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红楼梦》送宫花时,黛玉玩九连环的细节是闲笔吗?

gaotzy


“九连环”是一种古老而非常复杂的益智游戏,据说,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但也有人认为,这个大概出现在西汉,卓文君曾经具体描述过这个游戏。十六世纪的时候,欧洲数学文献记载,当时,欧陆曾经讨论过这个“中国难题”。因而,“九连环”不仅仅只是个游戏,而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难题,它象征着聪明和智慧。

林黛玉玩这个游戏,文字表面是表示她的聪明和智慧。但是,如果结合这一回的内容,恐怕就不仅仅只是这个含义了。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这一回的信息量非常大,林黛玉玩九连环只是其中一个非常小的细节。这回书的大致情节是,周瑞家的送罢刘姥姥,便到王夫人那里回话。此时,王夫人却去了薛姨妈那儿。在梨香院,周瑞家的听薛宝钗介绍了“冷香丸”,说是一个癞头和尚给他配置的。

薛宝钗的这一大段话深有含义,因与主题不太相干,搁下不议,只重点注意“癞头和尚”便可。

周瑞家的正与宝钗聊得入巷,却被王夫人叫了去。周瑞家的回了刘姥姥的事情,正要出门,却被薛姨妈叫住。薛姨妈让香菱递过一个匣子,这个匣子里面装着十二枝沙堆宫花。薛姨妈吩咐周瑞家的,把宫里新法制的十二枝沙堆宫花分送给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和王熙凤。

于是,周瑞家的便从梨香院出发,穿梭于贾府大院,逐一与在院中居住的金陵十二钗进行了接触。但是,奇怪的是,既然是与反映十二钗的信息,为何周瑞家的首先遇到的是一位又副钗中的香菱呢?

宫花到底送给了谁

周瑞家的按照薛姨妈的吩咐,挨个去送宫花。先是迎春、探春收下了宫花,然后是惜春也叫丫鬟入画收下了一枝。然而,惜春收下宫花之前,讲了一番很古怪的话:“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这里,又是和尚的信息。

接着,王熙凤收了四枝,但却叫彩月给东府蓉大奶奶秦可卿送过去两枝。此时,林黛玉不在自己房里,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顽呢。周瑞家的说明来意,林黛玉虽然拿话噎了一回,但还是留下了两枝。

现在,回过头来数一数,十二枝宫花到底送给了谁呢?这十二枝宫花本应当对应十二钗,但却并不是人手一枝,而是有特定对象的。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林黛玉、秦可卿这六个人分别得到了宫花。

宫花与九连环的隐喻关系

虽然只有六个人得到了宫花,但却涉及到九个人。首先,宫花恰是十二枝,就与十二钗联系上了。宫花是宫里头的物件,则贾元春早就暗出场了。还有一个人涉其中,就是香菱。十二枝宫花是通过她的手,交到周瑞家的手中,然后串起了后面的几个金钗人物的。恰好,宫花所涉及到的人,与九连环的“九”数完全吻合。

香菱又不是正钗人物,为何被记入九数呢?这香菱原本就是甄士隐在“霍起”时丢失的女儿甄英莲。甄英莲原名甄英菊,谐音“真应局”,是一个照应或者应验红楼梦全局的人物。因而,周瑞家的拿到宫花出门后,又遇到了这个神秘的女孩。

脂砚斋在周瑞家的再次遇到香菱时,惊叹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脂砚斋在此处批道:一击两鸣法,二人之美,并可知矣。再忽然想到秦可卿,何玄幻之极。

而在第四十八回中,还有关于香菱的一大段批语:

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

除了元春、巧姐,以及后来出家的惜春,这个香菱竟然兼具了十二钗的大部分特征,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呢?这个问题,也留待以后再讲。不过,只得注意的是,香菱这个人非常不简单,其身份地位绝不比贾家低。

九连环谁是最关键的一环

按照与宫花发生关系的顺序排列一下:贾元春、香菱、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王熙凤、林黛玉、秦可卿,这其中香菱是连接宫廷与贾府之间的纽带(仅指九连环中的人物),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这一环若是断了,贾家就将面临危险。而秦可卿是最后一个接到宫花的人物,她的两枝宫花是王熙凤匀出来的,这个环在秦可卿临死前的托梦已经有所解读。但是,秦可卿是非常神秘的人物,这一环也绝不是一个托梦能够照应得了的,而只是照应这两枝宫花预示了王熙凤、秦可卿之间的关系。

