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戰前期國軍各派系猜忌誤事

“七七”盧溝橋事變,被認為是全面抗戰的開始,因為這次事變後,國民政府再無“不抵抗”的言論,組織全國的力量全面抗戰。7月8日,蔣介石就收到中共領導人聯名打來的電報:“……日寇進攻盧溝橋,實行其武裝奪取華北之已定步驟……紅軍將士願在委員長領導之下為國家效命,與敵周旋,以達保地衛國之目的。7月17日,蔣介石發表《抗戰宣言》,鄭重宣佈:“……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士抗戰之責任,皆因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但是,在全面抗戰開啟初期,派系林立的國軍還沒有徹底摒棄相互之間的戒心,總擔心自己的隊伍被充當炮灰,擔心自己的部隊被中央吃掉,擔心自己從已有的地盤上擠走等等。這種不信任,在國民政府成立初期就形成了,很多派系之間發生過不止一次的新軍閥混戰,規模最大的就是中原大戰。抗戰開始初期,雖然國內各軍都表示服從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遣,但是軍閥和國民政府之間還是打小算盤的,也因為這種小算盤,貽誤戰機,對抗戰造成不小的損失。

在七七事變爆發初期,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宋哲元還以為日軍還像在東三省、熱河及長城抗戰一樣,打打就會停下,中日籤個協議就了事一樣。雖然他麾下的29軍對日作戰積極,但是宋哲元本人對全面和日本人對抗沒有充分的打算。歸根到底就是,他不願意失去對河北、察哈爾、平津一帶華北地盤的統治,認為和日本人妥協,稍微滿足一下日軍的胃口,日軍就會罷兵休戰。其實,在日軍剛發起挑釁時,他手下的馮治安、何基灃、張克俠等將領甚至制定好了進攻作戰的計劃,因為日軍當時準備不足,兵力有限,在日軍援軍到來前打出一個有利態勢。但是宋哲元對何基灃說:“打起來對共產黨有利,遂了他們藉助抗戰擴大勢力的野心,對國民黨有利,借抗日消滅雜牌軍……”

剛開戰幾天,國民政府也增派援軍北上,以備不測。但是宋哲元一方面對日周旋,一方面不想讓中央軍開進他的地盤,還婉言拒絕。29軍奮起抵抗後,全國各界致電並匯款慰問將士,宋哲元妄想事態不擴大,甚至不敢接受匯款。 結果,日軍看透了他的小算盤,不斷增兵,沒有停下了的意思。後來,平津戰事急轉直下,平津淪陷。

平津淪陷後,國民政府已經看清對日妥協無望,所以日寇的進犯做了相應的戰鬥部署,在平綏路方面,組織了著名的南口戰役。這次戰役是在原西北軍劉汝明的地盤上進行的,抗戰到了這個時候,劉汝明還存在保地盤的小心思。戰役即將來臨的時候,劉汝明的守軍準備也不太積極。當增援的湯恩伯13軍到了察哈爾省後,以各種藉口禁止13軍路過張家口,繞路行軍,結果遺失了大量時間,來不及構築堅固的工事。反觀日軍,有大量的時間集結,部署,待13軍到了南口後,就與日軍打成一鍋粥。不過,好在西北軍守地盤還是很積極的,日軍進攻劉汝明部的時候,給予了迎頭痛擊。

南口戰事吃緊的時候,蔣介石命令閻錫山派晉軍重兵增援。結果天性摳門的閻錫山怕損失自己的部隊,七扣八扣,由一個集團軍減少到一個旅,而旅長卻不服從湯恩伯調遣。結果,閻錫山這個旅沒有放一槍就等到南口失守,回到山西。後來 ,川軍參與山西抗戰時,閻錫山沒有瞧得起這支戰場生力軍,拒絕補充糧彈等物資,還汙衊川軍擾民滋事。

臺兒莊戰役前,韓復渠為了保存實力,不與日軍開戰,丟失濟南,使得徐州一帶門口大開。這次教訓之後,國民政府槍決了韓復渠,這樣之後,派系間的合作也逐步加強。

國難之前,中國人表現出的團結禦侮遠遠甚於這些小算盤。敵後戰場的軍民,讓牽制了一半以上的日軍和全部偽軍;雲南的龍雲派出了滇軍,血戰禹王山等地,死戰不退;四川的劉湘更是動員全省力量赴國難,幾十萬川軍健兒血灑疆場;廣西桂軍光著膀子,挺著刺刀對戰日軍坦克……。

全面抗戰前期國軍各派系猜忌誤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