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这副作品,被喻为“1918年西班牙流感最悲伤的全家福”


导读:“席勒是100年前的奥地利画家。这幅画原先构图只有他和妻子,得知妻子怀孕后,画里加上了还没出生的孩子,作品叫做《家庭》。1918年席勒全家染上了西班牙流感,怀孕的老婆在10月28日过世,而席勒在3天后也离世,年仅28岁,留下这幅最悲伤全家福,见证了百年前那一场大瘟疫的无情。”


这是今天在新浪微博看到的一段推荐语,为此特别与大家分享以下文章。文中有大量席勒作品与创作分析,也有他的传奇一生。却非严肃评论与传记式写作,可以当故事来读,去了解这位生前放荡不羁,又英年早逝的艺术家。


——米诺Mino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艺术的色情若够艺术,就非不道德。

只有观者以不道德的看法看时,才变成不道德。


——埃贡·席勒


故事背景:


1918年3月4日一处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发生流感,接着中国、西班牙、英国等除澳洲以外的各大洲都发生了流感。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但到了1918年秋季则在全球大量爆发,至1920年春季,在全世界造成约10亿人感染,大约死亡5000万~1亿人。其名字来源,当时西班牙有800万人感染了流感,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在西班牙能够公开讨论此事,而在英国不能够公开讨论,因为怕影响士气,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埃贡·席勒

Egon Schiele

1890.6.12~1918.10.31

奥地利绘画巨子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师承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

20世纪初期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Four trees


受弗洛伊德、巴尔等的思想影响

作品特色是表现力强烈

描绘扭曲的人物和肢体

主题多是自画像和肖像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Reclining Woman with Blond Hair


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

痛苦、无助、不解

神经质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

营造诡异而激烈的画面令人震撼

体现出一战前人们在意识末日降至时

对自身的不惑与痛苦的挣扎情感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埃贡·席勒

在短暂的生命中处处显示出着

桀骜不逊和对绘画成规的反抗

他用自己敏锐的直觉

真实地揭露人性本质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Composition with Three Male Nudes


像一个艺术“殉道者”一样

饱尝苦难和嘲讽

以独特的艺术光辉照亮欧洲艺坛

成为杰出的现代表现主义画家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Zwei Freundinnen (Two Friends)


20世纪初期维也纳

奥匈帝国濒临衰微

浓郁的末世氛围环绕

艺术上出现

对死亡和“美丽尸体”的病态追求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The Artist’s Sister, Melanie


正是席勒生活的时代

表现了那个时代人的心理和情感

描绘的人物和景物都处在惊恐不安状态

生的欲望和死的威胁交织

始终笼罩着他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神圣家族 The Holy Family


笔下的人物形体瘦长

冷峻刚直的线条令人震颤

对人物表情动作的夸张刻画

着意描绘人物神经质的情绪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House with Shingles


绘画风格


装饰性趣味

线条装饰

1911年创作人物画《黑发的裸体女孩》

最重要的装饰效果是运用线条绘制人体

画作将情色的吸引力和厌恶感结合起来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eated female nude with elbows propped, 1914.


1917年创作的一幅风景画《干洗房》

用棱角的线条去突出和表现自己的意图

画面中质感柔软的衣物和天空柔软的云

流畅弯曲的线条勾勒出随风飘荡的衣服

排列有序的房屋以及远山白云

具有明显的装饰意味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House with Drying Laundry,1917


色彩装饰


席勒作品中色彩丰富多变

充满了对比强烈的节奏感

但色调却极为统一

作品中很多色彩都是非自然的

是由画家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

《干洗房》画面中装饰意味很强

带着儿童画那种无拘无束的色彩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里雅斯特港 Harbor of Trieste


而这种场景只出现在童话世界中

物象以红灰、橙灰和绿灰色组成

红灰的瓦片又穿插着绿灰和橙灰

白灰的墙上呈现出蓝灰和橙灰色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The Bridge


画家根据自己主观印象再加工

体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创造力

整幅画作单纯而又富有变化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游行 Procession


线条和色彩的微妙处理

营造出和谐舒适的氛围

透露出浓重装饰性趣味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House on a River (Old House I) 1915


