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驻英大使接受采访的内容,来看小留学生回国问题该如何解决?

新文化街男孩


只是有两个问题国人比较关心,而且也是讨论最多的,因为有一个问题隐藏在大多数人内心很久了,这个问题就是,这些留学生那么早出国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真的是为了学习知识,小孩子十岁出头在英国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教育方式,在高中之前西方国家的学生基本上在知识水平上不如我们的学生。

所以说在高中之前出去留学其实根本比不上在国内学习,但是这些父母那么早把自己的孩子推出去学习西方文化,这种做法就会导致了一个特别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孩子没有了我们自己的民众文化的影响,完全吸收了西方文化,那这些人以后将会是对国家和民族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些是现在国内很多人担心的。

送出去的孩子每一年的出国各种费用起码六十万保底,也就是说光一个孩子一年花费六十多万,这不是一个普通家庭能承受的,再者说其实学生出国留学的时间越早越长,拿绿卡的阻碍就降低也就越简单,拿绿卡的条件一般是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语言方面能达到正常交流,在当地生活学习达到一定年限,足够了解和融入当地生活,这些留学生最容易做到。

所以这些家长那么早送孩子去留学,可能就是这样的考虑,以后回不回国这个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以后为国家做贡献是肯定的,只是为哪个国家不知道了,但是现在来说这些孩子还是中国国籍,所以回国其实是他们的权利,但是要怎么样回去,这个又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毕竟私人自己组织出国留学,来回和各种费用其实都是自己出的。

但是在这次疫情爆发后,情况不一样了,飞机票难买而且被炒上天价,很多国际航班都爆满或者取消,导致了很多人想回国避难的人回不来,这导致了这些留学生的家长着急,但是自己又完全做不了什么,这个时候只有国家才有能力解决问题,所以找到了国家,想让国家出面包机接孩子回来,作为国家肯定不会对自己的公民坐视不理,所以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些留学孩子的人身健康安全等问题的解决。

通过住英国大使馆的调查发现,在英国的留学生有二十多万,而这些小孩子为什么那么早出去留学自己家长在国内平常不担心呢,其实是通过中介的合同,这些孩子到国外由当地的英国老人陪护,也就是说中介公司安排好了这些孩子的学校就读和居住陪护的问题,健康安全其实是中介公司负责,这些孩子其实有人陪并不是无家可归,只是现在的疫情导致了国内的这些家长害怕英国人的自由散漫导致这些老人感染病毒,小孩子跟这些老人生活在一起难保不感染,所以才着急。

至于是不是要包机去接回这些孩子,光英国就那么多,一架飞机坐二百多人,一五的孩子那也要好几百驾飞机,试想一下这些费用加起来要多少,而且还不包括这些孩子回来后的隔离费用和万一的治疗费用等等,这些要花多少钱,最主要的是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孩子留学,如果全部要国家包机去接,那需要多少的代价,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不知道这些家长自己真的有考虑到他们自己给国家造成的难题吗,而且如果接回来了这些父母真的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被集体隔离吗,会不会出现一些家长闹事呢,国内几亿孩子都没有上学呢,这个问题应不应该考虑一下呢?


无法超越的足迹


“我孩子才13岁,恳请包机回国!”

这是一位英国小留学生妈妈发出的请求。

最近,央视围绕类似的问题对驻英大使刘晓明进行了采访。

节目当中,刘大使回答,他们看到了英国留学生家长写的求助信。希望大使馆给予帮助,对此充分理解。

根据刘大使介绍,目前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总数排全世界第二,一些寄宿制的小留学生数量排第一,大概有1.5万人。

这1.5万个孩子的家长,没有一个不忧心忡忡的,对孩子的安危非常焦虑。特别是英国复活节假期很快就要到了,一旦放假了,寄居在英国家庭中的孩子们就存在较大的疫情感染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留学生特别是小留学生的家长写信求助于大使馆就非常正常了。



面对家长的求助,刘大使也给予了正面答复:

❶大使馆正在跟国内主管部门反映和协商,看能否增加临时商业航班或包机。

❷中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对这件事给予高度的重视。

❸大使馆也跟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

❹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和扩散,很多国家已经关闭航线或者减少航班。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和中国之间的航班数量已经非常少了,不仅仅是机票价格已是天价,而且是千金易得、一票难求了。

通过网络抢到机票的家长甚至喜极而泣、奔走相告……

这种情况下,单纯通过家长的力量购买机票或者联系飞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这不仅是中国自己的事情,还涉及到英国。



