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和昆明同为新一线城市,哪个发展更有吸引力?

i拍影像


西安与昆明同为省会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同时西安还是副省级城市以及国家中心城市。其中哪座城市更有吸引力?下面我分别从城市营商环境、城市开发投资吸引力以及城市人口净流入来对比。营商环境优劣决定了该地区对于投资者保护、税制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治安环境等指标的考量,非常重要,已经成为全球国家关注的重点;城市开发投资吸引力则是营商环境下的部分投资结果;人口的增长率、净流入率代表了一座城市当下的活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城市营商环境

根据2019年5月发布的《全国经济总量前100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排名》,西安市以76.85的营商环境指数位列全国第10位;昆明市以63.41位列全国第27位,两者之间有一定差距。

城市开发投资吸引力

据中指院最新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市开发投资吸引力排行榜》显示,西安位列全国第13位,昆明位列全国第24位。基本与营商环境排名趋同。

人口净流入

2018年西安市人口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000.37万人,全年人口增量38.7万人,位列全国第三位;昆明没有上榜,但根据2017和2018年昆明市政府公报显示,2017年昆明市常住人口为678.3万人,2018年常住人口为685万人,一年时间增长6.7万人。

综合以上,无论是在营商环境、投资吸引力还是人口增量方面,西安的各项指标均领先于昆明。

以上回答仅针对提问者和实际想要在两地投资兴业的关注者,回答的内容也仅供大家参考。


西一安鲜


北方人表示,西安就算了吧。

众所周知,黄河几字形绕开陕西,西安没黄河。

西安关中是我国最典型的“马尔萨斯陷阱”存在地区。

纵观历史:

1、明末天下大乱,首先是从陕西(时属延安府)开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的受灾之早,受灾之重。民不聊生无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谓“天降奇荒,所以资(李)自成也。”

万历在位48年间(1573-1620年)有灾荒记载的就占25年,崇祯年间几乎连年灾荒。

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发生大旱,次年即崇祯元年继续大旱,其中陕北受灾程度最重。

崇祯三年,灾区扩大到全陕。到崇祯六年,旱蝗霜三灾并至,全省大饥。

2、果然,民国18年,陕西西安关中地区再次发生大饥荒。

民国十八年发生在陕西关中的大饥荒,又名“民国十八年年馑”。

陕西人把一年中一料未收称为饥年,两料未收称为荒年,连续三料未收称为年馑。

实际上民国十八年年馑从民国十七年就开始了,据近代大量史志和报刊资料记载,民国17年(1928年)陕西始露旱情,夏季二麦歉收,秋未下种,冬麦亦无透雨下播。民国18年(1929年)全省旱象更加严重,春至秋滴雨未沾,井泉涸竭,泾、渭、汉、褒诸水断流,多年老树大半枯萎,春种愆期,夏季收成不过二成,秋季颗粒未登,饥荒大作,草根、树皮皆不可得 ,死者日众、殍满道旁、尸腐通衢、流离逃亡,难以数计。

长安、武功、凤翔、扶风、乾县、岐山、眉县、兴平、咸阳、临潼、渭南、周至、蒲城、合阳、宝鸡、陇县、澄城、淳化、长武、褒城、礼泉等县为重灾区。全省940余万人口,饿死者达250万人,逃亡者约40万人,有20多万妇女被卖往河南、山西、北平、天津、山东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