平涂绘制


笔触富有韵律的起伏

保持动感韵律又不失去画面和谐

1910 年席勒绘制的《山丘景色》

大片田野采用平涂的方式

变化多端的笔触

物象更生动趣味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Field Landscape (Kreuzberg near Krumau) 1910


风景画《克鲁默景色》

红、绿、黑

色彩平涂的薄与厚

色块面积的大小对比

丰富多变的笔触

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反映出画家内心澎湃的艺术创作激情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Landscape at Krumau,1916


放纵肆意


席勒的画作

夸张的造型

大胆放纵的线条

极富个性的色彩

成为他显著的绘画特征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席勒用富有激情的线条

破碎生冷的色块

生涩的笔触对物象进行夸张

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造型上,席勒独具特色

席勒笔下所塑造的人物

大都用直线型简洁造型

修长、夸张、收缩、起伏感强烈的形体

或将人物服饰进行变形处理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tanding Male Nude


夸张刻画服饰的图案和色彩

使作品获得强烈的对比效果

主观有意的构成促使

席勒艺术独特面貌的形成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1910年席勒的《自画像》

人物的造型夸张

身体脱臼和弯曲

手指强直地伸开

上肢剧烈绞拧着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eated Male Nude


身体上没有多余血肉和曲线

只留下神经质的线条和筋骨

肌肉及带有棱角的几何结构

仿佛诉说内心的

郁闷彷徨和对现实诸多不满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在线条方面

席勒的素描人体

主观地用线条强调形体骨感

表现人体上起伏的结构

用极近立体解构主义形式捕捉形体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Man and Woman


1917年的《拥抱》

线条的运用达到了极致

一对恋人紧密拥抱着躺在那里

人物线条流畅,构图动感

集中突显了人物起伏的几何形体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The Embrace,1917


色彩运用方面

色彩以深色和暖色为主

运用小面积的补色对比

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给人以不安与苦闷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City on the Blue River


用强烈的红、黄、黑等

色彩进行大面积的平涂

发挥色彩内在的张力和精神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Death and the Maiden,1915


《死神和少女》

画面中心少女紧紧地搂抱住死神

少女红黄相间的连衣裙

与死神黑褐色的衣服

呈现热烈与宁静的对比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红衣主教和修女(爱抚) Cardinal and Nun (Caress)


凹凸不平的笔触

赭、红、黄等色调的突现

使暖色调画面感觉不到温暖安宁

只有一丝丝淡漠的伤感

预示着

少女即将被死神带走的情景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Jüngling


死亡笼罩的童年


1890


1890年6月12日,生于奥地利图伦,他的父亲,阿道夫·席勒是任职于奥地利国家铁路局的火车站站长。他的母亲,玛莉·席勒,则是来自波希米亚的捷克克鲁姆洛夫。父亲为这个家庭提供着优越的中产阶级生活,同样沉溺于当时中产阶级普遍的糜烂状态。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emi-nude in Black Stockings and Red Garte


他的父亲在婚前就患有梅毒,婚后的三个男孩相继夭折,席勒是家中的第四子,唯一的姐姐也在席勒3岁时去世。小时候,席勒曾去由克洛斯特新堡修道院所开设的学校,当时他的美术老师K。L。史特劳区就已发现他的艺术天份,并支持他朝艺术界继续发展。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席勒15岁时,父亲死于梅毒,他的舅舅奥尔成为他的监护人;奥尔对席勒不愿接受高等教育感到难过,但他也认同席勒对艺术的热情的天赋。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自画像 Self-portrait


死亡对于席勒来说从来都不陌生,但父亲的死对他打击很大,席勒很长时间都幻想父亲还在身边,常常与之交谈。他与母亲的关系也渐渐淡漠,因为他认为母亲对死去的父亲缺乏应有的思念和缅怀。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River Landscape


死亡成为他后来画作中常常表达的意味。席勒从小性格冷僻、不合群,他在中学时的手稿中写道:“我那些差劲的老师都是我的敌人,他们和其他人都不了解我。”


1905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有阳台的房子 House with a veranda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从绘画教室看美国 View from the Drawing Classroom, Klosterneuburg


万物都是活的行尸走肉


席勒的父亲对儿子的绘画天分并不看好,他希望儿子进政府机构工作,富足而稳定。小时候,席勒曾去由克洛斯特新堡修道院所开设的学校,他的美术老师发现他的艺术天分,支持他朝艺术界继续发展。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1906