消息传出后,网上的舆情也是很不一致。

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支持者认为孩子们还是中国公民,国家应该出手援助;

反对者认为这些孩子长成人以后,能回到国内的不多,国家没有必要帮忙;这批境外输入人员会增加国内的风险。

但是我认为——

1、对这部分小留学生,国家有援助的义务。家长向大使馆求援也是应该的。

2、前提是所有的费用由家长自行承担,国家只有出力但是没有出钱的义务。

3、集中把这部分孩子接回来以后,对集中隔离观察也有利。

4、政府出面援助的行为,可以增强孩子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我是朗月寒雪,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朗月寒雪


从刘晓明大使接受央视的采访中,我们才知道,当我们孩子还在玩泥巴时,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干什么,原来英国有这么多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

目前,英国是拥有中国小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来自中国的

小留学生大约15000人,这些小留学生年龄在10~17岁,平均14岁。中国已经成了英国寄宿学校最大的市场,而且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数量正不断攀升,寄宿学校高昂的学费,支撑起了英国的教育市场

目前英国新冠病毒还在不断蔓延,所有的学校都已经关闭,这些小留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无法解决住宿和吃饭等日食等日常生活问题。回国的机票更是难以买到。家长们最怕的是,一旦英国开始封城关闭机场,那么这些小留学生们就会滞留英国。这让很多家长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和恐慌,家长和孩子都是隔着视频流泪。心理压力非常大。

而我们国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家长们当然希望小留学生们尽快回家,但目前数量太大,如何解决确实让人头疼。英国大使刘晓明大使也提到,已经向上反映了中国小留学生的基本情况,希望能够给他们提供回国的帮助,目前正在协调组织,安排临时性的商业商业航班,甚至包机来接送这些小学生。

可是,这批留学生的数目实在是太大,集中回国会给国内防控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也给家长们提个醒,这么小的年纪送出国,风险还是挺大的


量子实验室


这个问题还真是尴尬啊。几十万中国留学生,要在短时间里跨越大半个地球回到国内,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英国撤了,那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和海外工作人员咋办?凭啥厚此薄彼,不一视同仁啊?但这上百万海外中国公民要是一股脑的回来,别说短时间里没有那么多交通工具,就是回得来,也没地方安置隔离啊!所以这真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英国的留学价位大家都懂。能去英国留学的家庭没一个是真穷人,不说富贵人家、那也至少是中产前排。这就是为啥虽然这部分人占我国总人口的比重不大,但声音不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中产既没有顶层的权势、又没有底层的豁得开,但这张嘴是真牛逼、最能主导舆论风向的就是他们了。但我们不能按闹分配啊,还是应该实事求是的量力而行。所以我不建议集体撤侨,但可以加开几个航班,在隔离措施有保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回几个人吧。

最后,不得不承认这点:人都是贱种,平时跟他们摆事实讲道的说“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圆”都不当回事,现在火烧眉毛了才想起社会主义先进性了。就我所知上个月就开始回国的海外留学生大多是小粉红,因为他们压根就不信西方国家能凭他们的制度就能控制住疫情。而现在才想起回国的,大多是些相信发达国家先进性的主。人只有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才能会珍惜得来不易的东西,希望这次广大中产能在付出这般巨大的代价后,能有所醒悟;希望建设祖国的时候你也在场,别千里投毒的时候才想起“厉害了,我的国”。


野糊吏


驻英使接受采访时曾经谈到会协调英国航班,会与英国相关单位协调,增加商务航班;会与国内相关部门协调,增加商业航班或包机;尽一切努力保护好孩子。

的确那么多孩子,那么小的孩子留在国外,父母担心是必然的。从刘大使的话可以看出,怎么处理孩子的问题呢?

1.与国内、国外相关部门协调增加商务航班。

从英国到中国辗转十几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的旅途劳顿,如果不安排好,很有可能在路上被感染。所以要想让孩子回国,唯一能做的就是协调航班,让孩子直达,减少旅途的折腾。

2.父母去陪孩子。

在国外那么多留学生,光是英国就有1.5万小学生,22万留学生,让他们全部回国是不太可能的。有条件的父母可以亲自去陪孩子,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度过最难熬的时光。

3.让孩子做好个人防护。

疫情期间我们最好的办法是原地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做好个人防护,不出门,少出门,出门必须戴口罩,进门必须彻底消毒。想想我们宅家几个月都挺过来了。

国内疫情蔓延时在国外躲避疫情,而在国外疫情蔓延时,却想着要回国,想回来却一票难求,这的确是让人尴尬、着急的事情。与其着急还是想想怎么教孩子保护自己吧。毕竟回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实现的,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回来的。