这一回有一首回前诗:十二宫花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和氏,家住江南姓本秦。直接点明了秦可卿与宫花的关系。其他几个对宫花不太关心,最关心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林黛玉,另一个是秦可卿。林黛玉是想独占宫花,不甘于人后。而秦可卿最后得到宫花,表示事情转了一大圈,谜底却在秦可卿身上。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压轴人物,也是迄今为止红学谜题之一。所以,揭开这个谜,也等于破解了九连环这个非常复杂的益智游戏。这大概是作者在这一回中写林黛玉玩这个古老游戏的寓意所在吧。

至于说两次出现的和尚的信息,也与香菱有关,一僧一道中,就有甄士隐。而甄士隐是到过太虚幻境的人,身上具有非常隐秘的真事。据说,甄士隐隐射的就是传说中出家的顺治皇帝。


绿野萍踪01


我认为解九连环这一情节的设定是对后面,林黛玉要解决现实中面对的送宫花的言行做的反衬。

九连环是益智游戏,代表了智慧,以林黛玉的聪明灵巧解开并不难。可是这传统智慧并不能帮助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说面对周瑞家的送的宫花,她多心的一句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会给她。

这番话既不领薛姨妈的情,也让周瑞家的不自在,更显露了她的多疑。

薛姨妈一片好心在她这里被冷落,肯定心里不痛快,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人,难免不会在背后说她的坏话,而她本来一进贾府就打算处处小心。可是毕竟寄人篱下,心里总缺乏安全感。

于是林黛玉对周瑞家说的话非但不明智,更表现了一种悲哀,那就是她所拥有的智慧根本无法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而且所期望的不被别人轻视的愿望落空。

更严重的是在她这不当的言语中将自己推到了一些人的对立面。




语凝ly


周瑞家的送宫花时,黛玉在宝玉房里解九连环。这个九连环的细节不是闲笔。

第一,说明九九归一的道理。

九连环是中国传统民间智力玩具,上面有9个圆环,环环相套。只有把所有相连的环全部解开,使之都独立与手柄上才算成功。即九九归一。

九连环暗示了九九归一的道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之路非常崎岖。贾母为了让两个玉儿成婚,费尽心机与王夫人和薛姨妈姐俩斗智斗勇。多方打算,可是算来算去,最后还是还了原。宝玉是宝玉,黛玉是黛玉。反倒是宝钗嫁给了宝玉。黛玉死了,宝玉出家,只剩下一个宝钗。

第二,说明黛玉聪明。

民间有一句谚语为“解不开的歧中易,摘不下的九连环”。以此说明九连环非常难解。可是宝玉和黛玉却爱玩九连环,说明他们是聪明人,能解开九连环。凡是聪明人都喜欢挑战智力游戏,宝玉和黛玉就是这种爱挑战智力的人。

第三,说明宝玉和黛玉关系很好,与其他人不同。

周瑞家的送宫花,一路走来。迎春和探春下棋,说明这姐妹俩不错。后来探春为了迎春出头结局累丝金凤的难题。

李纨是寡妇,一个人在炕上歪着。

王熙凤是有丈夫的人,而且夫妻和谐,所以她正在和贾琏行云雨之欢。

惜春和小姑子智能玩,为后来惜春出家埋下伏笔。

黛玉没在自己房间,而是在宝玉房里,说明宝玉和黛玉关系好。他们俩在贾母跟前长大,感情与别的姊妹不同。

第四,说明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有危险。

九连环对于爱情来说不是吉兆,而是危险的信号。

卓文君不顾自己的身份毅然跟着穷书生司马相如私奔。卓文君跟着司马相如过着贫穷的日子。一个大家小姐甚至当街卖酒维持生计。

后来,司马相得到了汉武帝赏识,官至中郎将。司马相有了纳妾之念,他给卓文君一封信内容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并要卓文君立刻回信。

卓文君发现这行数字中无“亿”,说明司马相如对不回忆、不想念卓文君,也说明他对卓文君无意。

卓文君写了一首《怨郎诗》作为回信。其中有一句“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虽然司马相如最后没有纳妾,但是两个人的感情受到了重创。

宝玉和黛玉正在解九连环,周瑞家的进来就打断了二人。岂不是“九连环从中折断”?这说明宝玉和黛玉的爱情遇到了危险。

第五,说明宝玉和黛玉的婚姻被周瑞家的以及她背后的主子王夫人、薛姨妈共同破坏了。

周瑞家的进来打断了宝玉和黛玉,她笑着:“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两个人放下了九连环,宝玉就去看花。

其含义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本来发展得很好,可是周瑞家的和她背后的主子王夫人、薛姨妈打断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