1906年16岁的席勒向维也纳艺术工商学校(Kunstgewerbeschule in Vienna)提出入学申请并通过。他在那里就读不到一年,就由学校的多位教职员推荐到维也纳当代艺术学院就学,学习油画和素描。


席勒在从维也纳分离派领导人、装饰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指导下学习,在线条和构图上得益于他的优雅的装饰手法。后来他结识了科柯施卡。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池塘中的树 Trees Mirrored in a Pond


他的画最初受学院派和印象派影响,打下了造型基础。受克里姆特和科柯施卡之后,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这表明他受到新艺术派——青年风格阿拉伯式图案的强烈影响。如果说克里姆特的艺术是从象征主义走向表现主义,而席勒则已走进纯粹的表现主义天地。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Burg Kreuzenstein am Morgen


席勒向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寻求指导。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购买席勒的画作,或是用自己的作品和席勒交换,还帮席勒安排模特,为席勒引介买主。甚至还带席勒加入维也纳工坊(Wiener Werkstätte)一个与维也纳分离派有关的艺术家团体。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1907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划船 Boating


1908


1908年,席勒在克洛斯特新堡举办了第一场展览。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母亲和儿童 Mother and Child (Madonna)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House Between Trees I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Kneeling Young Man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水上的航行船 Sailing Boat with Reflection in the Water


1909


1909年,在完成第三年的学业后,席勒离开学校,并与其他对学校不满意的学生创办名叫“Neukunstgruppe”(新艺术组织)的团体。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Autumn Tree with Fuchsias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Portrait of the Composer Arthur Lowenstein


克林姆于1909年在维也纳举办的“Kunstschau”展览中曾邀请席勒参展。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Portrait of the Painter Anton Peschka


席勒在那里看到了爱德华·蒙克、让·图洛普与文生·梵高等人的作品。


从保守的学院解放出来后,席勒开始接触到人体与性欲的题材。同时,许多人注意到席勒的作品中那种不安定的情绪。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tanding Girl in a Plaid Garment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画派如火如荼兴起,许多传统的艺术法则被打破。席勒创作后期更加肆无忌惮地挥洒内心的想法。他对人体的描绘呈现几何化的风格,没有细腻的刻画,更多是变形。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死去的母亲 Dead Mother


1910


席勒逐渐摆脱了老师克林姆象征主义的套路,开始从表现主义画派中汲取养分。他惊异于爱德华•蒙克作品中那扭曲的恐惧和惊悚,后期的作品更加注重自身情绪的表达。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Arthur Roessler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Boy with Hand to Face


席勒一生画了100多幅自画像,这些自画像中很多是裸露的身体。弗洛伊德说,露出生殖器或是相关器官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不怕你,我藐视你!这应当也是席勒画作想要表达的意味。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Foxglove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Portrait of Eduard Kosmack, Frontal, with Clasped Hands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Portrait of the Publisher Eduard Kosmack


他会在镜子前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与真实的自己对话。席勒的朋友形容他“少见的英俊,外表一丝不苟,人们甚至不能在他脸上找到一根未刮干净的胡茬。”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City on the Blue River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elf Portrait with Arm Twisting above Head


这位英俊的年轻人最欣赏的一句话却是:万物都是活着的行尸走肉。他的自画像双眼凹陷,表情痛苦,四肢瘦弱,病态毕露。要么是黑色和青绿色,要么是红色或绿色星星点点地分布。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elf Portrait


早期的席勒曾在一位医生朋友的允许下,到医院观察垂死的病人,这些不健康的肤色即来自那些病入膏肓的人。这些自画像可能不像席勒,但又是真正的席勒。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席勒和他的女性模特


由于席勒对女人身体赤裸裸的描绘与表现,他曾被德国艺术百科划为色情艺术家行列。《斜躺的女人》中女模特究竟是谁,研究者简•卡里尔并没有考证出。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Poldi Lodzinsky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tanding Nude with Large Hat (Gertrude Schiele, the Artist’s Sister)


席勒最为研究者熟知的模特是17岁的维拉妮•威利•诺依齐。维拉妮原来是席勒的老师克林姆的模特,很可能也是克林姆的情人。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Male Nude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Totes Mädchen


