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为什么只用十几天的时间,就把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打的落花流水?

进而读史


关东军精锐都南下了死磕美国人去了,想想美国太平洋战争打得多艰难,就知道关东军有多厉害。留在东北的关东军都是新组建的“稻草人部队”,部分部队甚至要抢伪满部队的装备。

1904年,日俄战争在东北爆发。当年五月日军攻占辽东半岛的金州,九月设立关东守备军司令部,这标志着日本在殖民东北的开始。次年五月,日本为了战争需要将辽东半岛改为“关东州”,并在辽阳设立关东总督府。

关东军的前身是日本驻扎在东北的一个步兵师和六个铁道守备队。1919年4月,日本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将关东州总督府改为“关东厅”,下属的陆军部升级为“关东军司令部”,关东军正式成立。

《关东军司令部条例》中虽然明确规定,关东军隶属于天皇,主要承担关东州的防务和满铁的保安工作,但这仅是日本遮人耳目的说辞,关东军真正的目的是义贯彻“大陆政策”的急先锋。除了殖民东北,进一步南下侵略中国外,关东军还要防防备和伺机进攻苏联,所以关东军在二战前期和初期经历了一段急剧地恶性膨胀。

九一八之前,关东军仅有一万余人,事变爆发第二天朝鲜的混成第39旅团就侵入东北,不久日军又调入混成第4、第8、第39旅团。1932年,日军第10、第19、第8、第14师团又被划入关东军麾下。七七事变爆发时,关东军已经发展到20万人的规模。

1938年,关东军为筹备对苏作战,在师团的编制上又组建了第三、第四军,同时又调入第23、第7师团。1939年,关东军继续扩充,原先的飞行集团也改变为航空兵团。

苏德战争爆发前,关东军规模已经扩充至11个师团。日本想利用苏德战争之机北进苏联,再次大量增兵东北。1942年,关东军实力达到顶峰,下辖6个军、14个师团、2个装甲师团和若干其他部队,总兵力达到70万人。

但是好景不长,1943年下半年,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对日军越来越不利,日军大本营决定抽调关东军主力南下。1944年,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关东军主力又进一步被抽调至中国派遣军。

同时由于南方战场也在不断抽调关东军主力,致使关东军精锐尽数南下,日军大本营不得不在日本和东北强行征兵,拼凑了8个师团、7个 混成旅、1个装甲旅团和5个炮兵连队。日军还将驻朝鲜的第17方面军划入关东军,这样关东军规模再次达到了75万人。

苏军对日宣战时,成立于1945年5月的第107师团是关东军资格最老的部队,又因为日本财政早已枯竭,关东军的训练和装备水平远不能与之前相比,这才被戏称为“稻草人兵团”。

不过关东军在东北经营多年,尤其是在对苏方向修筑了17个要塞、8个永备工事,1700公里长,号称“东方马奇诺”的防线。以虎头要塞为例,日军花费十年心血修筑而成。苏军第一波攻击动用九百多门火炮,一百六十多辆坦克,却被日军仅1400人的第15国境守备队打退,而且苏军重要的铁路枢纽伊曼铁路桥还被关东军摧毁。

总得来说,苏军进攻大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日军也组织了不少有效的抵抗,并没有题主说得“落花流水”这么简单。


史料不辑


1945年8月9日零时,苏联出动150万大军开进中国东北,在四千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向日本关东军发起了攻击。


面对苏联的钢铁洪流,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不堪一击,短时间内就崩溃了。那么,日本关东军为何在苏联军队面前如此脆弱呢?