周瑞家的送宫花前与宝钗说了一番冷香丸的事情,还怕宝玉得罪了宝钗。宫花是薛姨妈让她送的,也是王夫人同意的。周瑞家的、薛宝钗、薛姨妈和王夫人联合用宫花破坏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

黛玉在宝玉手里看了一眼宫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何等体面,如今被黛玉怼了,虽然不敢言语,心中则恨了黛玉。黛玉小性的传言就由周瑞家的嘴里不胫而走。

一个小小的九连环,隐喻这这么多的故事,影响了三个人的一生。


润杨的红楼笔记


当然不是闲笔,《红楼梦》里若是有闲笔,那就不是《红楼梦》,是白楼梦、黑楼梦了。

曹雪芹的写作手法除了隐喻、谐音,千里伏线外,还有一手十分厉害的一带二、一带三、甚至一带多的写作手法。

你看这回明着写的是送宫花,但是却带出了多少故事和章节?若是一般人写,估计就是一直到尾的送到头了。而这回曹雪芹却借周瑞家的带出了多少暗藏的故事情节?先别着急了解黛玉的九连环,且看我细细的、一一跟你道来。

其一周瑞家的送了刘姥姥走后,按理说应该去回管家王熙凤,但是她却是往王夫人的房中去回王夫人。这便有隐喻在里了,而且她若不去寻王夫人就带不出后面送宫花的情节。此其一。

其二,周瑞家的去薛姨妈家找王夫人,王夫人正和薛姨妈聊天,聊的什么?聊的是“家务人情”,说明两姊妹正在商量“家务”。因为他们的兄弟王子腾已经升任九省统制,奉旨巡边去了。

其三,周瑞家的见王夫人和薛姨妈在聊天就和宝钗聊天,不如此写,如何能知道宝钗原来也有打娘胎里生的怪病叫“热毒”,吃的药更奇怪,叫“冷香丸”,这病名和药名各位自己慢慢体会。但这种兼带的写作手法实在厉害,你若直挺挺的写宝钗生来有病,这就和黛玉雷同了,这里兼带着告诉读者,就问你服不服?

其三,顺带出香菱出场,并介绍她有秦可卿的“品格儿”。

其四,带出惜春要出家之语,笑称剃了光头没处戴花。

其五,带出王熙凤与贾琏大中午的搞恩爱。证明此时二人仍处于王熙凤判词的“一从二令三人木”的“一从”蜜月期。

其六,甚是厉害,带出周瑞家的女儿来找她摆平女婿的官司。这里信息甚多,周瑞家的女婿也是个官吏,被人告“来历不明”,要递解还乡。说明这女婿的官就是仗着贾府弄来的。女儿来求周瑞家的,周瑞家的根本不当回事,让她女儿先回去,说小人儿没经过事。这又从侧面说明了贾府这样的事情很多,根本不算事。可见贾府当时权势有多大。

最重要的题主提到的其七,周瑞家的送到了黛玉这里。这里是怎么说的呢?说是黛玉正在宝玉房中玩九连环!其实九连环十连环也好,虽也有隐喻,但在这里不是重点,重点是黛玉不在自己房中,正在宝玉房里玩。你要根据前文阅读,因为之前宝玉和黛玉都是在贾母处住的,这里顺带着就写了两人现在已经分房子住了,说明两人已经大了。怎么样 ?不是闲笔吧,九连环所带出的细节就是交代此刻宝黛二人已经隔房住了。

题目虽然已经答完,但是此回带出的其八其九等等还没完。比如周瑞家的女婿原来就是贾雨村的好友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那位;王熙凤与秦可卿是闺蜜;等等等等。

所以,尽管去赞叹《红楼梦》伟大吧!因为再过几百年,也不会有如此伟大的作品出现了!


TK强哥读书


《红楼梦》作者把周瑞家的送宫花和九连环合起来写,而且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在玩,绝对不是胡乱安排的,用意至深,可以认为是两层含义。

一、一个是二人爱情的九连环(解不开的劫难,一场爱情梦一场)

二、一个是整个贾府衰落的九连环(劫难,一场游戏一场空)


再次映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一世情缘,是神瑛侍者侍奉、灌溉绛珠仙草。林黛玉本是草木之人,如今是花香之身,能在一起游戏人生,那是注定的命运。

万事都是命运和游戏,也如同这个环环相连的游戏,是命中注定的爱情和悲剧,能够拆开游戏,且拆不开人生。

《红楼梦》中出现九连环游戏,而且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九连环就意味着九九归真, 这两个人的爱情是前生注定的姻缘。

