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之可怖,一个杀机四伏的马屁陷阱

思之可怖,一个杀机四伏的马屁陷阱

乔志峰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后梁开国皇帝的朱温的一件事情,思之可怖。

原文是这样的:全忠尝与僚佐及游客坐于大柳之下,全忠独言曰:“此木宜为车毂。”众莫应。有游客数人起应曰:“宜为车毂。”全忠勃然厉声曰:“书生辈好顺口玩人,皆此类也!”车毂须用夹榆,柳木岂可为之!”顾左右曰:“尚何待!”左右数十人捽言“宜为车毂”者,悉扑杀之。

思之可怖,一个杀机四伏的马屁陷阱

这段文言文比较浅显,翻译出来大概意思就是:朱温曾经跟他的幕僚、游客们坐在一棵大柳树下。朱温看着这棵大柳树自言自语道:这柳树适合做车轴。大家都默不作声。有几个游客起身附和道:确实,非常适合做车轴。不料朱温勃然大怒:“你们这些书生就喜欢顺口胡说忽悠人!车轴要用榆木做,柳木怎么能够做车轴!”随即环顾左右喝道:“还等什么?”他的几十个随从一拥而上,把说“可以做车轴”的人都拖出去打死了。

车轴对木材的要求比较高,要硬木才行,柳木太软,是不适合做车轴的。朱温故意说“这个柳树适合做车轴”,并非他五体不勤、五谷不分,他其实是故意设置了一个陷阱,目的是看看有没有人故意迎合自己、糊弄自己。果然,有游客坐不住了,错误地认为拍马屁巴结权贵的好机会到了,赶紧随声附和,就差热泪盈眶山呼万岁了。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一下子掉进圈套,结果落了个呜呼哀哉、伏惟尚飨。拍马屁也有风险,也能掉脑袋。

这真是一个杀机四伏的马屁陷阱。朱温的本意,并非他不喜欢被人逢迎,他只是不愿意被人糊弄。同时,他也需要用这种方式考验一番身边人,并以此立威,告诫下属领导是相当英明的,千万不要试图忽悠领导。

对“游客”这个词儿的意思,有争议。有人将其翻译成“门客”,也有人认为古今意思没变化,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外出旅游或游历的游客、游人、旅人。我个人觉得,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后一种解释可能更合理一点。也就是说,朱温杀的不是跟随自己出行的幕僚中人,而是同在柳树下乘凉的游客。

我们仔细看原文就会发现,朱温自言自语之后,“众莫应”,大家都没有说话,都保持了沉默。这里的“众”,指的应该是跟随他的幕僚和随从。这些人为何都不说话,不接朱温的话茬?很简单,他们在朱温身边工作的时间久了,已经很了解朱温的为人了,个个老奸巨猾、明哲保身,处处提防老板设陷阱,生怕祸从口出惹来杀身之祸。由此甚至可以推断,朱温这种生性多疑、喜怒无常的老狐狸,采用类似的卑鄙手段设局整人,说不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伴君如伴虎,也是个技术活儿,收益大,风险也大。

而只有跟朱温并无过多亲密接触的外人,对其阴险狡诈的本性估计不足,才会曲意逢迎,妄图从中获取好处。朱温那时候尚未谋权篡位当上皇帝,安保工作当然不会跟帝王那般严密,有普通人能够跟其在同一棵树下乘凉也是有可能的。

这些游客的身份,从朱温的暴喝中可以看出,是读书人。一句“书生辈好顺口玩人”,骂尽天下读书人。冤吗?有点冤,却也并不全冤。死读书、读死书的穷酸腐儒,往往自命清高,特别喜欢拽拽文、耍耍嘴皮子,有时候还要玩玩文字游戏抖机灵捉弄一下别人,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满腹经纶和优越感。而其骨子里,却往往利欲熏心、热衷功名,连做梦都渴望攀附权贵、封妻荫子。只要能成为受权贵驱使的狗腿子、笔杆子、吹鼓手,别说溜须拍马了,为达目的有时候连舔当权者的屁沟子都争先恐后、乐此不疲。朱温大骂的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龌龊读书人,千年来从未绝迹,别说从前有,时至今日又何尝少了?

其实,对大多数权贵而言,不管嘴上怎么尊师重道、礼贤下士,而其内心深处,才看不起穷酸读书人。特别是通过武力打江山坐江山的主儿,更是不会把读书人当碟菜。百无一用是书生,顶多是个帮闲的角色,如同夜壶一般,内急了拿出来尿上一泡,不需要了就一脚踢进床底,焚书坑儒牛鬼蛇神臭老九。

那帮拍朱温马屁的读书人,且不说人品如何,分明连人格都无;何止是酸,简直是臭不可闻。但他们顶多也只是拍了个马屁,打算投机一把罢了,何至于死?朱温竟直接下令将这些人全部扑杀,是何其的残暴和刚愎自用!对封建帝王和权贵,我们无法要求他们有什么法治观念,那年代谁拳头大就是硬道理,可如此做派,是否也超越了人性的底线呢?

王夫之曾评价说:“朱温起于群盗,凶狡如蛇虺。”意思是说,朱温本就是盗贼出身,像毒蛇一样凶狠狡诈。《剑桥中国隋唐史》则认为,他(朱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善于作战和有决心,他也以此训练和造就了他的强有力的军队。但也应该提到,他的成功还大大地归因于他的残酷无情和诡计多端,而这一点甚至在那个野蛮的时代也是数一不二的。确实是这样,一个病态丑陋的时代和体系,必然带来逆淘汰,成就“大业”的往往是最坏最蠢最狠的那一个。

或许是由于朱温的暴行天怒人怨,遭了天谴吧,他只做了5年皇帝,就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朱友珪给干掉了。“友珪仆夫冯廷谔刺帝腹,刃出于背”,死得惨不忍睹,也大快人心。有其父必有其子,堪称天理昭彰。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必不差二。只是不知道,后世之人是否以其为鉴,清醒自持,不愿重蹈覆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