武器装备差距大

日军在亚洲来说还可以横行霸道一下,但是在世界范围来说,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在当时来说算不上有多牛。和苏联比起来,日军的武器装备更是差距巨大,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正是因为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下,让日本关东军根本就无力抵抗。



日军无心恋战

1945年8月9日,此时距离日本投降还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所以说,日本关东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曾经的法西斯联盟也就剩下日本还在孤军奋战了。日本战败已成定局,日本士兵根本就无心恋战,而且大部分都是新兵,士气、战斗力与战争之初不能比。


总结

正因为这两大原因,面对实力强大的苏军,日本关东军一败涂地,战败投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作为日军精锐的日本关东军尚且如此,其他日军部队的情况就更甚了。


历史评说


冯小刚拍的《紫日》看过的举手?在野战中进行防御的日军报告上司发现300辆苏军坦克,歪把子、九二重机枪打上去完全没什么卵用,少数几门战车防御炮刚刚开火,就被头顶上的“拉2”飞机炸得七零八落,日本兵只能绝望地使用“肉弹”战术进行攻击,身上绑着炸药冲向T34坦克群。



除了少数几人得逞外,大多数“肉弹”最后都被碾成“肉饼”,根本无法抵挡苏军的钢铁洪流。要说《紫日》的战争场面和武器道具未必是一流的,但粗犷反映出一个事实:日本关东军的装备和火力,与刚刚打败希特勒的苏军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这也就是关东军迅速崩溃的第一个原因:双方之间的硬件差距太大,远远超过了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

为了准备所谓的“本土决战”,关东军绝大多数重炮和超过三分之一的战略物资已经转运回国,临时拼凑起来的新师团连步枪等轻武器都深感不足。同时,关东军所辖的作战飞机几乎全部撤至半岛或国内机场,也就是说,面对苏军的现代化、机械化作战,日军在东北上空完全丧失了制空权,遂行大兵团作战的条件根本不具备。



第二个原因就是兵力对比悬殊,关东军实力最强的是1941年“关特演”到1942年升格为“总军”期间,大约拥兵31个师团85万余人,并且多数为精锐师团,作战序列内有“机甲军”和“第二航空军”等装甲和空中力量。老实说,这个兵力和火力配置还能跟1945年的苏军撕扯一番,然而日本军部不断的调出部队,事实上已经抽断了这支“皇军之花”的脊梁。

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日军大本营陆续从关东军抽调部队尤其是重装备师团(这里没有甲种师团的称谓),分赴太平洋战场的各岛送死。1944年关内战场豫湘桂战役也抽出一部分,而仅1945年1月就调出13个师团和机甲军全部(部分调回本土),到4月间随着冲绳战役的结束,关东军又被调走7个师团,前前后后弄走不少于24个师团。



精锐部队都调出了,对“伪满洲国”的军事占领还得维持,于是再把若干国内新编师团派过来充数,这都是番号在100以外由老弱士兵组建的师团,战斗力连三流都不算。同时征召了25万名在东北的“侨民”,新编了8个师团、7个独立混成旅团、1个坦克师团和5个炮兵联队,如此拼凑下来的关东军,虽然尚有24个师团约70万人的兵力,但此关东军已非“彼关东军”。

日本人自己心里有数,他们根据武器装备和战斗素质的核算结果是,1945年7月关东军的战斗力,只相当于1942年的8个半师团,大约是四分之一强的比例。而苏军出动的则是从欧洲战场转调回来的150万百战之师,不计空中力量,即便按诺门坎战役1:1的战力比,苏军至少占有十倍以上的兵力优势(不能简单数人头)。



其实还有重要的第三个原因,那就是日本人对于对手现代化战争能力的低估,以及铁路保障能力的误判。在他们看来,苏军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之内,不可能对东北发动大规模攻势,关东军设想的“决战时间”居然是1946年(日苏中立条约1946年4月到期)!期间日本人甚至还寄希望由苏联调停、达成日本与美英盟国“体面的停战”,所以关东军上下对苏军的进攻缺乏必要的准备。

就战役战术而言的第四个原因,是关东军不相信对手在复杂地形上的通过能力与后勤保障能力,以重兵置于北满和东满依托筑垒地域顽抗。而苏军的外贝加尔方面军却是从西满突入,越过大兴安岭直插东北腹地,其装甲矛头第6坦克集团军的战斗损失,甚至还没有在大兴安岭翻山的多,如此,关东军在东北的防御体系被拦腰截断,很难组织其像样的大兵团抵抗了。