绛珠仙女,是林黛玉的第二个前身,林黛玉修成仙女,虽然是神话,肯定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成正果,之所以林黛玉来玩游戏,不是别的恰恰是九连环,这其中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何况“借寓”是作者的拿手好戏。

林黛玉来到贾府也是有很多心里的结,环环相连,各种自身忧愁和相思风雨情,需要时间和精力玩转游戏,玩转爱情,但是最后花还是要掉落的,要落叶归根的,爱情还是要悲伤的,这个九连环可不是闲笔,用意很深。


九连环需要经过81次上下才能将相连的九个环套入一柱,也是一个九九归真的圆满劫数,诸葛亮总爱用八卦,估计八成是诸葛亮发明的这个游戏,还有中国神话也讲究九九归真,《红楼梦》也有神话色彩。

有这个九连环的出现,无疑是锦上添花。

九连环在《红楼梦》中所涵盖的人生哲理是,生死轮回,合二为一

按照规则和原理,解开九连环共需要341步,只要上或下一个环,就算一步,这样341步后就能够解开,而34就是生死的数字符号。

这或许不是巧合,这是一种定数,是一种自然规律,其中的哲理不言而喻。 红楼梦这两个主人公也是从生死到生死,从前生到今世,也是一种轮回和归真。


九连环是游戏,贾府也在玩游戏,玩爱情游戏,玩伦理道德游戏,玩出家游戏,玩爬灰游戏,玩高利贷游戏,玩建筑游戏,玩诗歌游戏,玩婚外情游戏……环环相连,最终的衰落也是环环相扣,自取灭亡。

下面简单说说九连环这个游戏。

九连环是一种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的益智游戏,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这样的游戏可以算是比较高大上的了,比现在的网络游戏更加有趣有难度。

这个游戏一般的小孩子玩不了,也没这个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来是最早的材料是玉石,很昂贵,虽然是民间游戏,一般家庭也是搞不到手,只能大家族的孩子们才有这个条件,发展到铁圈的时候,肯定已经经历了多少的朝代了。

相传九连环这个游戏发明于汉代,根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 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起初是玉器材料,后来演变为铜和铁,直到今天的塑料,可惜如今这么好的游戏成了一场梦,也没几个人玩了,魔方格……玩具枪等等把这个九连环早都甩在了童年的梦想里……

二来这个游戏需要耐心,也需要智商,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就算锻炼到熟练程度,也不是几分钟能搞定的事。如果推理错了,中间一个环节出错误,那就前功尽弃,等于白玩,要想成功,必须记住方法和技巧。

九连环这个游戏说不定好多网友都还不会玩呢?这个游戏说是九连环,其实是无限连环,解一连环需要1步,解二连环需要2步,由此可知,解三连环需要5步,解四连环需要10步,解五连环需要21步……解九连环需要341步,解十连环需要682步……以后的类推。但是有个规律,就以九连环为例,1、2理解了,后面的就不难了,万事开头难,网友们慢慢琢磨吧,我就在这里不啰嗦了。

黑白文章泽渊诗


红楼梦中无闲笔。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遇到贾宝玉和林黛玉正在解九连环游戏,就是一出对宝黛姻缘结局的强烈影射。九连环注定无解,而宫花恰是解决之道。可惜,结局是悲剧。


(第七回)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顽呢。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薛姨妈拿出十二支宫花令人好奇来路,其实薛家是皇商,宫花一类正是他们负责,拿出宫花并不奇怪。

宫花有几个特别的意义:

第一,代表皇权,代表贾元春,代表元春是薛家靠山。

第二,十二支宫花代表金陵十二钗。

第三,薛宝钗、李纨、妙玉、史湘云、巧姐儿、贾元春六人无花。林黛玉、王熙凤、秦可卿、三春有花。是一人带两人。

第四,周瑞家的送宫花,一路走过,除了妙玉和史湘云、贾元春还没出场,其他人都有介绍。


惜春说她要做姑子,预示出家结局。

探春、迎春在下棋,二者都是父亲“棋子”而牺牲。

李纨寂寞的睡觉,突出寡妇身份。

王熙凤与贾琏在“行房”,却只生了女儿巧姐儿,一生悲剧已经注定。

王熙凤又将宫花送给秦可卿两支,秦可卿不久后死去,葬礼风波对贾家抄家影响深远。

林黛玉与贾宝玉正在解九连环。宫花的到来,中断了九连环游戏。背后影射的正是宝黛姻缘的迷局,因贾元春而解。

九连环是古代特别流行的游戏,设计精巧,难解难分,最考验智力和数算眼光。一步走错就难分难解。九连环代表的是宝黛姻缘的纠缠。

贾母支持宝黛姻缘,王夫人支持金玉良姻。贾政对林黛玉印象更好,说潇湘馆“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贾元春却支持薛宝钗,端午节赐节礼薛宝钗与贾宝玉一样。省亲大观园修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去掉的香玉,正是影射林黛玉。