1911


1911年,席勒与17岁的维拉妮·维拉尼·诺依齐(Valerie Wally Neuzil)相识(维拉尼也称为沃利)。维拉妮与席勒在维也纳同居,并担任他某些知名画作的模特。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Act Two Girls


席勒和维拉妮因不满意维也纳狭小的城市环境,曾搬去捷克克鲁姆洛夫的小城市居住,也就是席勒母亲的家乡。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The Green Stocking


尽管席勒与当地的关系密切,他和维拉妮还是被当地的居民赶了出来;原因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与他们格格不入,尤其是无法容忍席勒雇用数名十几岁的少女担任模特这点。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Composition with Three Male Figures (Self Portrait)


他们随后一起搬到在维也纳西边的小镇纽伦巴赫,并在那边寻找灵感和便宜的工作坊。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Dead City (City on the Blue River)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游行 Procession


席勒不检点的生活方式激怒了当地居民,他的工作坊还成了当地流氓聚集的场所。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A Tree in Late Autumn


20世纪初的维也纳到处是无家可归的游童,他们因家庭贫困而流浪,或者陷入末世帝国发达的色情行业。这些大小不一的女孩,都是席勒从公园或大街上捡来的。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Girl in Black


女孩们终日混迹于席勒工作室,或美或丑,在这里无所事事。席勒豢养她们,借以了解她们的世界,描绘她们的身体。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eated Girl with Bare Torso and Light Blue Skirt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Two Girls on a Fridged Blanket


席勒画中的少女,不同于一般画家笔下那般懵懂羞涩,而是大胆展露了躁动不安的性意识。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Moa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先知(双自画像) Prophets (Double Self Portrait)


由于当地人的激烈反对,席勒和维拉妮随后一起搬到在维也纳西边的小镇纽伦巴赫,并在那边寻找灵感和便宜的工作坊,他的工作坊还成了当地小流氓聚集的场所。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自画像 Self-Portrait with Black Vase and Spread Fingers


画家不检点的生活方式激怒了当地居民,席勒让房东年仅14岁的女儿当自己的裸体模特,最终将自己送上法庭。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elf-Portrait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The Self Seers (Death and Man)


1912


1912年春天,席勒因勾引未成年少女而被逮捕。警方前往工作坊逮捕席勒的同时,也扣押了一百多张被认为是色情物品的画作。席勒在开审之前被收押。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Krumau on the Molde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隐士 Hermits


开庭审理时,席勒诱拐的罪名被判不成立,但由于在幼童可接触的公共场合展示色情图象,席勒被判有罪。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红衣主教和修女(爱抚) Cardinal and Nun (Caress)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Two Friends


在被收押21了天后,席勒被判入狱3天。在狱中席勒绘制了12幅画,描述被关在监狱牢房中的不适与不快。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痛苦 Agony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转换 Conversion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Woman with Black Stockings


1913


由于席勒的离经叛道和惹事生非,很多朋友选择远离他,只有维拉妮每天都去看望被关押的席勒,不允许探视时,她就隔着栏杆给席勒投掷水果和信件。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Fighter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Andacht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盲人 The Blind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Church in Stein on the Danube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Two Kneeling Figures (Parallelogram)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Rote Bluse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tanding Woman in Red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Woman in Black Stockings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Blonder Mädchenhalbakt mit blauem Hemd und blauem Haarband


1914


维拉妮的一往情深没有带给自己幸福,相反是情人无情的抛弃。1914年,席勒决定结婚,但对象却是工作室对面居住的一对姐妹——爱迪丝·汉斯(Edith Harms)与艾德蕾·汉斯(Adéle Harms)。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Wally with a Red Blouse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Woman Undressing


姐妹俩出身一个中产阶级的新教家庭。席勒跟朋友表示说,究竟是姐妹中的哪一个其实无所谓,他想要的就是一段被“裹在家庭这件温暖的蓑衣里……”的婚姻,出身不好的维拉妮无法给予。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Mother and Child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tanding Male Nude with a Red Loincloth


