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春季好釣還是夏季好釣?

山東海廟強子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根據我多年的垂釣經驗,我認為春季最好釣鯽魚。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鯽魚的一些常識 :自然水域裡的鯽魚是雜食性魚類葷素皆吃。它們適宜的生長水溫是10~22度之間。春季是鯽魚的採食旺季,晝夜均在不停的採食

立春過後,氣溫逐步上升, 鯽魚經過漫長寒冬的煎敖,體能消耗很大,就如同虛弱的人一樣 ,急需通過攝取食物來補充體能。

2--3月早春時光好釣鯽魚。魚諺說:七上八下九歸沱。意思是當氣溫降低的時候,魚群就會向水溫高的深水區轉移。早春時光,這段時間氣溫依然寒冷,鯽魚基本在深水區,活動範圍小,並且魚群沒有分散。在無風晴朗,氣溫上升的天氣,釣鯽魚,釣法就要釣深,並且打窩守釣,水深最好4--6米。像江浙一帶,大大小小的河網密佈,河上處處是橋樑,每年開春後,很多橋上都有釣魚人,而釣獲最多的就是鯽魚,且魚獲量不比任何時候差,還常常會上板鯽,斤鯽。

3--4月仲春時節好釣鯽魚。仲春氣溫開始慢慢升高。這時河裡的水草、藻類開始生長。鯽魚也為繁殖作準備,它們開始由深水區域向淺水區域遊動,這個時候的鯽魚索餌願望強烈,魚體活躍、貪吃。在氣溫上升的天氣,選擇大小河連通的河岔口,有水草叢的河岸、湖庫岸邊,打窩釣鯽魚,都是不錯的選擇。

4--5月晚春也好釣鯽魚。清明過後,氣溫大幅上升。水體溫度吸收熱量,也開始慢慢上升至15--25度之間。在這個溫度區間,正是魚兒最適活動範圍,河道內食物日益增多,魚兒在水體裡四處分散開來,它們一邊索餌,一邊交配繁殖。繁殖期間的鯽魚照樣開口吃食,甩籽後的鯽魚吃食更為兇猛。這段期間釣草邊、釣近或釣遠,只要用對餌枓,魚獲都很理想。釣上肚子大,魚籽多的鯽魚,可適當放生喲!

夏季不好釣鯽魚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水體溫度高,鯽魚不好釣。魚諺說:“夏天到,魚難釣”。夏季白天氣溫高,水體溫度高於鯽魚活動的適宜溫度,它們又會在深水,陰涼,隱蔽的不同地方潛藏。白天作釣,往往都是難誘魚、無魚咬鉤的現象。

二,夏季水體易缺氧,魚兒吃食不活躍而不好釣。進入夏季後,水體中各種浮游生物,藻類、水生植物也開始大量生長繁殖,同時它們也消耗著水體中的氧氣,這就使水體中的含氧量也隨著降低,魚兒在這種缺氧的環境下,吃食慾望大大降低,很難釣到。夏天雨後好釣魚,就是下雨時水中溶入了大量的氧氣,魚情活躍,吃食積極的原因。

總之,春季好釣鯽魚,也是鯽魚的索餌和生活特性所決定的,在氣溫好的天氣成天可釣。而夏季難釣鯽魚,很多時候受是水體溫度度高,缺氧等環境影響。夏天作釣,即魚諺說:早釣太陽紅,晚釣雞入籠。儘量在早晚氣候涼爽時出釣或夜釣、雨後出釣。

願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愛釣魚的海濱


冬季春季秋季都好釣,夏季就不好釣哈!


凱增說車


不管春季與夏季找對地方就行


755003232562


鯽魚到底是春季好釣,還是夏季好釣,的確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影響鯽魚“好釣”與“難釣”的因素

2、春季、夏季釣鯽魚的各自的優劣勢

3、春季、夏季好釣與否,需辯證看待

影響鯽魚“好釣”與“難釣”的因素

鯽魚的好釣與否,實質關係鯽魚的活性及覓食慾望。鯽魚活性高、覓食積極自然垂釣難度就低一些,比如冬季水溫低,嚴重低於鯽魚的最佳覓食水溫,低溫環境下鯽魚活性、攝食慾望都受到抑制。但春夏秋三季,像筆者所在的山東、河北及南方等地,水溫適宜,垂釣鯽魚並不是難事。

鯽魚屬於冷血、變溫的動物,體溫隨周圍水體溫度變化而改變,體溫調節過程中要調動其他器官的配合,整個過程消耗極大能力,有強烈不適感,因此鯽魚喜歡水溫穩定的水域,討厭易波動的水域。再者水體的食物豐富度,也會影響鯽魚的吃口狀態:同樣水溫環境下,水體偏瘦、食物匱乏的水域,釣鯽魚的難度,比在水體偏肥、食物豐富的水域,要低一些。

除去上述幾個原因外,影響垂釣鯽魚難易的因素,還包括氣壓、水體溶氧量、垂釣時間等等,所以需要綜合分析、全面判斷。

春季、夏季釣鯽魚的各自的優劣勢

前文提到了影響釣鯽魚難易的幾個因素,那麼具體到春季、夏季,有是什麼狀況呢?兩者都有哪些優勢。

春季釣鯽魚的優劣勢

優勢:與冬季相比,春季的水溫整體是回升的,除去早春有段倒春寒的插曲。鯽魚的活性得到恢復,加之冬季水體食物匱乏,為維持必要的生理功能、新陳代謝,消耗了大量能量,所以春季的鯽魚飢腸轆轆,攝食積極,吃口迅猛。晚春鯽魚產籽前後,都會瘋狂覓食,魚口較好,不過作為一名純粹的釣魚人,建議放生既要產籽的魚,放生是為了更好額垂釣。

