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米为何能够让鱼在窝里久久不散?原因并不是米本身,而是其味道

想必任何一个钓鱼人在学钓鱼初期都会被前辈们教诲:窝子是诱鱼的,饵料是钓鱼的,酒米是留鱼的!我们都知道酒米的作用,但鱼真的会在水下一粒一粒的将酒米捡起来吗?它们难道真的这么有耐心,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去捡拾微不足道的酒米吗?好了,让我们带着疑问进入今天的话题吧!

  • 鱼类是个精明的商人,付出大于回报的事情绝对不会干!
  • 酒米真正的作用是持续散发味道,但大多数都是虚有其表!
  • 使用酒米时我们该如何测量它们的时效性呢?

写本篇文章的原因是因为最近直播间的粉丝经常问我哪家酒米比较好,我也开玩笑的说我自己卖的好!不过通过此点能够看出大家对酒米上面认知的缺乏,和本身不了解酒米究竟为何是留窝所用!我觉得有必要给酒米重新定义一下,这才有了本次的话题!

鱼类是个精明的商人,付出大于回报的事情绝对不会干!

酒米为何能够让鱼在窝里久久不散?原因并不是米本身,而是其味道

自然环境下食物并不会很容易找到,所以鱼类会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性。同时鱼类会衡量在获得的食物时所消耗的能量跟摄入的食物是否成正比,它们是绝不会花费大量的力气去干一件无法获得足够食物的事情!这就是我为什么会质疑酒米是否真的能够留窝的原因之一!

(一)酒米原料:制作酒米的原料大多是碎大米和小米,而这两种物质颗粒都非常非常小!那么在掺和在饵料中或者窝料中投入水中后会散落到各种缝隙当中,鱼类想要吃到这些酒米就需要花更多力量才能吃到。更何况很有可能吃一嘴泥或者一嘴沙子,我觉得鱼未必会如此“愚蠢”!

(二)鱼类的视力: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鱼类等同于睁眼瞎,除了能看出模糊的影像外根本不可能看清楚周围的环境。这就导致鱼类根本不可能看到水下那些酒米,更何况这些酒米还都藏在了各种缝隙当中!

补充:这就好比家中的扫地机器人,它们之所以能够扫完一整个屋子的原因就是它们是随机性!但随机就意味着很有可能它会花很多时间才能找到目标!

(三)鱼类的耐性:其实鱼类很难有耐性,它们在寻找食物中一旦发现寻找不到食物源头就会游走去寻找下一个目标!所以很多情况下,酒米并不是给鱼的而是让钓鱼人安心坐在水边的!

小结:综合上述所言我个人认为鱼类并不会捡拾掉落在缝隙当中的酒米,那么垂钓中为何我们要添加酒米呢?下一节告诉你!

酒米真正的作用是持续散发味道,但大多数都是虚有其表!

酒米为何能够让鱼在窝里久久不散?原因并不是米本身,而是其味道

酒米顾名思义是用酒来泡制的,酒的作用是能够更好的释放酒中掺杂的其他物质!而吸引鱼久久不散的原因大多都是因为其散发的味道,而非鱼去捡拾散落的米!那么市面上所用的大米和小米能否提供多久的散发味道的时间呢?我觉得这值得考证!

(一)大米:大米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质地非常坚硬,这就导致所有的味道分子无法渗透到大米内部!也就导致凡是使用大米制作的酒米其时效性都非常的低,我们需要不断的续窝才能够保证其味道持续的释放!

(二)小米:虽然在我看来小米适合泡制酒米,但小米颗粒感太小持久性根本无法保证!同时小颗粒物质同一时间散发味道的浓度的确高于其他物质,但持久性甚至还不如大米!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两种常用酒米的弊端,那么我们聊一个话题:酒米的渗透压=释放度!