不过,疯狂的鬼子们仍然各自为战,在北方筑垒地域的要塞区死守不降,给苏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终究于事无补,因为大势已去。吉林和辽宁境内的关东军已经撒丫子向半岛逃命,要塞区得不到任何增援,被消灭是早晚的事。苏军于8月9日凌晨发起进攻,仅仅一天之后,日军大本营就通知关东军:必要时可以放弃东北退入半岛,就是说日本人自己都心里没底。

1945年8月15日,裕仁通过广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关东军则是8月16日下午四时接到了参谋本部的投降命令,次日派参谋长秦彦三郎飞哈尔滨接洽投降。



但是苏军总参谋部以日军还在抵抗为理由继续武装推进,直到彻底控制局势后,才回复关东军:“建议从8月20日12时起,在整个战线停止对苏军的一起战斗行动,缴械投降”。

所以这也是最后一个原因,打到第十二天头上,关东军已经决定全面投降,总共有64万名日军官兵和148名将军成为了苏军战俘,被毙伤的8万多人只占部队总数的九分之一,说落花流水也好,土崩瓦解也罢,总之哪里来的什么“玉碎”?


度度狼gg


二战中,远东地区最强悍的军队莫过于关东军了,多年时间,战功赫赫,侵华战争也是从关东军开始打响的。然而,这支军队,在1945年,十几天的时间内,一溃千里,被强大的苏军击溃。

关东军很强,但同样,苏军也不是软柿子。1945年的苏军,正处于巅峰时期,攻克柏林的荣耀笼罩着他们,而日本呢,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精锐消耗殆尽,濒临灭亡了。

日军和苏军的差距

日军和苏军的差距主要是三方面,一个是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一个是战略上的差距,还有一个是兵员素质上的差距。这三方面的差距,根本就没法通过什么武士道去弥补,等待日军的,只有灭亡,而没有任何办法。

装备体现国力

苏军在整个二战中生产了六万多辆T34坦克,这个实力日本是远远比不起的,就他们那小豆坦克,根本就不是苏军任何坦克的对手,直接一炮就能打穿。苏军总共动用了5500多辆坦克、2万多门火炮,再加上3000多架飞机,共计150多万军队,实力非常强大,关东军几十万人,那点坦克飞机根本不够看。



而步兵的装备,差距同样明显,苏军那波波沙冲锋枪就像不要钱一样,几乎后期人手一把。而日军的三八大盖,射程什么的够用,但是你近战火力压根就跟不上。而离远了,苏军直接开炮了。这已经不是差距了,是有代差了。诺门罕战役时,德国人评价说,差距在五十年。而1939-1945,日本陆军武器装备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而苏联人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战术思想上的差距

而战术思想上,苏日两国之间差距更为明显。日军,顶多是一战时期的一个加强版。而苏军不同,苏军已经将机械化普及,坦克玩的转,日军根本不知道坦克怎么用。苏军在玩纵深穿插的时候,日本还在玩堑壕战,苏联已经开始立体化作战了,日军玩的是万岁冲锋。

装备上体现的是国力,而战术思想决定于装备的运用。很明显,日军拿不出优秀的武器装备,先进的战术,不是不懂,而是压根就不敢想。

兵员素质,一大截差距

1945年的苏军,刚刚经历了整个卫国战争,都是老兵油子,作战经验非常丰富。苏联对日作战的兵力都是从欧洲紧急调动过来的,苏联动用远东的铁路公路运输军队。苏军前期战斗力不咋地,这是事实,而经历了几年的战争,能活下来的,没有一个是弱者。

而日军不同,日军属于兵员全消耗没了,前期经验丰富的老兵被杀的一个不剩。后期补充进来的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关东军呢,精锐都被调往前线,同样补充进来一堆炮灰。这些新兵,根本就不是苏军老兵油子们的对手。


苏军,巅峰状态,能和美国叫板,而日军呢,后期连国军都打不过了。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术,都差距明显。而且,苏军这次行动,就是带着尽快结束战斗,以最小的代价获取胜利的目的。斯大林就是要用最快速的方式去争夺胜利果实,目的就是赶紧把关东军打垮。


军武文斋


从双方投入兵力来看,关东军70多万;苏军则动用了150多万人参加战役,司令官为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下辖80个师,27个坦克旅,飞机三千多架,坦克五千多辆,火炮和迫击炮两万多门,重武器大规模装备部队。

