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說我是二百五”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跳樓了

“我媽說我是二百五”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跳樓了

你知道嗎?每個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最近熱播的《老師,請回答》親子節目中,一個七歲的小男孩哭訴:媽媽經常叫我“二百五”。小男孩成績不好,寫作業的時候常常被媽媽兇。

“我媽說我是二百五”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跳樓了

“我寫作業時間太長的話,媽媽就會訓我。脾氣上來之後,還會說一些讓我傷心的話。 一旦做錯題,她就會指著作業本咆哮,媽媽扔鉛筆的樣子,讓我好絕望。 她可能,只愛聰明時候的我吧?”

小男孩一邊哭,一邊對著鏡頭說:“我會很努力,希望媽媽能多給我幾次機會,我想讓她再幫幫我。”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的無奈與委屈,他是真的傷心了。

“我媽說我是二百五”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跳樓了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網上吐槽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段子,讓人哭笑不得。且不說做作業、上網課這種頭等大事,就連吃飯、起床的日常小事,家長們也要使盡十八般武藝,和孩子“鬥智鬥勇”。情緒失控是常有的事,就像節目中小男孩媽媽說的:“我也後悔說他,但有時候脾氣上來了,就會口不擇言。”

“我媽說我是二百五”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跳樓了

很多做父母的都沒有料到,我們隨口說出的話,失控又失望的表情,正在一點一點地吞噬著自己的孩子。

吼孩子,是最無用的教育方式

知乎上有一個問卷調查:“疫情結束,你最想見的人是誰?”99%的父母答案是:老師。

毫不誇張地說,疫情像一面照妖鏡,“親子大戰”日復一日,再有耐心的父母,也是叫苦不迭。小區裡、朋友圈裡,到處可見“媽媽咆哮聲”。

“我媽說我是二百五”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跳樓了

有的家庭,甚至損兵折將,釀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3月3日,河北石家莊,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因上網課不認真,被家長訓斥,緊接著,孩子便不顧一切從樓上跳下。看著躺在血泊中的孩子,父母捶足頓胸:“我不該罵你,不該逼你寫作業,我再也不逼你學習了...”

“我媽說我是二百五”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跳樓了

為什麼這個12歲的孩子和父母一言不合,便用自己的生命懲罰父母。

“壓死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有人說是網課的壓力,有人說是孩子抗挫能力太差,孩子的父母說是自己不該逼孩子學習...但沒有人想過,也許是以愛為名的父母,平時看似正常不過的訓斥、質疑,在一遍又一遍地擊打孩子的成長中的自信和自尊。


“他們已經長大到,會看你臉色了。”父母與子女,本如磁場正負極相吸。從什麼時候開始,家的磁場消失,他們甚至開始排斥對方?

“我媽說我是二百五”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跳樓了

2019年2月,剛開學第四天,深圳市一名13歲的男生在家附近墜樓身亡。男孩出事後,留下的4封遺書,其中一封是寫給自己父母的:“爸爸媽媽,我知道你們討厭我,我走了,請不要傷心難過...”這句話,讓多少父母心痛又自責,什麼原因讓這個13歲男孩誤以為被父母嫌棄?

而他的父母,又到底在給孩子傳遞怎樣的情感世界,讓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很多人成為家長後,會發現自己有一個巨大的變化:易怒,喜歡吼孩子,嗓門也不自覺變大了。

近期,《安家》正在熱播。客戶跟著中介看房子,突然噼裡啪啦吵起來,“天培,你上課有沒有認真聽啊?你有沒有帶耳朵,有沒有帶耳朵啊?你腦子是漿糊啊!你真是氣死我了,你是不是上天派來收拾我的?!”

“我媽說我是二百五”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跳樓了


“我媽說我是二百五”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跳樓了

本來房子要賣出去了,因為這鄰居輔導孩子做作業打罵吼,客戶不買了......

這個場景是不是太真實了?真實地發生在很多家庭。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當父母活成了“暴君”的模樣

吼,可能是輪迴。家族輪迴。

小時候在吼叫中長大的孩子,長大了也會吼自己的孩子。

就如同我們覺得父母頑固不化一樣,我們也在頑固不化地對下一代執行小時候受到的語言暴力。

覺知過往,走出過往,改變的當下的教育方式,才能終結。

有一個媽媽在朋友圈分享說:“親生的就是親生的啊!上一秒鐘剛剛被我兇,下一秒又在我懷裡叫媽媽。”

孩子總是那麼輕易地原諒父母。

如果是你兇了同事或者其他親戚,沒一段時間,肯定是修補不好關係的。

“我媽說我是二百五”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跳樓了

有的還因此反目成仇。

也許正是因為能這樣輕鬆地獲得孩子原諒。所以很多的父母就覺得吼吼孩子沒關係啊。

但是如果你知道孩子被吼後心裡在想什麼,那你在下次爆發前一定能控制住自己,因為雖然一句吼能讓孩子馬上安靜下來,但是給孩子所帶來的傷害,簡直超乎想象。

閨蜜的孩子剛上小學二年級,她給我說自從孩子上學後,感覺自己的脾氣差了很多:

孩子早上賴床,催了兩次還不起來,就開吼;孩子做作業慢了、老出錯了、考試成績差了,都忍不住吼。

因為以前也沒有什麼學習壓力,所以不管孩子慢一點、懶一點也都沒太在意,但上學後後壓力大啊,不催不行。

可是每次一吼,看著孩子那怔怔的、可憐的樣子就心疼,而吼多了,孩子就低著頭哭也不說話,而且閨蜜發現孩子和自己關係漸漸疏遠了,有什麼事也不給自己說了,以前那個貼心的小棉襖不見了,閨蜜心裡很慌。

有一天,因為玩具的事她又吼了小孩,孩子很委屈地鑽到了奶奶懷裡,哭著說:“我不喜歡這個媽媽了,你帶我走吧。”

孩子的話像針一樣刺痛了她!