(一)渗透压:在水中当某个物质内部渗透压小于外界时它会进行吸水动作,但当其内部吸足水后会通过渗透压从而将内部分子释放出来!这个过程的时间就是我们酒米能否长久释放味道的关键!

(二)内部结构的紧密程度:大家肯定听过3分钟颗粒、5分钟颗粒、十分钟颗粒,甚至某些品牌会推出几个小时的颗粒。而它们之所以有差异的原因并不是工艺上的复杂,而是其压缩时产生多大的压力来决定的!压制时越紧实也就越不容易泡软!

补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砸开过市面上买到的酒米,看过其内部是否渗透到什么地步吗?普遍来说大米和小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渗透压达到平衡。也就是说酒米不可能完全吸收外部溶液当中的诱鱼物质,这也就影响了它们在落入水中后的释放时间!

小结:我可以理解商家采用大米和小米,但是我不理解有些商家使用玉米碴!这东西的渗透压甚至比前两种加起来都大,但唯一的优点就是便宜!恩,想必大家都懂了吧!我就不往下说了!而鱼类大多久久不散的原因是因为闻得见味道,但是它找不到!所以它才不断的在附近寻找,这才促成了留窝效果!

使用酒米时我们该如何测量它们的时效性呢?

酒米为何能够让鱼在窝里久久不散?原因并不是米本身,而是其味道

图中为我自制的酒米

很多年前我也一直购买市面上的酒米,当时我就有疑惑不都是号称诱鱼、留鱼的“神奇”酒米吗?可为何我却钓不到鱼呢?为何我边上的钓友却嘭嘭的连竿呢?为此我特意把买来的酒米倒到附近的水中,等作钓完后捞上看看!我发现即使泡上4-6个小时后酒米仍然特别坚硬,而且根本不会有任何鱼在此逗留!随后我又做了几个实验,最终得到它们各自时效性的结论!

(一)大米:我们可以拿出一粒酒米,剪断后查看一下其横截面就会发现大部分渗透不足整个横截面的三分之一!这并不是商家无良,而是大米本身材质的问题。它的释放时间大约是1~2个小时,这会根据我们当然作钓水温以及是否有走水有关的影响会有略微的偏差!

大米的优点:大米的比重比较大,这是我认为它比小米更有优势的原因之一!当鱼在窝点下来回乱窜时,由于带动水流会将比重较轻的物质吹散到远离窝点的位置。

(二)小米:我认为不需要太多考证,那么小的一粒不可能持续释放超过2个小时!如果是湿米那么我认为时间还会好一点,但如果是干米那么不仅不利于释放气味,更可能因为其此时比重较轻从而轻易地被水流、鱼体摆动等等因素吹离我们的窝点!

小米的特殊用法:化老提到过一种小米的打窝方式小米+泥!我认为这种方式算是小米除了加饵料中最方便和最经济的一种方式了!泥不仅可以很好的阻挡其释放气味的速度,还能够让酒米不至于远离窝点!

(三)大黄米:我测试过许多种泡制酒米的谷物,最终我发现只有大黄米符合我所需要的标准!比重大,颗粒大,经过工艺后可以轻易捏碎。大黄米释放气味的时间会非常久,普遍来说释放3~5个小时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同时本身容易碎的缘故并不会让鱼产生较强的饱腹感,从就不会影响鱼类的进食欲望!

补充:大家也可以在家自行泡制,只不过把小米和玉米换成大黄米即可!

总结: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当我们质疑现在最常做的事情时我们也就离真相不远了!我并不是否认酒米的作用,也并非揭露某些商家的虚假广告!我只是利用钓鱼的经验来为大家打开对于钓鱼的另一扇门,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来为大家重新定义钓鱼运动!

我也同时在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点到12点期间在西瓜视频直播间与大家现场分享作钓思路,让我们钓鱼之路上不在迷茫!座右铭:不讲鱼情的言论,都是无稽之谈!我是柯南小饵,一名热爱钓鱼的钓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