结束语:在灾难面前人们的各种状态都暴露无遗。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是还是得有大局意识,回国并不一定就是安全的。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刘大使可以算是一个地道的“英国通”了,他长年在英国工作,对英国的疫情情况和英国的防疫政策是很了解的。

因此,听从刘大使的意见是可行的。
(刘大使慰问在英留学生)

刘大使在英国出现新冠病毒疫情后,多次看望和慰问了在英国的留学生和其他华侨。他在3月20日接受《新闻1+1》采访时谈到了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问题。他表示,中国有22万留学生在英国,而在这其中有许多未成年留学生是与许多英国老年人住在一起的,大使对这样的情况有点担忧。

他表示会尽全力为这些未成年留学生提供帮助和保护。如果遇到他们所居住的家庭需要隔离,使领馆会帮他们寻找托管机构。
(刘大使)

此外,刘大使告诉外界,中英正在就开通商业航线进行商讨,通过增加商业航班和包机在必要的时刻将那些留在英国的未成年留学生和一部分华侨撤回国内。

英国的疫情状况虽然没有西班牙,意大利那么严重。但也有累计5067人确诊,234人死亡。我们确实没有办法让22万留学生尽快送回国内,但通过增加航线的方式可以缓解压力。因此,有必要与英国政府进行沟通,希望他们允许中英之间保留商业航线。



至于有些人因为民族主义情绪作崇,攻击在外华人,诋毁留学生实在是不应该。英国的高等教育确实做的很优秀,全世界很多国家的民众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英国上学,这没什么错。何必因为留学就说人家“崇洋媚外”呢?


朱兴子


在英国有15000名未成年留学生,留学生总数220000。小留学生不能够回国,成年留学生也同样不能够回国。驻英大使已经表态,正在努力与国内部门沟通。如果有特殊困难的小留学生,相信能够得到优先解决。想要将全体15000名未成年留学生与220000成年留学生想要回国问题都解决,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问题。不仅仅是英国,在美国的留学生数目在300000-500000之间。英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远比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德国更轻,难道将全球超过100万留学生都包机接回来?

3月20日,我国境内做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为0 ,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成果。然而就在同一天,境外输入新增41例。这说明了什么?只要我们防疫工作有一处漏洞,就可能造成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传入,导致其卷土重来。恐怕,全国14亿同胞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要再经历一次大规模的“封城”。复工在即,开学在即,希望就在眼前,没有人想将希望推开。

在英国的小留学生群体多达15000人,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吃惊的数字。国内国际学校不小,双语教学的学校也不少,为何还会有很多家长将未成年子女送到英国读书?原来,英国入籍有一条在英生活满10年的规定。虽然在英国住满10年未必一定能够入籍,但从小在英国读书,必然会入籍英国打好了提前量。

如果不是为了入籍英国,也不会有那么多家长甘愿花费每年几十万的高昂费用,承受着骨肉离别之苦,将孩子送到万里之外。当然,从这些家长的角度考虑,这么做未必是错,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的权利。但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全国未成年孩子不止1500万,这些孩子的家长都盼望着早日开学,能够让孩子恢复正常生活。

不能够单纯从15000名小留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更应该从全国一盘棋考虑问题。在15000名小留学生中如果有特殊的困难,如身患重疾,急需回到国内治疗。这种类似的情况,驻英大使确实应该予以特殊照顾。但如果将15000名英国的小留学生接回来,且不说国内防疫的问题,考虑过公平问题吗?对其他20万英国留学生公平吗?对50万美国留学生公平吗?对全国几千万等待上课的中小学生公平吗?

你认为15000名小留学生回国有解吗?


美国观察室


世界很精彩,老金看世界;

没错,现在滞留英国的小留学生回国问题确实比较棘手!现在面临着家长过不去,孩子回不来,留下来没着落,又不安全的严重问题;


我国在英国留学人员有22万,其中有1.5万人是未成年;

目前英国疫情已经呈现爆发态势,昨天一天就增加超过1000例,达到5058例确诊!而面对重大疫情,未成年人的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比较差,有些甚至在和家长视频的时候大哭,实在令家长们心碎!


3月27日开始英国学生进入复活节假期,为期3周,本来有些留学生想借放假之际,已经预定了机票回国,英国出现疫情之后,英国政府一再说疫情没事,于是很多留学生退了回国机票;

以为待在英国可以安然度过,没想到疫情突然爆发,英国政府改口,这些未成年留学生大多寄宿在英国老人家庭,疫情爆发之后,70岁以上老年人在英国属于被隔离对象,于是很多未成年人失去了住宿!