贾家能对贾宝玉姻缘产生影响的四大巨头各有支持,使得宝黛姻缘和金玉良姻在八十回前走入死胡同。谁也不能有突破。就像九连环游戏一样,难解难分。

周瑞家的送宫花,打断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游戏,暗示宝黛姻缘终止。林黛玉对宫花掷而不取,与对待鹡鸰香念珠态度一样。巧合的是,宫花和鹡鸰香念珠都出自皇宫。宫花是宫中贵人所用,鹡鸰香念珠是皇帝赐给北静王又假手到林黛玉手中。


宫花代表两层意思。

第一,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姻缘,因宫中皇权干预而无果。对应贾元春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的影射。贾元春去掉了香玉二字,暗示她破坏了宝黛姻缘,“九连环”迎刃而解。

第二,宫花代表宫中贵人,是身份象征。贾元春贵妃,林黛玉住在潇湘馆,有凤来仪也是潇湘妃子。她最终会像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的王昭君一样,远嫁异国为王妃,与贾元春类似。

林黛玉对宫花掷而不取,是对被贾元春强制赐婚的反抗。可惜,最后事与愿违。坏主意的始作俑者应该是贾雨村。[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说的就是这段结局。贾雨村献策,贾元春出手解决了林黛玉,薛宝钗才有机会嫁给贾宝玉。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您的转发会让更多人看到更多内容,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君笺雅侃红楼


我觉得不止写黛玉玩九连环是闲笔,整个送宫花的过程都是闲笔。作者通过周瑞家的给姑娘们送宫花这件事,描写贾府平凡的午后众人平凡的生活场景。


在这平凡的下午,王夫人和薛姨妈两姐妹在一起闲聊,手下的丫头金钏儿在和香菱在外面玩耍。宝钗和莺儿趴在炕桌上描着刺绣的花样子。迎春、探春正在窗下下围棋,四姑娘惜春在和水月庵的小尼姑子智能儿一起玩。寡妇李纨独自歪在炕上睡觉。而刚刚新婚不久的凤姐和丈夫贾琏不知道在屋里做着什么事情,丫头丰儿在外头守着不让人打扰,屋里的婆子在哄着还是婴儿的巧姐睡觉。路上又撞见了自己女儿来找她。最后到了林黛玉那,林黛玉正和宝玉一起玩着九连环游戏。


文学上写故事不是很难,但写一个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故事却十分不容易。曹雪芹却借着“周瑞家的”眼睛把贾家女眷们平凡的日子展现在了我们眼前。我们在看《红楼梦》也好,看其他的小说也好,就没有奇怪过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这些小说里的主人公在干什么吗?曹雪芹告诉我们了。


我有时候觉得现在的人是不是把《红楼梦》过度解读了,什么都要找到隐喻,似乎曹雪芹写什么都是在设机关,却完全忽略掉了这是一部文学著作的本身价值。里面有完美的故事编排和巧妙的情节设计,这都是它的文学价值和留给我们的财富。或许我们应该用更多欣赏的眼光看待这本书和理解里面的每一个人物。


(本答案由“虎牙杂文”编写)



虎牙杂文


《红楼梦》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写道: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里,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作戏。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叫我送花儿来了。”宝玉听说,便说:“什么花儿?拿来,我瞧瞧。”一面便伸手接过匣子来看时,原来是两枝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

从红楼梦的描述可见,九连环当时非常受欢迎,人们经常以解九连环为乐。那么,什么是九连环呢?九连环又是怎么玩的呢?

九连环是中国民间玩具。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成为妇女儿童的玩具。它在中国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九连环是以金属丝制成9个圆环,九环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联贯子铜圈上,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其解法多样,可分可合,变化多端。法者需经过81次上下才能将相连的九个环套入一柱,再用256次才能将九个环全部解下。此解九连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也可以训练人的耐心!



阎说华夏节日


九连环应该不是闲笔,九连环是个拆解游戏,玩过的都能明白,想拆下来不能总想前进,先退后进,循环几次,方能拆解出来。我想,作者也许是一环套一环的写作方式吧。另外,九连环的宅子就是类似北京四合院的格局,大约有九个院,就像九个环;九连环还是过去卖艺人手里拿着的鼓,上面有九个环,从南方唱着曲儿卖艺到北方,俗称打莲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