北京5万/平方米房价来计算的话,一套房则需要多付150万元。而且,未来费用只会更多,例如物业费、取暖费等费用,均由住户承担。此外,就连新华社都曾指出,公摊面积的规模会增加购房者们的物业成本、供暖成本和其他一切成本。

历史悠久的公摊面积不合理?究竟该不该取消?看官媒怎么说!

公摊面积该不该取消?

曾经,新华社面对市场的担忧这样回答:公摊面积伤人,矛盾需要化解。事实上,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其非理性所引发的利益纠纷,为了追求利润,开发商设计公摊面积,由买方承担该区域的所有费用。

另外,据官方媒体报道,公摊面积虽然历史悠久,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如今,中国总建筑面积包括买方评估的总建筑面积,不符合国际规范,被买方批评。尤其是随着我国商品房市场的逐步完善,精装房也相继推出,市场规范的完善使得普通社区越来越不适合居住。

历史悠久的公摊面积不合理?究竟该不该取消?看官媒怎么说!

消除公摊面积,利大于弊

对于取消公摊面积的问题,不管是哪种角度,都是利大于弊。毕竟,只有顺应民意,才能促进发展,买房才能变得更容易。但也有一个问题:一旦公摊面积被取消后,老买家需要做些什么?毕竟,他们的房子已经买了很久了,且一直以来,公摊面积的费用都是他们自己承担,公摊面积取消后,费用会退给他们吗?若是不退,会有人放弃吗?

或许,以上问题会是公摊面积被“取消”道路上的最后一个问题,一旦这些问题被完美解决,想必消除公摊面积指日可待。对此,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