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罵她們,卻忽視了真正的痛苦根源

早年觀看影片《Lolita》時,與大多數人一樣,將視線放在男主humbert身上,同情他的煎熬,為他扭曲、癲狂的心理狀態感到悲傷。

都罵她們,卻忽視了真正的痛苦根源

一是因為他是男主,劇情圍繞著他的人物進度鋪展。二是因為悲劇往往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當故事的悲情全部圍繞著一個人物時,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深刻。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正是因為故事的可拓展性強。

有人覺得這是情色,有人覺得這是倫理;有人覺得這是超脫情色倫理的感情,也有人覺得這就是一個戀童癖的開脫幻想。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度,大多都是圍繞著男主的角度,卻鮮少有人去關注到悲劇的命名——Lolita。

沒有人關心她為何如此。

她就像一個催化劑,催化滿足了男主早年的性慾幻想。故事的起因也順理成章地落在男主的不倫與她的愚蠢上。

都罵她們,卻忽視了真正的痛苦根源

但,她為什麼要這樣?

她都經歷了什麼?

她又度過了怎樣的一生?

影片同樣交代了她的歷程,交代了她的逐步墮落,乃至枯萎。

她的悽慘,被賦予烘托主角的意義,她的自私與無知,讓哀傷段落顯得正常又合理。

就像那些看完影片為男主痴迷的女性,她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喜歡年齡大的男性,旁人只是輕描淡寫地將之稱為某種癖好。

而這,恰恰忽視了悲劇的根源,忽視了無數個“Lolita”枯萎的一生。

01、

始於Lolita,止於Lolita的女性困境

Lolita的父親很早過世,跟著母親一起生活。母女關係並不和睦,父親從小缺席,直到humbert的出現替補了父親的位置。

Humbert的出現加劇了兩個女性的競爭。

一直缺失的父親角色如今得到彌補,一直缺失的丈夫角色如今得到滿足。在知曉humbert的虛偽無恥後,母親在酒駕中準備告知女兒他的真面目,不幸事故去世。

Lolita獲勝,也讓自己陷入更大的混亂。

她獲得了父親,父親滿足她一切,可這並不意味著她不痛苦。她想要在外界去發展自我,卻遭到父親的嚴厲阻攔。

她不懂得什麼是愛,更不知道自己到底與父親處於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直到另一個男人的出現,一個能帶她離開父親的男人,她毫不猶豫地選擇離開。

離開父親後的她幾經波瀾,嫁給一個平凡的男人,生活困頓時聯繫了humbert。

她不再年輕貌美,不再是妖嬈撩人的小妖精,變得臃腫平凡,滿臉疲態,大著肚子向父親要錢。

在故事的結尾,Lolita難產去世,同一年,humbert去世。


都罵她們,卻忽視了真正的痛苦根源

她的一生同樣影射了無數女性的一生。

終其一生在扭曲的慾望中追尋虛無縹緲的愛,隱於平凡下的軌跡如出一轍。

從混亂冷漠的家庭中出逃,被衝動驅使,在年幼時散發著挑逗氣息向世界汲取,在盛放的頂峰迅速枯萎嫁為人婦。

她們或許並不“戀父”,卻經歷著相同的痛苦。

過早的強烈渴望讓她們在愛慾的漩渦中枯竭、敗亡。

02、

誰在罵她們?

(本段案例已經過虛擬匿名化)

曾經接觸過一個案例,一個女大學生愛上已婚大叔。

“他說他愛我,讓我等他離婚。”坐在我面前的她不緊不慢地說出這句話。

“這句話讓你有什麼感覺?”

“我才不信,我又不愛他。”

“不愛他為什麼不離開他呢?”她微微向前傾,以略微急促的語速回應:“因為我需要他的錢,需要他的照顧。”

“你能明白吧?我就是想跟他待在一起,去年國慶他藉口出差帶我去旅遊。結果被他老婆發現了,他老婆找上門來罵我不要臉,年紀輕輕沒有家教,我們斷了一段時間。沒過多久又聯繫在一起了。”

“聽起來你特別需要他,特別需要他體貼的照顧。”

“是啊,不過我想徹底離開他了。”

“為什麼?”“因為我怕我會愛上他,我不能去愛一個已婚男人,那樣不好。”

......

矛盾、糾結,特別需要對方,卻決口不提愛。道德上她知道自己的過錯,心裡卻離不開這個照顧她的男人,直到對方的妻子將這件事鬧到學校,人盡皆知。

她不堪重負,卻依舊深深依賴著那個男人。

都罵她們,卻忽視了真正的痛苦根源

誰在罵她?

那個男人的妻子在罵她,罵她道德敗壞,破壞自己的婚姻。

公序良俗在罵她,罵她破壞規則,罵她不知廉恥。

她也在潛意識裡罵自己,罵自己下流,罵自己活該。

責罵並不能阻止悲劇的發生,對自己的責罵,也只能進一步加深自我否定。

就像Lolita,看似輕佻早熟,其實一點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在洶湧的慾望中奔跑,在潮溼的衝動裡追尋。

03、

她們本不該經歷這樣的一生

孩子剛出生時,父母就是ta的第一站。

父母滿足了孩子一切需求。當父母與孩子的三角關係不夠穩定時,影響最大的就是心智化還不夠完善的孩子。

太過冷漠的父親,讓孩子與母親黏著在一起,母親將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孩子卻並非看起來的那麼幸福。

ta感覺不到父親的存在,就只能與母親共生。當兩個人共生在一起,盈滿的母愛讓ta無力走出兩個人的關係進行自我獨立化。

當俄狄浦斯期降臨,與母親黏在一起的男孩無法避免地產生了焦慮,他害怕受到懲罰。

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結更加複雜,一方面她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女孩,沒有男孩那麼地強壯有力,另一方面又迫切地想要與父親親密獲得力量。

都罵她們,卻忽視了真正的痛苦根源

在生命最開始的那幾年,她隱晦的思緒躁狂又偏執地告訴她:

男性就是力量的象徵,得到了男人也就等同於得到了力量。

倘若在此時,父親能夠很好地回應她,她躁動地思緒就能夠很快平靜下來,並在虛無的社會道德阻隔中明白:缺失,並不是無力。男性與女性都有著不同的力量。

父親沒有回應她,就加強了挫敗喪失感。此刻的喪失,讓她在多年後的某天以另外的方式去爭取。

多年後的她無法意識到這些,只能任由幼年的慾望渴求控制。

其實,她還是那個孤立無助的小女孩,沒有人愛過她。

母親不愛她,父親從不存在。

都罵她們,卻忽視了真正的痛苦根源

生而為人,你我他都沒得選擇;如何去對待孩子,對待萌芽,是你我可以選擇的。

她們本不該渡過這樣的一生,不該重臨Lolita式的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