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怎么看医护这职业?为什么?

无语观潮


疫情过后医护人员还是医护人员。社会原来怎么看,现在还会怎么看。君不见禁止医护人员进小区的事件屡屡发生么?

有人反对海外华侨甚至孩子归国。理由是:回来添乱。说他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但是,很多普通人其实更加是低级、粗俗、甚至是野蛮的利己主义者。这就是庶民的悲哀。

当然,即便是没有疫情,我们也应该尊重医护人员,疫情结束厚更应该向她们致敬。但是,遇到医患矛盾关系时,这都是脆弱的道德约束。医患关系是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靠道德约束从来都是天真的。



长春四叔


虽然我在医疗行业,但医护这职业的地位,并不因为疫情而有多大改变。

这话可能有点残酷,但应该是现实。

虽然很多医护冒着生命危险去武汉支援,经过连续一个多月的奋战,给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种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非常值得肯定。

回到各自医院,医护人员又回归正常,原来医院的各种问题并不会因为疫情得到根本改变,医患纠纷,医院的分配模式,不是经历过疫情就能改变的。

因此疫情过后,医护这个岗位,和老师并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一个职业,具体到某一个医护人员,这个岗位首先的功能是养家糊口,而不是没有底线地要求医护人员讲奉献,讲牺牲。

疫情后,谈医护人员会怎样,不如先问问对在校的医护专业有什么政策倾斜,如果没有,谈如何尊重医护就是一句空话。

医疗的病根,医护的地位,真的会因一场疫情就得到本质的改变,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畅销书作者曹锋


神圣 必须尊敬

题记:为他人抱薪者,用生命烛照他人者,必将菩萨护体,阳光普照。

19日央视《焦点访谈》:湖北除武汉外,连续14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湖北以外省份,连续7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月19日,国家卫健委:18日,我国首次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这“三无”,是最美三无。“清零”,是真正意义上的“清零”,是世界上最美的词汇,最动听的情话。“清零”将会成为鼠年的最热词。身处新冠疫情防控战役中的每个中国人都为之心动,为之泪目。

两个多月啊,来之不易的战果,来之不易的光明。为了这一天,我们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心力。来自全国各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四万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驰援湖北,对新冠疫情展开了顽强的围剿和阻击。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有的损害了健康,有的付出了生命。终于,我们距离完全自由只有一步之遥。

没有出门就得被迫戴口罩,不会体会到“无障碍呼吸”的珍贵;没有出入必须走同一道门,不会体会到随便通行小区任何出口的方便;没有不被允许在饭店聚集、堂食,不会体会到呼朋引伴、推杯换盏的畅快……这些平时丝毫察觉不到的自由,失而复得,却是那样来之不易,得之艰难。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向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致敬,向抗击新冠、还我们自由呼吸的医务英雄致敬!

你看,珞珈山樱花绚烂,自由光明就在眼前。17日共有首批49支援鄂医疗队,共计3787人离汉返程。陆续又有若干支医疗队班师回朝。鞭敲金镫响,齐唱凯歌还。这是世界上最甘甜的泪水,最喜悦的别离,最松散、最整齐的队形,也是最美的风景。

历史必将铭记,八旬钟南山的倦容,院士李兰娟的焦急,穿着防护服粗笨的身影,扶着楼梯扶手的蹒跚,地上倒头就睡的疲惫,趴在桌子小憩的蜷曲,防护镜内的雾水,脸上深深的勒痕,世界上最美的素颜,不让父母担心的谎言,集结机场的豪迈,党旗下的紧握的拳头,一张张请愿书,一个个红手印,父亲轻拍儿子的肩膀,丈夫轻拭妻子担心的泪珠,军医坚定的军礼,护士如花的笑靥……

其实,曙光早些天就穿过了武汉的新冠阴霾,照进了矜持的英雄们的心里。

3月10日下午3点半,随着最后一批49名患者从洪山体育馆走出,运行了35天的武汉市首个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方舱医院,这一在武汉新冠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的特殊医院,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全关了!最后一家方舱医院今日休舱!还有什么能比让方舱医护人员“失业”更幸运、更幸福呢?

最后,说一则也是笔者刚刚知道的故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有一支由麻醉医生组成的插管小分队,专门负责给重症或危重病人插管,以缓解病人的呼吸窘迫或不能自主呼吸导致的窒息。病人的口腔和气管打开的一刹那,插管的整个过程,病体完全开放,医生就是在和病毒贴面,和死神贴面。为了节省防护服,有时要连续插4例,出来后衣服都湿透了,整个人虚脱了。最多的时候每人每天要插9例。(19日央视《焦点访谈》)英雄技艺精湛,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最盼望无用武之地。这是怎样一种最平静的惊天动地。

英雄们不久都会陆续返程,回到各自岗位,回到各自的生活,变成英雄的普通人。恭祝他们一生平安,恭祝全国一千二百万医务工作者一生平安。

为他人抱薪取暖者,用生命烛照他人者,身上必然菩萨护体,生活必然阳光普照。


就稀罕大孙


以我自己为例,五六岁的时候一次小手术,住了几天的医院,尽管怕打针,却不排斥医生和护士,因为他们的和蔼可亲关怀倍至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好印象,有一段时间我的理想就是要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直到现在,我希望儿子以后高考时报考医护专业,而且,年前有一家老中医门诊招学徒,我都想去业余时间兼职学习,可惜对方要全天上班。

虽然近些年由于个别案例导致医护业口碑不佳,但这仅仅是个别,这次疫情期间,以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全国的医生护士们不顾个人安危、坚守抗疫一线的举动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同胞,我想,大家对医护业将会有全新的正面认识,这从年前北京民航总医院医生被刺和前两天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医生被刺事件中网友们的评论中可见。

所以,疫情后,医护正面形象会更好,人们对选择医护职业的兴趣会更浓。但从整个社会看,每一门职业都是国家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都需要大家付出。


骏马秋风江南


我很喜欢这个职业 也为她们骄傲!