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让这些小留学生生存,或者怎么回国,成为家长们时刻担心的问题。


但是我国和英国之间的航班已经由正常时候的168班,由于疫情原因减少到23个航班,而且中转航班几乎已经不能成行,因为很多国家对我国旅客关闭了入境和过境许可,这么多人都在抢23个航班,自然机票就水涨船高,甚至出现18万元天价机票!

这就造成了小留学生回不来,家长过不去,两边干着急的情况,于是才有了166个家长联名要求我国驻英国大使馆联系包机的请愿书;


对此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专门接受了央视采访,介绍了解决方案:

快毕业和年纪大有自立能力的,通过学生会组织互助抱团取暖,刚来的和年纪比较小的帮助他们寻找托管单位,尽量减少回国,对于希望包机回国的正在联系。


所以,家长和小留学生们都放宽心,政府一直在为他们跑前跑后,会给他们妥善的安置,安全度过疫情,一个都不能少,也不会少!



老金看世界


看了这个消息,我在替这些孩子着急的同时,还有一个弄不明白的问题,这些孩子的家长,你们把未成年的孩子,每年花几十甚至上百万送到万里之外的英国,去“学”英语?还是为了将来把孩子培养成“英国绅士”呢?


由于英国的疫情持续恶化,很多我们的留学生,就选择了回国避险。有报道称,为了能回到国内,一张18万元起的机票,都是一票难求。所以说,远方的孩子着急,在国内的家长更急。这时候,很多家长就想起了我们驻英使馆,3月16日,有166名小留学生家长,就恳请我们派包机把这些未成年的孩子,接回国内,家长愿意支付所有费用。我们驻英大使刘晓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理解小留学生家长的担心,我们驻英使馆将把这个情况,将及时和国内有关部门协商此事。
近些年,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出国留学的热潮也就持续升温,

一些有钱的家庭,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选择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目前,我们仅在英国的留学生,就高达22万人。但是,在这22万人当中,却包括1.5万年仅10到17岁的未成年留学生。这让我们这些“门外汉”,很是不解,难道国内就没有“适合”你孩子的学校?还是“高贵”的身份不愿意和我们这些穷学生为伍?你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所谓的高级教育,但他的价值观会怎样形成?之后能不能适应我们的社会,这些家长就没有仔细想过吗?我们从这些有钱能把孩子送到国外,有了困难才想起祖国的家长的表现上看,你们除了给我们添麻烦外,你对我们国家都做出了什么贡献呢?为我们抗击疫情,你又捐了多少呢?


海之波涛3


英国应该是中国小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在英国有一个移民政策,如果在英国连续合法居住10年以上就可以申请英国的绿卡(永久居留),因此要想通过这个途径移民英国,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越早出去留学越好,一毕业直接就可以申请英国的绿卡了,之后全家再跟过去,非常完美的操作。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小留学生都是这样的目的,有的可能就想让孩子从小受到英式的教育。


这几天部分英国小留学生家长联名向中国外交部、驻英大使馆发送了一份《关于对滞留在英国的未成年中国小留学生开展领事保护的申请》,想要国家想一些办法把这些小留学生接回中国。因为它们还是比较特殊的,属于未成年,学校已经开始停课的情况,一般这些小留学生是寄宿在英国当地的一些老人家中。


正常情况在孩子会得到很好的照顾,但是如果随着英国的疫情严重,生活资源短缺的时候,那么毕竟会有一些压力的,中国的家长也非常担心。从这一点来说,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小小的孩子远在海外,赶山疫情严重,自然是非常担忧的。



尤其是很多国家都开始封闭起来,外国的飞机很难进入或者转飞,现在从英国直飞中国的航班几乎是高价也买不到的,即使买到现在管控也较严,很多地方无家长陪同未成年人不能乘坐飞机,因此国内着急的家长们希望国家可以包机把他们接回中国。这1.5万名小留学生在疫情严重的时候独自留在国外,还真的是一个问题。


当然也有网友反对,因为中国的疫情已经快要进入尾声,我们就要取得胜利,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严控境外确诊病例的输入,同时要相信各个国家都有能力防控好疫情,现在最不明智的举动就是长距离的移动。但是之前英国“群体免疫”的说法真的是让人吃了一惊,国内的家长必然是非常担心的。

至于这1.5万个小留学生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网友是看法不一的,当然我们也决定不了,相信会有最佳的解决办法。但是有一点要说明一下道德绑架并不好,对于留学生的歧视也不好,应该客观的去思考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