刚从德国抽调过来的苏联红军,经过德国战场的洗礼,战斗力强悍,采用了大规模集团军作战,对关东军进行突袭和包围分割,打得日军溃不成军、几无还手之力。此役共歼敌近十万,俘虏50多万,加快了日军在中国战场败退的步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持。


雄视天东


来看看苏军如何把关东军打得“落花流水”:

1、苏军174.74万VS关东军70万,苏军2.93万门火炮VS关东军5360门火炮,苏军5250辆坦克VS关东军1155辆坦克,苏军5171架飞机VS关东军1800架飞机,战果是:苏军伤亡3.2万,关东军战死8.3万(日本官方为2.1万死亡),伤亡率:苏军1.8%、关东军11.8%(日本官方伤亡数字:3%)。

由于有确实史料正式苏军将中国人、朝鲜人的战死列入日军伤亡数据,因此真正关东军的战死肯定低于8.3万人。

2、在8月18日关东军投降前,苏军没有占领任何一种中等以上的城市。8月19日苏军以空降兵占领长春、沈阳;8月20日占领新京、奉天、哈尔滨、佳木斯等;8月22日占领旅顺大连、平壤、开城;8月26日和外界断绝联系的虎头要塞才被苏军攻克。

3、关东军70万,投降59.4万,战死8.3万,不能说是被打得落花流水吧?主力基本上都在长春、沈阳。

关东军在苏日战争失利的原因

1、关东军主力早被抽调,基本都是临时征召新兵。表面看起来关东军人数为70万,但主力早就被抽调差不多:

1943年开始关东军主力就开始被抽调到太平洋战争;1945年,关东军13个师团再次被抽调;美军占领冲绳后,关东军7个师团和30%的战略物资被抽调会本土。

在1945年8月时,70万关东军里只有8个师团是原关东军——估计还是驻防在长春和沈阳。

2、日本大本营计划是在沈阳、长春等地和苏军决战。苏联8月9日到8月15日这几天所遭遇的只是关东军的边境部队和满洲国部队,战力并不强。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打断了关东军准备在沈阳决战的准备。

所谓苏联俘虏60万关东军,不过是关东军奉命投降。

3、苏联8月9日进攻是对关东军的突袭。关东军原本预计是45年秋季或46年春苏联才可能进攻。

1945年苏日战争,严格来说,只打了6天(从8月9日到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苏联在8月18日关东军投降后到9月2日的军事行动,不能算是战争——日本都投降了,你苏联和谁打?

其次,东北战场,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关东军,而是后勤运输。关东军如果死守长春、沈阳3-6个月,苏军只能后退——因为远东地区没有办法提供170万苏军的物资,苏联的铁路也无法及时送来这么多的物资。

向中国求援?中国自己还没有呢,怎么给?

美国嘛,当然是不会支援苏联。

苏联欧洲部分也是刚刚结束欧战,也不会有过多的物资支援。

因此,与其说是苏军击败了关东军,不如说是关东军奉令投降。日苏战争从8月9日到9月2日持续23天,真正的战争状态只有6天,剩下18天都算是苏联一个人在战斗。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苏联八月风暴行动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随后云集远东的约150万苏军发动“八月风暴行动”,仅用十几天就击溃了号称“皇军之花”的日本关东军70万人。本来在当时各国的预想中,苏联和日本在远东地区会展开一个月以上的拉锯战,谁知开战后完全是一边倒的结局,苏联红军战斗力震惊世界。苏日战争的结果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最重要的是经过苏德战场残酷考验的苏联红军作战思路、武器装备等方面已经具备了现代化军队的雏形,而日本关东军还是一支停留在一战的军队,这种代差一旦形成就是碾压式的。

被俘的日本关东军士兵

首先整个二战苏联红军越打越强,而日本关东军是越来越弱的。苏德战场是整个二战期间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上千万人搏命厮杀,苏联红军光战死的人数就多达865.6万,能活下来的都是百战精英。面对纳粹德国这个横扫西欧、战斗力爆表的对手,苏军的单兵素质、武器装备可以说是飞速进化,参与对日作战的外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1方面军、远东第2方面军中的主力都是从苏德战场磨砺出来的精锐组成,作战能力可想而知。