大家都说护士是个神圣的职业

但谁都不清楚 她们到底有多苦

其实 护士要学的东西并不比医生少

而且要有很扎实的理论知识 和精湛的技术

每各月都要考试,我不知道其他城市医院如何

但我们医院是这样的,其实大家也都生活的很紧张

虽然我在这行没有多久,但是每当看到病人治愈出院心里都会很舒服

尤其是 抢救那些在生命边缘垂死挣扎的人,经过你的努力 看到他们脱离危险后的那种成就感,真的很激动。



Jonny视频大咖


医护的职业道德底线就是救死扶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提倡医者仁心!中华民族的所有大医者能够流传千古的没有不是大仁大惠的。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等。历史的记载和传闻,他们都是以治病救人为使命的,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只要有病就是他医者的职责。历史没有记载,这些名医没有钱就不给看病,也没有因为地位低而不给看病!因此,医术高明,品德也一样高尚!

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我国的医疗机构也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进入本世纪,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看病难的问题也在逐步缓和,医患紧张的关系也在规范化的管理中得到有所缓解。这一次疫情有重大的社会认识突破:

一是通过疫情的防控战疫,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和优势!

二是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全国快速集结驰援湖北武汉的医疗队伍达到五万多人。

三是通过这次战疫,看到了党领导一切的伟大力量!更看到了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的团结一致。

以上三点决定了疫情过后,社会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更加尊重,更加爱戴!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我们也看到,同是医护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中国的医护能够冒险成为逆行者,而外国的医护人员可以辞职不干!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医护人员能够在大灾大难中成为中国人民心中最可爱的人!而在国外大灾大难他们可以不作为。同是医护职责,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他们才可以冒着生命的危险治病救人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才可以舍小家顾大家!这一点,与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比较,中国社会理解的更深刻。这一次战疫,让医患双方都懂得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更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下医护职业的神圣使命!因此,医患之间焕发出来崇高感情都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纽带连结起来的。

疫情后社会呼唤加强党对医疗工作的领导,呼唤进一步做强做大公有制医院!医患双方都从这次大疫中感受到共产党的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方園之声


白衣天使!是对医生最美的称呼!也是对医生至高无上的尊敬!

医护这职业是伟大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是高尚的也是受人尊敬的职业。

只不过近几年被商业化,医患关系时有紧张罢了。

这次疫情,党中央一声号令,全国各地包括解放军的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豫地冲向湖北抗疫第一线,用精湛的医术和爱心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不惜个人安危日夜抢救一个又一个患者,是老百姓心中真正的守护神!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给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种敬业精神令人十分钦佩!事实证明,广大医护人员是经得住考验的,是值得人们信赖的。

因此,我们要敬重医护人员,善待医护人员!








乡间名人


医生的职业本身就是受人尊敬的,古今中外医生和教师一样是高尚的职业。 教师是教书育人 医生是治病救人, 过去都统称为先生。孙思邈、华佗、张仲景、李时珍那个不名垂千古,受世人瞻仰。在国外看病为什么不叫看病,而是叫看医生,这是对医护人员的尊重 ,国外,在公交车上都是给医生让座的,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对医生很信任,很尊重,医生也是很敬业,很负责任的。我们国家医护人员也是每天超负荷工作的,尤其是很多大医院,天天人满为患,那个不是忙的焦头烂额。而 近几年,有一些社会的现象,有一些舆论导向的问题,很多人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崇拜明星,渴望走捷径,出名发财,而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被忽视了,辛苦的工作不被理解,以至于出现了一些医患矛盾。这次疫情过后,众多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的冲向抗疫一线,履行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在防疫工作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称赞和尊敬。同时,也引起了舆论和人们的反思,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明星吗,是金钱吗?答案当然不言而喻,灾难来时一些 东西是没有用的。我想疫情过后,社会对医护人员有了更准确的认识。一是对医护人员更加尊重了,尊重他们的职业,尊重他们的付出,因为病人什么情况都有啊。二是更能理解医护人员的辛勤工作,每天面对那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病人,都耐心细致,真的很不容易。也避免了不少医患纠纷。三是医患两方面都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四是通过抗击疫情,很好的表明了我们的医护人员是高素质的,是有高度责任心的,经得起考验的战斗团队。五是疫情过后更加提搞了医护人员荣誉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六是再一次体现了国家力量和众志成城国家精神。




墨尔根阿信


这护士职业挺崇高,政府应该给予医生护士更高工资待遇,起码达到正处级,别让公务员官员高高在上以为高人一等,稍微看到一些瑕疵就训斥医生护士,最坏就是这种官员。


用户3547525405640


医护这职业本来就是伟大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只不过近几年被个别人妖魔化罢了。这次疫情,党中央一声号令,全国各地包括解放军的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豫地冲向湖北抗疫第一线,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给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种敬业精神令人十分钦佩!事实证明,广大医护人员是经得住考验的,是值得人们信赖的。因此,我们要敬重医护人员,善待医护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