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穿上防護服,我就不是個孩子。”這句打動無數網友的話來自一位剛剛20歲的姑娘——劉家怡,和陳玉婷、謝佳慧一樣,他們都是在抗疫一線奮戰的00後,用行動書寫著使命和擔當,告訴社會“00後長大了,已經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一代。”

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然而,在社會中,卻存在大批的“不想長大”的孩子,在他們眼中,成長一定是伴隨著痛苦而來的,它會讓媽媽變得越來越老,也會讓自己逐漸失去原有的寵愛,更會徒增許多成年人的壓力......

我們深知成長不可避免,那麼究竟該如何讓孩子從心底裡欣然接受成長、助其達到“成熟”的理想狀態呢?

一、你家孩子中槍了沒?身邊那些“不想長大”的娃都是這樣的

在日常生活中,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使勁渾身解數抵禦“成長”,方式千奇百怪,但實際上可以歸為這兩大類:“依賴型”和“裝嫩型”。

最為常見的是依賴型,具體表現為任何時候都離不開家長。在家中,“媽媽,你過來幫我一下”是這些孩子的口頭禪。他們需要的可能只是疊幾件衣服、洗幾隻臭襪子、收拾一下屋子,卻一定要讓家長為他們服務。

在他們眼中,自己永遠是家裡的小公主、小王子,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人。長大對於他們來講根本沒必要,因為自己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有父母在身後為自己撐腰。

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還記得臺灣著名女星狄鶯的兒子孫安佐嗎?從小媽媽對他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十分溺愛,但這種依賴的心理,導致他變得無法無天。18歲那年,他在美國因涉嫌持武器並放話說要用槍在學校掃射,而被控告恐怖威脅,後因媽媽親自出面才得以解決。

還有一種就是“裝嫩型”,具體表現為行為、心理上的幼稚化。

有些孩子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沒有長大選擇裝“幼稚”,在行為上體現在不分場合隨意的哭、喊、發脾氣。比如,孩子可能因為得不到一個喜歡的玩偶而在賴在原地不走,面對自身的一個小錯誤選擇“逃避”,當聽到別人的批評時會崩潰大哭。

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在心理上,這種“裝嫩”體現在“

認為自己還是孩子,什麼都做不好”,反映到生活中就是面對任務總是畏畏縮縮,不敢嘗試。還有一種是“唯我獨尊”,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應該圍著他轉。

這種裝嫩讓不想長大的孩子感到安全,他們用這種行為欺騙“父母”的同時,也在自欺欺人。在這種行為的潛移默化下,即使他們具有解決事情的能力,也會選擇“逃避現實,永遠活在童年裡”。

二、孩子為什麼“抗拒長大”?解讀孩子“不想長大”行為背後的心理密碼

作為一名高校老師,我和學生們在交流成長這個話題的時候,就有一名女生提到了“不想長大”,甚至說,“如果可以,我願意做一輩子小孩子。”

我當時很好奇,於是問她“成長不好嗎?可以獨立,可以自己掙錢買喜歡的東西,可以不那麼受父母的束縛。”她肯定了我的想法,話鋒一轉說到,“這些我都知道,可是如果自己接受長大了這個事實的話,就要表現出一個大人的模樣,去承擔很多不想承擔的責任,會很累的。”

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聽了她的話之後,我也大概理解了孩子們抗拒長大的原因。歸根結底,他們抗拒成長無非是因為兩點:一是成長意味著承擔更多的責任,二是未來的不確定性讓他們感到焦慮。

首先,對這些孩子而言,成長意味著需要承擔社會責任,直面來自社會角色和自身情緒的壓力

。比如,他們再也不能給父母亂添麻煩,而要學著分擔父母的壓力;即使有不良情緒也需要自己消化隨意的發脾氣,不能再哭著喊媽媽然後肆無忌憚的撲進媽媽的懷抱;要學會自己處理一些事情,滿足社會對他們的需求。而有些孩子自身還無法很好地因對這些伴隨著成長突如其來的責任。

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其次,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這些孩子們因產生焦慮而不願成長。

比如能否像同齡人一樣擁有輝煌成績、除了依靠父母外能否有經濟來源、自己能否滿足父母的期望......這些未來的不確定因素,都會加大孩子的焦慮,讓他們不想長大。中國的孩子在應試教育下成長,很多孩子實際上是隻會學習和考試,距離自力更生還有很大差距,同時,再受到一些“別人家的孩子”的影響,孩子們難免很恐慌,從而消極的拒絕成長。

但是,拒絕成長,會讓孩子、讓整個家庭付出沉重的代價。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裡講到“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而規避問題、逃避痛苦是人類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

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電視劇《都挺好》中就有一個典型的形象——蘇明成。在他眼裡,沒有什麼是爸媽不能解決的,只要變著法的討好父母,他就能夠“得償所願”。上學時學習不好,考不上好大學,他依賴家裡託關係花錢找;畢業後掙不到生活費,就討好爸媽靠家裡貼補;結婚後沒房子,他也依靠父母賣老房子給他置辦。最後,因為從小就拒絕成熟,導致自食惡果,不僅面臨破產還被迫離婚。