而日本关东军方面在1939年诺门罕战役之后,基本上就没经历过什么大战,按照日本高层指示“防止对苏发生战争,维持北方静谧状态”。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关东军奉命抽调部分老兵南下参与战事;1943年下半年起,日本为了挽救太平洋战场的颓势,成建制抽调关东军主力师团和重武器增援,妄图依靠“精锐”挡住美军进攻;1945年年初,日本显露败像,又抽调关东军13个师团赴太平洋战场;1945年4月至6月的冲绳岛战役之后,美军准备登陆日本本土,日本政府为了本土决战,再次抽调关东军7个师团的兵力和1/3的战略物资回国。

经过一连串的征调消耗,70万日本关东军编制看着挺唬人,但充斥着大量新兵,就是个空架子,士气和素质极端低下,和经过苏德战场考验的苏联红军根本比不了。

胜利的苏联红军受到中国民众欢迎

其次苏军是抱着必胜的信念,来展现实力的,而日军战降之间摇摆不定。虽然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承诺在结束对德战事2至3个月后加入对日作战,但苏联高层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直拖延对日本宣战的时间。直到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这种超级武器的威力震惊世界,美国的这颗原子弹实质上是为了震慑苏联,奠定美国霸主地位;而苏联自然要回击美国,展示自己的力量,立马于1945年8月8日发动“八月风暴行动”,进攻日军,苏军一开始就是奔着胜利,还是摧枯拉朽的大胜去的。

而日本在1945年的时候就已经在为投降做准备了,只不过一直在讨价还价,这在日本高层中并不是秘密。日本为了获得更宽松的停战条件,在美苏之间摇摆不定、待价而沽,到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候,日本高层还寄希望于和美苏进行暗中交易,获得体面和平呢。这种想法体现在对苏作战上就是日军高层缺乏拼死一战的决心,自然而然的影响到了基层官兵的战斗意志,一开战就被苏联打蒙了,等到关东军发出全军退守通化,和苏军展开决战的命令的时候,战略撤退变成了全军崩溃逃跑。

苏联红军打扫战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苏联红军和日本关东军已经形成“代差”了。战争是最好的老师,不快速进步的只有死,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依靠闪电战突袭,德军在开战初期势如破竹,明斯克战役、基辅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等等,苏联在几个月内就损失了数百万的军队以及大量的飞机、坦克。不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么,在一连串的失败中,苏联将领们不断吸收德国的先进战术理论,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出了属于苏联的“大纵深突击战术”,一直到苏联解体,苏联红军都是围绕这一战术进行军队建设的。

日军被戏称为“最好的一战军队”,这指的当然不是武器装备落后,而是日军作战思想还停留在一战,防御全靠坚固的防御工事,非常呆板。自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为了防备苏联,就沿着中苏边境修筑了一系列的要塞群,比如号称“永久要塞”的虎头要塞、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东宁要塞等等。在一战时期受限于技术条件,部队机动能力弱,只能正面强攻的时候要塞自然作用巨大;到了二战飞机、坦克、机械化步兵大量使用,对于要塞完全可以靠高机动性绕到防线后方,没必要傻傻的硬打,二战中最著名的就是1940年德国进攻法国,德军装甲部队绕路阿登山区,让法国倾国之力打造的“马奇诺防线”成了笑话,日本消耗惊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修建的要塞群也没起到大作用,还拖累了关东军技术装备的列装、更新,飞机坦克严重不足。

1945年“八月风暴行动”对日作战是苏联第一次将“大纵深突击战术”完整的使用出来。超过28000门大炮配合步兵打开日军防线缺口,4300架飞机牢牢掌握制空权,超过5000辆坦克搭配摩托化步兵从缺口向纵深突击,大规模伞兵空降日军后方夺取机场等战略要点,在这种空地一体化打击下,日军毫无招架之力。开战不到两天,关东军高层几乎就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寄予厚望的各种要塞在孤立无援中成了“活棺材”,虎头要塞坚持了17天,东宁要塞7天被攻破。

