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因是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辨衣能識人,尊卑貴賤顯。”在我國的傳統社會中,人人都要遵守禮法,而是禮法就是遵守尊卑貴賤法則,女子三從四德,相夫教子。而男人是家中棟樑,一個正妻,許多個妾。還有一種更卑賤的身份是通房丫頭,這種通房丫頭勉勉強強可以稱為妾,但她們的身份極其低微,就比普通丫鬟高了那麼一點,甚至遭受著與丫鬟一樣的待遇。

著名的譚延闓,他的母親就是這樣的人。​他的母親原來是他父親譚鍾麟好友家的丫鬟,被父親譚鍾納妾之後,或許生活條件比以前優越了一點點,但要遵守的規矩更多,也沒有資格與正妻一起上桌吃飯。但還有一句話叫母憑子貴,多虧了兒子,她的生活才得到了改善。

因是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闖禍之後被收為小妾

譚鍾麟任陝西巡撫時,好友來家中做客。好友的丫鬟在給譚鍾麟獻茶時不慎打碎了茶杯,這小丫鬟十分恐懼,躲到了後面,連忙認錯。好友正打算苛責這個小丫鬟,向譚鍾麟賠罪,請巡撫大人寬恕不敬之罪。但是譚鍾麟並沒有那麼介意,反而這個小丫鬟楚楚可憐,有幾分姿色,譚鍾麟倒生了惻隱之心。如果這小丫鬟被好友帶回府,免不了要被責罰,於是譚鍾麟開口向好友要下了這個小丫鬟。

這小丫鬟在被譚鍾麟要下之後,​盡心盡力服侍譚家人,心裡也十分感激譚鍾麟的恩情。譚鍾麟也沒有想到,這個小丫鬟竟然如此聰明,可愛又伶俐。她能把分內之事做得十分完美,也能哄得老夫人十分開心。於是譚鍾麟寵幸這個了小丫鬟,這個小丫鬟姓李,歷史上是沒有記載她的名字的,因為她是丫鬟納妾,其實她連妾的地位都比不上,

只是一個通房丫頭。通房丫頭比丫鬟高貴一點的地方,就是能夠服侍主人,生下孩子或許自己以後的地位還能提高。但她要做的事情還跟丫鬟是一樣的。

因是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李夫人​(現代對她的尊稱)甚至連與夫人們上桌一起吃飯都不可以,因為傳統社會中是十分講究尊卑的,她只是一個通房丫頭的身份,十分卑微,只配在桌子旁給老爺夫人們添菜。

好在譚鍾麟對她還是寵愛的,並沒有讓她受太多苦。古代母憑子貴不是沒有道理的,在1880年她生下譚延闓之後,譚鍾麟將她正式納妾,她才算有了一個身份。但納妾之後的她有什麼改變呢?只是地位高了一點點而已。她依舊還是不能上桌吃飯,因為之前的身份,還是得在飯桌旁,給人們添菜夾菜,伺候主人們,每個人都是這樣認為的,妾就是妻的丫鬟,所有的妾都沒有資格上桌與主人們一起吃飯。

兒子爭氣讓自己地位提高

李夫人的兒子很懂事很聰明,自打他懂事以來就知道,如果要讓母親的地位提高,他就只能發奮努力,讓任何人都不敢苛待自己的母親。​他是庶出的兒子,生下來地位就不如嫡出的兒子高。但幸好他天資聰穎,愛讀書,也十分努力。譚延闓五歲的時候就去讀了私塾,11歲的時候就學習制義文學,還被光緒帝的老師稱讚是奇才。在13歲的時候,他去長沙參加童子試,竟然考中了秀才。也有人說,譚延闓中了秀才是因為名字與前朝某人犯了忌諱,不然他就會是狀元。

因是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在他童年少年時就很有本事,成年之後他更是極有擔當,​更加努力讀書。由於從小受到教育的不同,他的思想與他的父親嚴故保守不同,他反而更加開化,主張維新。當時的清朝即將覆滅,在1904年清朝舉辦的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中,24歲的譚延闓參加了。不僅參加了,他還中了第一名,會元。四月參加殿試時,他

又考中進士。他們家裡乃至他們那個地區一直沒有會元,譚延闓填補了這個空缺,因此他名聲大噪,讓父親譚鍾麟極為驕傲,而他的母親也終於能抬起頭來。

譚延闓考中進士回家吃飯,母親在一旁伺候人添菜。​譚鍾麟對李夫人說,“坐下吃飯吧”。譚鍾麟是李夫人的丈夫,是李夫人的天。就這一句“坐下吃飯吧”,對於李夫人來說是莫大的安慰,這些年所受的屈辱和折磨終於不會再有了。譚鍾麟向家人們宣佈,從此以後,李夫人與他們在一張桌上用飯。母憑子貴不是沒有道理,而李夫人多年默默付出也值得被尊重。李夫人的身後事

因是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李夫人雖然身份抬高了,但依舊不是正妻。譚鍾麟對李夫人雖然很好,​可是譚鍾麟思想頑固保守,甚至他還反對維新變法,最後因為看不慣慈禧太后才辭了官,在這樣的思想下,他依舊堅持傳統那一套做法,比如說妾不是妻,死後不可以從正門出棺。但他的兒子譚延闓跟他不一樣,他十分支持維新變法,最後清末新政就是他主持的。父子二人都十分擅長書法,一度成為當時文人描摹的對象。

譚延闓從小見慣了母親的遭遇,十分心疼,決心以後絕對不會納妾。​他唯一的妻子病逝之後,有人要將他和宋美齡撮合在一起,但他已亡妻為故拒絕了,並且還介紹了宋美齡和蔣介石認識,可以說這兩人最後能夠走到一起,多虧了他的幫助。譚延闓確實從來沒有納妾,妻子過世之後,他也沒有再續娶。

因是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譚延闓的父親譚鍾麟過世之後,他更好好孝敬母親。​母親在她的照顧之下安度晚年。李夫人過世之後,譚延闓回家安排母親後事。在母親出殯時,關於能不能從正門走這一問題,與家族中人產生了很大分歧。在他安排人抬著母親的棺材,從正門出去時,家中的人甚至攔在門前不讓母親的棺材走出。譚延闓一怒之下吼道,:“我譚延闓已死!抬我出殯!誰敢攔我!”家族中人面面相覷,不知所措,只好抬了棺材從正門走出。這也是譚延闓給母親最後的體面。

因是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我們真該慶幸現在不是封建社會,女性的地位與男性地位平等,現在的男人不會納妾,女人們也不會因為一個男人就爭鬥不休,不用母憑子貴,每一個人都能靠自己的努力贏來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