這種養巨嬰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反覆上演,不僅懲罰著拒絕成長的人,也在懲罰著一個個家庭。

2018年9月,在上海街頭曾出現了這樣的一幕:一位上了年紀的老阿姨在街上走著,後面一男子突然衝過來將她抱起,在空中狂甩。經民警介入才發現,這名老阿姨是男子的母親。

男子因為母親拒絕給他2萬塊錢還銀行貸款就直接動了手,對自己的母親又是拖拽又是毆打。試問,如果母親在最開始就嚴詞拒絕,何以造成如今這種“家醜外揚”的局面?

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以上種種,都在向我們發出一個信號,如果孩子長期處於這種“不想長大”的心理,不僅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會逐漸形成逃避型人格、變成社會上的“巨嬰”,消極對待人生,無法適應社會,更會讓整個家庭長期處於陰影之中。

三、如何幫孩子找到自身與成熟之間的平衡,學會接納“成長”?

1.引導孩子明白“成長不可避免”,無論抗拒與否,每個人都必須經歷

我至今記得女兒小米對我說的一句話,她說“媽媽我不想長大,我不希望你去世。”聽到女兒這句話時,我的眼淚幾乎都要湧出來。在一定程度上,孩子不想長大的行為,也意味著在表達對父母的愛。因為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認為只要自己不長大,父母就不會變老,就會一直陪在他們身邊。

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但是,讓孩子看清“成長不可避免”是家長的責任。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家長們可以在帶孩子觀察植物,並且溫柔地告訴孩子榮枯是自然界的規律,萬物都有出生、生長、繁榮、衰老、死亡的階段,所有生物都逃不過。

由此,我們可以談及到每個人都要直面自己的成長。慢慢讓孩子明白,隨著每一天的消逝,一切事物都在發生著變化。而只要我們始終積極努力地去生活,敢於接納世界的不完美,並且願意將自己的光和熱散發出去,這一切所得即為成長。

告訴孩子們,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爸爸媽媽還會陪伴他們走很長一段路,並且會一直愛著他們。如此,孩子才會不必因為向死而生而感到無力與悲傷,而是願意帶著愛與溫暖的力量去面對成長。

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2.讓孩子感受到成長的快樂與好處

紀伯倫曾寫過一首詩給父母,詩中寫道:“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把握孩子人生的大方向不跑偏,但不可以主導孩子的思想,干涉孩子的自由。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家長應該讓孩子感受到自由的快樂——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安排自己的人生。

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家長可以先從日常小事開始,在生活中給孩子更大的自由。比如,讓孩子自己制定一天的規劃而不是聽從父母的命令,讓孩子決定放學回家是先寫作業還是先練琴,想買哪些款式的衣服。讓孩子在一點一點的擁有更多的自我掌控權的同時,感受到成長帶來的新鮮感與自由感。

同時在做決定時,家長應該保持“民主”。讓孩子明白,長大後你與他人的關係會更加平等,別人不再會因為你是小孩子而忽視你,你的觀點會被更多人聽到。

3.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自己去接受歷練

其實,許多孩子不是不想面對成長而是沒有做好準備。他們害怕自己沒有能力達到父母的期望,也害怕自己變得“不完美”。因此,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知道他們可以放心大膽地擁抱成長,爸爸媽媽會是他堅強的後盾、會一直愛他們。

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事實上,這個世界從來就不存在一種準備好了的完美狀態,真正的成熟並不是一個走向完美的過程,而是一個逐漸接納不完美的過程。

在中國,絕大多數剛剛步入社會的孩子並沒有靠自己的收入維持生活的能力,這是多年以來的傳統形成的。因此,在孩子為難的開口前,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定物質上的支持,讓孩子不必因為閱歷不足而“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減少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無力感”。

與此同時,家長也要親口告訴孩子“長大了不代表爸爸媽媽不愛你了,你有足夠的時間來試錯,爸爸媽媽會支持你。”

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同時,家長應該試著讓孩子去接觸社會,讓孩子逐步為成熟做準備。我們可以從帶孩子去單位“陪家長上班”開始,讓孩子認識到社會的環境;還可以鼓勵孩子去組織一場大型活動,或者去一些正規的組織做兼職。在合適的年齡去接觸一定的社會,不僅有利於減少孩子對於成長的恐懼,更能增加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加強對世界的認知。

孩子“不想長大,也不想父母變老”,學會三點讓孩子欣然接受成長

成長是可以看見的,它壓在逐漸濃密的雙眉處,它落在日漸強壯的雙肩上,它顯在逐漸平和的心態中。只有幫助孩子做到欣然的接受成長,作為家長的我們才能放心的目送著孩子遠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