苏联二战胜利大阅兵

苏联在二战中遭到重创的情况下,能够在二战后和如日中天、拥有原子弹的美国分庭抗礼,“八月风暴行动”中苏联红军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不得不说是一个重要的砝码。苏军的出色表现为苏联恢复战争创伤争取了时间,也避免了世界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


当狗容易做人难


日本关东军,战斗力十分强悍,是日本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日本关东军和苏军三次交手,前两次交手中,日本关东军战斗力明显比苏军强,苏军凭借人多,武器精良,炮火充足取胜,还是惨胜。后一次交手,苏联军队越打越强,日本关东军越打越弱。原来,参加苏德战争的苏军人数众多,装备十分精良,炮火十分强大。日本关东军大部分抽调到太平洋战场,让美军真正领教了日本鬼子的真实战斗力和厉害。剩下少部分关东军精锐,被日本大本营抽调回国保卫日本本土去了。剩下的日本关东军全是新兵,其部队是七拼八凑组建起来的临时作战部队。这样的部队的士兵全是新兵,菜鸟,乌合之众,没参加过军事训练,没参加过军事演习,更没上过战场。这样的部队是垃圾,这样的新兵是人渣,这样的垃圾军队毫无战斗力,有辱关东军威名。这样的菜鸟关东军垃圾部队,缺衣少穿没吃的,去当叫花子讨口要饭,缺枪缺子弹,缺炮缺炮弹,缺飞机没燃油,缺少爱心良心黑了心,不人道没人性,缺少正义与和平打败仗,一缺全都缺的人渣,垃圾军队,怎能和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作战勇敢,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强大苏军交手,对抗,作战?这时的日本关东军,如讨口要饭的叫花子,又怎么能打赢,打败强大无比,不可战胜的强大苏军呢?好战必亡。日本是小国,穷兵窦武,国内资源枯竭,无力支持对外作战,日本靠侵略他国,达到以战养战的险恶用心和罪恶目的,日本侵略他国,不得人心,最终失败投降。日本关东军越打越弱小,苏军越大越强大。强大苏军,打败弱小的关东军,是分分秒秒之事,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轻松打赢战胜。


中国美6220


苏军对关东军的这场战役苏军称之为满洲进攻战役。

苏军为了此次战役进行了精心准备,除了原先的远东部队外还从结束的苏德战场抽调了40余万人、70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及21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这样使得参战总兵力达到174.7万余人,装备火炮和迫击炮2.98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250辆、作战飞机5171架、主要作战舰艇93艘。

此时,日本的关东军以及在朝鲜的第17方面军(共2个军9个师团又3个旅团,日军大本营7月15日规定,北方一旦有事,归属关东军指挥) 共有3个方面军7个军31个师团又14个旅团(11个独立混成旅团、2个独立战车旅团和1个机动旅团)。在这些部队中,第17方面军的第58军(3个师团又1个旅团)驻防济州岛和独立混成第127旅团驻防釜山,属于美军作战区域。

除此之外,苏军战役作战区域的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上的日军第88-9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29旅团属于第5方面军(总部北海道札幌)建制,除了第91师团1944年组建外,其余都是1945年组建部队;而在张北方向有日军华北方面军驻蒙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参战。

综上所述,日军实际参战兵力为31个师团又15个师团。日军作战主力关东军早已不是“皇军之花”,主力基本在太平洋战场消耗掉,仅有3个师团是在1944年前组建的第39、59、63师团分别编成于1939、1942、1943年)。日军参战总兵力加上伪军约100万人,装备坦克近千辆、火炮5000门、飞机千余架。

从实际情况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5年8月9日-8月15日。在此期间,与苏军实际交战的日本陆军部队(独立旅团以上)有:东线第1方面军第124、126、135、122、79、112、127、128师团、独立混成第132旅团、第1机动旅团;西线第3方面军第107、119师团,独立混成第80旅团;北线第4军第123师团,独立混成第135旅团;南库页岛、千岛群岛第5方面军第88、91师团。苏军在此阶段击溃了日军。具体进展为