最后,姐姐爱迪丝答应和席勒结婚,条件就是让他断绝和维拉妮的关系,这件事席勒做得并不光明磊落,他甚至秘密给维拉妮写信,希望二人能在度假时偷偷保持情人关系,但被维拉妮断然拒绝。维拉妮后来成为一名战地护士,1917年在野战医院死去。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The Green Stocking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eated Woman with Her Left Hand in Her Hair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elf Portrait as St. Sebastian (poster)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elf Portrait as St. Sebastian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Young Mother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失明的母亲 Blind Mother


席勒与爱迪丝在后者家人的强烈反对下,于1915年6月17日结婚,这天也是席勒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席勒结婚以后,画了很多幅以妻子为模特的画,但她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不愿裸露自己,经常让席勒画上别人的头。


辉煌逝去


1915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席勒的生活和作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15年,婚后第三天席勒就被陆军征召,先服役于布拉格。在军中,他从未被派到前线战斗,而是在战俘营担任守卫,看管俄国的战犯,闲暇之余还可以绘画。也是这段时期,席勒创作出了这幅《斜躺的女人》。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Reclining Woman


这幅作品展现了席勒女性肖像的最常见特点——充满着性爱和情色意味。席勒作品中的女人有着撩人的姿势,大胆展露自己的私处,不断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Levitation


模特的眼睛总是看着画外,似乎在与画外的观众对视。席勒为他的女模特设置了一些特殊的性符号,描画很深的黑色眼影、红色嘴唇、突出的私处。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Lovemaking


画中的女人大多体态消瘦,脸色苍白,上述这些地方却用高光打亮,一切突出的地方都指向明显的性暗示。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Akt


这些作品的色彩以暖色和深色为主,常有小面积的补色对比,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以沉重和不安的感觉。红色、黑色、黄色是他常用的颜色。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Little Girl with Blond Hair in a Red Dress


画中的模特通常并不全裸,而是穿着丝袜鞋子或是上衣,起到分割画面和配色的作用,使模特和画面构成更丰富,如《斜躺的女人》中,女人裸露着下身却穿了件夹克。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Two Girls Lying Entwined


1916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1916 Portrait of an Old Man (Johann Harms)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Portrait of Johann Harms


1917


1917年,他回到维也纳,得以专心从事绘画工作。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Zwei Freundinnen (Two Friends)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Man and Woman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Akt


1918


在此期间他产出大量且成熟的作品,并在1918年时,受邀参加维也纳分离派在维也纳的第49届展览。席勒共有50件作品在主厅展出,他还以《最后的晚餐》为灵感,设计了展览的海报,并把自己的肖像放在中央,取代耶稣的位置。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treet in Krumau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The Family


对面空缺的作为暗示的人物是克里姆特,这幅海报也和之前未完成的作品《朋友》有一定联系。同年,他在苏黎世、布拉格和德累斯顿也举办了展览。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Poster for the Vienna Secession, 49th Exhibition, Die Freunde


1918年秋天,西班牙感冒席卷欧洲,也传染到维也纳。怀有六个月身孕的爱迪丝在10月28日因流感而过世;仅仅三天后,1918年10月31日,席勒也因流感而病逝,年仅28岁。在这最后的三天之中,席勒画了许多爱迪丝的素描,这些也是他最后的作品。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席勒生前遭受了太多的非议和批评,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和反叛的艺术不被当时的世俗所接受,人们用臭名昭著来形容这位色情画者,但其死后,却被艺术界捧为直逼人心灵的伟大艺术家。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Long haired nude, bent over forward, jerk view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tanding Nude from behind


如今,维也纳的利奥波德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席勒作品最多的地方。这家曾经历债务危机的私人博物馆在2011年将一幅席勒风景画作品送到了伦敦苏富比拍卖行进行拍卖筹款,成交价高达4000万美元,创造了席勒作品拍卖价格的新纪录。这也是迄今为止,席勒作品的最高成交价。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Semi Nude, Back View


席勒的练习作也被大量出版,那些黑白的素描作品看似简单随意,却在构图和绘画技巧上被大批的后来者奉为经典。画纸上那些裸露的身体和模特肆无忌惮的姿势,今天看来依然会让人觉得不雅,却被加冕为伟大的艺术,珍藏在各大图书馆和私人书架。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席勒


死于疫情的28岁艺术家,留下一幅悲伤的全家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