春季的水溫逐漸提升,特別是仲春、晚春,水溫多集中在15-25℃範圍內,而這又是鯽魚最佳的水體溫度,所以春季中後時間段,水溫既不會太低,也不會太高,比較利於鯽魚的攝食。

劣勢:春季不僅有早春“倒春寒”的說法,也要“春脖子的短”的俗語,意思是說早春水溫宜波動,水溫並不高;春天時間短暫,水溫回升迅速,特別是早晚與中午時分,溫差較大,所以春季釣鯽魚,多選擇連續幾日氣溫穩定天氣。春季多風,特別是4、5級的風非常常見,這就對揚竿造成了不便,風大聲響也大,對魚情的聚集也不利。

夏季釣鯽魚的優劣勢

優勢:整個夏季水溫較高,並不會出現水溫低鯽魚魚情不穩的的情況。清晨、傍晚、夜間水體溫度適中,是垂釣鯽魚的黃金時間段。比如清晨天微微亮時,鯽魚的趨光性、逐食性相比其他時間段,更突出。常遊弋到岸邊水草、淺灘緩坡處覓食,這個時間段有經驗的釣魚人,利用這個清涼時刻揚竿,短時間便有不錯的漁獲。再比如夜釣,工作忙碌,釣魚時間緊張,與其他季節相比,夏季夜釣天氣涼爽,鯽魚也趁機瘋狂覓食,與人、與魚而言,都是有利的,特別是下午9點至11點,一般會有一個鯽魚覓食高峰段,魚情較好。

劣勢:夏季釣鯽魚的劣勢也是比較明顯。首先是中午時間段,特別像北方上文10點之後至下午4點左右,水溫較高,甚至超過30℃,對於鯽魚而言,這個水溫並不利於攝食,所以鯽魚多躲藏在深水、樹蔭下、水草處,攝食慾望低、攝食不積極。再者夏季陰天較多,氣壓低、溶氧量不足,嚴重時鯽魚會有浮頭的情況,這個時間段並不利於鯽魚的攝食。

春季、夏季好釣與否,需辯證看待

通過上文的介紹,春季、夏季對於釣鯽魚而言,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顯然如果不結合具體情況,單說春季好釣或夏季好釣,是不準確的。有釣友可能在春季釣的鯽魚遠遠多於夏季;而有釣友可能夏季斬獲的鯽魚是春季的數倍。中間還涉及到釣魚人垂釣技術的提升,河流、湖泊魚資源的變化,所以很難確定兩者到底哪個更好釣,但不管怎樣,釣技的提高才是關鍵。

寫在後面

本文從影響鯽魚活性、覓食積極性的因素,再到春夏各自的優勢、劣勢,分別做了描述,最後從辯證法的角度分析了兩者到底哪個更好釣。其實釣魚是個系統工程,難釣不一定就釣得少,好釣也不一定就釣得多,還涉及到各個環節,都會影響最終的漁獲,所以也值得釣魚人留意。


野釣分享


釣友你好,很高興交流這個問題!鯽魚對水的要求不高,所以它的分佈範圍很廣,就我國來說大江南北都可以釣到鯽魚。至於春季好釣還是夏季好釣,個人覺得都有好釣的時候也有不好的時候。

一、春季。

1.好釣。春節有兩個釣鯽魚的黃金時段,一個人初春,這個是春末。這兩個時段,水溫適宜,天然餌料豐富,鯽魚需要大量進食。

2.不好釣。春季中旬。也就是現在3月份是最難釣的時候,因為2月底開始鯽魚就開始產卵,斷斷續續的一直要到3月底才會結束,並且產卵的魚是不會進食的。

二、夏季。

1.好釣。夏季也是有兩個時間段好釣,一個是夏初,一個是夏末。這兩個時段都是氣溫相對來說不高,水中含氧量大的時候,所以相對仲夏來說是比較好釣的。

2.不好釣。仲夏是夏季最不好的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的氣溫高,魚極易缺氧,特別是這是時候的中午更是不可以釣。

當然,我說的只是相對的兩個季節,在每個季節不同的時候也會有好釣與不好釣的時候,並且因為地區差異,每個地方的魚情都不一樣,所以以上僅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如有不妥之處望諒解,謝謝!





胡人913


釣鯽魚肯定是春季好釣啊,我說一說我的 經驗

春天釣鯽魚溫度剛剛好,其他小魚例如麥穗、白條等暫沒有很強的活性,還在水中,不怎麼開口,你去釣魚沒有小魚鬧窩,這是最重要的,沒有小魚鬧窩,釣鯽魚就是很方便的了

夏天釣鯽魚較大程度會受天氣影響,夏天氣溫進一步升高,溫度過高會導致鯽魚不開口,自然而然就沒有春天好釣了,而且夏天氣壓容易不穩定,魚兒容易上浮。


英雄一時傳奇一世


春季夏季都好釣,釣法可能有些區別。但是春季不建議去釣魚,因為春季是繼鯽魚產卵期,老語有云:勸君莫食三月鯽,萬千魚籽在腹中。為了保護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後代請勿過度破壞我們的生態環境。希望釣魚人能留大放小,遇到電魚 藥魚 網魚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外出釣魚時切勿隨手扔垃圾以及在自然水域過度使用商品餌料和誘魚小藥。


牛在天1166


春季和夏季之間最好釣,春季雨水比較多氣溫不穩定,夏季太熱魚都在深水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