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唐模,如同邂逅著唐風明韻的女子,清溪流淌水街靜美

有人說唐模?唐朝的模範?乍聽這個名字,我就這樣解讀皖南的一個景區。不料,旅遊專家立刻就作了首肯。唐模村,自唐代開始就是一個名聞遐邇的民居建設的典範了。我聞此言,特別想親自去鑑別一下。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嘛。兩年前因為時間關係,我同他擦“門”而過。而今,我站在了唐模的大門前——久別重逢,亦是人生一大快活事也!

邂逅唐模,如同邂逅著唐風明韻的女子,清溪流淌水街靜美

邂逅唐模, 邂逅一段豔遇, 邂逅一段愛情, 邂逅一段姻緣。據說七仙女在唐模的徽浮古道石板路上攔住董永,並讓槐蔭樹作媒,成就了一段傳說佳話, 槐蔭樹成了“天下第一媒”,樹枝上掛滿了祈福紅綢。唐模是中國的水口園林第一村,唐模的水口是古徽州十大水口之首, 唐模水口建有檀幹園,因前門檀木而得名。

邂逅唐模,如同邂逅著唐風明韻的女子,清溪流淌水街靜美

唐朝有汪氏先祖善觀風水地理,相中獅子山風水利於後代子孫興旺發達,逐廣植銀杏,選成活之樹處選址居住。後輩汪思之率家遷居獅子山,經幾代繁衍生息聚族而居形成村落。汪氏先祖汪華隋名將,歸順唐朝後封"越國公”,死後諡“忠烈王"。

邂逅唐模,如同邂逅著唐風明韻的女子,清溪流淌水街靜美

沿檀乾溪兩岸相對有百幢白牆青瓦馬頭牆的徽派建築,為明清建築,有民居、祠堂、店鋪、油坊等,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水街還建有40餘米長的避雨長廊,廊下臨溪設美人靠,供人休息。

邂逅唐模,如同邂逅著唐風明韻的女子,清溪流淌水街靜美

唐模村按風水建村,典型的徽派建築,文化底蘊深厚,被譽"中國水口園林第一村”。水口所指:村莊座落盆地,依山靠水,山為靠傍,水為財源,借用自然地理之便植樹,建碑亭樓閣,水榭,將山水,房舍,田野融合一體,唐模村歷史上文有一村三翰林之榮耀,武有越國公汪華和平安史之亂的許遠的赫赫戰功,商賈有造檀幹園的富商,可謂人材輩出。是否暗合了水口風水之說?

邂逅唐模,如同邂逅著唐風明韻的女子,清溪流淌水街靜美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就講究風水。在我走過的古村落裡,有哪一座不是與水親密無間?徽州大地上的先民們在修宅建院時,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風水體系。

邂逅唐模,如同邂逅著唐風明韻的女子,清溪流淌水街靜美

作為已經進行了商業開發的古村,唐模給人的感覺倒像個大的園林,樓臺亭閣、小橋流水,還有大片的綠茵茵的草坪,感覺這裡頗有點詩情畫意的味道。

邂逅唐模,如同邂逅著唐風明韻的女子,清溪流淌水街靜美

一年四季,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從不間斷;廊下臨河設有的“美人靠”上,一些人常常背靠木亭長椅悠閒自在地聊天、喝茶、下棋,談笑風生、其樂融融;溪埠頭上,村婦衣袖上卷浣洗衣裳鏡頭四處可見,千門萬戶搗衣聲跌宕起伏,河面上鴨子成群的歡快嬉戲,勾勒出一幅生動的情景交融和諧組圖。

邂逅唐模,如同邂逅著唐風明韻的女子,清溪流淌水街靜美

因為這裡沒有繁華鬧市之盛,亦無海闊天高的設想,遊客們生活在粉牆黛瓦的明清建築“汪應川店”、“七天井店”各類特色各異民宿空間裡,可以靜坐在庭院內的藤椅上沏杯茶,肆意地看著藍天、聽著音樂,可以倚在煙雨長廊下,靜靜地聽雨聲滴答作響,在這裡,人們不需刷屏,卻只想享受這份旅居生活的慢時光。

邂逅唐模,如同邂逅著唐風明韻的女子,清溪流淌水街靜美

"溪流無歲月,堤樹有春秋。" 行走在唐模,依稀穿行在時空的記憶中,有種陶醉其中、迷離恍惚的感覺,彷彿悠然遊蕩在遠離塵世的仙境裡。唐模如詩,浪漫卻如此真切;唐模如夢,茫然卻並不遙遠;唐模如畫,絢麗卻又置身其中。

邂逅唐模,如同邂逅著唐風明韻的女子,清溪流淌水街靜美

遊歷其中,如詩如醉。村落在選址和佈局上非常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田園風光幽雅別緻、亭坊街橋古韻悠悠,青山綠水,粉牆黛瓦,特別是別樣的古老水街,使人備感吉祥平和,堪稱徽派氣息濃郁的典型古村落,現已成為安徽省唯一一家全國文明村、安徽省優秀文明示範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