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扇自有竹筋骨,不畏嚴寒不畏險。它擁有竹子般堅韌的品質!!

摺扇又名“撒扇”、“紙扇”、“繖扇”、“掐扇”、“摺迭扇”、“ 摺疊扇”、“聚頭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風扇”。是一種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韌紙或綾絹做扇面的能摺疊的 扇子;用時須撒開,成半規形,聚頭散尾。


摺扇自有竹筋骨,不畏嚴寒不畏險。它擁有竹子般堅韌的品質!!

摺扇,初名腰扇,濫觴於漢末,曾是王公大人的寵物。晉代,腰扇又稱為疊扇,已成為上流社會男女通用的驅暑器具。《資治通鑑音注》:“(南齊高帝時)腰扇,佩之於腰,今謂之摺疊扇”,並據《南齊書劉祥傳》中有腰扇的記載,斷定南朝已存在摺扇了。南北朝時期,南方士流出門常持此物以納涼遮陰。腰扇在南朝齊以前已經出現。有兩則史料可以為證。晉陸雲《與兄平原書》:“一日案行並視曹公器物、床薦席具,有……扇如吳扇、要扇亦在。”晉張敞《東宮舊事》:“(晉)皇太子初拜,供漆要扇、青竹扇各一。”按,文中的曹公即指曹操(155~220年)。“要”是腰的本字,要扇即腰扇。這說明,漢末及魏晉時期,腰扇已在使用了。



摺扇自有竹筋骨,不畏嚴寒不畏險。它擁有竹子般堅韌的品質!!

  其次,摺扇之名也並非自宋代始。《樂府詩集》輯有晉詩一組,屬清商曲辭吳聲歌曲,標題為《子夜四時歌七十五首》,其中《夏歌二十首》的第五首曰:

  疊扇放床上,企想遠風來。

  輕袖佛華妝,窈窕登高臺。

  詩裡的疊扇,就是摺扇,是摺扇在晉代的一個名稱。疊,除了有重疊的意思外,還有折、摺疊的義項。《集韻?帖韻》釋日:“疊,屈也。”宋時摺扇使用最廣的名稱是“摺疊扇”,當可理解不過是早期名稱“疊扇”的引申、演變罷了。即使在宋代,摺扇仍有許多名稱,並未統一。例如,《高麗圖經》卷二十九稱為“摺扇”,《夢粱錄》卷十三稱為“折揲扇”,《癸辛雜識》稱為“聚扇”,以及還有的稱為“聚頭扇”、“聚骨扇”等等。可見,摺扇之名可以追溯到晉代。

《 在園雜誌》記載,中國古代所用之扇,要數 紈扇歷史最早。至於近代人所用的摺扇,又叫撒扇。 永樂皇帝喜歡這種扇卷舒方便。後來由宮中傳出,很快就風行全國,普遍使用了。

明代何宇度《益部談資》則說,川扇“五代時此地已嘗制之”,《中國風俗辭典》則認為“摺扇”起源於五代時期。《扇子趣話》中寫“唐宋時,剛剛產生的摺扇製作還很粗糙,很難普及。”認為“到了五代時期有了摺扇”。



摺扇自有竹筋骨,不畏嚴寒不畏險。它擁有竹子般堅韌的品質!!

公元11世紀宋真宗時,陳彭年等奉召根據唐末及五代時期流傳下的《切韻》等一系列的韻書進行刊定和撰集,重新修訂成一本《廣韻》。在《宋本廣韻·有韻》原文中是:“ 搊,扇別名。”並沒有確指“搊 ”是哪種扇子。即使是摺扇,也只能說明宋代有摺扇,不能作為五代有摺扇的證據。與方以智同時代的人陳貞慧則認為扇“抑亦團扇之摺疊者。”而且方以智在《通雅》卷三十三《器用》中寫道:“……東坡謂高麗白松扇,展之廣尺餘,合之止兩指許,正今摺扇,蓋自北宋已有之……《唐韻》有搊扇,殆亦摺扇之萌芽呼?”即使搊扇是摺扇的“萌芽”,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摺扇。更何況,方以智也不敢十分確定搊扇既是摺扇的萌芽。《漢語大字典》在“搊”字下雲:“一種扇子的名稱,即摺疊扇。”《漢語大詞典》中“搊扇”詞條下直接說“即摺扇”。

由於中日文化交流日本逐漸掌握製作扇子的技術《宋史》記載,端拱元年(988年)二月八日,倭國僧侶嘉因在 汴京(今河南開封)覲見了 宋太宗,獻上檜扇22把等珍貴的禮物。此檜扇是指的團扇。

最初,明宮中也不過使用竹骨繭紙薄面摺扇而已。後來朝廷定製,每年多造重金摺扇進獻御前。這種摺扇,一面命待詔學士書寫端楷詩詞文句,另一面由畫苑畫師繪上工緻畫圖。預定在每年農曆5月1日進呈,以備皇上在5月5日端午節分賜給嬪妃宮女。這種重金摺扇,釘鉸眼線,都用精金製作,每扇價值五金。



摺扇自有竹筋骨,不畏嚴寒不畏險。它擁有竹子般堅韌的品質!!

這種習尚,在明代宮廷中,日盛一日。明永樂帝開始主導摺扇潮流,他命令 內務府大量製作,並在扇面上題詩賦詞,分贈於大臣。一時摺扇大貴,成為一種時尚。文人雅士學著互贈題詩詞字摺扇,表喻友情別意。手持摺扇,成為當時生活中高雅的象徵。摺扇一旦流行,久盛不衰。在清代,摺扇之隨處可見,簡直登峰造極到有氾濫的嫌疑。明清時,在摺扇生產地--江南一帶,出了很多名士,他們的風流才情,與摺扇有著絲絲縷縷的關係。他們所營造出的江南如水的文化氛圍,表現出柔情和氳氤的美境;通過以摺扇為媒介,流傳於皇宮、府第、閨室、民間、海外。而摺扇也因了這些美畫佳句身價百倍。

而且,扇業者都愛追趕時髦,在扇骨扇面雕刻字畫,還愛從《紅樓夢》一類小說女主人公中取名,以致正統文人覺得有失雅馴,受到一些人的指斥。這已是清中葉的事。此外,《香祖筆記》還記載,明代成化、弘治年間,南京制扇骨最精有 李昭、 李贄、 蔣誠三人。



摺扇自有竹筋骨,不畏嚴寒不畏險。它擁有竹子般堅韌的品質!!

一柄摺扇,兩種畫面。一面歷史,一面現實。一面書畫,一面可能是空白,留給後人思考後填充。摺扇在引風納涼方面的作用,遠不如 蒲扇直截了當,但無論 團扇,還是摺扇,都是在實用基礎上的進步,是對生活美化的裝點。它是掛在時代腰間的奢侈品。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必然會遺忘摺扇的時代,摺扇之被重新拾起,已脫離其扇風的本意,而變成某種完全情緒化或曰文化的東西。在今天,摺扇已成為中國的摺扇。

一柄摺扇,兩種畫面。一面歷史,一面現實。一面書畫 ,一面可能是空白,留給後人思考後填充。摺扇是對生活美化的裝點。它是掛在時代腰間的奢侈品。摺扇早已脫離其扇風的本意,而變成某種完全情緒化或文化的東西。21世紀摺扇已成為中國的摺扇。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和 出口國,銷往許多國家,十分受歡迎。


喜歡收藏摺扇的讀者朋友們,可以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