后贝加尔方面军左翼突破日军在满洲里等地筑垒地域抵抗,主力逼近博客图;右翼越过沙漠,占领化德,逼近多伦;中路占领突泉,进入东北平原。至此6天该方面军前进500千米

远东第1方面军以若干个加强营迂回日军筑垒地域,随后主力开始进攻,先后攻占密山、林口等地,在牡丹江遭遇日军顽强抵抗。左翼则在海军协同下,在朝鲜东部登陆,占领了雄基。至此6天前进170千米。

远东第2方面军在阿穆尔河区舰队协同下,沿松花江南下,攻占同江、富锦,逼近佳木斯。左翼攻占饶河、宝清,右翼强渡黑龙江在8月14日封锁了孙吴筑垒地域。至此6天前进120千米。

在南哈林岛,苏军与日军在古屯要塞和塔路港激战;在千岛群岛,苏军准备登陆占守岛。

第二阶段则是日本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8月16日16时,日军关东军向所属部队下达了停战和解除武装命令,苏军8月17日17时收到日军停战请求,不过苏军远东方向总指挥华西列夫斯基命令是8月20日12时正式停止战斗行动(指远东战役主要战场)。19日苏军空降兵空降占领长春,当天下午14时10分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山田乙三在投降书上签字并发表广播讲话宣告日军投降。

苏军动作则是后贝加尔方面军中路逼近长春、沈阳,左翼占领齐齐哈尔,右翼占领承德、赤峰;远东第1方面军16日攻占牡丹江,继续向吉林、哈尔滨方向进攻,20日占领敦化,左翼则到达朝鲜罗津和罗南地区;远东第2方面军攻占了佳木斯、伊兰,继续向其余地区挺进。

而日军第5方面军则在8月17日下达停战命令,8月22日萨哈林岛战场签订停战协定,8月23日千岛群岛战场签署停战协定。


荣华之武器堂


事实上,从军事角度来看,苏军和关东军在七天的短暂对战中并没有决出胜负,关东军也远没有到被打败的境地。关东军一直在做有组织的战略撤退以在他们计划中的战线上(朝鲜半岛)和苏军做最后的大战,只不过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关东军也就不得不停止抵抗了,否则双方的对决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付出更大的伤亡,苏军要想在军事上彻底消灭关东军绝非易事。



经过七天的激烈作战,日本关东军的主力并没有被苏军歼灭,甚至可以说是保存的较为完整,只有第1方面军的主力和第4军的一部和苏军交战,其他部队(第3方面军全部和第4军大部)都集结在沈阳—长春—哈尔滨一线,他们将按照计划继续向朝鲜撤退,以期在狭长的朝鲜半岛阻止住苏军的进攻。苏军没有歼灭一个日军师团,仅仅是击溃了3个师团,重创5个师团和2个旅团,对于拥有24个师团的关东军来说,这些损失实在算不上是伤筋动骨,关东军仍旧保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实力。

此外,关东军的坦克和航空主力都还没有投入使用,仍旧保持着完整的战斗力,虽然日本坦克部队完全不能和苏军的坦克部队相提并论,但是聊胜于无。而且多达1000多架的日本航空兵部队对于苏军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虽然苏联空军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是由于来不及建立前进机场,实际在前线日军的飞机反而占据的优势,他们在东北有着完备的航空基地,当时已经开始对苏军的机械化纵队展开空袭了,苏联空军难以遏制,在战后苏联的官方战史中也明确批评了苏联空军第12集团军在远东战役中表现太差,根本没有完成赋予其的任务。另外关东军还有一支强大的炮兵部队,尤其是重炮以及许多高射炮群,在朝鲜半岛的北部山区作战,炮兵的作用将得到突显,对苏军造成严重威胁。


当然,无论如何由于苏军占据着兵力兵器上的绝对优势,击败关东军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如果仅限于军事上的解决,显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付出更大的代价。从战略上来看,由于苏军后勤补给的乏力,地面部队挺进速度受挫,加上日军及时的撤退行动,苏军已经无法做到计划中那样在东北合围歼灭关东军主力。关东军主力将撤入朝鲜半岛的北部山区,在那里进行坚守,双方还要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决战,无论如何,双方都会遭受惨重的伤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