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豎蛋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春分的這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很多人在做"豎蛋"的試驗。玩法簡單而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吃春菜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為一種野莧菜,也稱之為“春碧蒿”。春分這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春菜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的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送春牛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春分之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也就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的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案,這就叫“春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


粘雀子嘴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元,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來粘雀子的嘴,這樣做是為了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這一天也是孩子和大人們放風箏的好時候,風箏類別有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等。風箏大多數是自己糊的,放時還要相互比著哪個放得最高。


春祭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二月春分,開始了掃墓祭祖,也稱為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還要請禮生念祭文,行三獻禮。掃墓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犒勞耕牛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江南地區這一天多流行犒勞耕牛、有祭祀百鳥的習俗。春分時節,耕牛即開始一年的勞作,以糯米糰喂耕牛表示犒賞;祭祀百鳥,一則感謝它們提醒農時,二是希望鳥類不要啄食五穀,祈禱豐年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