孩子的成長肯定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急躁的自己卻用“吼”深深傷害了孩子,而且孩子不笨、不懶、不調皮,只是有時有自己這樣那樣的想法而已,為什麼要用“吼”來解決呢?

吼孩子,雖然就是一兩句話的事,但是卻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犯了大錯,會讓孩子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還會傷害和諧的親子關係。而更嚴重的問題不是表面上的那些,而是在以後,潛伏在孩子內心裡。

做兒童心理諮詢的朋友給我說:

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創傷基本上都來自於童年,而更多的是來自於父母,來自於不和諧的親子關係。

在知乎上搜索關鍵詞“父母的語言暴力”,發現很多在父母”吼式“教育環境中成長的自述者,要麼心懷恐懼,不知父母下一步會做出哪些瘋狂舉動;要麼畏首畏尾,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

“我媽說我是二百五”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跳樓了

某些自述者這麼寫道:

“我自知我媽語言暴力的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我發現自己潛移默化的學會了她的語言習慣,無意識的時候也會把情緒帶到話語裡,一字一句都在傷人.......我知道這樣下去只會把愛的人推得越來越遠,可我難以自控。”

“於是我漸漸關上了心裡的那扇窗,難過的時候試著自我安慰,寫日記,購物,獎勵自己好吃的。我開始在家人面前沉默,試著逃離去到家以外的地方,也要記得如果以後有幸自己組建了家庭,要呵護他,不能讓同樣的悲傷,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在外面看著還正常,在家裡暴躁無比,和他們永遠無法用溫和的語氣說話。自卑敏感,別人一句話都能刺痛我,喜怒無常,對別人防備心很重,只要傷害過我的人,永遠別想再接近我。”

很明顯的,正是父母的吼罵,讓親子關係差點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話語,不是一陣輕飄飄的風,它是有力量的,它是有溫度的。

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春天一般的溫暖,也可以讓孩子置身於刺骨的冬天,像一把把的刀子傷害著孩子,而吼罵,就是那一把把的刀子。

對於父母而言,吼叫或許只是1分鐘的事情,但對孩子而言,其傷害可能貫穿一生。蒙臺梭利博士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心理學上也認為,任何一種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時的創傷。

長期生活在"吼式"教育下的孩子,就像德國經典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裡的那隻小企鵝。

它被父母的吼叫嚇得魂飛魄散,內心充滿恐懼與不安全感,雖然想張口說話,表達心聲和需要,但又擔心沒有人聽。

久而久之,只能以"不說話"來回避傷害。

“我媽說我是二百五”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跳樓了

那些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容易形成這幾種性格:

做事優柔寡斷,不自信;

懦弱,沒主見;

性格孤僻,不善交際和處理人際關係。

而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普遍沒有安全感,對親情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在親子關係中不知道怎麼和家人相處。

愛之深,責之切。做父母的誰也避免不了吼孩子,如果孩子"打不哭罵不語",我們就應該提高警惕了。

應該如何做,才能“解救”那個受傷孩子呢?

放下身段,去安撫那個恐懼的孩子

雖然我們都說要做一個慈母,和孩子相親相愛,奈何,在親子教育中,稍不留神,就處成了塑料母子(母女)情。

一旦我們大聲吼了孩子,請記得給自己幾分鐘緩和時間,待到情緒平復後,蹲下來,試著去抱抱你的孩子,告訴他:

“媽媽雖然吼了你,但媽媽對你的愛一點沒有減少,下一次,媽媽一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情緒是有能量的,父母吼孩子,傳遞給孩子的是負能量,孩子受負能量投射,感到恐懼,用“不說話”來抗拒這種能量。

但實際上,很多孩子沒有消化負能量的能力,長期不說話,只會讓負能量積鬱在心裡。

當傷害形成後,父母一定要事後補救。

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說出來心中的真實想法,教孩子學會表達情緒、排解情緒,並鄭重地和孩子保證:這只是情感的交流,不是對錯的糾正。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完美小孩”,我們試圖照著這個標準,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讓他按照自己心中的那個樣子生活成長。吼孩子,其實是父母對自身的一種不接納。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只能是他自己,而不是我們的複製品,更不可能長成父母想要的樣子。

不管是誰,在情緒煩躁的時候很難再去處理另外一些讓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在心情不好又面對孩子“不乖”時,父母難免會簡單、粗暴的處理問題。

但父母應該意識到,在工作與生活中難免遇到不愉快,需要給這種不愉快找到合適的出口,不要讓無辜的孩子承擔你的負面情緒。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我媽說我是二百五”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跳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